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斗志的一看大势已去,准备亲自去金军大营投降,想乞求金人能赏脸给自己留一两座城镇继续当。
皇帝要亲自到敌营求和的消息在朝堂上一说出来,文武大臣们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礼了,立时象炸了窝的马蜂,只听一片嗡嗡之声,也听不清大家说的都是些什么。
的钦宗唉声叹气,长吁短叹。
过了好半天,朝堂上才算稍稍安静了一些。
只听钦宗地说:“众位爱卿,不是寡人自己想去金人的大营,实在也是没有别的办法啊!去晚了恐怕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只有死路一条啊!”被剥夺了兵权的等主战派将领高声反对投降,主张誓与京城共存亡。
而以、为代表的投降派此时已经占了绝对多数,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个人的地位,他们坚决主钦宗出面哀求金人,哪怕是给碗残羹冷饭总比呆在城里等死好吧。
十足的一副苟且偷生的奸臣嘴脸! 争论了半天,谁也不能想出一个,况且钦宗投降的基调一定,谁又能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最后,还是钦宗拍板定下了方案:“众位爱卿,都别争吵了,朕意已决,明日一大早,朕就亲自到金人营中议和。
不知哪位大臣愿陪朕前往?” 朝堂上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了,李邦彦等投降派大臣一听,都知道这是一件危险的差事,弄不好,脑袋会搬家,所以都屏住了呼吸,唯恐钦宗点到自己的名。
李纲等主张以死守城的大臣们倒是,都表示愿意随钦宗前往。
但钦宗心里清楚,让这些人去,一定会坏了自己的大事,他不同意。
谁是合适的人选呢?一时倒成了一个难题。
正在这时,只见文班大臣中有一人迈步出班,不慌不忙地说到:“臣情愿随陛下前往。
”钦宗和众人一看,是吏部侍郎李若水。
此人一向,办事稳重,也从来没有参与过战与和的争吵,而只知埋头把皇上交给自己的事办好。
钦宗大喜,说:“李侍郎愿意陪朕去最好,就这样定了吧。
” 第二天一大早,钦宗和李若水带了几名禁军徒步出城到金军大营投降。
刚到金军大营门口,就见从里面冲出一哨人马,为首的一个小校官翻身下马,拿出两套女真人的服装强迫钦宗君臣二人换上。
钦宗一看这种阵势,早就吓得两腿筛起糠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位消极抗金,一味妥协投降的皇帝仅剩下的一丝民族自尊心这时终于涌上了心头,他也知道,穿上女真服装进金人的大帐,这是上辱先人、下辱子孙的奇耻大辱!他站着没动。
实际上他害怕得也动不了啦! 只见李若水快步上前一把推开手拿女真服挡在路上的小校官,高声说到:“古语说得好,士可杀而不可辱,今日我堂堂大宋皇帝亲自来到你们夷狄之人的大营谈判,已经是给足你们面子了。
常言道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我们堂堂的天朝。
我们是来找粘罕将军的,你凭什么要阻拦?” 金人哪听这一套,上来按住钦宗就要强行给他穿女真服,李若水一把推开金兵,死死抱住钦宗,破口大骂:“你们这帮丧尽天良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的!”几个金兵把李若水拖开,一顿拳脚把他打得满嘴流血,昏死过去了。
正在这时,大将粘罕从大帐走出来,看到了钦宗和李若水。
他命令金兵把两人带到大帐来。
粘罕认识李若水,知道他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大臣,等他一苏醒,就劝他为金朝效力。
李若水一口回绝:“古有明训,忠臣不事二主,我李若水宁死不降。
”粘罕又说:“你虽然不怕死,但你上有父母,下有妻子儿女,你就不为他们着想?”李若水大义凛然地说:“我今天陪伴陛下来你们金营就没有想活着回去,至于家中年迈的双亲和妻小,我也无法眷顾了。
是你们这些该的金人已经使我们了,我又何必再要自己的家呢!” 粘罕本来就没准备和钦宗多谈什么,向卫兵们挥了挥手,“把宋朝这些蠢猪给我关到大牢里去”。
李若水一看粘罕根本就没有谈判的打算,气得破口大骂:“粘罕,你是一个卑鄙的小人,你把我们君臣骗到这里,原来就是要把我们作为人质关起来,你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
” 粘罕见劝降李若水不成,他反倒骂个不休,气得暴跳如雷,兽性大发,下令:“武士们,把他的嘴给我撕破,看他还骂不骂了。
”野兽一样的金兵果真用刀子把李若水的嘴给豁开了。
满口喷血的李若水仍是骂不绝口。
粘罕下令:“把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 已经是血肉模糊的李若水在临刑前慷慨悲歌:“抬头望天啊,天始终不说话;忠臣为国而死啊,死又有什么过错!”唱完,还是大骂不止。
金兵又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 久经战阵的粘罕见过无数血流成河的场面,但他也被李若水的正气所感染,他叹息说:“辽国被我大金灭亡时,殉节者有几十人,而宋朝灭亡,死节者仅李若水一人。
可叹啊!可惜啊!”消息传到京城,李纲痛哭失声,他说:“大宋将亡,我满朝文武大都是些寡廉鲜耻之人,而只有李侍郎这样的人才是知廉耻的!” 敌我双方对李若水的评价竟是这样的一致!李若水,天地正气,永存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