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一生有皇子35人,其中活到成年的有24人,虽说都贵为天子之后,但由于他们的生母出身各不相同,因此他们除了长幼之分外,还受生母的影响,有尊卑之分。
那么除了所生的太子外,谁的出身最为尊贵呢? 首先,还是有必要看看胤礽之所以尊贵的原因。
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是康熙帝的原配,论出身她是四大辅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她的叔父在帮助康熙扳倒一事上,立有大功,再加上她和康熙又是少年夫妻,因此两人感情深厚。
其实胤礽还有个嫡生皇兄承祜。
在承祜出生时,康熙正好才除掉擅权专政的鳌拜不久,所以承祜的到来让康熙觉得非常吉利,再加上他聪明伶俐,因此康熙对他“甚爱之”,结果承祜是个有命无福的孩子,不久竟夭折了,这让康熙悲痛不已。
胤礽的出世虽然慰藉了康熙的丧子之痛,但同时也夺去了孝诚仁皇后的生命,因此在康熙看来,胤礽便显得尤其珍贵。
再加上他又自幼丧母,康熙对他也就愈发怜爱,在教养他的事情上,康熙更是一直亲历亲为,并在胤礽一岁半时,把他立为了太子。
所以说,胤礽的尊贵是其他皇子不能比拟的。
那么,除了胤礽外,其实还有一位皇子身份非常尊贵,那就是十阿哥胤,为什么这样说呢? 胤的生母是温僖贵妃,姨母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祖父位高权重,是康熙帝的四大辅臣之一。
论孝昭仁皇后和孝诚仁皇后的出身,孝昭仁皇后明显占据优势,她的祖上是满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而孝诚仁皇后的祖上则是下人身份,后来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走上了政治生涯。
因此在康熙先皇后的时候,引发了争夺皇后的矛盾。
当康熙帝打算选孝诚仁皇后时,遭到鳌拜和遏必隆以“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为由,百般阻挠。
之所以孝诚仁皇后最后胜出,完全是因为康熙帝想要遏制鳌拜的权势,所以孝昭仁皇后初入宫时,只被封为妃子。
直到赫舍里皇后去世后,她才被册封为皇后。
胤的生母钮祜禄氏进宫后,由于出身显贵,又有皇后姐姐对她多有照拂,因此她的起点很高。
入宫不久便被封为温僖贵妃,在生下胤后,母以子贵又被晋封为温僖皇贵妃。
由此可见,说胤的身份仅次于胤礽,那是有历史依据的。
也许正因如此,康熙晚年在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后,胤毫无悬念的参与了争储的斗争。
然而,有意思的是,继位后,在对参与争储的皇兄弟们进行大清算时,却唯独放过了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胤虽说出身不错,但他资质平庸,文不如八阿哥,武不如十四阿哥胤禵。
再加上后来祖父遏必隆倒势,温僖皇贵妃在后宫中又恃宠而骄,因此深为皇所厌,经常在康熙面前说她的不是。
这让一向推崇尊老重孝的康熙,对温僖皇贵妃产生了嫌恶之情。
这种种原因导致胤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难跻身于得他宠爱的皇子之中了。
所以,到九子夺嫡时,胤深知自己不是做的料,便积极投身于八阿哥胤禩的阵营,成为里最积极的支持者。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为了阻止皇子们的争储之争,复立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同时为了缓和皇子之间的矛盾,对成年皇子进行了不同的册封,胤也在这一年被册封为敦郡王。
然而由于胤礽不知悔改,竟打算联合大臣发动逼宫,最终让康熙,再次废黜了他的太子之位,并将他幽禁起来,从此胤礽失去了继承大位的资格。
由于太子之位久悬未定,再加上康熙所教养的皇子们又都非常优秀,因此夺位之战再次拉开帷幕。
在这次夺位之争中,胤依然看好胤禩,并与九阿哥、十四阿哥胤禵紧密地团结在胤禩身边。
对于胤的表现,康熙非常反感,因此在康熙在位时,胤虽有机会接触政务,但基本上没有他表现的机会。
雍正得位出乎大家,就连他的生母也深为诧异,甚至拒绝被封为皇太后。
可见,其他皇子对雍正得位自然是百般猜疑,万般不服,胤就是不服的皇子之一。
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大喇嘛千里迢迢到京城遏拜康熙的梓宫,结果在途中病逝。
雍正命胤负责将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大喇嘛的灵龛送回喀尔喀,但胤先是托病不行,后来在雍正的斥责下才出发。
可是当他走到张家口时,声称“有旨召回”,便停在张家口再不肯行。
除此外,胤还在写给雍正的奏疏中称雍正为“雍正新君”,结果被人密报给雍正,雍正斥责他“大不敬”,最终雍正削除了他的爵位,并将他开除宗籍,然后将他圈禁了起来。
可以说,胤是被雍正第一个打压的,但胤却是被打压皇子中最幸运的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雍正为了巩固皇权,在圈禁了胤后,对曾参与夺嫡的皇兄弟们进行了残酷的清算,其中胤禩和胤禟不光被削爵夺职,开除宗籍,还被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意即猪狗),最后受圈禁而死。
唯有胤虽说遭到圈禁,但雍正却自此再也没有为难他,所以他不光活着得到了的平反,还恢复了宗籍和爵位。
去世后,还得到了贝子祭葬的规格。
那么,雍正为何独独放过了他呢? 这就要说到胤的性格了。
胤从小由于生母身份尊贵,他也得到更多的娇宠,因此养成了骜不驯、个性耿直的性格。
在成为八爷党后,胤由于资质平庸,也只是多有依附应和,并不能像胤禟那样给胤禩出谋划策,所以胤根本威胁不到雍正的皇权。
另外由于民间对雍正的指责颇多,说他“杀父弑兄逼母”,总之民众舆论对他的名声很不利,所以雍正为了掩饰残害手足的行为,便只是限制了胤的自由。
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乾隆得以继位。
随后,乾隆为十皇叔胤平反,推翻了雍正给他定的罪行,将他释放,并恢复他的宗籍和爵位,还将他封为辅国公。
乾隆六年,58岁的胤走完了他的人生,乾隆赐以贝子的葬礼规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溥仪的三妹爱新觉罗·韫颖,为什么一生都不想在踏入日本?
溥仪的三妹,一生都不想再踏入日本,丈夫晚年悬壶济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爱新觉罗·韫颖,又是一个极其拗口的名字,说到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谁,但是要说到她的哥哥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的哥哥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韫颖作为溥仪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溥仪是三妹,出生于1913年,比溥仪小7岁,自然也深受自己这位皇帝哥哥的喜爱。 爱新觉罗·韫颖的前半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溥仪在打转,由于她出生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了,因此爱新觉罗·韫颖和哥哥溥仪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从小就跟在溥仪身边长大。到了1924年,由于的政变,溥仪一家被迫离开北京城,此时的韫颖也跟着自己的哥哥溥仪到处辗转。 他们先是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学习日语就是溥仪打打网球,休闲一下。1932年溥仪在日本的护送下来到了东北的伪满洲国,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登基。作为溥仪妹妹的韫颖自然而然也就来到了长春,此时的韫颖已经是一位19岁的大姑娘了,于是在溥仪做主下嫁给了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两人在长春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婚后不到一个月,溥仪就派遣郭布罗·润麒到日本去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作为伪满洲国的栋梁之才培养。而韫颖自然也就跟随丈夫润麒从长春来到了日本。来到日本后的韫颖感觉到十分的不适应,因为她是溥仪的妹妹,而当时日本又急需溥仪这样一位在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的帮助。 因此日本皇室对于韫颖非常的看重,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皇室的聚会。然而在盛情款待之下,却是日本皇室对于韫颖的严格控制。韫颖在日本的都被日本皇室看在眼里,所有的行动都受到了日本皇室的严格控制,这对于韫颖来说是极大的束缚,令她对于这段日本生活的经历感到十分的厌烦。 因此在1933年回到长春探亲之后,韫颖就再也没有前往日本了,甚至于她这一生都再也没有前往日本国。而她的丈夫润麟直到1938年才从日本军校毕业回国担任长春高等军事学院教官一职,为溥仪的伪满洲国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韫颖和众多皇室跟随溥仪逃亡到大栗子沟,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溥仪抛弃了作为累赘的妇孺,带着润麟等人逃往沈阳。韫颖和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联系,独自带领着三个孩子在的东北四处流浪。 1949年韫颖和家人回到了解放后的北平城,开始开着自己父亲醇亲王府的一点积蓄勉强度日。1951年醇亲王在北京病逝,在新中国的政策下作为女儿的韫颖也有幸分到几套房屋,就是靠着这几套房屋的租金,韫颖和婆婆孩子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并且还成为街道委员会的组长。 1957年,韫颖的丈夫润麟由于罪行较轻被旅顺战犯管理所释放,事隔多年后再次见到回到身边的丈夫,韫颖并没有如年轻时那样的激动,两人简单的一眼之间已经将自己多年的相思之情表露的一览无遗。在政府的帮助下,韫颖的晚年生活开始逐渐得到好转。 丈夫润麟因为在日本和苏联都待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日语和俄语具有很好的造诣,同时也精通英语和德语,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难得了翻译人才。于是在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润麟来到了翻译社担任翻译一职,由于润麟的积极投入,翻译工作一路顺风顺水。 从1978年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开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学者生活,虽然此时的润麟已经66岁,却凭借着自己的突出贡献成为第六届和第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同时由于幼时体弱多年,因此润麟长大后积极学习中医的针灸,并在晚年后将针灸与西医的神经学相结合,独创“疗法”。 而韫颖则是在将晚年投身到家庭和街道工作中,使得润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被毛主席评为“走进人民群众成为一个有志气的人”。1992年89岁高龄的韫颖在家中病逝,作为溥仪的妹妹,最后的格格,韫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青年时在日本被日本皇室监控,中年流浪东北,一直到晚年才在政府的帮助下生活得到好转,并积极投身到街道工作中,从一个末代格格不断的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新觉罗·韫欢与哥哥溥仪的关系如何样?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最后一位格格,与溥仪关系比较特殊,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 据史料记载,溥仪于1912年退位,此时他还只有6岁。当年隆裕向革命党和孙中山请求,说要我们退位可以,但是你孙中山必须保证,每年拨付400万两银子,作为溥仪母子的生活费用。而且,至少在皇宫之内,溥仪仍应该被尊称为,且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内。 所以,溥仪在童年时代的生活其实还是不错的。直到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将溥仪赶回了醇亲王府。也正是在那里,溥仪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亲妹妹韫欢。据溥仪回忆,说当时韫欢只有3岁,她那么娇小,偎依在奶妈的怀里,怯怯地看着溥仪,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终于什么都没有说。 但这次见面还是给溥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近40后,当韫欢再一次出现在溥仪面前时,虽然后者已经54岁了,但依然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个排行最小的小妹妹。据史料记载,韫欢此时已经结婚了,丈夫叫乔宏志,是个腼腆的小伙。这一次,是专门为这个特殊的家庭举办的团员宴。 韫欢首先开口,脆脆地朝着溥仪喊了一声哥,旋即,两人的眼眶就都红了,然后就是好一顿。哭完了,韫欢告诉溥仪,说自己如今的名字叫金志坚,是北京一所公办小学的教员,如今的生活,安定而幸福。据史料记载,此时是1960年,溥仪在一年前刚刚获得特赦,所以溥仪对妹妹说,自己过得也很好,如今仿佛获得了重生,一心只想着自食其力,并争取为老百姓多做点事。 忽然,溥仪像是想起了啥,问韫欢说,你为啥现在改叫金志坚了?这里面有啥故事么?哥哥的一席话,勾起了韫欢的回忆,她缓缓说到:父亲去世后,自己一直颠沛流离,后来在一户的人家的帮助下,生活才总算安定了下来。而这户人家有个女儿叫李淑芬,年龄与韫欢相仿,两人遂成好友。1948年,两人合力创办了一所坚志女子职业学校。而金志坚的名字,也是从这校名上受的发。 韫欢继续回忆,政府看她开办过学校,便让她继续从事教育行业,所以从1950年参加工作后开始,她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韫欢临别前对溥仪说,自己这辈子能有机会为人民服务,她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据史料记载,爱新觉罗·韫欢,这位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当了29年的人民教师,退休时是北京市第227中学副教导主任。公元2004年,韫欢病重入院,不久去世,享年83岁。这辈子,她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当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