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加速了日韩合并吗?安重根刺杀对韩国有利还是有弊

时间:2025-02-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加速亡国 有人认为安重根刺杀了使日韩合并得以实现或加速了日韩合并,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虽然伊藤博文生前的确考虑过有别于合并的其他控制韩国的手段,但在1909年他是同意了合并的。

当时,1909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就提出合并方针,4月10日征得伊藤博文同意,于是日本内阁在安重根义举前的1909年7月6日就通过决议,“断行”合并。

因此不管安重根是否暗杀了伊藤博文,日韩合并已经是势在必行。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对日韩合并的影响就是以此为契机使日韩合并进入实质性阶段,而这个契机是已经支配韩国的日本随时都找得到的。

因此,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并没有促成或决定日韩合并,最多只能说他的行动对于挽救韩国无济于事。

纪念馆争议 2013年6月2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时提及安重根,称赞他是韩中两国人民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希望中方能在哈尔滨市竖立安重根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表示会指示有关部门进行合作。

朴槿惠的提议引起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不满,2013年7月,安倍批评道:“伊藤博文是受日本人尊重的伟人,韩国和日本应相互尊重。

”关于为安重根竖立纪念碑的话题也一度引起中日韩网友的热议。

2013年11月18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接见访韩的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时再度提及安重根,就6月访华过程中提议在华树立安重根纪念碑等事宜的顺利进行向杨洁篪表达了谢意。

此举又引发日本的不满。

日本政府发言人、内阁官方长官菅义伟11月19日上午召开例行记者会,就前一天朴槿惠总统接见访韩的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时谈及树立安重根义士纪念碑一事表示不满并指出“安重根对日本来说是罪犯”。

菅义伟对此表示,此举不利于韩日关系的发展。

他指出,日本始终坚持安重根对于日本来说是罪犯的立场,此次将同样向韩方表达日本的主张。

由此引发了日韩间关于安重根的一场“口水战”。

对于日本政府的言论,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赵泰永在同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批评称:“(日方)使用罪犯这种称谓,我们表示十分遗憾。

”赵泰永指出:“如果回顾一下日本的帝国主义时代,伊藤博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的话,就知道官房长官的发言是无稽之谈。

”他还强调,“安重根义士为我国的独立和东洋的和平献出了生命。

” 安重根在韩国国内被视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日本高层官员却将他称为“罪犯”,这样的发言可能影响韩日两国关系。

不过,针对韩方的反应,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同日傍晚举行的记者会上称:“韩方反应过度,我只是不带感情色彩地表达了我国的一贯立场而已。

” 2013年11月20日,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尹炳世在韩国国会上表示,日方称安重根为罪犯的发言“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民,都无法容忍”。

日本官房副长官世耕弘成则在同日的记者会上提出反驳说:“安重根杀害了伊藤博文并被判处死刑。

这就是(日方对)他的全部(评价)。

” 此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013年11月1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安重根在中国也受到尊重,中方将根据设立涉外纪念设施相关规定研究推进安重根纪念碑设立事宜。

2014年1月19日,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哈尔滨开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2014年1月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称安重根是“恐怖分子”,并把中国哈尔滨市设立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称为“对恐怖分子的礼赞”,的不当言论回应说,安重根是历史上著名的抗日义士。

如果说安重根是“恐怖分子”,那么靖国神社里供奉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算什么?如果把设立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称作是“对恐怖分子的礼赞”,那么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行为又算什么? 2014年1月27日和28日,朝鲜《劳动新闻》亦连续发表文章,支持中国设立安重根纪念馆,谴责“安倍一伙甚至对日帝魁首被处决的事件也惹是生非,血口喷人清楚地证明现在的日本掌权阶层多么迷醉于军国主义复活活动,猖狂挣扎”,指出“说这样的安重根是‘恐怖分子’,这就像手持刀闯进别人家的强盗,竟然给主人扣上‘强盗’帽子的厚颜无耻的行为。

这又是为包庇袒护日本帝国主义的反人伦性罪恶,重演军国主义过去而发狂的复仇主义感情的表示”。

随机文章新疆不明飞行物现5000米高空,60%可能是航天发射所致昆式战斗机存在吗,专家认为数百年人类才有技术制造揭秘沙尘暴多发于什么季节,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图标是怎么样的北极是陆地还是海洋,是被冰川覆盖的海洋(生活有900种植物)揭秘最有福气的10处胎记图片,屁股上长胎记竟然是大富大贵的象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朱棣为什么要把说出刺杀驸马的人灭口?真相是什么

对驸马遇害,凶手说出幕后主谋后,为何将其灭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永乐三年十月,发生了一件明朝历史上的奇案,驸马梅殷在上朝时,遭人陷害,被推入笪桥之下,结果溺水身亡。事后凶手被擒获,在审讯时,他们说出了幕后主谋,朱棣闻讯后做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赶紧杀人灭口!那么这桩谋杀驸马案幕后的主谋到底是谁,他为何要杀驸马呢? 事情还得从驸马梅殷说起,他是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洪武十一年,将此女嫁给了梅殷。朱元璋女儿很多,因此女婿也不少,在众多女婿中,他最欣赏的就是梅殷。因为梅殷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性情恭谨。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在临死前非常清楚当时的形势,“诸王强盛”,而皇太孙孱弱,为此他让梅殷接受密旨,辅佐建文帝。后来,朱棣在北平起兵,并向南京进军。建文帝这才想起姑父,赶紧让梅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此时,朱棣取得胜利,“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 梅殷回答道:“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朱棣闻言大怒,又派出使者传话:“今兴兵诛君侧恶,,非人所能阻。”梅殷也不示弱,割掉使者的耳鼻,然后放回,并对他说:“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朱棣非常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绕道进军,结果出其不意,攻下了南京。 此时梅殷依然手握重兵,朱棣很不放心,逼迫宁国公主“啮血为书“。梅殷与宁国公主感情很好,得到书信后,只得返回南京。朱棣亲自迎接,还说:“驸马劳苦。”梅殷答道:“劳而无功,徒自愧耳!”朱棣默然不语,气氛非常尴尬。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上奏,说“殷畜养亡命,与女朋邪诅咒”。 朱棣以此为借口,“考定公、侯、驸马、伯仪仗从人之数”,同时还命把梅殷的亲信送到辽东。这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也就说梅殷身边已经没有自己的人了,仪仗从人全是朱棣安排的。结果到了永乐三年十月,梅殷在上朝时,途经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下桥,溺水而亡。 宁国公主闻讯后,闯进宫中,拉着朱棣的衣服放声痛哭,“谓上果杀殷”。宁国公主虽说是妇道人家,但她的生母是。朱棣没有办法,只好安慰妹妹,“为主迹贼,无自苦。”此时都督同知许成站出来揭发,说是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害死驸马的,于是两人被逮捕审讯。 谭深、赵曦在审讯时说出了幕后主谋,“此上命也,奈何杀臣?”原来两人是受朱棣的指示,害死梅殷的。朱棣,“立命力士持金瑵,落二人齿”,然后立即处死,也不再继续审下去。事后,朱棣写信安慰公主,还加封两个外甥的官职,另外他还警告两个外甥,“朕不念尔母,尔安得至今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让嘉庆帝丢尽颜面的刺杀案:险死于厨子之手

清八年(1803)闰二月二十日,自回皇宫,正当浩浩荡荡的仪仗队护卫着嘉庆帝转过神武门,将要进入贞顺门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突然从角落里一跃而出,手里握着一把锋利的刀子,径直扑向嘉庆帝。 然而,原本应该有所行动的随从侍卫和宫门侍卫们,却被这突然发生的一幕所惊呆了,守卫在神武门两侧的侍卫、护军章京、护军校、护军等一应人员,全忘了自己的工作职责,都呆呆地站在原地,没一个人敢冲上去拦阻,而是眼瞅着嘉庆帝采取“自救”——:狼狈不堪地避来逃去。网络配图 还好,嘉庆帝身边总算还有几个胆大的,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嘉庆帝侄子)冲上去拦住刺客、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嘉庆帝的姐夫)随之扑上去抱紧刺客。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桑吉斯塔尔以及另两名护卫也迎上去围攻。 在搏斗中,丹巴多尔济受刀伤三处,绵恩的左袍袖也被划破,总算把刺客给擒拿了下来。 眼见刺客在电光火石间束手就擒,神武门两侧的其它百余侍卫们总算回过神来,呼啦啦地冲上前去,将嘉庆帝重重围护起来。网络配图 经过审讯,“刺客”的底细很快就查清了——此人名叫陈德,时年四十七岁,祖籍河南泰县,先后在侍卫绷额布、兵部笔贴式庆臣、内务府笔贴式于兴、内务府包衣管领达常索等人家中做仆役,后来又给一个叫孟明的做了五年厨子。生活拮据不说,还在嘉庆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因喝酒闹事而被孟明辞退。 很快,无路可走的陈德精神上走上了极端,一面想寻死,一面又不甘心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死了。 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几年前曾经做过一个怪梦,梦中他穿着一件“程乡茧蟒袍”,认为这将预示着自己必有“朝廷福份”。 而且,陈德曾经在六十年至嘉庆二年期间,在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管领达常索手下当差,具体来说是为諴妃刘佳氏准备车辆什物的下层杂役。这活儿虽然收入低、身份卑,但却经常出入宫门,对路径非常熟悉。 嘉庆八年闰二月十六日,陈德看见军士执役们在北京的街道上黄土垫路,知道将于二十日返京,遂想定了主意,认为只要自己杀了皇帝,就可以得到富贵。 于是,这就发生了闰二月二十日的惊险一幕。网络配图 案子审结后,陈德父子在二十四日被凌迟处死。陈德虽然死了,但这个“”的莽汉的出现,却已足够使嘉庆帝脸面无光。 然而,更让嘉庆帝无地自容的是,事发时自己身边围着数百名侍卫和臣子,没想到危难之际竟然只有仅仅六个人肯为自己卖命,真是养了一群废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