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废掉改立?陈阿娇为什么会被卫子夫取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登基,史称汉武帝。

在刘彻的继位大典上,长公主刘嫖激动不已,在她看来,随着刘彻继位为君,自己和女儿必将走向更加的明天。
汉武帝 果然,刘彻继位后,立刻加封刘嫖为大长公主,又将刘嫖的女儿立为皇后,人称“陈皇后”。
刘嫖一家由此迎来家族的全盛时代。
然而,青梅竹马的爱情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废除了的皇后之位,紧接着便改立歌姬出身的卫子夫为新任皇后。
那么,贵族出身的陈皇后,为何会被一个歌姬取代了地位呢? 01 拥立之功 陈皇后之所以能成为汉武帝的皇后,离不开母亲刘嫖的帮助。
据《》记载,原本刘嫖希望将女儿嫁给太子,以便女儿将来入主中宫母仪天下,可谁知刘荣的母亲却恼恨刘嫖曾经给进献过不少美女,因此一口拒绝了刘嫖的联姻计划。
眼看女儿的皇后宝座不保,刘嫖又急又恼。
谁料刘彻的母亲却恰好在此时找到刘嫖,并且向刘嫖提出让时任胶东王的刘彻迎娶刘嫖女儿的计划。
据《汉武故事》记载,刘嫖听说王夫人愿意联姻后,便问年幼的刘彻说:“你长大了想娶谁做妻子呢?”边问边逐个指着身边的宫女,想看看刘彻是否有中意的人。
谁知刘嫖一连指了上百人,刘彻都摇头不要。
最后刘嫖指着女儿说:“娶阿娇做妻子好不好?” 哪知刘彻一听此话,马上回答道:“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就建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一句话留下了“”的典故。
刘嫖听到“金屋藏娇”的承诺后,马上做出了扳倒太子刘荣,再拥立女婿刘彻做太子的决定。
为了促使汉景帝早日更换太子,刘嫖多次在景帝面前夸奖刘彻,让景帝对刘彻的好感与日俱增。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终于如刘嫖期待的那样,废太子刘荣为,改立年仅7岁的刘彻为太子。

这次更换太子对刘彻的意义至关重要,正是由于刘嫖的鼎力相助,刘彻才能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问鼎天下的一代帝王。
02 婚后生活 出于对刘嫖的感激,刘彻将刘嫖的女儿陈氏立为皇后,准备与她携手共度一生。
然而,由于陈皇后认为自己母亲为刘彻登基出过力,因此在宫中十分骄横。
一开始,刘彻还能妥协忍耐陈皇后的坏脾气,可时间一长,刘彻便渐渐失去了耐心。
刘彻的变化自然瞒不过母亲王的眼睛,于是王太后专程找来刘彻,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你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大臣们尚未归附你,如果这个时候得罪长公主,必然会有灾祸,你应该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 陈皇后剧照 听完母亲的劝告后,刘彻在厚待陈皇后的同时,暗暗加快了巩固皇权的脚步。
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陈皇后虽然宠冠后宫,却一直没有孩子。
这个问题令刘彻和陈皇后都忧心不已。
为了早日诞下皇子,陈皇后甚至花费了高达9000万钱广求名医,但她的肚子却始终不见动静。
满心盼望皇子的刘彻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后,终于对陈皇后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婚后无子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刘彻与陈皇后的婚姻走向了濒临破裂的边缘。
03 崛起 公元前139年,苦于膝下无子的刘彻偶然间邂逅了家的歌姬卫子夫。
两人一见之下,刘彻便对卫子夫动了心,立刻在尚衣的轩车中临幸了卫子夫。
懂事的平阳公主见状,便将卫子夫送给了刘彻。
此时的卫子夫或许不会想到,当她一脚迈入宫门后,人生的命运就此转变。
卫子夫剧照 卫子夫入宫后,再次得到了刘彻的临幸,偏偏卫子夫的肚子很争气,在这次临幸后就有了身孕。

刘彻得知后大喜过望,对卫子夫的宠爱日甚一日。
在刘彻的宠爱下,卫子夫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汉宫中总算得闻婴啼。
独守空房的陈皇后眼睁睁的看着卫子夫一次次分娩,心中的醋意再也压抑不住。
公元前130年,陈皇后为了重新夺回刘彻的宠爱,竟然使用媚道害人邀宠。
不料,这件事很快泄露出去,并且牵扯出陈皇后施巫蛊之术的大案。
刘彻盛怒之下,将陈皇后废黜,迁居长门宫,可怜当初“金屋藏娇”的许诺,终化为《史记》中一段冰冷的文字。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
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陈皇后被废后不久,卫子夫便再次怀孕,并且在公元前128年为刘彻生下了长子。
看着盼了多年的儿子,刘彻欣喜异常,他毫不犹豫的将卫子夫封为新任皇后,让椒房殿迎来新的主人。
卫子夫成为皇后之后,一反陈皇后骄横跋扈的作风,对刘彻恭谨有加,对侍从谦和有礼,很快就得到了宫中上上下下的一致称赞。
与此同时,以、为代表的卫子夫家族成员,并没有倚仗卫子夫的裙带关系胡作非为,而是在边疆浴血奋战,为大汉立下了,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正是由于卫子夫及其家族成员的亮眼成绩,刘彻对卫子夫尊宠日隆。
卫子夫就这么打败了贵族出身的陈皇后,稳坐中宫长达38年,成为西汉历史中一抹不灭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英国女王会支持海盗劫掠行为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穷疯了吗
“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 海盗本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上面的歌词出自一首流传久远的海盗之歌。 十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几乎垄断美洲与欧洲的贸易, 商船满载金银财物的刺激下,大西洋上的海盗劫掠蓬勃兴起,尤以英国、尼德兰和法国海盗为盛。 ◢ 皇家海盗、海军与王室财政 这一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海盗兼冒险家是英国人 弗朗西斯.德雷克 。德雷克早年追随表兄 约翰.霍金斯 从事奴隶贸易,偶尔打劫葡萄牙和西班牙商船。1568年的一次奴隶贸易途中,德雷克与霍金斯所在的两艘劫掠船之外,所有英国船只都被西班牙军队击毁。从此德雷克与西班牙结下了深仇大恨。 约翰.霍金斯(1532-1595年) 1571年,经过长期准备,德雷克大肆劫掠西班牙加勒比海地区港口和商船,带回6.6万英镑的财富。1577年,德雷克绕过麦哲伦海峡到美洲西海岸劫掠,掳获金银珍珠宝石无数,其后 德雷克率船队横穿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80年返回英国,成为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英国人。 这一时期以德雷克和霍金斯为代表的海盗被称为 皇家海盗 ,因为他们得到了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 的默许甚至鼓励,拿到了官方授权—— 私掠许可证 ,可以拦截、攻击、俘虏和抢劫敌对国的商船,甚至袭击敌对国殖民地的港口,无论两国是否处于战争状态。普通海盗被俘会被处死,持有私掠许可证的海盗有时可获得战俘待遇。 德雷克的海盗船“金鹿”号 为什么伊丽莎白一世支持海盗劫掠行为,而不动用海军与西班牙正面交战?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的超级海洋强权,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合并后,西班牙全球霸主地位更为稳固,十六世纪晚期海上实力迅猛窜升的尼德兰 (即今天的 荷兰 )也很少在大西洋公开挑战西班牙,尼德兰和法国都或明或暗地支持海盗私掠来分享美洲财富、削弱。 英国海军在前期一度大力发展。亨利八世死后,海军管理不善导致腐败横行和维护保养不力,舰船数量锐减。到1565年伊丽莎白在位时,可航行的大型舰只仅有17艘,亨利八世时最多有86艘。 都铎王朝的债务负担更是。亨利七世掌权时厉行节约,财政盈余丰厚。继位的亨利八世肆意挥霍,并再度萌生对法国领地的幻想。他多次进攻法国而且与苏格兰开战,一共消耗了214万英镑军费,相当于王室年收入的十倍。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执政期间,王室财政并没有多少改善。 玛丽一世信仰天主教,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联姻,竟然投入巨资到西班牙海军建设。 因屠杀新教徒而被称为“血腥玛丽”的玛丽一世(1553-1558年在位) 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就面临前任欠下的25万英镑债务。 她在位前期不得不谨慎开支,海军建设所需的巨大投资只能缩减。海盗作为英国海军的补充不失为一个折中、但也颇有成效的政策。 女王也打出宗教牌。英国成为 新教国家 不久,国内天主教势力与西班牙帝国勾结,寻机翻盘,因此海盗劫掠被视作保护英国不被天主教国家西班牙侵犯的爱国行为。伊丽莎白在位后期,英国最多有两百艘志愿船只加入私掠巡航。 支持海盗冒险另一个重要动机是增加王室收入。 早在1564年,伊丽莎白就以自己的海船“ 吕贝克的耶稣 ” 入股投资霍金斯的船队,而德雷克的那次环球远征带给王室26万英镑收入。 ◢ 海盗大臣、指挥官与无敌舰队 伊丽莎白因为支持民间私掠被称为 “ 海盗女王 ” ,当时的海盗领袖则是女王的“海上看门犬”。 伊丽莎白早就意识到英国海军内部腐败问题,1569年任命深得她赏识的霍金斯担任海军事务委员会专业顾问。霍金斯凭借多年的私掠和航海经验,设计建造出“ 复仇 ” 号。这个五百吨的战舰属于中型船只,远比排水量更大的西班牙大帆船低矮,但速度和敏捷性胜出、造价低廉,而且装备射程远、射速快的船舷炮。 “ 复仇 ” 号 正是日后与作战的英军指挥舰之一。 “复仇”号战舰 1578年起霍金斯担任海军财务总管。海军腐败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但在他主持下,一共建造出16艘新式战舰,性能大幅提升,为与西班牙开战打下坚实基础。 1587年2月, 曾经的苏格兰女王、英国天主教势力领袖、有英国王位继承权的玛丽.斯图亚特被囚禁多年后,终被伊丽莎白送上断头台,这成了西班牙与英国开战的导火索。 导致战争的原因还包括英国派军支持新教的尼德兰反叛西班牙,以及海盗劫掠引起的损失及强烈不满。 英西海战本来能于1587年爆发,但已为英国海军效力的德雷克袭击了西班牙军港加的斯,击沉数十艘补给船只,同时在回程劫掠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私人货船。德雷克的成功偷袭将战争延迟一年,为英国赢得了更多准备时间。 1588年与 无敌舰队 的决战中,英军只有34艘主力战舰属于王室,其余100多艘来自武装商船和民船,当时很多武装商船与海盗私掠船界限并不分明。霍金斯和德雷克是英国舰队的实际总指挥和前锋指挥官。 遭火攻的无敌舰队 历史学界早期观点认为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是由于英军性能先进的战舰和优势火力, 但真正原因一是西班牙的海陆入侵计划过于复杂,以当时的通讯条件和组织协调能力难以实现,另外一个原因是无敌舰队返回途中不断遭遇风暴。 英国人毕竟赢得了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无敌舰队出征的130艘船只,仅有50多艘返回西班牙。德雷克因在海战中的出色指挥,受封爵士,达到了个人生涯的辉煌顶点。 无敌舰队航行路线图,黑色小船代表沉没地点 西班牙并未因此战失败而丧失霸主地位,英国也没有迅速崛起为海上强权。不过,英国人确实有机会一举歼灭无敌舰队的残余舰只,从而彻底扭转英西海上力量对比,历史走向或许会因之改变。然而这一切并未发生,为什么? ◢ 伊丽莎白的困境和选择 1588年下半年,英国得知无敌舰队残余舰只的停泊地点,欲派军偷袭。由于支援尼德兰和与西班牙开战已经花费至少42万英镑,女王财政捉襟见肘,只能采用股份制组织这场远征。女王承担三分之一的军费,剩余费用由陆军司令诺里斯、海军指挥德雷克以及商人自筹。 诺里斯和德雷克都认为无敌舰队残余无足轻重,他们有自己的盘算:攻占里斯本,策划葡萄牙独立,断西班牙之左臂。这个计划野心之大,与无敌舰队远征不相上下,却是一场失败概率极高的豪赌。在早年海盗生涯德雷克就是一个敢下赌注的冒险家,他也确实多次成功,但1588年之后,命运女神不再眷顾他。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年) 伊丽莎白为这场远征的商业性质付出了沉重代价。她不断施压德雷克和诺里斯,指示他们把彻底消灭无敌舰队和其他西班牙船只作为首要目标,但仍无法阻止他们进攻里斯本。海盗和赌徒容易被最直接的回报诱惑,而不计代价。德雷克率领舰队在里斯本附近的克鲁那疯狂劫掠了两个星期,丧失了偷袭的突然性,西班牙做好充分准备应敌。 围攻里斯本失败,水兵和步兵因为逃亡和疾病严重减员,远征军费十万英镑,远超预期,结果还是女王出了六万镑摆平。对英国来说,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失去了,如果能全歼西班牙本土海军,其贸易路线丧失有力保护,西班牙也就缺乏来自美洲的白银和波罗的海贸易的木材重建海军,英国趁机称霸大西洋并非可望不可即。 偷袭里斯本失败之后,1591年西班牙海军实力完全恢复。 1595年德雷克又提出了一个大胆惊人的计划——占领巴拿马地峡,切断西班牙的美洲陆上运输线。这次女王出资三分之二,并且指派老成持重的霍金斯控制德雷克,但德雷克和霍金斯一路争吵不断,德雷克指挥也出现重大失误,远征又失败了,两个著名海盗头病死途中。 伊丽莎白一世(1559-1603年在位) 十六世纪最后几年,英国又对西班牙发起了两次远征,1597年那次,英国甚至有机会全歼西班牙第二支无敌舰队。伊丽莎白没有吸取教训,仍然采用与商人合资这种方式。结果一旦到了海上,远征军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劫掠攫取财富,英国的战略目标被弃之不顾。 伊丽莎白之所以与海盗和商人合资负担海军费用,是因为她在位后期,王室财政支出连年居高不下,军费主要用在欧洲大陆。 当时西班牙欲称霸欧洲,伊丽莎白奉行大陆势力均衡政策,出钱出人与尼德兰人联手抵抗西班牙,同时支持当时信仰新教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镇压国内天主教势力,甚至花钱请德国新教诸侯派兵支援法国。仅为援助亨利四世,女王就花费了37万英镑。 对于英国而言,如果西班牙控制了尼德兰、击败法国,英国将直接面对来自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进攻,这要比无敌舰队的远征可怕得多。因此女王分清主次,将主要资源用于欧洲大陆。英国力挺之下,法国暂时摆脱了宗教斗争,成为制约西班牙的重要力量,尼德兰北部成功独立。 1580年的西班牙帝国欧洲部分,浅绿色为尼德兰 十六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在人口、王室财政和军事实力上都远不如西班牙,比法国也相差很多。无敌舰队败北之后,伊丽莎白女王有机会彻底荡平西班牙海军,改变海上弱势地位,但是海军军费不足以及海盗、商人的经济动机导致一再错失良机。英国海盗长期劫掠给西班牙贸易造成较大损失,但不足以动摇帝国根基。 伊丽莎白的大陆政策和军事行动,为阻止西班牙称霸、保持欧洲势力均衡做出了很大贡献,英国本土安全也大致无虞。 英国海军的真正强大还要等待数十载,西班牙帝国的衰落也要到十七世纪中叶。 随机文章南宋名将杨再兴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人?蘑菇定律是什么意思,新人不被重用还可能背锅(每人必经阶段)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古巴沉落的海底古城,沉没于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期(史前文明)宇航员太空遇难为什么不能回地球,害怕未知病毒/遗体被投向大气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张嫣为什么会被尊为花神?为什么说张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却无实权的处女皇后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却无实权的处女皇后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张嫣的身份在当时来说,外祖父是的开国之祖,外祖母是,母亲是汉朝的嫡长公主,按说生活在这样的富贵家庭,张嫣应该是自由快乐的,史载在张嫣外祖父还未去世时,张嫣经常随自己的母亲鲁元公主进宫看望自己的外祖父刘邦。刘邦就让抱着她,并对戚夫人说:“你虽然美丽高雅,世上无人能及,但此女十年以后,绝非是你所比的。”可惜自由快乐的生活随着张嫣外祖父刘邦的去世便戛然而止。 刘邦去世后,朝廷大权被自己的外祖母吕后掌管,自己的舅舅刘盈继任为帝,这时掌管实权的吕后做了一件匪夷所思之事就是令自己嫁给自己的亲舅舅刘盈,美其名曰亲上加亲,这一年张嫣11岁,她本能的想拒绝,可是在吕后的压迫下,汉惠帝刘盈与张嫣只能被动接受。 虽然表面上俩人接受了这段婚姻,但自从结婚后俩人还是守着最后的人伦底线,因为吕后强势且又独掌大权,张嫣成为皇后后与汉惠帝一样只是一名有名无实权的存在。吕后希望张嫣能生子,但是张嫣一直没能怀孕,之下吕后就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的孩子,对外谎称是张嫣所生,并且残忍的将孩子的生母杀死。公元前188年,汉惠帝病逝,为了能继续独揽大权,吕后立张嫣收养的儿子为帝,自己并仍称皇;张嫣则不称太后,仍称皇后。 吕后篡权终不能久,在吕后去世后,大臣们里应外合共同铲除诸吕,另立刘邦的第四子代王为帝。而张嫣虽是吕后一手所立,但朝野上下都知道张嫣与诸吕乱政无关,所以在诛杀诸吕的时候并没有杀死她。虽然张嫣无过错,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继位后对于自己的这位皇嫂,按规定废黜其位,将她安置在北宫居住,仍称皇后。 在北宫里,没了外界的打扰,张嫣在里面怡然自得的生活了17年,公元前163年病逝,这一年离她入宫刚好29年。汉文帝得知消息后令礼官按礼仪将张皇后与汉惠帝合葬,侍女在为张嫣净身时惊人地发现张嫣至死竟然依旧是女儿身(侍女为后沐浴,验视后之下体,皆曰:“可怜哉,后真处女也),消息不胫而走,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怜惜她,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 张嫣一生可怜又不幸,也许在最后时刻,她会开怀大笑吧,终于解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