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个电视剧《神探》挺火,一句“元芳你怎么看”,还成了网上爆红的句子。
我一般很少看国产电视剧,但是由于口碑不错,我后来还是追看了此剧。

和早年电视剧人物经常非黑即白不同,片子里面的狄仁杰性格非常的复杂。
一方面他看起来忠于,处理起朝务来绝对的尽心尽则;另一方面他又对李唐后裔十分的同情,总会用各种技巧来来欺瞒女皇。
一代狄仁杰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可以说是即信任,又和而不同。
由于地位的关系,身处下位的狄仁杰有时候还要想些点子骗骗武则天。
武则天为了登上皇位,除了大杀唐宗室外,还用了不少的酷吏,而狄仁杰也被贬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在67岁成为女皇之后,狄仁杰的好友娄师德也从边疆征战归来,还封了大官。
娄师德一有机会,就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说他断案如神、能力非凡,应该回到朝中任职,而不是在地方当个芝麻官。

其实武则天对狄仁杰非常的熟悉,也一直欣赏狄仁杰的才能。
犹豫之后,还是同意了让狄仁杰返回京城。
娄师德见武则天同意,还非常得意的给狄仁杰报喜,狄仁杰却是大惊。
他和武则天的关系,可比娄师德的关系要近得多,哪里需要娄师德来推荐他的才华?被贬到当县令,那原因也是武则天对他的忠心有所怀疑呀。
心中惊惧,狄仁杰害怕武则天怀疑他和娄师德结党拥李唐后人复辟,那可就真是惹下了大祸。
不只破案如神,狄仁杰的反侦查意识也非常的强。
进京之后他很快就发现,娄师德的府外有好些眼线在偷窥,明显是则天已经开始怀疑娄师德了。
心里有数,狄仁杰用了非常高明的一招,就是只要有空就在武则天面前数说娄师德的坏话,由大到小,一点事也不放过。

听得多了,武则天终于也放下心来,还反问狄仁杰,娄师德有没有知人的本事。
狄仁杰当然是不会承认,反而称娄师德是个庸才,也就在边疆混还行,不懂识人,当大官差得太远,根本就不够格。
这时候武则天才得意扬扬的告诉狄仁杰:“就是娄师德推荐你进得京,你说是你错了?还是他错了?” 狄仁杰表面惶恐谢罪,实际内心却是松了一口气,料定武则天已经被他所骗,他和娄师德算是都过了这一关。
果然,狄仁杰很快发现娄师德府外的眼线已经消失,危机完全解除。
娄师德两度拜相,后病逝。
狄仁杰死后,他举荐的宰相张柬之还乘武则天生病发动政变,复辟了李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狄仁杰破获唐朝“同窗投毒案”:杀人凶手竟是银环蛇
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同窗投毒案,最后被断案高手破获,揪出真正的元凶。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因罪犯被执行死刑,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为生活琐事对同窗黄洋不满,逐渐怀恨在心,于两年前将剧毒化合物投入饮水机毒杀之。唐朝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同窗投毒案,最后被断案高手狄仁杰破获,揪出真正的元凶。 新媳妇七窍流血暴毙,家人告同窗投毒 狄仁杰(630年-700年),并州太原城(今山西省太原市)南狄村人,应试明经科(唐代制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曾经出为统帅,入为宰相,名播海内。史书记载,仪凤年间(676年-679年),他为大理寺丞,一年之内断滞狱17000余人,没有一个的,一时朝野。其实在他担任县、州衙门官员期间,也神机妙算,断狱如神,勘破疑案冤案无数。 这里讲的同窗投毒案,就是他早年担任幽州昌平旧县(今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县令时审理的一桩奇案。 圣历元年(698年)的一天,狄仁杰忽听衙前一片哭声,许多人揪着一名20多岁的青年男子,后面跟着一哭天喊地的中年妇女,一起拥进门来。狄仁杰见状,急令差役挡住众人,只许原告上堂。原告是那中年妇人和一白发老者,中年妇女哭诉说:“小妇人李,丈夫早亡,只有一女李黎姑,今年19岁,前日嫁与本地举人华国祥之子华文俊为妻,未及三日,忽然死亡。我去观看,只见我女儿浑身青肿,七窍流血,显然是他家谋害而死。求青天老爷为民妇作主。”网络配图 狄仁杰问老者可是华国祥? 回答说是。狄仁杰说:“佳儿佳妇,本是人生乐事,为何娶媳三日即死?从实供来。”华国祥地答:“我家乃诗礼之家,岂敢肆行凌虐。儿子文俊是应试的童生,,夫妇和谐,何忍下此毒手!只因前日佳期,宾朋盈门,晚间有许多少年亲友闹新房,其中有一人叫胡作宾,也是县学生员,与小儿同窗契友,最爱嬉戏。他见儿媳有几分姿色,顿生妒忌之心,品头论足,闹个不停。我见夜深更转,恐误佳期,便请他们到书房饮酒,众人皆肯,唯独胡作宾不肯。我说了他几句,他便恼羞成怒,恶毒地说:‘取闹新房,金吾不禁。你这老头,如此可气,三朝内定叫你知我利害。’我当时只当戏言,没有在意,孰料他心胸窄狭,昨日复行请酒,不知怎么他竟把毒药放在新房茶壶内。昨晚文俊在外面陪酒,幸未饮用,媳妇不知何时饮茶,三更时腹痛异常,请医救治,已来不及了,未及四更便一命呜呼。可怜一位的媳妇,竟被恶徒害死,务求大人为小民申冤。” 狄仁杰命将胡作宾传上堂来,要他从实招供。胡作宾拜伏在地,含泪回道:“大人请息,容生员细讲。前日闹房之事,生员取笑,实为过分,但当时在场者不下三四十人,华国祥摆出一副长辈面孔,独独当众呵责于我,弄得生员一时颇为尴尬,于是说了句不知轻重的话,教他三日之内防备,这乃发窘之时的失态言语,纯属戏言,岂能当真。既然次日华国祥又设宴相请,即使有隙,也已,岂能为此干出谋害人命勾当? 生员知书达理,岂不知国法昭彰,,况家中还有妻儿老母,需靠我教书度日,我不为己想,也要为他们着想。即使我有妒忌之心,也只会想方设法谋占她,怎会将她毒死? 求大人明察。” 胡作宾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四五十岁的妇人上堂喊冤,原来她是胡作宾之母胡,多年孀居抚养儿子,今儿因一句戏言而遭飞来横祸,她生怕独生子堂上受苦,故来喊冤求情。 狄仁杰见无证据,只凭原告一面之词,难以定案,便命将胡作宾押在牢中,等勘察了现场再行审问。 狄仁杰令人把死者李黎姑的伴姑高唤来,伴姑见到狄仁杰便跪倒在地,向狄仁杰请安。狄仁杰问她:“你便是伴姑吗? 是李府陪嫁过来还是华家仆妇? 连日新房里面出入人多,你为何不小心照应呢?” 伴姑低头禀道:“老奴从小蒙厚爱,留养在李家,作为婢女,后来嫁与高起为妻。我夫妻两人皆在李家为役,小姐李黎姑是我从小带大的。近来小姐出嫁。夫人见老奴是个旧仆,特命前来为伴,不料前晚竟出了这祸事。小姐死因不明,叩求大老爷将胡作宾拷问。”网络配图 狄仁杰最初怀疑李黎姑的死是伴姑暗中加害所致,所以提审伴姑。此时听她所说,乃是李家的旧仆人,而且小姐李黎姑是由她从小带大的,断无毒害之理,心里反没了主意。 毫无头绪,偶获灵感 狄仁杰从华家回衙后,,一连数日想不出破案的办法,华国祥以为狄仁杰有意开脱胡作宾,故意拖延不想结案,便闯入县衙当面质问狄仁杰,搞得不欢而散。 这天狄仁杰独自一人在堂上苦思,分析案情,家人送来一杯茶,狄仁杰掀开盖子,只见几点黑沫浮在茶水之上。狄仁杰责怪家人不用洁净水烹煮,家人回答说:“此事与茶夫无涉,可能是泡茶时屋上檐口飘下的灰尘落在里面,当时未看清楚,以致如此。” 狄仁杰一听此话,猛然醒悟,便传来华家伴姑高陈氏,问道:“你家新房那壶茶的茶水,是外面茶坊中买来的,还是在家中烹烧的。” 回答是自家烧煮的。狄仁杰又问在何处烧水,回答说在厨房下首闲屋内。 毒物难辨, 次日,狄仁杰来到华国祥家,详细询问了华文俊、伴姑、仆人等相关人员,了解了案发经过,众人异口同声认为胡作宾作案嫌疑最大。狄仁杰指出几点疑点,竟被华国祥视为为胡作宾开脱,心中很不高兴。 狄仁杰见众人虽怀疑胡作宾投毒,但却无一人亲眼看见他进入新房,遂怀疑华家其他人有可能投毒。经过调查,排除了那日进出新房的华家之人投毒的可能,只好待验尸后再说。 狄仁杰命人将新房中的茶壶拿来,倒了一杯茶,果见颜色,如同糖水一样,有阵阵腥气发出。命人拿出食物,将茶水倒入,然后牵一条狗来吃食物,那狗食后也一命呜呼。走到停放尸体的床前,只见死者青肿,口中流血,显见是毒物所致。狄仁杰见情况已经清楚,征得家属同意后,让他们具结免验,将尸体早日收殓。 狄仁杰心想此案系投毒案无疑,然自古以来投毒者无非是用砒霜之类,纵然可以使人七窍流血,立时毙命,但却无如此大的腥秽之气,显见另有别故。 现场模拟,元凶现形 次日,狄仁杰便装只带两名差役及马荣、乔泰,步行到华家。一进入厅中,便命华国祥将烧茶的仆妇唤来问话。据此人说那日烧水的炉子本在屋内,伴姑来取开水,因炉上开水已尽,她便把炉子挪到檐口之下,添炭加水,又烧了一壶,只用了一半泡茶,另半壶水放在院中添加冷水时,不慎绊倒泼于地下。其他事项一概不知。 狄仁杰听了此话,便要华国祥随他一同到厨下察看。只见那厨房已破旧不堪,瓦木已多半朽坏,狄仁杰让伴姑指出那日放炉子的地点,细心观察,见檐口已朽坏,椽子已闪落半截。狄仁杰命伴姑将炉子放在原处,添火烧水,水开后泡茶,却又不饮,添水再烧,如此十余次。忽然檐口落下几点灰泥,伴姑用手拂去,狄仁杰见状,喊她过去,说害你家小姐的毒物,顷刻便见了。网络配图 众人不知他的意思,不敢开口,凝神屏气,只是两眼直直地向上张望。果不然,只见火炉一股热烟直冲屋顶,一条白花花的东西被烟气熏得微微蠕动,终于伸出一个蛇头,从口中流出一条浓涎来,正好滴入炉中。那蛇头朝四下张望了一下,猛看见底下有许多人,连忙又缩了回去。 狄公转身望着华国祥,只见这位老举人仍然仰着一张木然的脸,呆呆地盯住那檐口,张开的嘴半天合不拢来。狄公道:“看明白了吗?这就是谋害令媳的凶手。尊处房屋历久失修,才生出这号毒物。依我看,不如趁此将它拆毁,以免后患。” 华国祥,听任狄公指挥。狄公一声令下,众家人一齐动手,寻出钉耙锄头,几下子就把檐口的椽子、瓦片一股脑儿地捣将下来。一条足足有三尺长的银环蛇由泥瓦中突然蹿出来,还不等它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被一把火叉夹住。大伙呐喊着,纷纷围拢上来。早有人提起锄头,朝那蛇头上狠狠一击。那蛇扭动了几下身子,便不再动弹了。 狄仁杰破了此案,命人将李王氏接来,对她讲明其女儿的死因。李王氏听后大哭,唯有叹息女儿李黎姑命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竟敢以“汝”直呼当朝暴君 他没掉脑袋反倒升迁
在古代,主宰着生杀予夺大权,讲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脾气性情好的,一旦有人胆敢言行不恭,动他的神经,碰了他的逆鳞,轻则打屁股,重则掉脑袋,甚至会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暴君就更别说了。两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那可是出了名的暴君,性情暴躁,杀人不眨眼,连几个亲生儿被他用酷刑弄死了,外人有敢惹他的吗?你别说,还真有这么一位,谁?姚弋仲。网络配图 姚弋仲(280年―352年),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西晋末期至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南安酋长,先后归顺于前赵、后赵及东晋。姚弋仲的先祖是舜帝之后,夏禹时封舜帝少子于西戎,世代为羌人首领。东时,因侵扰而受东廷讨伐,战败后被逼逃亡出塞。其先人迁那时,率领其众内附东汉,得到了东汉的嘉奖,被封为假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至此获居于南安郡赤亭地。迁那的玄孙柯回,是曹魏的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姚弋仲即柯回之子。 姚弋仲年少聪明而勇猛,英明果断,雄武刚毅,“不营产业,唯以收恤为务,众皆畏而亲之”(《》),很受众人敬服。少英毅,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时值次年,姚弋仲举众向东迁徙到榆眉,胡人、汉人扶老携幼跟随者有数万人,姚弋仲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太宁元年(323年)七月,前赵皇帝消灭盘据陇西的陈安后,威名大振,关陇地区的氐、羌各族部落都送来人质请求投降前赵,刘曜任命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居住在陇上。 咸和三年(328年),刘曜被后赵打败,关中失守,不久石虎领兵攻下上邽,姚弋仲于是归降后赵。姚弋仲当时向石虎建议迁移陇上豪族,以削弱其实力并充实京畿地区,得到石虎采纳,并推荐他为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 咸和八年(333年),石勒去世,太子即位,石虎以丞相掌握朝权,命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襄平县公,让他的部众迁居于清河郡的滠头(今河北枣强县东北)。石弘性格懦弱,害怕遭到石虎的杀害,多次恳请把皇位禅让给石虎,石虎不肯接受禅让,非要废掉石弘。咸康元年(334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立为天王,姚弋仲因看不惯石虎这种卑鄙行径,故意称病不来朝贺。经过石虎再三召见,姚弋仲才来,一见面板着脸数落石虎说:“(你)作为辅佐之臣,为何反而夺权!”对石虎连个称呼都没有。石虎做贼心虚,自知理亏,“惮其强正而不之责”(《晋书》),不但没敢责备刚正不阿的姚弋仲,反而极力拉拢,提拔他为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网络配图 永和五年(349年),梁犊与其部众兵变,声势浩大,并在荥阳击败了石虎派往讨伐的李农。石虎当时大为恐惧,并召姚弋仲与燕王石斌讨伐梁犊。姚弋仲率其部众八千余人轻骑至首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当时石虎因为杀了儿子,,身染重病,不能马上接见,只先赏赐姚弋仲酒食。姚弋仲怒而不食,对廷僚们说:“召我回来是杀贼的,不是来吃饭的!我不知道皇帝是死是活,若能见一面,虽死无恨。”左右将这话报告给石虎,石虎这才接见姚弋仲。一见面,姚弋仲又开始当面挖苦石虎说:“孩子死了,汝(你)愁出病来了?!孩子小的时候,(你)没找个好师傅教导,所以才会手足相残、父子相残。汝(你)病了这么久,太子又很小,将来天下必然大乱。(你)忧虑贼人是假,其实是忧虑这个才对。梁犊根本,我请命当前锋,一举成功。” 在古代,与皇帝对话,要毕恭毕敬地言必称陛下,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暴君。姚弋仲可不讲究这一套。要么没有称呼,要么直呼汝(你),不但极不恭敬,而且有些话里还带刺,石虎虽然心里很生气,但知道姚弋仲“性清俭鲠直,不修威仪,屡献谠言,无所回避”,“性狷直,俗无尊卑皆汝之”,说话直来直去,不管对谁都以“汝”直呼,是个刚直的大老粗类型的忠臣,故“恕而不责”(《晋书》),并加授姚弋仲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铠马。你看,姚弋仲越是这样率真,石虎就越器重他。姚弋仲斩杀梁犊,破贼有功,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进封西平郡公,又得到了提拔。网络配图 永和五年(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后赵大乱,实权被掌控。永和六年(350年),冉闵杀并诛杀宗室,姚弋仲率众讨伐冉闵。不久,石祗于襄国即位为帝,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封亲赵王,并殊有礼待。永和七年(351年)四月,石祗被杀,后赵灭亡,姚弋仲不得已,于是遣使向东晋投降,获授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次年,姚弋仲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姚弋仲生有四十二个儿子。他死后,其五子姚襄续统其众,后为前秦所败,姚弋仲的灵柩为其所获,苻生敬重姚弋仲,郑重地以王礼葬姚弋仲于天水冀县。后来,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建立后秦,追谥姚弋仲为景元皇帝,庙号始祖,其墓称为高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