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长子褚英死后,他的后代什么结局?

时间:2025-03-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长子死后,他的后代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辽阳东郊的阳鲁山上,有一处青砖苏瓦建成的皇家陵园,名为东京陵。

当年,建都东京,曾将家族坟茔迁到此处,里面埋葬着努尔哈赤的胞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庶母弟穆尔哈齐及其子达尔差等,其中褚英的墓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太子坟”,身为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曾一度视为汗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不知为何,努尔哈赤却虎毒食子,将儿子下令处死。

1、英勇的阿尔哈图图门 褚英生于八年(1580年),是努尔哈赤的长子,母亲是努尔哈赤原配(元妃)佟佳氏。

当年,努尔哈赤被佟佳氏的父亲塔木巴晏所收养,塔木巴晏见努尔哈赤英武不凡,便将女儿佟佳氏嫁给了他,并且还资助了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作为创业之资。

在嫁给努尔哈赤后,佟佳氏充分起到了贤内助的作用,还给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女,即长女、长子褚英与次子。

不过,佟佳氏命薄,在1584年左右就去世了,褚英才不过四五岁,就要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奔波于刀光剑影之下。

当时,努尔哈赤经常面临敌人的追杀,有一次,刺客来袭,无奈之下,努尔哈赤便将褚英三个儿女藏在板柜之下,由此,褚英三姐弟算是逃过一劫。

战场上的历练,逐渐使得褚英成长为一个英勇不凡、足智多谋的满洲少年。

在褚英19岁那一年,他奉父亲努尔哈赤之命讨伐安楚拉库,小小年纪的褚英不畏艰难,奋勇杀敌,截获屯寨二十余处,获人畜万余,凯旋回师。

因褚英的英勇表现,努尔哈赤赐封其为洪巴图鲁,晋封贝勒。

褚英得到努尔哈赤重视,其实是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乌碣岩一战。

当时,东海女真蜚悠城主策穆特黑想要归顺努尔哈赤,请求建州派兵迎护,努尔哈赤随即派舒尔哈齐、褚英、代善带领士兵前去,然而,在返程途中却遭到了乌拉部的堵截。

当时,舒尔哈齐畏惧敌众,按兵不动,褚英与弟弟代善奋勇杀敌,称: “乌拉首领布占泰曾是我们建州的俘虏,因其归顺父王,父王才把他放回。

我们过去能把他放回去,今天就能再把他抓回来。

他的兵虽然比我们多,我们却有老天的眷顾,有父王的威名,只要奋勇厮杀,敌兵必破。

” 最终,褚英兄弟二人成功击败乌拉部,斩杀敌人三千余人,就连乌拉部的贝勒博果铎都被代善给斩杀了。

经此一战,褚英被父亲赐封“阿尔哈图图门”的称号,意为足智多谋,随后不久便授命执掌国政,实际上确立了自己汗位继承人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被代善所斩杀的那位乌拉部贝勒博果铎,就是继妃乌拉那拉氏(生母)的父亲。

2、嚣张跋扈的汗位继承人 随着努尔哈赤年龄的增大,建州内部权力争斗也开始显现。

褚英自从被确立为汗位继承人后,便嚣张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尤其是努尔哈赤身边的五位大臣,为建州立下了,说实话,他们名为努尔哈赤的手下,其实更像是褚英的长辈,但是褚英没有给予他们充分尊重,对于身边的那些弟弟,更加轻视。

其实,此时褚英的继承人地位并不稳固,应该放下姿态,培养自己的势力,但他所做的却是侵占弟弟们的财富与权力。

于是乎,努尔哈赤其他儿子便与五大臣走到了一起,这使得褚英处于被孤立的状态。

面对双方矛盾的逐渐显现,努尔哈赤也早有察觉,于是便有意疏远褚英,给予其反思悔过的机会,随后两次出征乌拉部,努尔哈赤并没有派褚英出战。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褚英非但没有悔过自新,还暗自“焚表告天自诉”,对父亲与众弟行诅咒之事。

无奈下,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将褚英幽禁于高墙之内。

可是即便是褚英处于幽禁状态,仍然没有悔过,他竟发誓,如果自己继承汗位,一定要将弟弟和众多大臣诛杀。

有一句话叫,虎毒不食子。

更何况,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而且,这个儿子在自己创业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努尔哈赤当然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褚英承认错误,他仍然是汗位的第一继承人。

可是,褚英似乎是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仍然不肯悔过,甚至开始结交党羽,伺机报复。

努尔哈赤出征之时,褚英便写诅咒对天地焚烧,诅咒父亲被击败,还称如果父亲兄弟被击败,就不让他们入城。

对于这样一个潜在的危险分子,努尔哈赤知道他的存在将会对建州以后的路不利,于是以部落前景考虑,于万历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下令将幽禁的长子褚英处死,这一年,褚英才只有36岁。

“聪睿恭敬汗以其长子阿尔哈图图们,心术不善,不认己错,深恐日后败坏治生之道,故令将其囚居于高墙内。

经过二年多之深思,虑及长子若生存,必会败坏国家。

倘怜惜一子,则将危及众子侄、诸大臣和国民。

遂于乙卯年聪睿恭敬汗五十七岁,长子三十六岁,八月二十二日,始下决断,处死长子。

”《满文老档》 3、追封为广略贝勒 虽然褚英被父亲努尔哈赤处死,但满洲当时的规矩是“罪不及子女”,像努尔哈赤的胞弟舒尔哈齐,同样被努尔哈赤幽杀,他的次子阿敏入列四,第六子济尔哈朗后来更是受封为郑亲王,成为仅有的一位非努尔哈赤后裔的。

皇太极继位后,褚英被追封为广略贝勒,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杜度与第三子尼堪,都得到了朝廷的器重。

杜度被进号安平贝勒,后来更是得到的立碑纪念。

第三子尼堪成为一名英勇战将,曾被晋封为敬谨亲王,后来尼堪在平定李定国、时战死沙场,成为清朝对明作战阵亡级别最高的将领。

当时,随敬谨亲王尼堪作战的还有一位清军将领,名为穆尔祜,是褚英长子杜度的儿子(次子),也就是尼堪的侄子。

穆尔祜因叔叔尼堪战死被议罪,革去固山贝子,随后便郁郁而终。

不过,这穆尔祜挺会生女儿,他至少有七个女儿,其中长女与第四女都是四娶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扎鲁特台吉固禄之女)所生。

这位长女嫁给了内大臣伯鄂硕为继妻,成了孝献端敬皇后(董鄂妃)的继母,第四嫁给了内大臣公费扬古为妻,生下了,这位孝敬宪皇后便是的原配。

广略贝勒褚英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诚然,身为努尔哈赤的长子,也确实为建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一度被努尔哈赤视为汗位继承人。

但由于其自身原因,加上政治斗争的险恶,最终成为牺牲品。

不过,褚英的儿女并没有受到牵连,也就是说,褚英并没有被削除宗籍,他与后代仍然保留着黄带子身份,以致后代还出了两位有名的大清皇后,这或许是唯一值得他慰藉的地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死后被顺治帝掘坟鞭尸

在去世之后,本来很有实力做的,因此很多人就猜测是不是因为与的特别感情才放弃了做皇帝,而辅佐了孝庄的儿子福临当了皇帝,真正的历史真相是什么呢?为什么多尔衮被福临鞭尸了? 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 多尔衮是前期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在清朝的统一大业中,多尔衮居功至伟。但同时他又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把持朝政,清除异己,让皇帝对其痛恨到了极点,以至于在多尔衮死后遭到了残酷的清算。 多尔衮17岁开始便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满清中的正白旗旗主。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多尔衮又屡立战功,地位不断提升。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登基,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清朝正式入主中原。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顺治帝于太和门(时称皇极门)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的同时,即令为多尔衮建碑纪功,“永垂功名于万世”。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 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大礼诸如围猎、出师等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 顺治五年(1648年)末,多尔衮晋为皇父摄政王。其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即是说多尔衮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十二月初九,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的一生短暂而又辉煌,他生前几乎已经登上了权利的最高峰,只差一个皇帝的名分了。那他究竟有没有想过当皇帝呢? 根据野史的说法,多尔衮同志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了心爱的情人孝庄,甘愿扶持孝庄的儿子福临做皇帝,自己只默默的做个摄政王。 但事实上,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这种事情可能会被他当作生活的“佐料”,绝不可能成为“主食”。多尔衮掌权期间,虽然没有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但其擅权专政,任人唯亲,也没怎么把顺治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 从种种迹象来看,多尔衮其实是有称帝野心的,之所以没称帝,主要还是怕遭到其他人的强烈反对,不敢贸然行动。但他的一切行为,都在使自己离皇帝宝座更近一步。同时,多尔衮当时不到四十岁,他当然认为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怎么想得到39岁就玩完了)。假如多尔衮能再多活十年,大清的历史可能真的就要改写了。 此外,多尔衮只有一个亲生女儿和一个养子,因为后继无人,所以也降低了他称帝的冲动。 多尔衮死后为什么被福临鞭尸? 多尔衮,原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宗努尔哈赤的十四子,清太祖皇太极的弟弟,顺治帝的叔叔。多尔衮生前获得了无数荣耀,天命十一年被封贝勒,后因攻得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后又被封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拥立皇太极第九个儿子,也就是孝庄的儿子福临登基,成为摄政王。清军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多尔衮的权势愈发强盛,从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一路封到了皇父摄政王。这样一个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结局却不怎么好。 多尔衮英年早逝,年仅38岁就死了,对于多尔衮的死,学者一直以来都议论纷纷,但这不是此文谈论的焦点,便暂且不提。史书上说,他去关外狩猎时,不幸落马跌伤,最后病重不治身亡。他死后,顺治帝追封其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但多尔衮下葬两个月后,这个封号就被废除。以多尔衮为中心的政治集团在各方势力的围攻下,迅速瓦解。而多尔衮自己,也被废除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的谥号。更可怕的是,还被掘坟鞭尸。《鞑靼战纪》中记载说:”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大清入主中原,论功绩应为第一的人落得这么一个生前荣耀,死后屈辱的结果呢?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顺治帝对他一直以来的厌恶与憎恨。不管多尔衮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放弃帝位改而拥立福临继位的。总之福临继位后,他越发倚仗自己的权势在顺治面前作威作福,一点也没把顺治这个皇帝看在眼里。顺治五年,多尔衮用皇帝的口气降下旨意,让自己从皇叔父摄政王加封为皇父摄政王。《传》说:”他穿的是皇帝的服装。“顺治帝自己也回忆说,”那时墨尔根王摄政,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诸葛亮死后,宣皇帝司马懿为什么不出兵打刘禅?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