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李元芳为什么说自己是千牛卫大将军?千牛卫是什么东西?

时间:2025-02-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李元芳为什么说自己是大将军?千牛卫是什么东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神探》当中,李元芳一直都跟在狄仁杰身边保护他的安全,也听从狄仁杰的安排去做一些事情,但看过第一部的人知道,李元芳一开始和狄仁杰没有关系,他是后来才跟着狄仁杰的。

而李元芳经常会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说自己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这个千牛卫到底是什么官职,真有那么厉害吗? 首先要来说明一下,这个千牛卫确实是真的存在的,而且有一个全称:左右千牛卫。

这个机构是负责专门保护皇上的,所以这些人肯定身手不凡,而最高的职位则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在时这是正三品的官职,这个品级已经很高了。

因为李世民以前也就是二品大臣罢了,为了避嫌,唐朝的品级制度的确是从三品开始的,而狄仁杰当时是朝中宰相,职位也很高,但也就是正三品罢了。

他是身边的人,与皇帝每天都可以见面的。

那么他与常人相比,自然是地位更加的尊贵。

在官职上来讲,他就是比他旁边的狄仁杰仅仅低了两个官阶而已。

他是十分厉害的一个人,但是他却没有真正的实权,他只是拥有的这个官职给他带来的薪水,以及一些丰厚的待遇,所以他才会一直跟在狄仁杰身边。

在皇帝外出或者是狩猎的时候随行的就是千牛卫了,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要保证好皇帝的安危,其次还要起到仪仗队的作用,但是这只军队的人数却是不怎么多的,也就最多2000人的编制,但是因为李元芳的官职中带有检校这两个字,就说明了李元芳只能享有职位的待遇,不能拥有这个职位的实权。

所以一直都充当的是狄仁杰的护卫这一个角色。

一部《神探狄仁杰》,捧红了梁冠华和张子健。

梁冠华饰演的狄仁杰,和张子健饰演的李元芳,可谓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尤其是“元芳体”的走红,“元芳,你怎么看”?不仅成为一句网络热门用词,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元素符号。

关于狄仁杰的身份,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的宰相,《神探狄仁杰》里,他常常说自己是“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实就是宰相的别称。

他是山西并州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人。

可是李元芳呢?据历史考证,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小说虚拟的一个人物。

但是由于《神探狄仁杰》三部曲的影响力之大,和张子健的演技高超,一般人都认为李元芳真实存在的! 在看《神探狄仁杰》的时候,肯定有不少观众都注意到了,狄仁杰到地方上之后,只要亮出他的“凤阁鸾台平章事”,各地的官员对狄仁杰是毕恭毕敬的。

而他的跟班李元芳,当时的官职叫“千牛卫大将军”,我们可以看到,李元芳在有机会的时候,也会见人就表明自己的身份是“千牛卫大将军”,地方官员也会给几分面子,毕恭毕敬的。

那么,李元芳的这一职位到底有多厉害的呢?接下来,作者细细为你解读。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唐朝的“”体系。

据记载,以前的唐朝,继承的是北朝和的制度,实行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度。

当时唐朝的,分南北两衙。

他们的职责都是保卫皇宫,其中北衙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军队,听命于由皇帝指派的亲信,一般的武将是用不动的。

而南衙禁军就是国家的军队了,一共分为“十六卫”,其中前“十二卫”是统领全国府兵的,剩下的四“卫”分别是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他们不负责领兵,主要职责就是安保工作。

同时, 十六卫 中的每一卫都设有 上将军 一人、 大将军 一人,最高长官为大将军,而千牛卫正是十六卫其中的一卫。

这些将军在战时负责领兵打仗,平时则负责皇宫的保安警卫工作。

所以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也就是这么来的。

另外,细心的朋友,可能还会注意到在“千牛卫大将军”前,还有一个前缀叫“检校”,是怎么回事?据记载,在唐朝中期以前,加 检校 二字的官职并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事职,相当于 代理 官职。

李元职前的“检校”,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看来,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听上去似乎是个很大的官职,而实际上和狄仁杰相比还是差很多的。

狄仁杰的“凤阁鸾台平章事”是纯纯粹粹的正三品,“千牛卫大将军”虽然也是个正四品,但是行使的职权却差很多。

另外官职前边的“检校”两个字,按现在话来说,就是临时工或者合同工,没有固定编制和保障。

所以李元芳作为一个朝廷临时工加上职权有限,即使他贵为朝廷四品官员,但是实际权力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很多地方官员,之所以忌惮他,只是因为他是皇上身边的人。

就和的“”一样,虽然官职不是很大,但是行使事情起来,确是人人惧怕,官官胆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是如何称帝的?

是的第三个,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一位君王。然而朱棣原本只是个王爷,没有传位给他,那么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称帝的,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才坐上皇帝的宝座。朱棣当上皇帝后,决定把国家首都放到北平去,也就是如今的北京。网络配图 1、明朝朱棣是如何称帝的 公元1398年,继承皇位,随后在黄子澄等大臣的辅佐下朱允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削藩。他先是对实力较弱的藩王下手,下令诸王不得干预封地政事,交出手中的兵权并且下诏藩王没有节制当地文武大臣的权力,以此达到藩王食封邑而无权的目的,让他们安安稳稳当闲散王爷,以此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 朱允炆刚刚登上皇位,统治基础还未牢固就大举屠刀要向自己的王叔们下手,这造成激烈的反抗,皇族内斗迅速激化。朱棣为了自保也为了手中的权力,于是杀死了前来削藩的大臣,并于公元1399年公开起兵反抗朱允炆政权,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与朝廷决裂。 朱棣先于河北击破率领的13万大军,后又兼并了宁王的朵颜三卫及其部属,然后率领大军与的50万大军决战,此时李景隆正率兵将朱棣的治所北平团团包围,但是久攻未克。朱棣趁机在北平城外与城内守军前后夹击李景隆部,大破之。第二年,朱棣再破李景隆大军60万,形势逐渐转向对朱棣有利。网络配图 此后朱棣又与率领的北伐军鏖战,几经生死,虽有东昌战役的失利,但还是越战越勇,最终直捣应天府,逼得李景隆和谷王献城投降,朱允炆也自焚于皇宫之内。历时三年的最终以朱棣称帝,朱允炆自焚而结束。 2、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迁都其实并不是朱棣一个人的想法,朱元璋在位之时就已经准备迁都了,朱元璋认为南京为都于国运不祥。朱元璋为此专门设立了南北二京,以应天府为南京,北京则是开封府,并且把中都设在了自己的老家凤阳。后因两地饱受战乱,城破人稀,所以朱元璋放弃了迁都这两地的心意。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派太子到关中等地考察,打算迁都关中西安,结果朱标回来之后就病死了,于是迁都之说也就此搁置,朱元璋直至驾崩也没有完成迁都之举。 第二个原因则是北平为朱棣的龙兴之地,他被封为燕王就是受封于北平,他在北平经略时间长久,有着深厚的感情。朱棣攻克应天府登基的第一年就将北平改为北京,并于登基7年后就长期在北京处理军国大政,只留太子在应天府监国。网络配图 第三点则是以北京为都,方便抵御当时明朝的最强敌人蒙古的蒙元残遗势力,这也是明朝天子戍边的说法由来。 此外最主要的一点,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南京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巩固统治监视天下诸地。朱棣起兵多了自己侄儿的皇位毕竟得位不正,所以统治初期天下不算安稳,迁都北京则是加强自己后方根据地的实力,以此震慑天下的反对之人。另外南京是朱允炆登基统治所在,南方有大批仍然对其抱有同情心的文人士子,迁都北京也是为了消除这种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沾河公主贵为公主为什么会被丈夫抛弃?被迫改嫁给小7岁的表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她是次女,贵为公主却遭丈夫抛弃,被迫改嫁给小7岁的表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是靠空手起家来统一女真的,过程是何其艰苦,也就是这么艰辛的条件,才造就了努尔哈赤学会利用一切资源的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将兄弟姐妹、儿女们利用得淋漓尽致。自己和儿子们都是能够进行多方联姻的人物,女儿们是更好的和亲棋子。女儿们嫁了第一个部落,丈夫去世、部落灭亡之后,还能继续嫁下一个部落嫁另一个人!嫩哲公主,是努尔哈赤的次女,第一次嫁的人将其抛弃、第二次却被迫嫁给了比自己小了7岁的表弟! 爱新觉罗.嫩哲,努尔哈赤第二个女儿,出生于1587年,生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也是饶馀贝勒阿巴泰的同胞姐姐,人称嫩哲格格。嫩哲格格算是是庶出,因为母亲伊尔根觉罗氏只是一个很小的小妾,完全比不上衮代、这些大妃,母亲的地位低,导致了嫩哲格格在姐妹中的地位也较低。就连嫡出公主都是要为努尔哈赤统一大业做贡献的,这庶出的公主怎么可能例外? 根据学家考证,嫩哲格格应该是先嫁伊拉喀巴图鲁,后被遗弃,努尔哈赤就杀了伊拉喀巴图鲁。虽然历史是这样记载,但是谁知道是不是努尔哈赤先将嫩哲格格嫁给伊拉喀巴图鲁来迷惑敌人拖延时间并趁机窃取情报,再一举歼灭整个小部落、再将嫩哲格格接回来呢?毕竟努尔哈赤是那种只要被他发现,任何资源都能被他利用的人。 接回来的嫩哲格格怎么可能就此搁置?果然,嫩哲格格很快又被努尔哈赤许配给了来投诚的沾河部落。这次嫁的不是别人,正是努尔哈赤的外甥郭络罗达尔汉。资料记载,郭络罗达尔汉是努尔哈赤外甥、又是是嫩哲格格的表弟,想来应该是努尔哈赤某姐妹们儿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的格格们出嫁后,一般都冠以丈夫家的地名,所以嫩哲格格又被称为沾河公主。 达尔汉是嫩哲格格的亲表弟也就罢了,却还比嫩哲格格小7岁!如果第一次婚姻是真的不幸,那嫩哲格格一定是被迫的,她又哪里有得选择呢?其实嫩哲的这次婚姻跟第一次的不一样,第一次是和亲,是远嫁,但这次是嫁给投诚依附努尔哈赤的沾河部,基本上生活在努尔哈赤的附近,所以这次的婚姻算是努尔哈赤对新臣子的笼络,而嫩哲格格是礼物。 说到底,努尔哈赤的几个女儿中,又有几个不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棋子、又有几个不是被迫改嫁过几次的呢?但后金满洲女性本就都比较强悍、丈夫死后再改嫁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是这些过程都夹带了太复杂的军政阴谋罢了。 就算嫩哲格格是被迫改嫁小7岁的表弟达尔汉,也未见得过的不幸福!我们带着当今时代的的价值观和今天看待事情的目光去理解几百年前的事情,未免有失偏颇。希望每个人都幸福,也不枉来这人间走一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