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历史上豫让与赵襄子之间有何恩怨?为何要杀他?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豫让者,晋人也。”春秋末期,晋国十余家六卿世家经过长期大鱼吃小鱼的兼并,仅剩六家笑到最后。豫让先后投奔六卿中的范氏与中行氏,因缺乏表现机会而郁郁不得志,一怒之下炒了两个老板的鱿鱼,改奔智伯。智伯将豫让视为上宾,“甚尊宠之”,豫让亦对智伯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

  智伯是晋国智氏第三代正卿及执政大臣。为复兴晋国霸业,他曾东征西讨,率赵氏、韩氏、魏氏消灭范氏与中行氏,并瓜分其土地。越王勾践灭吴后,兵锋直抵中原,举行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末霸主。

image.png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晋国作为老牌强国,居然被迫尊来自蛮夷之地的勾践为霸主,智伯深感耻辱。为重振晋国雄风,增强晋国国君实力,智伯带头向晋君进献万户封邑,并威逼利诱迫使韩氏、魏氏献出万户封邑。

  赵氏继承人赵无恤(即赵襄子)却以“赵氏土地是先祖产业,岂可随意予人”为由拒绝献地。智伯报请晋君请批准,胁迫韩氏与魏氏组成联军讨伐赵无恤。赵无恤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坚守不降。拉锯战进行到第三年盛夏,暴雨如注,山洪暴发,智伯传令掘坝,水灌晋阳。赵襄子绝地反击,派智囊重演“烛之武退秦师”的好戏。

  智囊潜入韩魏军营,晓之于“唇亡齿寒”之理,并代表赵无恤许诺:韩魏如与赵氏结盟,并趁智伯自认为稳操胜券之时,与赵氏内外夹攻,从两肋狠狠插刀消灭智伯后,平分智伯封地。

  韩魏反水令智伯猝不及防,主力部队被悉数全歼,自己的首级被赵无恤砍下,雕刻上漆当酒樽。树倒猢狲散,智伯的门客谋士们或作鸟兽散或改换门庭。

  豫让被迫“遁逃山中”避祸期间,向神灵发下毒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悦)己者容。’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发誓为其报仇而死!”为此,他精心策划暗杀行动。

  (二)首战告负

  豫让改名换姓,携妻辗转至赵,蓬头垢面出现在赵襄子王宫外。他绞尽脑汁探知赵襄子征用曾受刑的奴隶入宫修建王宫时,以漆工身份混入工匠队伍“入宫涂厕。”他在漆料中暗藏匕首“欲以刺襄子。”

  赵襄子检查工程进度巡查至厕所时,敏锐嗅出刺鼻的漆味儿中掺杂着浓烈的杀气,于是“心动”,令侍卫抓获漆工及作案工具。豫让被严刑拷打后,坦承自己是智伯的谋士豫让,且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欲为智伯报仇!”侍卫们气急败坏,拔刀想宰了这厮。赵襄子制止众侍卫:“他是个大义之人!我尚且避之不及,岂容尔等杀他?豫让堪称‘天下之贤人也!’我岂能忍心杀害他?”

  豫让捡回性命,变本加厉重新制定暗杀计划。他“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这番神操作居然使得朝夕相处的老婆都没认出原型,反被“其友识之。”朋友推心置腹一把鼻涕一把泪规谏豫让:“以您的才华和实力,投奔赵襄子,必定前途无量!您一旦被他视为心腹,不就可以随心所欲?为何出此‘残身苦形’之下策?”

  豫让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回答:“我既下定决心刺杀赵襄子,就绝不改变主意!我苟活世间,仅为刺杀赵简子以回报智伯对我的知遇之恩!”

  (三)再战送命

image.png

  豫让收买亡命徒,探知赵襄子上下朝的准确时间和固定路线,制定出更加缜密的暗杀方案。他备足粮食与兵刃,预先埋伏在赵襄子每日上朝“所当过之桥下”,再次实施斩首行动。不料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刺死赵襄子,反被赵襄子侍卫绳捆索绑押至马前。

  赵襄子忍无可忍,怒斥豫让:“您不也是个三姓家奴?您忘了曾经侍奉过范氏与中行氏?您那俩老板都被智伯灭了,怎么不见您为他俩复仇?您的确侍奉过智伯,但智伯早已灰飞烟灭,您为何甘冒奇险为智伯复仇?”

  豫让坦然应答:“在下的确先后侍奉过范氏与中行氏。但是,范氏和中行氏有眼无珠,都把在下当趋炎附势的普通人对待。因此,在下对他俩,也只当打工者的老板看待!智伯却待在下如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所以在下理所应当以‘国士报之!’”

  赵襄子被豫让这番视死如归的言辞感动得“喟然叹息而泣。”他流着泪水道:“豫让先生,您是好样儿的!您为报智伯之仇,两次三番企图暗杀寡人,也算是功成名就青史留名了!寡人不计前嫌,两次赦免您暗杀之罪,也算仁至义尽了!希望您好好琢磨今天如何收场,寡人断不会给您第三次机会!侍卫们,把他拿下!”

  豫让处变不惊:“在下对您的宽宏大量心悦诚服!明君不掩饰人臣的美德,忠臣也有为名节而死的义气!上次您已经大仁大义放臣逃生,天下人无不称颂您的贤明!这次行刺失败,在下深知在劫难逃,甘愿引颈伏诛!在下临死前,斗胆请求您脱下外衣,让在下以剑击之,以宣示在下已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被其义气与忠诚感动,脱下外套,令侍卫送到豫让面前,并归还豫让配剑。“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笑道:“我终于能到黄泉下回报智伯之恩了!”然后坦然“伏剑自杀。”死讯传出,“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四)互成美名

  “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国人自古至今的社交礼仪与行为准则。豫让因智伯以国士待之而以生命回报,赢得含敌人在内的仁人志士发自内心的敬重,并由此青史留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千古名言,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

image.png

  而赵襄子,则适时为豫让万古流芳送上神助攻。

  春秋争霸战,孟子一语定性:“春秋无义战!”智伯裹挟韩魏欲灭赵襄子,赵襄子不甘引颈就戮买通韩魏反杀智伯,纯属晋国四卿间“狗咬狗——一嘴毛”。赵襄子砍下智伯首级制成精美酒器固然残忍,但智伯若是笑到最后者,大概也不会对赵襄子大发慈悲。

  然而,赵襄子不愧为胸怀宽阔的赵国奠基者。他首次赦免豫让,是对其义士风骨的敬重和对“特殊酒器”的愧疚,且为自己赢得宽仁美名。他在明知豫让仅是企图杀身成仁的名士、而非身怀绝技的刺客后才放走豫让。豫让毁容哑声行乞街头,真实到连朝夕相处的枕边人都认不出,却被“其友”在闹市中一眼识破,岂非咄咄怪事!

  合理解释便是:其友曾与他长期在智伯身边共事,智伯被杀后才改庭投赵襄子且颇受器重。赵襄子首赦豫让后,密令他跟踪监视豫让。否则,他岂能轻而易举识破豫让伪装、且始终直言不讳劝谏豫让放弃复仇改换门庭?

  赵襄子再次遇刺后,充分意识到豫让必将死缠烂打,故而不再敢纵虎归山,同意豫让请求,让其“斩衣三跃”完成心愿并自刎。

  豫让与赵襄子是一对天敌,却彼此配合心照不宣合作演出“斩衣三跃”这出双簧,使得双方名垂青史。现代人提倡“合作双赢”,豫让与赵襄子却是“敌对双赢”。令人不得不感叹:历史便是如此吊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郑国的进展史

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诸侯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国君为,伯爵。 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跟随东迁到虢郐之间(今荥阳市东京城遗址公园),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到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有争议),公元前395年,建都郑(今河南新郑),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郑国名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治国有方,使得郑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名人淡泊名利,创造了《列子》这一恢宏的史诗。 前806年,建国者为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同母弟王子友(一说宣王子)于郑(今陕西华县的东方),成为郑国第一代君主,是为郑桓公。 三十三年,西周王室30世任命桓公为司徒,掌握教化国民。他努力使百睦相处,黄河、洛水流域的人民都思念他。次年,因幽王宠幸褒拟,朝政日益荒废,问题,有些诸侯背叛了幽王。桓公见王室日非,他问史伯:"王室多故,余惧及焉。与其何所(处)可以逃死?"史伯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他接着仔细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只有"济(济水)、洛(洛水)、河(黄河)、颍(颍水)之间"比较安全,那里没有大国,虢(指东虢,位于今河南郑州。位于今河南陕县的为西虢;另外还有位于今陕西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国所灭)、郐国两个小国国君"皆有骄侈怠慢之心",稍加武力或贿赂,就可以对付。 郑恒公听从了太史令的建议,于周幽王十年(前772),将他的族人迁移到洛水东部,居住在虢(今河南密县东南)、郐(今河南荥阳北)献出的10座城邑,也成为了后来郑国的基础。 郑国的东面就是鲁、宋,西北就是成周、卫、晋,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正如《国语·郑语》所说:"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周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公。庄公知道后,责问平王,平王竭力否认,以致"周郑交质"(即互相交换质子,郑国以世子郑昭公,周王室以太子王子狐),并进行战争。周天子的权威已扫地殆尽了。 郑伯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经常利用王室之名为自己谋私利。,兼并了周边的小国,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国,还助赶走入侵的。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逃到了卫国。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专权,谋杀祭仲。事泄,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但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昭公。然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而后公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不久,齐国攻郑,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南方的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并大肆兼并汉水诸姬,直接面对郑国。而北方的晋国,曲沃一族对晋国公室的斗争取得了绝对优势。齐国则实行了改革,开始称霸。郑国位置处于,无险可守,且夹于大国之间。因此列强争霸,常把郑国作为战场。在对外政策中,郑时而亲楚,时而亲晋,但大多数时期亲楚。 郑国自郑襄公开始,七穆轮流执政,掌控国家大权,而郑国国君则势力大衰。七穆执政时期,只产当国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郑国得以取得喘息之机,国力稍稍有所恢复。但子产之后,郑国仍复如旧,国家已势不可为。 前712年,郑、秦、晋伐许,许国战败,退居原许国东偏。前697年,东偏的许国趁郑国内乱,夺回故地,之后郑国于前665年和627年两次伐许,再之后郑国于前588年、前577年和前576年三次伐许,许都以割地请和。前576年,许国长期为郑国所逼,只好远离旧许,迁至楚方城外的叶,寻求楚的保护。之后许虽然在其他各国帮助下复国,但是最终于前504年为郑国所灭。 进入战国,郑国仍然得以苟延残喘。此时郑国最大之敌人已经是新兴的。然郑国仍内乱内斗不止,郑哀公为国人所杀;韩国攻郑,杀幽公。于是国人立幽公之弟公子骀为君,是为郑繻公。韩非称郑国发生了太宰欣取郑事件,此事详情已难以考证。郑繻公在位时,与韩国的战争互有胜负,而且形势曾一度好转。繻公十五年,韩伐郑,取郑之雍丘;繻公十六年,败韩于负黍;繻公二十三年,围韩阳翟。前375年,郑国灭于韩国。 在韩即将灭郑之际,郑国再次内乱。郑繻公杀其相子阳,而子阳之党又杀繻公。郑国这时根本不需要外国来灭也会自己灭亡。子阳之时,郑国已经一分为三。郑君乙二年,郑负黍反,归韩,十一年,取阳城,二十一年(前375年)韩灭郑 。 随机文章晋朝编年史杨朱生平简介踢猫效应是什么意思 ,想入这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最终全部遭殃)死亡体验馆有什么感觉,体验死去活来的感觉(并非真正死亡)神仙下凡投胎的特征,脚踏七星游历红尘修炼(尝遍酸甜苦辣修大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宰相制度开始于春秋战国,为什么到了明朝就被废掉了

起源于春秋的宰相制度,在我国的一直得到青睐,但是到了,它却覆灭了。在废除了自己封的历任宰相后,让宰相制度随着这些官员的死亡而走向了灭亡,那么为何朱元璋要将这个传承那么久的制度废除呢? 原因之一在于明朝时代的宰相实在是让不满。明朝最初的宰相都是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他们为明朝的建立做出来十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们手中也握有着重权,若是没有好好安抚这些功臣,那么刚刚建立的王朝在根基还没有立稳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威胁,于是将朝中的部分势力分发给他们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加忠诚的为朱元璋做事。 而宰相又分左右宰相,明朝时期,左宰相的权力要比右宰相高,同时这个位置对朱元璋所造成的威胁也最大 因此在朱元璋登上皇位的早期,左宰相的官位有一段时间是空闲着的。这些宰相的权力如此大,那么自然容易威胁到朱元璋的地位,那么朱元璋对宰相也就有着忌惮的心里。让当朝对自己有忌惮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连万人之上的君王都害怕自己,但是这背后却有着巨大的威胁。 作为天子的朱元璋自然是不能够容忍有人凌驾于自己之上,再加上他本就是一个多疑的人,这从后来的中可以窥见一斑。这些不加收敛的宰相很快就惹得皇帝不满,朱元璋将他们的权力慢慢收回,然后流放或者处死。然而这些行为还是没能让后来的宰相有所收敛,尤其是之流,朱元璋最终意识到,一次又一次的废除实在是治标不治本,倒不如直接废除了这个制度,因此传承多年的制度覆灭了。 当然,朱元璋废除宰相所借的理由是宰相造反,但是这些宰相到底有没有造反呢?我们在史书中并没有发现他们有造反的任何举动,都是被处死后朱元璋才找到了所谓的造反证据,或者说是造出了这些谋反的证据。而朱元璋忌惮宰相权力的不背后,是他结合了历代以来王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大多都是宰相分权所导致的,因此在他心中目前宰相不管有没有造反的心思也不能确保以后宰相有没有造反的念头,倒不如现在在他们没有造反念头的时候就将这个制度废除,那么就可以保证自己与后代高枕无忧。 由此可见,宰相制度之所以覆灭,是这个制度侵犯了皇帝专治的权力,为了皇权能够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个制度被选择性的废除了。 随机文章揭秘: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西沙群岛蓝洞夺得世界第一,深度300.89米秒杀各国蓝洞秦始皇地宫被盗过吗,秦始皇地宫藏万吨水银无人敢挖(剧毒)美国NASA探测器升空寻找另一个地球,寻找外星人成为探测的重点巴比伦通天塔有多高,考古测算96米/巴比伦国内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