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封赏自己的亲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朱元璋出身寒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做了和尚,要过饭,最后却成了开国,做了皇帝后,他是如何封赏自己的亲戚的呢? 传说朱元璋称帝后,许多亲戚都来讨封赏,希望能做个一官半职,对此,朱元璋犯了难,对手下的功臣,按照他们的功劳大小,论功行赏就可以了,可对这些亲戚如何封赏呢? 如果都封个一官半职,岂不成了见者有份,无功受禄,也降低了官员的含金量;如果不封,必定会受到他们的指责,落个的骂名。

为此,朱元璋进退两难,一时拿不定主意。
体察到了他的矛盾心理,欲直言进谏,又恐惹怒了朱元璋,右想,便画了一幅画进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画卷,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男子,头发蓬乱如麻,却扎成了许多束,每一束的头发上都顶着一只小帽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朱元璋开始不解,为何刘伯温送给他这样一幅画,他仔细琢磨着,终于领悟了这幅画的含义,“冠(官)多发(法)乱”,原来是刘伯温劝谏他不要封亲戚为官,朱元璋于是下定决心只封有功之臣,不封亲戚朋友。
这个传说故事,突出了朱元璋的大公无私和刘伯温的聪明,善于劝谏,不过只能把它当成一个故事,不可完全当真,其实朱元璋还是主动封赏了一些自己的亲戚,真实情况如何呢?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仅十多天,为感谢与之患难与共,他派人寻访其亲人,准备给官做。
但马皇后之父马公无后,派出出的人员只找到马皇后的亲族,朱元璋想授予官职。

但是马皇后记取历史上干政的惨痛教训,坚决予以回绝,说: 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
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之家,多骄淫奢纵,不守法度,有致覆败者。
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
若其果贤,自当用之;若庸下非才而官之,必恃宠致败,非妾之所愿也!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就没再封他们为官,只是赐给了他们一大堆金银财宝,让他们足以享用一辈子。
对于自己的兄弟姐妹,朱元璋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已死去多时,大姐夫王七一也早已去世,只有二姐夫李贞尚在人世,朱元璋封其为恩亲侯、驸马都尉,后来又因他的外甥的战功,而晋封公,不过是虚衔,没有实际职务。
朱元璋的伯父朱五一全家有十四口,在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因饥荒和瘟疫,除小儿媳外,也都已全部死去,现在田氏也早已死去,因此无可封赏。
朱元璋的母亲的家族,由于其父陈公已死,陈公只有两个女儿,又无子嗣,也是无可封赏。

真正受到封赏的,只有他大哥的朱守谦和他二姐的儿子李文忠,不过,这两人被封很大程度上是因战功。
朱守谦的父亲是朱文正,立有大功,后因未受封赏,心怀怨望,被朱元璋软禁而死,洪武三年,朱元璋将其当时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
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他是朱元璋的二姐的儿子,朱元璋的外甥,他从十九岁就开始领兵作战,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在明朝开国功臣中位列第三,可以说战功赫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翁万达有哪些当作?为什么被后世称为“岭南第一名臣”?
翁万达,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出生,字仁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今属汕头)人,中期名将、诗人。翁万达生于寒门,勤奋好学,,28岁时,考中进士,从此踏入官场。 中进士后,翁万达即授户部广西司主事,此后历任广西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为官之初,他查勘悬案,监督税收,赈畿辅饥民,敢言政策利弊。他秉公执法,严惩当地豪强,因此 以廉法著称 。 嘉靖十三年(1533年),翁万达升任梧州知府。梧州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边防要地,民风凶悍,难以治理。翁万达上任之后,以治学为根本,兴办学校,招人讲学,在当地掀起一股学习风潮,致使民风好转。期间,镇守两广的咸阳宁侯,纵容悍卒横行,翁万达不惮权贵,将十余个悍卒逮捕入狱。在治理梧州的4年,翁万达功绩卓著,声名远播,被誉为“治行第一”。 嘉靖十七年(1538年),安南国(今越南)莫登庸父子称制,勾结广西土匪反叛朝廷。命两广总兵仇鸾、兵部尚书毛伯温率部征安南。在征南一战中,翁万达展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征南号令传出,兵部、礼部意见不一时,他提出以 重兵威慑,抚剿兼施,迫其乞降 的策略,得到兵部、礼部的认同,并成为朝廷国策。他也因此被推荐为征南副使,成为征南大本营决策层中的智囊团成员以及广西一路的前线指挥官。征讨安南,翁万达先平定与莫登庸勾结的少数民族叛乱,并实行策反,最后兵不刃血迫使莫登庸乞降。两广总督张经大说他: 翁君神算也。 叛乱平定之后,翁万达功居第一,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官职连跳三级,嘉靖二十年(1541年)擢升其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先后转任陕西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三年,翁万达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使,三边总督。此时明朝已经,北有俺答侵扰,南有倭寇进犯。嘉靖二十四年,俺答来犯,翁万达率众迎战,严守铁裹门、鹁鸽峪两关。在铁裹门这边,将士们英勇无比,杀敌无数,俺答军损失惨重,只得仓皇逃离。鹁鸽峪易攻难守,在失守的情况下,翁万达亲自领兵,与将士们拼死力战,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俺答军听说明军援兵将至,担心寡不敌众,,最终遁逃而去。铁裹门、鹁鸽峪血战,被誉为“奋勇中坚,威震北虏”,翁万达声名大振。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进犯宣府。翁万达率领明军与俺答军在曹家庄交战,但敌多我少,翁万达深知强攻无胜算,只能智取。他令将士乘车拖着树枝,顺丰鼓噪,使得沙尘四起,黄沙蔽日,好比来临,吓得俺答军仓皇而逃,明军取得曹家庄大捷,自此俺答军不敢再大举进犯,边关地区一度和平生息。凭着卓越功勋,翁万达赢得嘉靖中叶第一边臣的美誉。 曹家庄大捷后,因戍边有功,翁万达升任兵部尚书。不久,父亲去世,他南归奔丧,按照明制,大臣遇丧事,可守丧三年。不料俺答得知翁万达离开边关,立即兴兵犯境,大同失守。形势危急,嘉靖皇帝下诏命翁万达立刻返回边关,起兵抗敌。然而翁万达背疽发作,动弹不得,只能修书一封《乞恩陈情终制疏》让儿子转交圣上。只是没想到儿子路上遇盗贼,弄丢了。而此时,俺答军已经 溃墙南下,直薄都城 ,嘉靖皇帝急得再下两道金牌,催促翁万达起程。翁万达只得重写修书一封《题知起程疏》让侄子送进京,奈何路途遥远,修书送到北京已是一个月之后。俺答来犯,边关失守,嘉靖皇帝对翁万达很不满,再加上奸臣离间,嘉靖遂降翁万达为经略。 嘉靖三十一年,翁万达因背疽益发严重,请求辞官,嘉靖皇帝恼火将他免职,后又以他的《谢疏》有讹字为由,将他 削籍为民 。戎马多年的翁万达便衣简车回乡。在回乡途中,翁万达背疽疾发,卒于舟中。而就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月,嘉靖皇帝颁诏起复他为兵部尚书,但为时已晚,诏书到时,已经是翁万达死后第六天了。 翁万达一生从军从政,宦海沉浮数度。改革家说他“(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屈一指焉”,后世称他为“岭南第一名臣”。随着潮汕人遍布海外,翁万达威望远播异邦,在泰国,他被誉为 英勇大帝 ,立庙祭祀多达100余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竟是医药学家:揭周王朱橚的生平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