首页 > 历史

俾斯麦海战,日本除了军舰被击毁外,数千士兵被大海和鲨鱼吞噬

时间:2025-02-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43年,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局势不妙:瓜岛日军被全歼,舰队受到重创。

而在距离日军南洋的老巢:拉包尔基地不算太远的新几内亚地区,盟军也发起了反攻,让日军陷入苦战,急需增援。

1943年2月,日军再次纠集了一支拥有8艘大型运输船和8艘驱逐舰的大船团,准备把第51师团近7000名士兵和武器弹药送上新几内亚。

这支船队在2月28日出发,借着恶劣天气朝新几内亚开进。

但悲催的是,3月1日,船队刚刚进入盟军陆航的作战半径,就被发现,盟军开始不停地出动侦察机进行跟踪,掌握其航向,同时开始调集重兵,下决心狠揍日本人一顿。

3月2日,日本人开始倒霉了。

当天,10多架搭载重磅炸弹的B17重型轰炸机在高空进行了猛烈轰炸,一艘日军运输船当场被轰掉。

第二天,3月3日,日本人的船队继续在海上航行,但他们真正的大灾难来了。

盟军西南太平洋地区几乎所有的陆军飞机都被调集了起来,分配了明确的任务,然后满载炸弹从各自的机场出击,直扑海上的日军船队。

参加这次攻击的所有飞机接近200架。

日本人看着黑压压的机群,明白麻烦大了,开始摆出对空阵型负隅顽抗,并呼叫自己的战斗机部队前来增援。

但他们完全低估了盟军彻底摧毁他们的决心。

美军还别出心裁的拿出了“跳弹”。

因为缺乏鱼雷,陆军轰炸机携带了500千克的跳弹,这种跳弹在机舱内开始转动,然后被投出,如同人用石头打水漂一样在海面一蹦一蹦地砸向日军军舰。

经过一天的猛烈空袭,日军全部8艘运输船沉没——连同另外4艘被击沉的驱逐舰,日军损失舰船总数达到12艘,总吨位超过了40000吨之巨,数千名日军落水。

等待他们的是另外一个恶敌:鲨鱼。

最终日军除去刚落水就被驱逐舰救走的1000多人外,只有800人来到了新几内亚。

其他的4000多人,则全部被鲨鱼和大海彻底吞噬。

这就是俾斯麦海海战。

随机文章富可敌国的商人,跑去从政会怎样?看看二千多年前这个例子,下场简直超悲剧…眼看要成功!司马懿营前来一白发老人诸葛亮叹:吾命休矣蓝宝石般的伯利兹大蓝洞天坑,潜水员与鲨鱼共舞(深123米)玉帝为何如此窝囊,看不起孙悟空认为手下就可以收拾掉(被打脸)彭罗斯阶梯真实存在吗,无限循环的楼梯揭秘(只存在于三维世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溥仪的三妹爱新觉罗·韫颖,为什么一生都不想在踏入日本?

溥仪的三妹,一生都不想再踏入日本,丈夫晚年悬壶济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爱新觉罗·韫颖,又是一个极其拗口的名字,说到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要说到她的哥哥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的哥哥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韫颖作为溥仪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溥仪是三妹,出生于1913年,比溥仪小7岁,自然也深受自己这位皇帝哥哥的喜爱。 爱新觉罗·韫颖的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溥仪在打转,由于她出生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了,因此爱新觉罗·韫颖和哥哥溥仪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从小就跟在溥仪身边长大。到了1924年,由于的政变,溥仪一家被迫离开北京城,此时的韫颖也跟着自己的哥哥溥仪到处辗转。 他们先是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学习日语就是溥仪打打网球,休闲一下。1932年溥仪在日本的护送下来到了东北的伪满洲国,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登基。作为溥仪妹妹的韫颖自然而然也就来到了长春,此时的韫颖已经是一位19岁的大姑娘了,于是在溥仪做主下嫁给了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两人在长春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不到一个月,溥仪就派遣郭布罗·润麒到日本去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作为伪满洲国的栋梁之才培养。而韫颖自然也就跟随丈夫润麒从长春来到了日本。来到日本后的韫颖感觉到十分的不适应,因为她是溥仪的妹妹,而当时日本又急需溥仪这样一位在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的帮助。 因此日本皇室对于韫颖非常的看重,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皇室的聚会。然而在盛情款待之下,却是日本皇室对于韫颖的严格控制。韫颖在日本的都被日本皇室看在眼里,所有的行动都受到了日本皇室的严格控制,这对于韫颖来说是极大的束缚,令她对于这段日本生活的经历感到十分的厌烦。 因此在1933年回到长春探亲之后,韫颖就再也没有前往日本了,甚至于她这一生都再也没有前往日本国。而她的丈夫润麟直到1938年才从日本军校毕业回国担任长春高等军事学院教官一职,为溥仪的伪满洲国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韫颖和众多皇室跟随溥仪逃亡到大栗子沟,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溥仪抛弃了作为累赘的妇孺,带着润麟等人逃往沈阳。韫颖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联系,独自带领着三个孩子在的东北四处流浪。 1949年韫颖和家人回到了解放后的北平城,开始开着自己父亲醇亲王府的一点积蓄勉强度日。1951年醇亲王在北京病逝,在新中国的政策下作为女儿的韫颖也有幸分到几套房屋,就是靠着这几套房屋的租金,韫颖和婆婆孩子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并且还成为街道委员会的组长。 1957年,韫颖的丈夫润麟由于罪行较轻被旅顺战犯管理所释放,事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回到身边的丈夫,韫颖并没有如年轻时那样的激动,两人简单的一眼之间已经将自己多年的相思之情表露的一览无遗。在政府的帮助下,韫颖的晚年生活开始逐渐得到好转。 丈夫润麟因为在日本和苏联都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日语和俄语具有很好的造诣,同时也精通英语和德语,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难得了翻译人才。于是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润麟来到了翻译社担任翻译一职,由于润麟的积极投入,翻译工作一路顺风顺水。 从1978年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开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学者生活,虽然此时的润麟已经66岁,却凭借着自己的突出贡献成为第六届和第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同时由于幼时体弱多年,因此润麟长大后积极学习中医的针灸,并在晚年后将针灸与西医的神经学相结合,独创“疗法”。 而韫颖则是在将晚年投身到家庭和街道工作中,使得润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被毛主席评为“走进人民群众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人”。1992年89岁高龄的韫颖在家中病逝,作为溥仪的妹妹,最后的格格,韫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青年时在日本被日本皇室监控,中年流浪东北,一直到晚年才在政府的帮助下生活得到好转,并积极投身到街道工作中,从一个末代格格不断的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忽必烈为什么没有成功灭亡日本?真相是什么

为何没能灭亡日本,沉船出水后才发现,被高丽坑了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元朝至元十年,忽必烈大军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所有土地,昔日里和并立的、金国、大理都已不复存在,高丽国也匍匐在忽必烈脚下,沦为了元军的马前卒。放眼东亚,只有和日本还保持着独立地位。曾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这句话也成了忽必烈信奉的格言,在对南宋发起最后的总攻之前,忽必烈决定,先行东征,拿下日本。 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下令,驻守在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和元朝高丽总管洪茶丘,组织军队远征日本。元军不擅长水战,更不会造船,水兵和船只都要靠高丽供给。于是元朝高丽总管洪茶丘便给高丽人下达了一项死命令,要求高丽提供五千名水兵,还要在半年内,提供九百艘战舰。元朝的高丽总管就好比高丽太上皇,高丽人不敢不从,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差事。 提供五千水兵,其实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半年之内,造好九百艘船,这可愁坏了高丽的造船工匠。因为造船所需的木料,是需要自然风干的,不能暴晒,也不能烘干,否则木料的密度太大,下水后根本禁不起大风浪。而自然风干,就需要时间,短短半年时间,小小的高丽根本无法备齐造船所需的木料。 这可怎么办呢?如果无法按时完工,耽误了东征的时机,那肯定有性命之忧。在元朝的逼迫下,造船工匠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果然按时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大军能够如期出征。出征当日,大小九百余艘战舰,铺天盖地的向东而去,海面上旌旗招展,随风猎猎作响,看到这等气势,元军的统帅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日本的末日。 未曾想到,大军到达日本后,先是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然后天公也不作美,竟然吹了一场台风,将元朝舰队,吹的了。台风过后,日本得以,日本人得意的把台风比作神风,元军也,觉得是上天在帮助日本。那么问题来了,元军的这场失败,真的全是台风的原因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日本海域发现了数艘元军战舰的残骸。他们将残骸打捞出水后,经过仔细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统一的结论:元朝 被高丽人坑了。考古人员发现,这些沉船所用的木材多为二手木料,有些木料在当时,已经被腐蚀,这样的木料遇到大风浪,肯定会导致船体进水。此外他们还发现,木料的拼接之处,缝隙过大,有些缝隙还残留着胶水的痕迹。这就说明船板是粗制滥造的,工匠们只是把可能渗水的部位,黏上了胶水。这样的豆腐渣船只别说遇到台风,能安全到达日本已是万幸。不过回头一想,元朝要求半年造九百艘船,高丽工匠们为了保命,也只能偷工减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