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燕国经济文化简介

时间:2025-03-3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时期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于燕地,是为燕召公。

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燕地为燕国始封地。

时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

打败山戎之后,逐渐营建上都蓟,并逐渐迁都于此,至燕襄公时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

子之之乱后,在易水高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

刺秦事败,秦将王剪、辛胜兵临易水,与逃到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兵与秦在易水西决战,失败后,燕军主帅太子丹逃匿于衍水,被秦将李信追斩,燕王喜不得不弃蓟城,率兵退到了辽阳。

五年后秦将王贲俘燕王喜,燕国亡。

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起来。

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即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

地方行政 战国时期,燕国在与北胡相邻的边境地区先后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战国时期燕国实行的是"郡都制",而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郡县制。

战国时期燕国县级地方行政名称为"都"。

学术界认为战国燕国郡邑名称有25个。

官制 在中央官职方面,燕侯之下的官僚机构,重要的是将和相,分别主管文武之事。

春秋战国之时,官分文武是各国官僚组织的重要特点,而官分文武无疑有利于国君进一步将权力集中于上。

相,是文官系统的首脑。

曾任燕相的有:子之(时)、公孙操(燕惠王时)、栗腹(燕王喜时)。

将,又称"将军",是武官的首脑,见于传世文献的有:市被、秦开。

将军中又有"上将军",曾任此官;战国时的上将军,地位相当于春秋时的元帅。

其他见于文献的武官还有"司马"。

爵秩方面,燕国的爵秩等级大致分为卿和大夫两级。

卿有上卿和亚卿之分,大夫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五大夫等。

俸禄方面,燕国采用的以是"石"计禄。

吕祖谦《大事记》云:"以石计禄,始见于此。

"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每石重一百二十斤。

战国时期的燕国,其地方行政组织一如他国,也实行郡县制。

一般是采郡、县两级制。

见于燕国的郡有5个: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

郡的行政长官是"守",都是由武官来充任的;县的行政长官是"令",下设丞、尉等;在县之下,还有乡、里、聚(村落)或连、闾等基层组织。

由官印还可获知,燕国在地方设有"司徒"、"司马"、"司工"、"丞"等等。

农业 燕国燕山以南以农业为主,以北以牧业为主,燕山地区和冀东地区同时兼有农业和牧业。

大至东部沿海有渔盐之利,北部出产马牛羊,南部盛产黍稻粟菽,山地有铜铁矿冶,经济部门比较齐全。

燕国的畜牧业区域在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地区,农业区域在蓟城以南的地区,渔业、盐业区域主要分布于渤海沿岸和各岛 屿,以及 辽水、鸭绿江下游沿岸等地区。

燕地的辽西地区酿酒业较为为发达。

燕国农业工具以石制、铜制为主,且石制农具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出土的石制农具多数为磨制工具,战国中期,铁农工具在各地普遍地使用。

燕国在西周时期的粮食作物有黍、粟、稻、粱、麦、豆、麻等,而粟和黍为燕人的主要食物。

水利工程,在幽州南界有督亢泽、督亢陌,在北京永定河流域有陶井,在燕南长城有易水堤防,在燕下都有运粮河。

手工业 燕国在冶金手工业中主要的是冶铁手工业和青铜手工业。

战国时燕国冶铁手工业有了飞跃的进步,不仅生产工具用铁制作,战争的武器也已逐渐改用铁制成,同时青铜手工业的冶铸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燕国冶铁作坊,一般都由官府经营,燕国的冶铜业,在青铜制品种类以礼器、兵器为多。

冶铜 业,其经营性质与冶铁业一样,主要是官营,兵器制造业是燕国的重要手工业之一,主要由官府督造,战国时期燕国的兵器主要是铁制品。

燕国官营制陶,其生产者大多是官奴和刑徒,民间制陶普及,但各地的制造水平相差很大,燕国有专门的制作骨器的手工作坊。

燕国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皮革业发达。

一般皮革器多用牛皮、羊皮制作,皮甲则用坚硬的野生动物皮制作。

燕国煮盐业之盛当在战国中期以后。

燕国向外输出的商品,种类单一,仅限于几项土特产品。

燕国在向中原内地提供的商品中,农业、手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小,主要是为中原内地所珍视的土特产品。

枣、栗是燕国的两项大宗商品,产于燕国北部 。

枣、栗、蓟而外,燕国还盛产杏、梅等果品。

蝎角、白金、燕石,是燕国的另一类土特产品。

商品交换一般要在市场上进行。

燕国的都城和其他主要城市,都设有市 。

燕国的城市发展很快,大、中、小城市都很多。

在大城市中,下都武阳以规模大著称,上都蓟则以富庶闻名。

在众多的小城中,不同地区的也各有其特点,分布于长城附近地区的,军事性质较强,因为它是随着长城的修筑而兴起来的。

燕北五郡郡治襄平、渔阳、沮阳、无终、阳乐等城,都具有一定规 模。

货币 战国时期燕国的金属货币,有明刀、布币、囿钱、金币等几种形制。

燕国的金属货币以明刀币为主。

燕明刀币的形体较齐刀币为小,铜质较粗劣,铸造也不精,明刀多铸有一"明"字,故俗称明刀,通高约13~14厘米。

早期的形体较大,刀背略弯,刀身上宽下窄,通高约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为一字;中期的形体 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宽,刀背较直,柄向内屈曲明显,刀重减轻到10克左右,"明"字写成"债",有人误释为"匽"或"易"。

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数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数目字。

刀币是从实用工具青铜小刀(或称削)演变来的,主要流通于燕、齐地区,而布币则是从古农具铲形铸演变来的,主要流通于三晋及两周地区。

燕国布币是为适应通行于布币的国家而铸造的,铸 造数量不多。

币面都铸有地名。

燕国布币还铸有幕文。

战国时,黄金已成为燕国大商人、上层统治者的最重要的货币了。

文化 燕国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环境,聚集了诸多不同种文化,诸文化因素的渗透酿成燕文化。

从琉璃河附近之镇江营遗址的情况看,西周中期已有一种周、商文化因素合体的文化覆盖。

这种合体现象体现于许多器型上,如鬲的整体为商式造型的袋足,却附有周式的矮小足跟,如簋虽有商式的敞口外形,口沿、器表、圈足都发生了变化,周人是不使用陶簋的,也许是受商人铜簋的影响。

文化合体的结果,使遗物产生群体的变化,这些变化后的遗物群体称之为西周燕文化,与此相关联,创造这一文化的人类共同体业已形成。

西周燕文化在北京琉璃河燕都城遗址、镇江营遗址B30、昌平白浮B31、河北满城要庄B32均有成组器物出土。

其陶器中商文化因素显然强于周文化因素,如大量出土商式袋足鬲,如四系罐、三角划纹簋的普遍存在等等。

埋葬习俗上更接近商文化风格,满城要庄和昌平白浮的中型墓均有腰坑,要庄M1的二层台上也殉有一狗。

在随葬品方面,要庄M1的袋足鬲多于足跟鬲,商文化特色更浓重,昌平白浮墓陶鬲的足跟为周文化因素,口沿起泥条凸棱又是张家园上层文化因素,同墓的青铜短剑、头盔、刀等兵器则为北方某些民族所特有。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总之,西周燕文化中,商文化因素最重,周文化因素次之,并间或显示出少量的张家园上层文化及北方其它民族文化因素的存在。

这种文化表象与燕国墓地中周人占据面积很小的情况相结合,透视出燕国社会背景的某些方面。

周人在燕国只是少数,又多属高等级人物,不可能直接与下层接触,其间所借助的中间力量是商文化色彩浓重的原商人旧臣。

商文化在其承上下的桥梁作用中,广泛地播下了文化传统的种子,最终成为燕国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周人虽然在意识上歧视、排挤张家园上层文化等北方民族文化,但无法控制商人旧臣与当地土人的接触,当土著文化强大起来之后的春秋时期,就连周人也无法拒绝土著人的加盟了。

随机文章古代日本的骑马者理论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彭罗斯阶梯真实存在吗,无限循环的楼梯揭秘(只存在于三维世界)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积雨云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变成火爆的冰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韩国在战国时期处于什么地位?秦国为什么要第一个把它灭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战争较为激烈则是和时期,各国之间尔虞我诈同时也涌现出英雄豪杰,今天就说下秦国在时候是什么原因让秦国先灭掉。 在战国时期,韩国所出的位置很是揪心,可以说的上是,被秦国团团包围,在地势上可以说若是一旦发生战争韩国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而正是因为韩国有着这样的地势环境,早就他们必有一技之长,韩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得上在当时是,韩国的地势有利于向各个国家贩卖兵器,且韩国制造的兵器都是较为精良的。 商鞅起初是魏国人,但后来才投靠了秦国,而他知道的申不害前往了韩国,那时他们都是有着自己逐渐的思想家不容小觑,在变法时商鞅着重的是法纪,而申不害重视的是“术”。 在申不害帮助韩国的时候,韩国在他的变法下可以说是达到韩国的鼎盛,在申不害去世后,韩国在没有好的治理下,逐渐走向衰落,而秦国首先攻打韩国的原因是,商鞅知道韩国有一个同他一样有能力的思想家,若是他将韩国带领起来后果则是不可设想,趁韩国没强大起来就将其击败以除后患。 随机文章北极圈内的格陵兰木乃伊,两岁婴儿因饿死而变成木乃伊探山东双乳峰诅咒,挖山者接连死亡/外形似少女的双乳盘点b站十大洗脑神曲,让您欲罢不能走火入魔(内附试听)淫欲魔王阿斯莫德,诱骗俊美人类关至第二层地狱(至上四柱之一)武则天的最后归宿乾陵地宫,乾陵地宫为什么不发掘(盗墓贼连连碰壁)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军队力量如何?为什么第一个被灭?

是之一,虽然垫底,毕竟也是榜上有名,韩国是从分裂出来的,与他的两个兄弟相比,韩国立国之初国力就不及和,这是韩国的。他领土最少,民众最少。但是国力与其他六雄比起来,相差太远,最后也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 这一年,秦始皇首先向韩国开刀,派内史腾灭了韩国。韩国在七国中为最小,而所处地位却最重要。它扼制秦由东进之道路,秦要并灭六国,必须首先灭韩。 韩国变法不彻底,韩国由主持变法19年,但只是吏治变法,没有涉及根本性的变法。这场变法虽让韩国短暂强盛过,但留下了更严重的后患。申不害用术治治国,留下了人治的传统,使韩国庙堂不思强国的根本,而幻想采用术的奇谋保存国家,后果自然越来越弱,变成最先被消灭的战国。 韩国主要优势是资源丰富(冶炼铁),地理位置关键,是秦东出,齐西进,赵魏南下,楚北上的必经地方。因此韩国就是,也因此来说的可能性最小。韩国很难扩展自己的疆域,也很难和别人保持长久的联盟。生存是韩国的第一追求!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迅速衰落。屡遭列强欺凌。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于前341年的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的结果。 灭六国是这么一个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先灭掉韩国,韩国国小力弱,一下就灭。 除韩以外的四个军事强国(秦魏除外)若要打仗,就必须借道韩国,它的位置是当时的经济枢纽和军事枢纽。打下韩国,就能隔断剩下的五国军力的聚集,从而实现各个突破。就算他们联盟,也只能是两国联盟或相连,这对秦国没有多大的威胁。 ?秦始皇采用的是‘’“的战略,即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公元前238年,秦王铲除了丞相和长信侯集团,开始亲政,周密布署统一六国的战争。、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李斯建议嬴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 随机文章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巨猿是怎么灭绝的,专家推测与人类进化有关/10万年前灭绝南极雪化了会怎么样,孟加拉国被淹没/古老病毒恐爆发/人类或灭亡揭秘赤潮为什么是红色的,赤潮藻因海水污染而爆炸性增殖(染红大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