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一位画家

时间:2025-03-3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1
,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殿内少监阎毗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

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府库直。

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郎中,迁将作少监。

绘制“”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

显庆元年(656年),出任将作大匠,迁。

总章元年(668年),检校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

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举荐名臣,累迁中书令。

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去世,追赠司空。

阎立本擅长工艺,富于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

兄长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人物生平 出身贵胄 仁寿元年(601年),阎立本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其外公是武帝,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

步入政途 武德年间,阎立本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

库直是随侍帝王左右的亲信,必须由名门的亲贵子弟担任,而且必须是“才堪者”。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将作少监。

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建立大唐帝国的武功,命阎立本绘制其征战四方时所骑的六匹战马图样,然后雕刻于石,立于昭陵。

即著名的“昭陵六骏”。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唐王朝开国勋臣,于京都长安太极殿凌烟阁绘、、、魏徵等24名功臣像,亲撰赞词,命阎立本绘像,褚遂良书赞词。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闰十月,松赞干布遣使来长安请婚,迎入藏。

唐太宗命阎立本作传世名画《步辇图》,描绘了赞普松赞干布请尚文成公主,使来长安觐见太宗的画面。

翠微寺在南终南山中,原来为唐武德八年(625年)所建的大和宫,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废。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因厌禁内烦热,命将作大匠阎立本将翠微寺再次葺修为翠微宫。

任贤用能 永徽年间(649年—655年),阎立本以河南道黜陟使身份,担任对官吏考核任务时,在汴州遇到了其寻求良久的之才。

阎立本对其说:“我是一个画家,在我心中自有想画之人与不想画之人,想画的人物中,见其第一眼便有冲动下笔的人更是少之少,而你就是极少数之人,非画不可之人。

” 而这位阎立本认为非画不可的人就是狄仁杰,当时的狄仁杰仍然是一个任职参军的小官,身份低微,但从他的眼神中搜寻不到一丝畏惧之色,极为沉着冷静,阎立本正是为其胆量所折服,阎立本事后对其近臣坦言道:“被我凝视而毫无动容之色的人,实在从未见过。

”狄仁杰被擢升为并州都督府法曹,此后满身抱负得以施展,成为一代名臣。

驰誉丹青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的法师,为了安置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在高宗的资助下,在大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佛塔大雁塔。

唐高宗命阎立本绘大慈恩寺图式和佛像,石刻于雁塔底层的四面门楣下。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阎立德逝后,阎立本继任为将作大匠。

同年由将作大匠迁升为工部尚书。

显庆年间(656年—661年),阎立本绘画技艺也不断精进。

梁人张僧繇的《醉僧图》,画得惟妙惟肖,道士们常常用这幅画来嘲笑僧人。

僧众们感到羞辱,于是大家凑了几十万钱,请阎立本画《醉道士图》,这两幅画同时流传下来。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阎立本被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

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阎立本迁中书令,咸亨四年十月壬午(初一)日(673年11月14日)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世对阎立本的评价如何?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殿内少监阎毗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

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府库直。

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郎中,迁将作少监。

绘制“”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

显庆元年(656年),出任将作大匠,迁。

总章元年(668年),检校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

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举荐名臣,累迁中书令。

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去世,追赠司空。

阎立本擅长工艺,富于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

兄长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人物评价 总评 阎立本继承家学,又师法张僧繇、等,把魏晋以来“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绘画,逐渐推进为“焕烂而求备”的绘画。

其绘画道释、人物、山水无所不能,最擅长历史人物画,善于通过绘画刻划人物性格,被誉为“六法皆备”。

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其作品倍受当世推重,被时人列为“神品”。

曾为唐太宗画《秦府》《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为当时称誉。

名人评价 《历代名画记》:①有应务之才,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

②阎(立本)则六法该备,万象不失。

《·列传第二十七》: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李嗣真:①《续画品录》:至若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位序。

折旋矩度,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尽该毫未,倍得人情。

②像人之妙,号为中兴。

轶事典故 阎立本视画 有一次,阎立本到荆州看张僧繇的画,觉得张僧繇不过是“虚得其名”。

可是,第二天他继续去看时,发现张僧繇毕竟是“近代佳手”。

到了第三天,他又仔细去看,他才确实领悟到张僧繇作品的真正妙处,并感慨地说:“名下定无虚士。

”于是他在那里继续停留了十多天,朝夕揣摩,“坐卧观之”,不忍离去。

悔以书画 唐太宗有一次同侍臣们乘舟在御苑的池中游玩赏景,看到池中有奇异的怪鸟在水面上随波浮游。

唐太宗手拍船栏杆叫好多次,命令在座陪同的侍臣们当场赋诗赞咏,又命令随侍的宫人宣召阎立本前来将怪鸟画下来。

宫人们当即向岸上传呼道:“召画师阎立本到青苑玉池拜见皇上!”当时,阎立本任主爵郎中。

听到传召后,他急忙跑步赶来,大汗淋漓,立即俯身池边挥笔绘画起来。

而且,满面羞愧不堪。

事后,阎立本告戒他的儿子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

我都是有感而发才写文章。

在同行中,我的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不错的。

然而,我最知名的是绘画。

可是,它却使我像奴仆一样地去侍奉他人,这是莫大的耻辱。

你应该深以为戒,不要学习这种技艺了。

” 丹青神话 唐太宗在位时,阎立本官至重位,与哥哥阎立德齐名,曾经奉太宗召令,亲自为唐太宗画像。

一次,南山出现一只凶猛的野兽伤害人,太宗派遣勇猛的勇士去捕获它,没有捕到。

虢地的王元凤自报奋勇为民除害,一箭射死了这只猛兽。

太宗皇帝非常喜爱他的豪壮,让阎立本将他射杀猛兽的场面画下来,鞍马仆从,都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

看过这幅画的人,无不惊叹和佩服他技艺之高超 [41] 。

李嗣真说:“阎立本的画,师承郑法士,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郑法士。

在阎立本之后,还有王知慎,师范的画也很见功夫。

阎立本的画是最精妙的艺术品。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被誉为“丹青神化”的阎立本,他有哪些作品?

,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殿内少监阎毗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

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府库直。

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郎中,迁将作少监。

绘制“”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

显庆元年(656年),出任将作大匠,迁。

总章元年(668年),检校右丞相,册封博陵县男。

当时姜恪凭借战功擢任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举荐名臣,累迁中书令。

咸亨四年(673年11月14日),去世,追赠司空。

阎立本擅长工艺,富于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

兄长阎立德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阎毗、阎立德、阎立本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主要作品 综述 阎立本善画台阁、车马、肖像,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格画。

他的绘画作品在《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中提到的就有六七十件。

阎立本奉诏在太极殿凌烟阁画《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

绘画作品有《秦府图》《进谏图》《校书画卷》《异国斗宝图》《职贡图》《西域图》《明凌列像图》《外国图》《永徽朝臣图》等,保留至今的有《历代帝王图卷》《萧翼赚兰亭图卷》《步辇图》等。

除绘画外,阎立本也擅长诗文,有《僧道拜君亲仪》与《巫山高》等诗存世。

阎立本的《太宗真容》《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形象逼真传神,是当时名作,时人誉之为“丹青神化”。

步辇图 《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39厘米,收藏于博物院。

描绘了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的使者的情景。

图中李世民威严而平和,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女为太宗撑伞、张扇。

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

作者不仅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更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不同身分、气质、仪态和相互关系,并具有肖像画特征。

《步辇图》卷是鲜见的体现出阎立本绘画水平的宋人摹本。

此图卷后有宋章友直()篆书题记,另有米芾等观款。

书幅上钤有金章宗完颜璟,明郭衢阶、吴新宇,清梁清标、、顒琰等人收藏印章。

经《宣和画谱》《清河书画舫》《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佩文齐书画谱》等书著录。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全图共描绘了十三位帝王形象,每位帝王旁均有榜书,有的还记叙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

画家既注意刻画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环境命运,成功的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著者对这些帝王的评价。

全卷用线为铁线描,衣纹、胡须等匀细而挺拔,用色浓重、晕染显著,为古画造诣的上乘之作,足可作为初唐绘画的样本。

萧翼赚兰亭图 《萧翼赚兰亭图》,绢本,横宽65厘米,高28厘米,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全图是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

画的是萧翼和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