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传奇女子:跨越隋唐两朝后宫的萧皇后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3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美艳女人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九五至尊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屈指可数。

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

萧皇后在做皇后之前的身份是公主,她的父亲是末期西梁孝明帝。

萧公主出生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然而,因为萧公主出生的年份是二月,而当地的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利,所以萧岿就把她交给堂弟萧岌收养。

不久,她的养父萧岌过世,她的舅父张轲不得不收养自己的外甥女。

网络配图 隋文帝即位后,立长子为太子,封次子为晋王。

这位的开国希望从一向关系良好的西梁国挑选一位公主作为晋王之妃。

萧岿得知此事后就去占卜,但占卜的结果是,自己身边的女儿皆不宜,最后,萧岿不得已接回了由舅父收养的女儿,占之结果是。

于是,只有九岁的萧公主便嫁给了年已二十一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妃。

因为萧公主年纪尚小,所以接入宫后并未马上成婚。

杨坚的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爱,把萧公主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为她请了许多师傅,传授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等。

聪明过人的小媳妇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往往是一点就通。

四五年下来,萧公主不但出落成一个雪明花艳、亭亭玉立的美人,而且、多才多艺。

转眼到了开皇十三年,受命镇守扬州的晋王杨广回到京都长安和小媳妇萧公主完婚。

这一年,杨广二十五岁,小媳妇才刚满十三岁。

杨广是出了名的,见到容貌秀丽、风姿绰约的小媳妇自然喜欢得不得了。

且杨广得知占卜奇人袁天纲早年曾说过自己的这位小媳妇“母仪天下”的话,他更为高兴。

把这位小媳妇视为自己命中的福星。

网络配图 完婚之后,杨广就立即拉拢权臣等人开始了夺储行动。

偏偏此时,太子杨勇正为妻妾争宠而烦恼。

原来,杨勇不喜欢太子妃,把一门心思都花在偏房云昭仪身上,结果元氏受不了冷落之苦,一时想不开便上吊自杀了。

隋文帝一怒之下就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位。

杨广则乘虚而入,在其母独孤皇后的极力支持下,坐上了太子宝座。

这样,做了七年晋王妃的女当上了太子妃。

不久,杨广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策划密谋,提前登上了皇帝宝座,萧氏女也就成了大隋朝“母仪天下”的萧皇后,印证了袁天纲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

别的皇帝是,而杨广一口气在西苑修了景明院、迎晖院等十六院。

然后,他从应征而来的天下美女中,选出十六人,封作四品夫人,分别入住各院。

另外挑选三百二十名美女学习吹弹歌舞。

此时的萧皇后才了解了这个风流的皇帝丈夫。

但她只能调整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随遇而安了。

也正因为萧皇后的忍让大度,让沉湎于酒色的对她一直十分礼敬。

萧皇后和隋炀帝共同生活了二十多个年头。

公元618年春天,觊觎皇位和萧皇后已久的率领禁军造反,率兵进入离宫,刚满五十岁的隋炀帝在烟花三月的扬州被勒死了。

这样就使虽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的萧皇后成为了一名寡妇和乱世女俘。

网络配图 宇文化及早年曾对萧皇后心存暗恋,干掉杨广之后,立即以萧皇后儿子的性命相要挟,逼她做自己的偏房。

此时萧皇后的处境可想而知,想活命就只有逆来顺受。

这个的女人成了宇文化及的囊中之物,大隋皇后的威仪顿时烟消云散。

但是,宇文化及的狂妄行为很快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此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他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

然而不久,魏县又被攻破,宇文化及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孙乾的生平如何样?本来也很传奇!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身边的第一外交官:孙乾,他的一生其实也很传奇! 孙乾,字公佑,算是刘备阵营中初期的首席参谋,对刘备来说,自然是位很重要的人物。

公佑原先也是的部下,在陶谦重病在床时,为求刘备统领徐州时,举荐给刘备当参谋,于是刘备就对孙乾蛮看重的,遇事便与之商议,毕竟孙乾是陶谦死前所举荐的人物,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备自然就很信用孙乾。

接下来,就是吕布入境徐州的事件,首先在吕布要寄身在徐州之时,刘备底下的人都是反对的,刘备为了展现他的仁义,不顾众人反对接纳了吕布军。

之后,几经波折,吕布赶走刘备,此时的徐州老臣们,除麋竺兄弟和陈登外,都随刘备去投靠,至于刘备为何是去投靠曹操,而不是其他势力?孙乾是主要建言者,公佑认为:“今吕布占领徐州,出兵于我,虽以益德夺马匹为由,实为夺取小沛也。

小沛城防不坚,难以久守。

干以为,求救于曹操为唯一之途,今关东各路军阀,唯一视吕布为寇雠者,为曹操耳,今去投他,必能化险为夷。

”刘备听完孙乾的建议,立即命率先出城开道,云长断后,率部众取路往而去。

投靠曹军之后,的确曹操也出兵剿灭吕布,可刘备也陷入被监视的阶段,好在刘备擅用韬晦之计,瞒骗曹操,好让自己再度回到徐州。

可是回到徐州之后,所面临的,就是曹操即将东征的消息,此时刘备军力不过近万,民心尚未安稳,这个情形是该烦恼。

此时孙乾、陈登便对刘备提出了解决之法:“孙乾:“主公,曹军将至,只靠我军难以破敌,可寻求外援。

”刘备:“外援?可寻求何方势力?”孙乾:“方今可与曹操对抗者,惟河北耳。

”刘备:“袁绍?吾方破其弟,他岂肯发兵救吾?”陈登:“此间有一人,此人与袁绍关系匪浅,且主公也与之有交情。

”刘备:“‥‥莫非,是郑康成先生?”陈登:“正是,只要主公求得康成先生书信一封,袁绍必定会出兵相助。

””就这样,就在干、登二人共同建议之下,刘备让郑康成写下一封求救信,当然袁绍后来也发兵了。

(郑康成是谁?喔,他就是啊!是末期最有名的文学家。

) 发兵并不等于有实际帮到刘备,因为袁绍派兵出征之后,与曹军相拒于黎阳,然后就没有发生过战事。

刘备收到探子的报告后,非常纳闷,陈登对刘备说袁曹两军相峙而没有战事,对我们来说不是好事,曹操极有可能再派兵来伐徐州。

那时刘备军已经打败前来讨伐的刘岱、王忠,孙乾便对刘备说自己愿亲往冀州,请求袁绍进攻曹操。

来到冀州的孙乾,先对说明来意之后,便一同请求袁绍出兵,田丰对袁绍说此时曹操东征徐州,许都必然空虚,乃天赐良机,不料袁绍却以幼子患病为由,不肯发兵,孙乾、田丰二人劝说无益,孙乾只能回徐州禀告。

回到徐州之后,刘备听完孙乾的报告后,也无可奈何,就决定自己和张飞出守小沛;带着刘备妻小守下邳;孙乾、陈登、麋竺、麋芳、简雍守徐州。

曹操东征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备兵败,而孙乾是自知徐州难守,和麋竺兄弟、简雍逃出徐州,自此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孙乾等人虽是一起逃出徐州,可是之后也为了避免曹军逼杀,而各自四散,因此才会重新回归到刘备阵营的时间会不一样。

孙乾逃出徐州后是往豫州的方向跑,流浪到汝南一带时,被黄巾余党、龚都收留,因为他们正是与曹操为敌的部队,此时袁绍、曹操已然开战,刘辟处于许都后方,对曹操来说是个后患,孙乾也对刘辟说:“今袁军与曹军相峙于黄河,曹操为了抵御北方,必然布下重兵,我等居于曹操之后,曹操无暇南顾,正可夺下汝南,以为根据之地。

后可再联合袁绍,绍军正攻其前,我等乱其后,可使曹军首尾难顾也。

”刘辟二人认为孙乾的建议很好,便将军队开往汝南,此时镇守汝南的曹洪不敌,弃守汝南,刘辟一干人就以汝南为根据地,并且与袁绍约定夹击曹操。

之后孙乾得知刘备就在袁绍阵营中,前往冀州私会刘备,而此时刘备也正要脱离袁绍军,便借欲联合刘辟扰乱曹操后方为由,离开袁绍前往汝南。

刘备、简雍就和孙乾回到汝南,这个消息也让关羽、张飞、等人听到,于是刘备就与之前的旧部们团聚,可说是力量又靠拢了。

没多久,袁绍败给了曹操,吐血而亡,曹操听从的建议,回军南攻。

事实上,曹操要攻的目标,是在汝南的刘备,刘备得知消息,便与众臣商议,其中孙乾对刘备说:“今曹操已大破袁绍,声势正盛,若坚守汝南,势不能久。

可派人向荆州刘表求救,念在同宗之谊,刘表定会派兵;假若事急,也可相投。

”刘备听完认为是个好点子,就派孙乾前往荆州与刘表交涉。

结果曹军攻势猛不可挡,刘备军大败,黄巾头领刘辟、龚都阵亡,刘备领败军往南逃,于路碰上孙乾,孙乾就对刘备说刘表愿意收留,就到荆州投靠刘表了。

孙乾与简雍、麋竺一样,到了这个时期就没有什么大作为了,因为刘备先后有了徐庶、诸葛亮、等人的辅佐,所以顶多就当个外交官或幕宾罢了。

刘备入川之后,孙乾待遇在麋竺之次,只可惜,刘备在称汉中王之前,孙乾就病死了。

所以公佑是老臣之中唯一没受到加封就溘然长逝的人。

最后来下个评语吧:孙公佑,受恭祖之荐辅佐玄德,于玄德流离之间尽心与各诸侯交涉以求外援,于玄德军中最佳之外交官员也。

关于孙乾的其他小档案:享寿:生于公元164年,卒于公元217年,享年54岁。

子嗣: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当世人杰费祎和董永之间流传着什么故事

,江夏人,文韬武略,尤擅口才。

当年出使东吴时,被等满朝文武故意刁难,费祎稳若泰山,不急不躁,表现得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孙权当场称赞:此乃当世人杰也,必是蜀国栋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为器重费祎的是,他多次上书,要求重用费祎,并且称如果将这样的良臣遗落民间,会是蜀国最大的遗憾。

有次诸葛亮外出征讨,而归。

蜀国满朝文武一片欢腾,迎接的队伍排有十里之长。

这时诸葛亮特意邀请费祎与自己同座,费祎连连推辞,说无功不受禄。

但是诸葛亮执意要求费祎同座,费祎拒绝不过,只得上车。

满朝文武见后,无不羡慕。

从此也对费祎另眼相看。

虽然备受器重,但费祎却非常低调踏实。

吃粗茶淡饭,穿粗布衣服,出来进去,从来不骑马乘车,宛如庶民。

公元244年,率大军来犯。

初始蜀军节节败退,俨然有兵败如山倒之势。

费祎主动请缨,披挂上阵。

蜀军见状,士气大振,各个如神灵附体,,仅仅半天时间,立刻。

刘禅知道后,十分欣喜,立刻封费祎为成乡侯。

似乎是天妒英才,费祎如此秉性优异之人却没有善终。

253年正月,岁首大会之上,费祎心情愉快,不觉间多喝了几盅。

却不想郭修趁机一刀刺向费祎。

蜀汉四相之一,历史上杰出的一位英才就这么走完了他遗憾的一生。

费祎登仙 费祎是何许人也?如果你很爱看三国时期的故事,想必对他一定不会陌生。

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祎的大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国时期有一位很有名的蜀国相臣叫费祎。

他和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以及一并被称为“蜀汉四相”。

费祎年幼时便没有了父亲和族父费伯仁一起生活,之后进入蜀国的政界。

费祎为人忠实纯良,性情温和,宽容待人。

因其头脑清晰,明义理而又正直深受诸葛亮的好评。

费祎从最初的太子舍人、中护军、司马一步步到后来的军师、尚书令、大将军,打败过曹爽,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

费祎后来在蜀汉举行的岁首大会时被郭修所杀。

郭修原本是曹魏的将臣,被蜀汉的俘虏后归顺了蜀汉。

说到费祎登仙,这与如今的黄鹤楼还有着丝缕的联系。

《图经》里说,已故之人费祎在去世之后变成了神仙,曾经驾着黄鹤回来,在如今这个地方稍作休息过,因此这个地方便被称作了黄鹤楼。

“费祎登仙”便是黄鹤楼名字由来的几种传说之一。

世人大都相信人死后有天堂地狱之分,忠信之人会上天堂成为仙人,而奸佞之人会下地狱。

费祎登仙大概是世人对费祎被杀的结局不忍,抱着怀憾的心情为他重新书写了一个结局。

费祎董允 费祎和董允皆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

与诸葛亮和蒋琬并称“蜀汉四相”。

早年费祎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游学进入蜀国,待平定蜀中后便留在了益土。

与董允和许叔龙齐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人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当时许婧的儿子去世,二人一同去参加葬礼,因为没有车,董允便向父亲董和请求给他们俩一辆车,结果董和给了他们一辆极为简陋的鹿车。

到了葬礼现场,诸葛亮等朝中贵臣都在,董允因自己的乘车破陋而尴尬万分,相反费祎却很淡定从容。

董和得知后便对董允说:“以前我一直分不出你和费祎到底谁更优秀一些,今天我算是彻底清楚了”。

221年,刘备立太子,二人都成为了太子舍人。

227年,费祎在中作为参军常常出使东吴。

此时的董允被留在汉中受诸葛亮的委托帮助刘禅处理皇宫里的一些事务。

诸葛亮担心后主尚且年轻,不能很好的分辨是非黑白,认为董允为人较为正直而有能力。

后来也曾多次向刘禅推荐二人作为蜀汉的左膀右臂。

234年诸葛亮去世,委托二人照顾好刘后主和蜀国社稷。

费祎主要处理对外的征战等事务,而董允主要帮助刘禅处理宫中内务,敢于匡正和进谏刘禅,指出他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

后来费祎被任命为大将军,董允在做侍中的同时,成为费祎的副手。

246年董允去世,253年费祎在岁首大会上被郭修杀害。

费祎和董允作为蜀汉的贤士有着共通的优点,二人皆谦恭温和,不贪财,不追逐名利,一心只为君主和国家社稷。

特别是董允在淡泊名利方面更胜一筹,诸多蜀臣都曾向刘禅提出给他加官进爵,但董允一概都不接受。

二人为蜀汉的江山社稷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