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曾出现过无数暴君,但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尼禄,他,,甚至制造出弑母这种丧失人伦的暴行。
对于这样的暴行,尼禄的母亲阿格里品娜不仅不恐惧,反而高兴地大叫:“只要他能成为,就算被杀又有什么关系?” 阿格里品娜出身贵族家庭,其母被称为大阿格里品娜,是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维的外孙女,而她就是屋大维的外重孙女,出身高贵至极。
而她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罗马猛将日尔曼尼库斯,此人素有名望,还险些当上了皇帝。
阿格里品娜自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极其扭曲的家庭。
史料记载,她天生丽质,容貌姣好,身材出众,即使到了年纪渐老仍保有十分曼妙的曲线,被儿子尼禄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母亲”。
阿格里品娜的兄长是著名的暴君卡里古拉,而此人也是极端无耻之辈。
在阿格里品娜14岁那年,好色如命的卡里古拉竟然向她伸出了毒手,将其强暴。
痛苦的童年阴影,让阿格里品娜的心智极端扭曲,她一生向上攀爬,她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阿格里品娜先后嫁了3次,她的第一任丈夫很快就死了。
第二次她嫁给了一个富翁,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此人就是后来的暴君尼禄。
据说,尼禄出生之时,是脚先伸出了娘胎。
随后,阿格里品娜赶紧找占星术士给儿子算命,术士说:“不得了!不得了!这个孩子未来,未来将是帝国的皇帝。
不过,他未来恐怕会杀死自己的母亲!” 听到这句话,普通的母亲恐怕会大惊失色,但是阿格里品娜却不会,能够穿上皇的紫袍,就算被又如何?于是她欣喜地说:“只要让他当皇帝,被杀又如何?” 儿子一天天长大,阿格里品娜开始嫌弃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认为他胸无大志,恐怕会阻碍自己儿子的称帝之路,于是用毒药杀死丈夫。
随后,她冒天下之大不韪,嫁给了当时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要知道此人是阿格里品娜的亲舅父。
著名史学家塔西佗评价阿格里品娜:这简直不知人间羞耻为何物。
嫁给克劳狄皇帝后,儿子尼禄的称帝之路自然顺畅了不少。
然而,挡在尼禄面前的还有克劳狄皇帝的亲儿子布里塔尼库斯,阿格里品娜除了给丈夫吹枕头风以外,还不断发挥自己的下毒“特长”,每天给丈夫吃慢性毒药。
当克劳狄一世同意将尼禄立为皇子后,其人也在毒药的作用下奄奄一息,很快就死了。
于是乎,尼禄就这样当上了皇帝。
尼禄称帝后,阿格里品娜还不放心,于是她又亲自下毒,杀死了克劳狄一世的亲儿子。
如今,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了。
尼禄当皇帝后,一开始还装作励精图治的样子,后来就开始放纵自己,不理朝政。
对于他的母亲,尼禄感到十分厌烦,渐渐和她疏远。
阿格里品娜为了重获儿子信任,还会在尼禄微醉之时,穿着妖艳的衣裳会见儿子,据说还发生了令人震惊之事。
出于和谐考虑,笔者就不说细,大家可以自己看塔西佗的《编年史》。
虽然阿格里品娜极力讨好儿子,但是暴虐的尼禄已经对她的贪恋权势恨之入骨,决定将她杀死。
一次,尼禄邀请阿格里品娜共进晚餐,随后用船将她送回去。
然而尼禄早就派人在船上做了手脚,出发后很快就下沉。
危机之时,一位侍女高喊:“救救皇太后!”结果立即就被乱棍打死。
好在阿格里品娜水性好,竟自己游到了岸边,回到了家。
尼禄见母亲没死,于是派另一队杀手赶往母亲的家。
当时阿格里品娜正瘫软在床上,还没有从刚才的险境中回过神来。
正在她惊魂未定之时,杀手们已经围住了她的床。
一名士兵先用木棍敲打她的头,打得她;随后一位百夫长抽出短剑要杀她,阿格里品娜一跃而起,指着自己小腹说:“刺啊!往这里刺!”于是百夫长一剑剑的刺了下去,临终前这名太后还在喊:“儿子挥刀杀母亲!” 就这样,这名利欲熏心,甚至不惜用毒害他人方式上位的美人就这样死了,还死在了自己大逆不道的儿子手上。
犯下如此暴行后,即使连尼禄都很不安。
他整晚都呆呆地坐在床上,一句话也没和周围人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史上最忘恩负义的帝王:被俘回朝后反清洗功臣
说起这位,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 先说年号问题,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这么多的忠良干才他不信任,偏宠信一个教书先生出身的王振,一干把国家祸害得乌烟瘴气。后来瓦刺犯边,忠臣良将的苦劝不听,偏听死太监撺掇,非要御架亲征,带着几十万人牛气哄哄出了长城,按说既然亲征你就好好打啊,他不,走到半道又后悔了,连敌人影都没见着撤兵,撤兵么撤得快点啊,跑还没跑成,让人家围在土木堡包了饺子,稀里糊涂一场混战,几十万大军全死光,连本人都当了俘虏,丢人到如此,不是可气么。 他被抓到蒙古高原上去啃生羊肉了,烂帐总要有人收拾,皇帝让人绑了,敌人打到家门口了,总不成学来个衣冠南渡吧,还好有他亲弟弟给他收拾,弟弟继承帝位,改年号为景泰,可气的正统朝总算结束了。信用良臣,成功组织打垮敌人,再运用外交压力,逼得瓦刺把英宗放回来当太上皇,总算不用学那样客死他乡。作腾半天,祖宗江山差点丢了不说,皇位也作腾没了,这样的闹剧,不怪他自己么。 虽是傻事败事一箩筐,但傻人总算有傻福,虽说皇位没了,命还是保住了,回来舒舒服服过太上皇的日子倒也不错,可他不消停,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几年后趁着弟弟病重搞了场“”。夺回了皇位不说,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了功臣于谦。并把当初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们来了个大清洗,掌握朝政大权的全是如徐有贞,,曹吉祥这样的奸险小人。虽然过了没几年,这几个人也被明英宗清算,下狱的下狱(石亨),充军的充军(徐有贞),被杀的被杀(曹吉祥),可明朝的政治气象,怎一个乌烟瘴气了得。 皇位夺回来了,自然就要改年号。于是,明英宗改年号为天顺。从正统年到天顺年,打败仗,杀忠良,宠小人,乱国家,尽是他办的败事,每每读史到此,不知有多少人气得直哆嗦。 可正统朝的事毕竟年头远了,真正给后世攒下麻烦的,是天顺朝。 “天顺”么,字面意思讲,自然有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顺”朝时代的明朝,运气还真不坏,别的且不说,单说绑过明英宗票的瓦刺,那在土木堡创下击败明朝几十万大军,活捉明朝皇帝伟业的瓦刺首领,没死在大对头明朝手里,倒在内战中被一刀砍死。到了天顺朝时期,瓦刺又和邻居鞑靼打个不停,因此,虽然少了良将于谦,但终天顺一朝的边境形势,还总算是太平无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边境无事,关起门来搞建设也不错,老百姓么,要的不就是个太平日子?可天顺朝的事,却真个不太平。先是拥立英宗复位的三员猛将:大学士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相互之间先干起仗来,拉帮结派,你争我抢,最后相继败亡,虽说没惹什么大祸,可从天顺初年到天顺五年,这帮人来回折腾,至于国家建设之类的正事,那是顾不上了。 按说官场斗争,小人得志,盛世也好,衰世也好,都算是寻常事。封建时代,只要有明君坐镇,因势利导,非但惹不出什么麻烦,搞好了也能有个国泰民安呢,至于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嘛………… 朱祁镇这人,饶是办了这个多傻事,可你要说他是昏君,还真有点冤枉他了。 就拿来说,御架亲征被抓了俘虏,进了蒙古人的战俘营,按说够丢人了,可他不,当囚徒还当出水平来了,日子没多久,从蒙古人的看守,到那些跟他打过交道的许多蒙古将军,甚至到瓦刺首领也先的弟弟,全和他成了好朋友,一个个对他死心塌地。甚至那位伯颜将军,多次为了放不放他回国的问题竟然和亲哥哥也先吵得脸红脖子粗。到了他被接回京城,伯颜将军亲自相送,一直走了几十里才洒泪而别。这份凝聚力,哪象个昏君,分明是明君的气度么。 再说到个人私生活问题,朱祁镇和他的正宫钱皇后,真称得上中国历史上一对有名的患难夫妻,他被抓到蒙古的时候,钱皇后哭坏了眼睛,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搜罗出来送到蒙古那边去赎他。为了说服朝臣迎回英宗,她以死相争,结果摔瘸了腿。到了朱祁镇被放回来后,两人被幽禁在南宫,生活困苦,更是靠钱皇后纺纱卖钱,贴补家用。钱皇后情深,朱祁镇也专情,重登皇位以后,对钱皇后依旧礼遇有加,夫妻恩爱一生,既能共患难又能共安乐,这份模范,别说是皇帝,就是今天那些一夜暴富的款爷们,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气度不凡,人品也不差,智商问题呢?你不能不承认,办过这么多错事的朱祁镇,有时候让你聪明的难以置信。被囚禁瓦刺的时候,他身边的太监喜宁反了水,投奔到蒙古人门下当了汉奸,日日出坏主意,几次都差点置他于死地。可朱祁镇绝,骗瓦刺说自己给大明写亲笔信,要大明接受瓦刺的要求。条件只有一个:叫喜宁去送信。等着喜宁乐颠颠的进了大明地界,早已准备好的明军将士,将其,不久就碎尸万段。原来,朱祁镇暗地派随从跟着喜宁,并给大明边关将领送去了要擒杀喜宁的亲笔信。一张纸条就解决了问题,这份聪明,你能说他糊涂? 再就是后来夺皇位,一夜之间取代了自己的弟弟重坐了江山,还有天顺年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位权臣相继乱政,朱祁镇拉一个打一个,不出几年就将他们一一收拾掉。这种人,说他是糊涂虫?那任谁都不信。 另外,他在位的时候也做过一些好事,最著名的当属“优老之政”。规定全国百姓,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政府每年发放粮食钱帛,九十岁以上的加倍供给。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可免服官府差役。这大概是算得上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福利政策”了。如此看,这位皇帝大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可说到底,他真不是个好皇帝。聪明也好,专情也好,他独独欠缺一样大智慧--治国。 治国就象下棋,黑白交错,恩威并施,要的是统筹把握全局的能耐,是切中要点问题的大谋略。朱祁镇聪明不假,可那都是小聪明,善良也不假,可也都是小恩惠,真正可以让国家富强的大智慧,他是最欠缺的。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耗子是好猫,昏君贤君,治好了国家是明君,那些个他身上的种种“美德”,放到评价皇帝身上,除了增加点“八卦”外,统统白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传奇女人吕媭:西汉最有政治头脑的人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