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学士作出了哪些贡献?

时间:2023-0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设立“文学馆”,广招天下学士入馆,先后入选的有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时人称之为“十八学士”。那么,他们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到底有何贡献呢?

  维护政治统一与稳定

  在唐初统一全国的几次重大战役中,房玄龄与杜如晦功勋卓著,堪称李世民群臣中的实干家,同时也是太宗的心腹。房玄龄为李世民招揽人才,杜如晦则为李世民运筹指挥,二人在整个“智囊团”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唐朝的建立与李世民的继位都与二人有直接关系。

image.png

  除房、杜外,虞世南是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秘书侍从,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另外薛收、许敬宗、薛元敬曾专掌军府书檄和朝廷诰令,深得李世民赏识。褚亮在战争期间,“尝预秘谋,有裨补之益”。就是浅学与嗜酒的苏世长,也在贞观年间,出使突厥为大唐王朝赢得了荣誉。陆德明,孔颖达,颜相时,李守素等都曾运用自己的所长对李世民提出过讽谏,为李世民适时正确决策的提出与运用都有过重大影响。

  文化建设

  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化建设工作基本都由“十八学士”完成,在儒学研究、史学、文学创作方面都有较大影响。

image.png

  辅佐太子工作

  为了世传天下,封建统治者必定希望太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选择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人担任太子师。除了李玄道、李守素、盖文达、苏世长、薛收、颜相时六人,“十八学士”中其他十二人都曾先后在太子李世民、李承乾、李治的东宫中做过僚属,其中于志宁、孔颖达、房玄龄等人因辅佐有功,而多次得到唐太宗的奖赏。而于志宁又是其中以辅佐太子闻名,其一生几乎都是从事辅佐太子的工作。

  总之,文学馆的建立是李世民提倡“崇武”到“尚文”的一大标志,在这之后唐朝逐渐摆脱高祖时期仍留祸于武将占要职的局面,确立了文治社会的基础。文学馆存世时间并不长,但在文学馆关闭后,十八学士及其后人仍然影响着唐朝的政治走向,他们挥各自所长,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做出杰出贡献,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

唐朝的奸臣们:谁是唐朝官场榜单上最无耻的人?

无论哪朝哪代,官场都是气场最强,诱惑力最大的地方,读书人官做得越大,越能体现光宗耀祖的风光,也越有可能实现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的官本位制度,可能是影响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才未必有德,正如德才兼备的优秀官员是官场上的稀缺资源一样。的读书人中虽然诞生了无数的名臣,诸如、、、姚崇、、张柬之等等,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屑小之辈,行为委琐举止轻浮,为了功名利禄而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了极其荒诞、粗鄙和令世人不齿的秽行恶迹,其实任何朝代都一样,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在专制社会下,文人士大夫为了谋取进身之阶,灵魂总会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发生扭曲和异变。且让我们走进唐朝,瞧瞧官场上这一幅幅,卑躬屈膝的群丑图,但愿能给当世读书人和现代官场上的官员一些警示和迪。 NO8:张说 此人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在唐史上地位不低,头衔名号一大堆。但这个人在年轻时却非常热衷功名,还是在当刺史的时候,为了讨好身边的宠臣王毛仲,就给王送了无数的金银财宝,期待人家提携。有一天,老张和老王在军中正喝得醉醺醺时,忽然皇帝一纸敕书到来,封张说同志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官,老张兴高采烈,谢过天使后,就拽着王毛仲翩翩起舞,甚至弯腰去嗅王毛仲的靴子,幸亏老王同志没有香港脚,不然醺死他。 上榜理由:舔人靴角 上榜指数:6.5 NO7:张 岌 当政的时候,这个叫做张岌的读书人想当官都想疯了,为了迅速上位,他走上了一条的终南捷径,给武则天的男宠薜怀义做跟班,这位托身佛门却行苟且之事的僧人,居然还被当时人称作“薜师”,张岌心甘情愿给薜师做“狗腿子”,瞧瞧这哥们儿的德行,掌旗打伞,跑前跑后,最让世人看不起的是薜怀义每次骑马,张哥们儿马上就会来一个,趴在那儿,拿脊梁给人家当马镫,读书人的礼义廉耻荡然无存。 上榜理由:肉马扎儿骨头轻贱 上榜指数:7 NO6:宗楚客 这个叫做宗楚客的家伙居然还是武则天的外甥,按说应该靠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但是此人在官场上混得却并不好,看来具有天生的缺陷。当时假僧人薜怀义做为武则天的男宠正红得发紫,宗楚客独辟蹊径,用自己手中的笔为薜怀义大唱赞歌,并为薜作《传》两卷,刊行于世,说什么薜师乃圣贤之人,如佛祖重生,观音在世。我呸,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文人。宗楚客靠着笔杆子谄媚求宠,爬到了内史的高位。 上榜理由:文过饰非卖文求荣 上榜指数:7.5 NO5:程伯献 这位名不见经传,但说起他爷爷的名字来如雷贯耳,吓你一跳,他爷爷乃是当年瓦岗寨的三板斧程咬金,可惜爷爷再英雄,这个却是个软蛋。大高力士仗着宠,权倾朝野,有一次,他的母亲呜呼哀哉死翘翘了,左金吾大将军程伯献和少府监冯绍正闻讯赶来吊丧,一步一叩首,披头散发,,哭得一塌糊涂,比亲娘死了还孝顺,朝野上下,舆论大哗,大家伙私下里都耻笑不已。 上榜理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泪以赚富贵 上榜指数:8 NO4:吉 顼 武周时,吉顼的父亲犯了死罪,吉哥们儿,索性把自己的两个妹妹送给了武则天的宠臣魏王,口中还谦逊的不得了,大王,我有两个妹妹,长得还可以,你就将就着使用吧。武承嗣来者不拒,可是这对姐妹花来到王府后就,武承嗣很好奇,就问她俩为什么伤心总是难免的,难道到了这个地步还想着妹妹找哥泪花流?姐妹俩就央求武承嗣救救父亲,老武很喜欢这对姐妹花,不仅免了吉顼父亲死罪,还把吉顼提拔到了中丞和吏部侍郎的高位上,这位吉郎升官,靠得是出卖亲情,卖的还是自己的亲姐妹。 上榜理由:卖妹求官亲情如纸 上榜指数:8.5 NO3:崔 湜 这是一个喜欢做诗的读书人,很早的时候就谄媚于武则天的面首,并和专权的韦后关系暧昧,后来韦后被诛,他又阿附于,想必崔哥们儿长相雄伟,女人人见人爱,可惜人格上却是个侏儒。再后来又成为了权倾一时的的男宠,崔哥们儿艳妇不浅。小崔不仅自己长得好,他的妻女也都貌美如花,他自己得了便宜不说,也不让自己人消停,索性把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送进了皇宫,全家总动员,秽乱宫闱,而小崔则连升三级,为中书侍郎和平章事,时人讥讽他“托庸才于主第,进艳妇于春宫。” 上榜理由:男盗女娼色相求官 上榜指数:9 NO2:宋之问 此人虽然生得貌伟,却是唐朝诗人中最为无耻之徒,想当初为了把他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占为己有,不惜用土袋子将其压死。后来又想仿效张易之给武则天当面首,奈何女皇嫌他有口臭,此人之后终生口嚼丁香也没获得武则天恩宠。在张易之红得发紫的时候,他还干过一件糗事,张易之有一天内急,想小便嘘嘘,宋之问赶紧双手捧上张易之的夜壶,毕恭毕敬的说,大人,请。弄得张易之干瞪眼,一时想不明白,象得了前裂腺炎一样半天尿不出来。 上榜理由:手捧溺器文人败类 上榜指数:9.5 NO1:郭 霸 这位先前叫做“四其御史”,曾在武则天面前信誓旦旦表衷心,“对于反贼徐敬业,臣愿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因此龙颜大悦。有一次大夫魏元忠卧病在床,大家伙都去看望,他却留了一个心眼儿走在最后,见到魏元忠后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并自告奋勇的要求口尝老魏的屎尿巴巴,说完后不顾恶臭,张口品尝,完事后,告诉老魏,问题不大,这东西味苦,预示着此病即可痊愈,恶心的老魏几欲作呕。因此郭霸又名史上最为臭名卓著的“尝粪”御史。 上榜理由::吃屎谄媚无耻至极 上榜指数: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朝宰相裴冕人物生平简介,裴冕生性奢侈好香车华服

裴冕在天宝年间以门荫入仕,历任渭南县尉、京畿采访使判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他虽无学术,但却恪守职责,而且处事果断,深受御史中丞王鉷的器重。 天宝十一年(752年),王鉷因其弟王焊谋反受到牵连,在宰相的进言下,被赐死。当时,李林甫独揽朝政,百官畏惧。裴冕却不惧李林甫权势,前去收敛王鉷的尸体,亲自将他埋葬在近郊,后被河西节度使署为行军司马。 拥立肃宗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皇太子则北上平凉。裴冕因被授为御史中丞,入朝途中恰在平凉遇到李亨。他详述时势,劝李亨前往灵武,并五次劝进,请求李亨即位。七月,李亨称帝,是为,以定策之功授裴冕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时,玄宗尚不知肃宗称帝,在成都遥授肃宗为天下兵马元帅,并以裴冕为太子左庶子。八月,肃宗即位的消息方才传到蜀地。 裴冕生性忠勤,一心为公,颇得人心。他建议出卖官职爵位以及僧道度牒,以此积聚钱财,充作军费。但在具体运作之时,却以法令强迫他人去买,使得卖价很低,引起时人非议。至德二年(757年),肃宗到达凤翔郡,免去裴冕的宰相之职,改为尚书右仆射。两京收复后,裴冕获封冀国公,食实封五百户。 历任要职 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可汗,以幼女和亲,并让裴冕将公主送至边境。乾元二年(759年),裴冕改任御史大夫、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道观察使,后回朝复任右仆射。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逝。宗继位,将肃宗葬于建陵,并以裴冕为山陵使。当时,宦官因拥立之功被拜为宰相,权倾朝野。裴冕欲依附李辅国,便举荐其心腹中书舍人刘烜为山陵使判官。后刘烜获罪,裴冕也被贬为施州刺史,改澧州刺史。 广德二年(764年),唐代宗征召裴冕回朝,授为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充东都河南江南淮南转运使。永泰元年(765年),裴冕与右仆射郭英乂、太子少傅裴遵庆、太子少保白志贞、太子詹事臧希让、左散骑常侍畅璀等十三人一同被任命为集贤院待诏。 晚年复相 大历四年(769年)十一月,宰相杜鸿渐病逝。当时,元载执掌朝政,因裴冕曾对自己有旧恩,而且年迈多病,容易控制,便推荐他继任宰相。裴冕被拜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兼任东都留守、河南江淮副元帅。他入朝谢恩,跪拜后竟然站不起来。元载将其扶起,代为赞谢。 同年十二月(770年1月),裴冕病逝,终年六十七岁。而这时,他担任宰相还未满一个月。唐代宗废朝三日,追赠太尉。元和四年(809年),将裴冕的灵位放入宗庙,与韩国公苗晋卿一同配享肃宗。 主要成就 裴冕最主要的功绩便是在灵武劝进,拥立唐肃宗为帝。 唐肃宗到达灵武后,裴冕与杜鸿渐、崔漪等人劝进道:“皇帝放弃京城,南奔蜀地,江山社稷应该有所归属。如今天意人心都在殿下身上,您不可违背。如果您犹豫退让,必会失去百姓民心,到时就大事去矣。”肃宗推辞道:“我南下平叛,再接皇帝回京,继续做我的太子,随侍皇帝左右,这样难道不好吗?你们何必要这么做呢?”裴冕又劝道:“殿下居太子之位二十年,现在正是为皇帝分忧之时。而且随从将士都是关中百姓,日夜思念还乡,一旦离散,恐难复聚。殿下继位,也可抚慰将士,让他们看到回乡的希望。”他五次劝进,肃宗这才继位称帝。 轶事典故 裴冕爱财重利,甚至到了不顾宰相大体的地步。他兼领多项使职,得知自己每月俸禄有两千多贯,竟然喜形于色,炫耀不已。 裴冕生性奢侈,喜好香车华服,家中仅价值百金的名马便有几十匹。每宴宾朋,席间尽是美味,客人甚至连菜名都叫不出来。他还自制头巾,形状新奇,被争相效仿,称为“仆射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