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祹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大家都知道末年,的九个儿子为了争斗皇位斗得天翻地覆,很多皇子、、大臣都参与其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
但是有一个皇子,手握实权却从来不参与帝位争夺,因此最终得以善终,并深受帝尊重,一口气活到了78岁,成为康熙最长寿的儿子。
这个皇子就是十二阿哥胤祹,那么他为什么不参与皇位争夺呢? 有人说胤祹在康熙末年时担任了镶黄旗满洲都统,是一位的实权派,要知道镶黄旗可是上三旗之首,而当时才是,所以说当时的十二阿哥的确是很有实权也很受重用的皇子,但是他真的就有实力去争斗皇位吗?这恐怕也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这从十四阿哥的下场就可见一斑,因为皇位的争夺绝非仅仅有实力就行,还会有很多因素。
除了有实权外,在当时注重血统的年代,十二阿哥就更没有优势了。
胤祹的母亲是定妃,只是个五品郎中之女,地位低还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所以十二阿哥只能算是庶出中的庶出了,根本就没有血统上的优势,也不可能获得大臣的广泛支持。
可能因为出生的原因,十二阿哥在当时成年的阿哥中也是混的比较惨的,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才封为贝子,而其他阿哥早都已经是亲王、郡王了。
雍正即位后,十二阿哥才被封为郡王,不过很快就又被贬为镇国公(连贝不是)。
所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就就可看出十二阿哥很有很早就放弃了皇位争夺,也许正是因为他不可能有上位机会,所以在后来才得到康熙的重用和信任。
最后不得不说,胤祹很早就放弃争夺大位的想法,很有自知之明,这和他的两位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十二阿哥的母亲定嫔万琉,并不得康熙宠信,再加上出生一般,所以很是懂得清心寡欲,做事低调、内敛,一直教育十二阿哥要学会低调做人,对胤祹一直是“放养”的状态,并无太多过高要求。
后来胤祹被康熙交由抚养。
苏麻喇姑是皇后的侍女,历经五朝,见过了无数的政治斗争和风云,再皇室的明争暗斗中逐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在对十二阿哥的教育上,苏麻喇姑也是倾注了大量心血,而胤祹在养母的言传身教下也学会了很多本领,具备了处理各种政务和政治斗争的智慧,并形成了的性格。
所以后来的“九子夺嫡”中,十二阿哥牢记两位母亲的教诲,不结党、不参与任何一方,保持了中立。
胤祹有权而不争位,这和两位母亲的教育以及自己的性格都是密不可分的。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十二阿哥早就看清了形势,从血统、爵位的角度来说,无论如何都轮不到自己登大位。
不过,十二阿哥的明智之举,低调行事却让自己富贵一生,最终得以善终。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阿哥是康熙诸子中最长寿的,而且后来在乾隆朝位列亲王,对这位“皇叔”履亲王很是尊敬。
还有就是其生母定妃也是康熙,甚至整个清王朝最长寿的妃子,一直活到了九十七岁。
而且雍正年间,定妃就被接到胤祹府第养老,享受天伦之乐,后来的乾隆皇帝还经常登门问安,荣耀至极。
这对母子堪称是“无为就是有为”的典范,在帝王家也保持了少有的淡定和低调,这也充分说明了“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重要,清心寡欲就是最大的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溥仪的三妹爱新觉罗·韫颖,为什么一生都不想在踏入日本?
溥仪的三妹,一生都不想再踏入日本,丈夫晚年悬壶济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爱新觉罗·韫颖,又是一个极其拗口的名字,说到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要说到她的哥哥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的哥哥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韫颖作为溥仪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溥仪是三妹,出生于1913年,比溥仪小7岁,自然也深受自己这位皇帝哥哥的喜爱。 爱新觉罗·韫颖的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溥仪在打转,由于她出生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了,因此爱新觉罗·韫颖和哥哥溥仪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从小就跟在溥仪身边长大。到了1924年,由于的政变,溥仪一家被迫离开北京城,此时的韫颖也跟着自己的哥哥溥仪到处辗转。 他们先是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学习日语就是溥仪打打网球,休闲一下。1932年溥仪在日本的护送下来到了东北的伪满洲国,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登基。作为溥仪妹妹的韫颖自然而然也就来到了长春,此时的韫颖已经是一位19岁的大姑娘了,于是在溥仪做主下嫁给了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两人在长春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不到一个月,溥仪就派遣郭布罗·润麒到日本去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作为伪满洲国的栋梁之才培养。而韫颖自然也就跟随丈夫润麒从长春来到了日本。来到日本后的韫颖感觉到十分的不适应,因为她是溥仪的妹妹,而当时日本又急需溥仪这样一位在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的帮助。 因此日本皇室对于韫颖非常的看重,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皇室的聚会。然而在盛情款待之下,却是日本皇室对于韫颖的严格控制。韫颖在日本的都被日本皇室看在眼里,所有的行动都受到了日本皇室的严格控制,这对于韫颖来说是极大的束缚,令她对于这段日本生活的经历感到十分的厌烦。 因此在1933年回到长春探亲之后,韫颖就再也没有前往日本了,甚至于她这一生都再也没有前往日本国。而她的丈夫润麟直到1938年才从日本军校毕业回国担任长春高等军事学院教官一职,为溥仪的伪满洲国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韫颖和众多皇室跟随溥仪逃亡到大栗子沟,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溥仪抛弃了作为累赘的妇孺,带着润麟等人逃往沈阳。韫颖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联系,独自带领着三个孩子在的东北四处流浪。 1949年韫颖和家人回到了解放后的北平城,开始开着自己父亲醇亲王府的一点积蓄勉强度日。1951年醇亲王在北京病逝,在新中国的政策下作为女儿的韫颖也有幸分到几套房屋,就是靠着这几套房屋的租金,韫颖和婆婆孩子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并且还成为街道委员会的组长。 1957年,韫颖的丈夫润麟由于罪行较轻被旅顺战犯管理所释放,事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回到身边的丈夫,韫颖并没有如年轻时那样的激动,两人简单的一眼之间已经将自己多年的相思之情表露的一览无遗。在政府的帮助下,韫颖的晚年生活开始逐渐得到好转。 丈夫润麟因为在日本和苏联都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日语和俄语具有很好的造诣,同时也精通英语和德语,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难得了翻译人才。于是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润麟来到了翻译社担任翻译一职,由于润麟的积极投入,翻译工作一路顺风顺水。 从1978年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开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学者生活,虽然此时的润麟已经66岁,却凭借着自己的突出贡献成为第六届和第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同时由于幼时体弱多年,因此润麟长大后积极学习中医的针灸,并在晚年后将针灸与西医的神经学相结合,独创“疗法”。 而韫颖则是在将晚年投身到家庭和街道工作中,使得润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被毛主席评为“走进人民群众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人”。1992年89岁高龄的韫颖在家中病逝,作为溥仪的妹妹,最后的格格,韫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青年时在日本被日本皇室监控,中年流浪东北,一直到晚年才在政府的帮助下生活得到好转,并积极投身到街道工作中,从一个末代格格不断的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新觉罗·韫欢与哥哥溥仪的关系如何样?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最后一位格格,与溥仪关系比较特殊,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据史料记载,溥仪于1912年退位,此时他还只有6岁。当年隆裕向革命党和孙中山请求,说要我们退位可以,但是你孙中山必须保证,每年拨付400万两银子,作为溥仪母子的生活费用。而且,至少在皇宫之内,溥仪仍应该被尊称为,且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内。 所以,溥仪在童年时代的生活其实还是不错的。直到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将溥仪赶回了醇亲王府。也正是在那里,溥仪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亲妹妹韫欢。据溥仪回忆,说当时韫欢只有3岁,她那么娇小,偎依在奶妈的怀里,怯怯地看着溥仪,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终于什么都没有说。 但这次见面还是给溥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近40后,当韫欢再一次出现在溥仪面前时,虽然后者已经54岁了,但依然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个排行最小的小妹妹。据史料记载,韫欢此时已经结婚了,丈夫叫乔宏志,是个腼腆的小伙。这一次,是专门为这个特殊的家庭举办的团员宴。 韫欢首先开口,脆脆地朝着溥仪喊了一声哥,旋即,两人的眼眶就都红了,然后就是好一顿。哭完了,韫欢告诉溥仪,说自己如今的名字叫金志坚,是北京一所公办小学的教员,如今的生活,安定而幸福。据史料记载,此时是1960年,溥仪在一年前刚刚获得特赦,所以溥仪对妹妹说,自己过得也很好,如今仿佛获得了重生,一心只想着自食其力,并争取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忽然,溥仪像是想起了啥,问韫欢说,你为啥现在改叫金志坚了?这里面有啥故事么?哥哥的一席话,勾起了韫欢的回忆,她缓缓说到:父亲去世后,自己一直颠沛流离,后来在一户的人家的帮助下,生活才总算安定了下来。而这户人家有个女儿叫李淑芬,年龄与韫欢相仿,两人遂成好友。1948年,两人合力创办了一所坚志女子职业学校。而金志坚的名字,也是从这校名上受的发。 韫欢继续回忆,政府看她开办过学校,便让她继续从事教育行业,所以从1950年参加工作后开始,她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韫欢临别前对溥仪说,自己这辈子能有机会为人民服务,她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据史料记载,爱新觉罗·韫欢,这位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当了29年的人民教师,退休时是北京市第227中学副教导主任。公元2004年,韫欢病重入院,不久去世,享年83岁。这辈子,她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当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