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朱由榔有后代吗?她们是什么下场?

时间:2025-03-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永历帝有后代吗?最终的结局如何。

永历帝朱由榔是的第七个儿子朱常瀛之子,是万历皇帝的亲,皇帝的堂弟。

朱由榔在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在肇庆称帝,改年号为永历,历史上称之为永历帝。

永历帝朱由榔没有一丝的主见,登上皇帝的宝座之后在清军的威逼之下,四处逃窜,最终逃到了缅甸境内,1662年被缅甸王将其献给了,被吴三桂杀害。

永历帝朱由榔生于1623年,1646年承袭了桂王的王位,之后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开始监国,监国七天之后的十月十六日,清军攻陷了赣州,朱由榔逃到了梧州,这种行为等于放弃了广东,导致永历朝廷在广东人心尽失。

十一月初二,朱聿鐭在广东被拥立监国,并抢在朱由榔之前,在十一月初五日正式称帝,改第二年为绍武元年。

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回到肇庆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年号为永历,史称永历帝。

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了广州,绍武帝及首辅苏观生自杀殉国,广东沦陷。

十二月二十六日永历朝廷离开肇庆再度逃入广西。

1647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榔先是逃到梧州,又经平乐府逃到桂林。

1647年正月,在清军的大举进攻之下,永历王朝的军队,永历帝逃亡到了云南。

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逃亡到缅甸首都曼德勒,缅甸达收留了永历帝。

之后吴三桂率军攻入了缅甸,莽达的弟弟莽白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位为王。

1661年8月12日,莽白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俘获了永历帝朱由榔。

1662年1月22日,莽白将永历帝朱由榔献给吴三桂,彻底灭亡。

1662年6月1日,永历帝朱由榔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被弓弦勒死,永历帝朱由榔时年40岁。

朱由榔是南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是崇祯皇帝的堂弟,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亲孙子,后来朱由榔以及亲眷25人被吴三桂杀死在昆明的篦子坡。

朱由榔有后代吗?朱由榔一共娶了四位妃嫔,这四位妃嫔一共为朱由榔生育了七个儿子,这七个儿子四位早夭,其余三位都长大成人,其中一位被吴三桂杀害,另两位散失在民间。

朱由榔有后代吗?朱由榔一共娶妻四位,是生育了七个儿子的, 朱由榔是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之后明朝的残余势力再也没有能力拥立一位新帝与清政府对抗,可以说朱由榔之后明朝势力彻底在中国的大地上消亡。

朱由榔是桂王朱常瀛的儿子,后来袭封为桂王,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桂王朱由榔。

桂王朱由榔最终的结局如何?桂王朱由榔最后被吴三桂俘获,被杀害于昆明篦子坡。

桂王朱由榔在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被明朝的残余势力拥立为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历,因此历史上将朱由榔称之为永历帝,当时明朝的另一部分残余势力在广州拥立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为帝,这样在中国的南方就出现了两个南明小朝廷,这两个南明小朝廷没有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大清,却发生了内讧,双方展开了激战,最终被清军趁虚而入,很快将朱聿鐭的小朝廷剿灭了。

而朱由榔的小朝廷也在这场内讧中损伤不少。

后来朱由榔与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抵御清军,曾经辉煌一时,控制了南方很多省市,但是永历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

于是清军逐渐的各个攻破,朱由榔被清军追的到处逃窜,最终逃到了缅甸境内。

桂王朱由榔最终的结局如何?后来吴三桂攻入了缅甸境内,缅甸王将朱由榔擒获,并且献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将朱由榔押回了云南,拘禁在昆明,本来想将其押送到北京,但是又害怕在半路上被明朝的残余势力劫走,于是将朱由榔以及其亲眷25人一起杀害于昆明篦子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不杀“逃亡帝王”元顺帝?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朱棣为什么要放弃六朝古都南京而迁都北京?

的在历史上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于他的亦是令人感到疑惑。而明朝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也是令人非常不解。接下来我一起来看看这迁都的其中真相是什么。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网络配图 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这位皇帝虽在明代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却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继承法,用和平的手段当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强取豪夺争得了天下。 原来,明朝开国皇帝的太子早死,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孙朱建文为合法继承人,另外分封诸子为诸王。 可是,他驻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也就是说以铲除现任皇帝身边的坏人为名,起兵推翻了他的统治,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以胜利者的身份做了皇帝,这便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 按正常的国家制度和君臣伦理原则,燕王作为一方诸侯起兵反对中央政权本是大逆不道,而明朝的官员忠于国家合法制度的建文皇帝,积极抵抗燕王的军队,应该算是明朝的忠臣。 可是,当建文帝一完蛋,燕王率领他的难兄难弟控制了局势,本人成了永乐皇帝,这事态也就随着急转直下了。网络配图 尽管明朝还是明朝,但却是燕王的明朝,而非建文帝的明朝了,那些拥戴文帝的忠臣也就自然地来了个驴打滚儿,猛地变成了反明朝的“奸恶”,也就是现行反革命分子。 这朱棣受他朱元璋奢杀成性的性格和理论的影响,也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杀人魔王。根据“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的原则,对那些直接参与抵抗运动的男性反革命分子,所采取的惩罚方法或剥皮,或油炸,或水煮,搞得整个南京城,哀声一片。 与此同时,那些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妻女、姊妹、儿媳、乃至外甥媳妇等等一切沾得上边的女人,统统弄到妓院里充当妓女,包括五十六岁的老太太在内。 以上的惨景有的发生在南京,有的延续到北京。自从朱棣称帝后,一是觉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的广场上,近自朝廊,远及附郭的雨花台,无不是血迹斑斑,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难免目击而心有不安。 在这种刺激下,便动了迁都的打算,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或者叫眼不见心可安。二是由于朱棣镇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决定将明朝的首都搬过来。网络配图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北平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今天游客看到的故宫、天坛、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等规模宏大的建筑,就是自此开始陆续建造的。不知当时的杀人魔王朱棣是否意识到,他的这个抉择,客观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永乐五年,皇后徐氏(开国名将之女)死去,朱棣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礼部尚书及“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说的风水宝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