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金朝和后金都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权 他们是不是一脉相承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帆叶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金朝和后金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国号“大金”。努尔哈赤之所以选择“大金”为国号,意思就是延续公元1115年,由女真人部落首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王朝”之意。那么这两个都是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他们的血脉是否是一脉相承的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女真人先祖说起。

  关于女真族的起源,在明朝著作《殊域周咨录》中,可以清晰的查询到女真民族发展的历史。书中记载:“女真,古肃慎之地,在混同江之东,后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曰黑水靺鞨。”这部著作作者是明朝嘉靖时期进士严从简,于万历二年所著成此书,它为我们缕清了女真民族发展的一条主线。其中混同江也就是现在的松花江以及黑龙江下游,元魏也就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

image.png

  上图_女真始祖使用的桔矢石弩

  那么女真族的先祖肃慎民族又距今有多久了呢?

  依据现有可查文字记载,肃慎民族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的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时代。这一时期,远居住在东北苦寒之地的肃慎人民,为庆贺周武王取得天下,特地进献了名为“楛矢石砮”的肃慎民族特有的武器为贡品。也就是说,远在周王朝时期,肃慎人已经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往来联系。而且根据《左传》记载,在周康王执政时期,肃慎人民又一次朝贡周王朝,这一次周王正式申明了肃慎所居住之地为我国之北方领土(《左传》鲁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甚至,相传早在舜、禹时代,肃慎人就已经与中原有往来联系。不管怎么说,从这可以看出,女真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并且很早之前就已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到了我国西汉王朝时期,北方肃慎民族更改族称为挹娄。“挹娄”一说源于满语“叶鲁”之音,译成汉语是“岩穴”,这与挹娄人穴居有关系。之所以说挹娄即肃慎或源于肃慎,一来是一些文献有明确记载,例如《后汉书地理志》、《三国志》等,二来就是挹娄人民的活动范围基于肃慎民族有所扩大,而且生活习惯也很相同,这都说明了挹娄与肃慎乃一脉相承。

image.png

  上图_东晋时期的挹娄(右上角)

  由于两汉时期,我国东北乃众多民族杂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经常这就出现了民族割据,甚至出现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对抗问题。这让居住地更加靠北,人口相对稀疏的挹娄几乎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而被迫臣服于其他相对强大民族。扶余国与高句丽就是强大民族代表。但是挹娄民族并不甘心臣服于某个民族的统治与压迫,依旧极力通过各种途径与中原王朝保持联系。终于在曹魏黄初年间,挹娄民族摆脱了扶余,直接与中原王朝建立臣属关系,这为日后挹娄民族的崛起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原地区在西晋王朝短暂的大一统之后,又进入到了一个大分裂时代。此时一支曾经与东汉王朝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的北方民族——鲜卑迅速崛起,并在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image.png

  上图_北魏(386年—534年)

  伴随着鲜卑族的崛起,这一时期成为了北方民族小宇宙爆发的时代。

  鲜卑族进驻中原之后,给了关外其他民族更多的活动空间。挹娄民族人口迅速增长,活动领域之广袤更是前所未有(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东边更是比邻今日本海,南抵今长白山),并且更族名为勿吉。应该说,勿吉是在挹娄民族基础上,又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强盛之势已成必然。终于在北魏太和十七年,勿吉灭掉扶余国,勿吉人开始南迁进驻原扶余旧地。此时的勿吉达到极盛,并且与北朝一直保持着积极的交往联系。

  尽管勿吉民族发展迅速,但是始终没有建立统一政权,从这一点来看,不如高句丽先进。因为没有统一,民族就会在融合中产生部族分裂,而分裂的主要七个部落中,靺鞨最为强大。而靺鞨逐渐发展又分为主要三大部落,即黑水、白山和粟末,其中粟末靺鞨地理位置最为靠南,相对其他两部发展也最快。

image.png

  上图_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

  根据文字记载,“靺鞨”这一族名最早出于北齐。《北齐书-武成帝纪》记载了河清二年少数民族前来朝贡,名单中就有靺鞨。关于靺鞨来源也有一说是本应写作“靺羯”,是勿吉的转音,这也一方面印证靺鞨民族源于勿吉。

  隋唐时期,靺鞨民族加紧与中原王朝联络,建立臣属关系。靺鞨首领更是得到了中原朝廷官职与爵位的封赏,甚至因功绩而被唐太宗赐国姓。而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另一个强大民族政权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关系破裂而被后者屡次征伐。高句丽失去大片现今我国东北大片领土,而被迫“蜗居”朝鲜半岛。靺鞨民族作为大唐王朝征服高句丽的排头兵也从中获取大量利益,尤其是居住在相对靠南的粟末靺鞨更是迅速壮大。

image.png

  上图_大祚荣(?―719年),本名祚荣,无姓,后因其尊称而取姓为大氏,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国建立者

  但是在武周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对东北民族加大征服力度,导致各民族联合抵抗与武周王朝发生战争,靺鞨是联合民族其中之一。本想大秀肌肉的武周,却被北方民族屡次击败,靺鞨民族因此声名大振。

  武周之后,唐中宗李显复辟,开始与北方民族修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朝派遣使者招抚粟末靺鞨,大祚荣(粟末靺鞨首领)也“遣子入侍”,称臣纳贡。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更是在粟末靺鞨区域设置州郡,更是加封大祚荣为“大将军”、“都督”武职,甚至册封其为渤海郡王,渤海王国建立,这是女真这一系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黑水靺鞨也与唐王朝取得直接联系,唐王朝也在此设立州府,封黑水靺鞨首领为刺史。这一做法的目的,显然是中原王朝有意让靺鞨内部互相靺鞨,这加速了两部落的分裂。

image.png

  上图_辽朝疆域

  历经五代十国时期之后,北方领土被契丹民族建立的大辽王朝统一,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王国也遭到大辽王朝的毁灭性打击。大辽将渤海王国征服之后,更名东丹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将自己长子耶律倍封为东丹国国王管理此地。

  大批留在东丹国的渤海国遗民被编入辽籍,因为契丹人称靺鞨民族为女真族,所以被编入辽籍的女真人被称为“熟女真”,而东丹国之外,尤其是原黑水靺鞨人民,被称为“生女真”,这也就是女真民族“生熟”之分的由来。后因避讳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名而改称“女直”。

image.png

  上图_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汉名完颜旻

  公元1114年,“生女真”完颜部落出现了一位强人——完颜阿骨打,此人仅凭千余女真人马,以反抗大辽对女真压迫为由,起兵反辽。谁也没想到,这支看似头脑发热的民族起义军,竟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大辽王朝彻底变为历史,并建立了第二个女真民族政权——大金王朝。此后,大金王朝更是痛击大宋王朝占据中原。而大宋王朝不得不退居长江之南而偏于一隅,史称“南宋”。大金王朝的强盛也让女真民族再次走向团结,同时很多女真人民也从关外迁居中原,只有少部分女真人民选择留守家乡。

  大金王朝国祚百余年,绝大部分居住中原的女真人民汉化程度很高。这时的大金王朝虽然与南宋对峙始终保持优势,但是更北方的草原民族兴起却将大金王朝送向灭亡,蒙元王朝建立。

image.png

  上图_蒙古、金、西夏、南宋

  蒙元王朝的建立,让女真人民又被迫退居原“生女真”居住地域。蒙元统治者自然不肯放松对这些前朝遗民的监管,所以特设辽阳行中书省管辖这一地带,其中合兰府下设斡朵里等五个万户府,就是后来建州女真的发祥地。此外,蒙元政府对女真民族居住地分三江而治,所谓三江由西向东就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这也就是明朝时期女真三大部的前身。

  经过蒙元时期的繁衍生息,女真民族又有了众多人口。明初洪武与永乐年间,为了加强对关外东北的管理,在这片白山黑水的地域设立了二十五个卫所,这些卫所通常以民族部落首领为行政长官。这也是明朝朝廷对于关外少数民族,采用相互羁縻管理方式的具体表现。其中一个卫所因为地处原蒙元建州,因而得名建州卫。

image.png

  上图_明末女真形势图

  永乐十年,又由建州卫分离置建州左卫。正统七年,明王朝又在建州左位的基础上分离出一个卫所,为建州右位。这也就是建州三位之由来。由此可见,建州三卫人民血脉相连,后来他们之间往来既有互助,也有相互制约。

  其中建州卫,以及后分离的建州左卫的第一任指挥使猛哥帖木儿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爱新觉罗家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image.png

  上图_爱新觉罗·孟特穆(1370年-1433年),又名猛哥帖木儿,明朝建州女真人(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人)

  之后建州三卫因为种种原因开始南迁,其中建州左卫最终定居在今辽宁省东北部一带。再后来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左卫的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中。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竟然成为了灭亡大明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成为了继完颜阿骨打之后,这个民族又一位书写我国历史的人物。

  公元1635年,努尔哈赤之子,后金汗国第二代领导人皇太极,更族名女真为满洲,也就是“满族”,沿用至今。

image.png

  上图_努尔哈赤半身朝服像

  通过上文,笔者大致梳理了一下女真民族的发展脉络。从中不难发现,其实女真民族也是融合与分裂相辅相成的发展历程,这与汉民族的发展情况也有着几分类似。

  那么就开篇问题,大金与后金民族是否同根同源?总结一下就是,后金时期的女真民族源于大金王朝时期的女真民族,但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他们的血统并非完全相同。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特性。

  参考资料:

  【1】《殊域周咨录》 (明)严从简/著

  【2】《女真史》 孙进己

  【3】《扈伦四部研究》 赵东升

  【4】《努尔哈赤编年体传记》 高庆仁/著 大连出版社

关于金朝的十大趣闻,知道的人可说是少之又少

1、金国刚立国那会,物资贫乏,比较穷困,举国上下非常俭约。在世时与大臣们定下规矩:国库中钱财只能在打仗时用,如有违反者重打二十大板。金太祖死后,他的弟弟完颜晟继位。有一天完颜晟实在忍不住了,偷偷从国库里偷了一笔钱买酒喝,大快朵颐。 事后,金国丞相盘点仓库发现,完颜晟偷钱事迹败露。经臣下商议,他们把完颜晟请下宝座,打了二十棍子。打完后又扶回龙椅,一帮子大臣全体下跪请罪。弄得完颜晟不但没法抱怨,反倒称赞大臣们打得对。 2、金国灭亡前,一位叫崔立的大臣突然叛变,将金国皇室族员、后宫嫔妃等五百多人捉拿住,送到蒙古人大营。此情此景,与北宋的之耻是何其相似。 3、金国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在蔡州城被蒙古与南宋军队联合攻破后自缢于幽兰轩,他不愿自己的尸首被蒙宋两国得到,要求将自己的尸体火化。还没烧完就被扑灭了。于是,一分两半,蒙古与南宋各得一半,带回去请功了。南宋带回来的这一半被埋在了狱库! 4、闻名驻外的卢沟桥建造于公元1189年六月,历时三年建造完成,在当时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建成80年后,意大利人·波罗来到,在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的桥”。 5、岳飞一心不忘,念念北伐,直捣黄龙府。黄龙府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县城内,但是黄龙府从来都不是金国的国都。当时的金国都城叫上京会宁府,仿照宋都汴梁建造,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城南2公里。 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千古出词创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它的作者是有着北方文雄之称的元好问,创作这首词时作者年仅16岁。 7、金朝鼎盛时期,人口超过5000多万,疆域面积占据大半个中国,东北到了今天的日本海,广大西伯利亚地区与库页岛也在其版图之内。 8、完颜承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他刚登基还没一个时辰,就被乱兵杀死。他有个年号叫盛昌,自然也成了历史上使用时间最短的一个年号。 9、金朝后期使用的“承安宝货”,是自以来,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以白银做币材正式铸成的法定货币,该货币外形呈线板状,两端椭圆,中部束腰,底有蜂窝状孔洞。 10、蒸馏酒,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喝的白酒,是金国皇帝金熙宗在位期间,一位叫萧抱珍的道士发明,他为报谢皇恩,将对外不传的蒸馏酒秘法献于朝廷,才有了今天的蒸馏酒。 随机文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故里在哪?王安石的墓地在哪?释放恶臭的红笼头菌能吃吗,红笼头菌有毒吗/有毒不建议食用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盘点墓地风水禁忌事项,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坏人葬下去得恶果)黑洞里面是另一个宇宙,宇宙中每个黑洞都是平行宇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如何评价金朝开国大将金兀术?金兀术死后被埋葬在何处?

,原名,第四子,文韬武略样样拿的出手,在女真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是金朝的开国功臣和著名将领。 也许是因为金兀术此人是外族人,加之当初金朝对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因而金兀术此人在随后的历史中,受到很大的忽视。明明是一个王朝创建的重要功臣,在后世却名声不响,不为人所知。 本文不论其他,但就金兀术个人,以及对金朝所起的作用来评价此人,希望能真正的将此人剖析分明。 在军事方面,金兀术长期领导金朝对宋战争,多次战胜宋军,逐步将宋朝的国土纳入到金朝的版图之下,促进了金朝的发展壮大。宋降将郦琼曾评价金兀术:“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挥三军,,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矣。至于亲冒锋镝,进不避难,将士视之,孰敢爱死乎?宜其所向无前,日辟国千里也。”此足可见金兀术的军事才能。 从政治方面来说,金兀术后期逐步掌握金朝内政,到了后期更是独掌军政大权。在他的领导下,落后的游牧文明战胜先进的农耕文明,成就金朝伟业。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兀术掌权期间,他一手建立起一帮汉臣大臣班子,促使金朝的政治体制逐步发展完善,摆脱奴隶制社会的缺陷,像统一而权力集中的封建社会转变。《金史》:“宗弼(金兀术)蹙宋主于海岛,卒定画淮之约。熙宗举河南、陕西以与宋人,矫而正之者,宗弼也。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 当然在看见金兀术功绩的同时,也无需回避其历史过失。他屡次发动对宋战争,给当时的中原大地带来巨大的灾难,许多无辜的人民百姓卷入其中,人口锐减,经济倒退。从宋朝人民来看,金兀术是一个可恶的侵略者,是所有宋朝子民的敌人。 除此之外,金兀术在金朝专权擅政,残害亲族,结党营私。《讨乌珠等檄书》:“惟彼乌珠,号,好兵忍杀,乐祸贪残。阴蓄无君之心,复为倡乱之首。残杀叔父,擅夺兵权。既不恤壮士健马之丧亡,又岂念群民百姓之困苦。……罪在一夫谋己之私,毒被寰宇兆民之众。” 皇统八年十月,金兀术因病去世,金世宗追谥其为忠烈,大定十八年宗弼得以配享太庙。人们只知道金兀术何时何地去世,但关于金兀术死后被埋葬在哪里,一直都是一个迷。综合以往的观点,金兀术埋葬的地点有以下几个: 1、黑龙江阿城市 2、北京大房山的金陵 3、汝州完庄 黑龙江阿城市是金兀术的老家,但是却距离开封城有数千里远,以当时的交通来看,长距离的运输不能保证尸体的完好无损,因而可能性不大。 金陵修建完成的时间,要晚于金兀术去世的时间,当时不可能立马葬于此地。加之古人很少动土迁坟,迁葬的可能性极小。 剩下的汝州完庄,虽说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持,但是还是成为埋葬地可能性最大之处。汝州居住有200户姓“完颜”的居民,加之居民的民族也属,金兀术本名叫完颜宗弼,女真人,满族本就是后金与大清时期由女真族演变而来。 这里的人们,一生从不管看以为主人公的影视小说等作品,且遵守不与人通婚的祖训。据传,他们的祖先定居在此处,目的是守护老祖宗完颜宗弼的墓葬及其修建的北岳行宫。 如果村民所说或为真的的话,那么完颜宗弼的墓地当在此地。当然也不排除村民说谎的可能,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汝州仍然是墓葬所在地可能性最大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