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解密三国:三姓家奴吕布杀上司丁原背后的真相

时间:2025-03-2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导读:有些人不喜欢,他背叛了两义父是不忠,杀了两干爹是不孝,总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那么,吕布为什么要杀上司丁原?它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网络配图 《》、《志》均说:“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

以骁武给并州。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史料上首先介绍的是吕布的“骁武”,也就是说吕布以“骁武”着称,当初是以自己的“骁武”投奔并州的,接下来介绍的是刺史丁原却给了他一个“主簿”的职位,如此骁勇的武将,却做了一个文官,这意味着什么?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越是文凭高、能力强,越是受到各方力量的排挤,比如,同事会给你白眼,讽刺挖苦你,上司会认为你想出风头,一旦你超过上司,那么他的地位就会不保,所以他会处处给你小鞋穿,安排给你并不擅长的工作,如此你就会产生怨恨,就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

吕布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投奔到刺史丁原帐下,本以为平生所学能够得到施展,自己的抱负能够得以实现,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领导只给了他一个“主簿”的差事。

主簿是什么?是辅佐主吏的文职官员,让一个舞枪弄剑的人成天同笔墨纸砚打交道,这是什么行为? 曾经看到一些人说,吕布不仅武功高强还文武双全,因为他做过“主簿”,这纯粹扯蛋,做主簿应该是吕布混的最郁闷的岗位。

那么,丁原为什么任用吕布为主簿呢?丁原,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

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

裁知书,少有吏用。

网络配图 这是《英雄记》的记载,文意很直白的说,丁原出身寒微,是个“大老粗”,但有武勇,杀敌总冲在最前面,稍知礼节,但没有当官为政的才干。

一句话,武艺不错,但不适合做官。

由此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给吕布一个主簿,而不是别驾、治中或其它武官。

有了以上背景,就不难理解吕布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吕布而让他杀掉丁原。

《三国志》说:“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

”就是说,引诱吕布杀了丁原,怎么引诱的?这个史料真的没有,或许董卓用了反间计,说丁原是杀吕布爹的凶手,以此来诱导吕布。

说实话,这个也是扯蛋。

我们无需作更多的推断,仅以《演义》为例,当李肃自告奋勇要当说客的时候,只提出用“赤兔马”作为诱饵,金银珠宝并未强求,而董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数十颗、玉带一条。

这充分说明董卓对人才的重视,蔡邕哭董卓也能证明这一点。

如此重礼对当时还是小吏的吕布来说,其诱惑力是难以抗拒的。

再看看李肃与吕布的对话吧。

吕布说的尽是些“委身于丁原实出无奈······恨不逢其主”等等一类的牢骚,这表明了他怀才不遇的境况和心情。

李肃说,像我这样没什么本事的人都当上了虎贲中郎将,你吕布的才能,肯定。

金银珠宝,高官厚禄,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又能让自己的仕途大进,这对于初涉江湖、以技能求职的吕布来说,夫复何求?网络配图 所以,吕布跳槽,那是迟早的事。

我们没有资格嘲笑吕布,有句老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狂傲的诗仙尚能向小小的州长史谄媚低头(《上安州裴长史书》),就是现在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至于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说法,纯粹是小说家之言。

史料记载的丁原对吕布是“大见亲待”,仅此而已。

董卓需要吕布的勇猛,吕布攀上高枝找到更好的靠山,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当然,吕布自身人格上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就像一枚裂开缝的蛋,终究会散发出一些异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关羽千里走单骑碰见两人,一人成为忠义代表,另一被赵云所斩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三国名将赵云并非蜀国五虎将:其重要功绩在后期

,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县西北)人。先从,时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 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而已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也是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后刘备入蜀,留赵云于荆州,领留营司马(相当于警备队长),专司内务,截江救阿斗就是在此时发生的。 随后由带赵云溯江而上,入平益州,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翊,护也,还是一名护卫统领性质的将领。而当时留任荆州的关羽官拜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为左将军,假节;张飞为右将军,假节;是后将军,关内侯;连都已是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赵云与他们就官位而言,尚差一大截。 刘备称帝后,关羽已没;马超为骠骑将军、来乡侯、凉州牧;拜张飞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黄忠已亡;魏延左迁镇北将军、都亭侯。次年,方升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后又迁任镇东将军,到了这个时候,赵云才与魏延平级。后一直未有升迁。倒是在出祁山街亭失败时,赵云亲自断后,几路兵马中唯赵云一路未曾有损失,然而回军后也因此次战役失败,还被贬为镇军将军,后卒于任上。时魏延已是前军师、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所以赵云终其一生,其位不但始终不能与关、马、张、黄相提并论,连魏延都未能超过,自然也就不存在小说里那样的刘备拜他为五虎将一事了。 不过,就赵云而言,其能力与功绩与关、张、马、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而有过之,我分两方面来说。 一是功绩武略。 刘备在袁绍手下时,密遣赵云私下募得数百人,称刘左将军部曲,而“绍不能知”。行事周密之至。 后与战于博望坡,生擒其将夏侯兰,又禀刘备说夏侯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史曰:“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长阪之役,刘备“弃妻子南走”,而“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又刘备入川,“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原因是“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所以命赵云为留营司马,后来“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再救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沦为人质的厄运。 在刘备与争汉中时,赵云与黄忠劫粮,黄忠过期不回,据《赵云传》记载: 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欲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而街亭之役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说:“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相失。” 从以上几事,可见赵云,武功计谋,不亚于关羽等人,只是无缘统军征战而已。 赵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 第二是他的为人及思维堪称先公后私,敏于时事,而且甚为周密。 在荆州刘备平南方诸郡时,赵云镇守一方: 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寡嫂曰,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因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后来定益州,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围地桑田分赐诸将。云谏之曰: 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赵云破八门金锁阵 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 先主即从之。 关羽身死后,刘备大怒,整军东下,赵云谏曰: “国贼是曹操,非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而街亭之败后,因赵云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诸葛亮要把军资余绢分赐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诸葛亮因此大善之。 正因为如此,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张马黄》,罗贯中在写《》时也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以此彰显赵云的武功及品德,但其实都是相当公平和得人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