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解密中国的古夜郎国:古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夜郎自大”是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成语。当年,那位地处蛮荒之地的夜郎国国王向汉朝使者发问:“汉孰与我大”时,就注定他以及他的国家会因为这个不明智的发问而贻笑千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也正是因为有了夜郎王的这一个愚蠢的问题,才使得夜郎国这个原本不为人知的偏僻闭塞的小国留在了人们的印象中,也留在了史册上。

  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298年~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并县),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常琼《华阳国志·南中志》)。在《史记》的记载中,夜郎国有精兵10万,是生活在贵州一带、兴建起的城市的农耕民族。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中原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

  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自己的文字。在他们的文献记载中,竟然有非常详细的关于夜郎国的记述。根据彝族的史料可知,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于后汉时王朝终结,历时大概有2000余年。武米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4个历史阶段。夜郎时期,夜郎国只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了联盟,并与周朝建立了联系。采默夜郎统治的联盟有5个成员国;多同夜郎统治的联盟有6个成员国;兴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其中有7个归其直接统治;苏阿纳夜郎统治的联盟有9个成员国;苏阿纳之后,夜郎盟长转移到佐洛举部落,是为洛举夜郎。洛举夜郎曾经统治了10个成员国。但这一代夜郎王朝在首领佐洛举死后就断了香火,来自于武部分支的撒骂继任盟主,建立撒骂夜郎。其后,又有人建立了更为强大的金竹夜郎。只是,后来金竹夜郎惹怒了汉王朝,才引来了国破家亡的大祸。

解密中国的古夜郎国:古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夜郎奴隶制联盟有浓厚的军事性。为了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各联盟国在夜郎国的指挥下作战;战事结束或夜郎国实力衰减时,一些盟国就可能脱离出去,各自为政。当时那里的战争非常频繁,其中有关夜郎的战争最多。夜郎的最高统治集团由君、臣、师和匠组成。师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负责讲解道理、规矩,记载历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则按照规矩发号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领兵征战,匠则专门管理经济事务,领导生产、建设。由此可见,夜郎有一整套严密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制度。那么,组成夜郎国的的主体族属是什么人呢?或者说,谁是夜郎国的主人呢?

  不少学者认为,夜郎的主体民族,应当是彝族的先民——羌人。因为夜郎和彝族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祭祀中、庆典中,都有着各式各样竹崇拜的民俗传统,这在其他民族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可乐汉墓发掘出的套头釜和铜戈上,有老虎的形象,一些死者颈部也发现有虎形饰物,而据彝族民间传说,彝人最早的祖先正是老虎;在出土的随葬品中,还有一个赤脚、围裙的人物形象,其头饰与今天彝族仍然流行的“英雄结”十分相似。就这样,夜郎人来源于羌人的观点就成了一个比较受支持的观点。可是,由于历史的久远,文献的稀少,对这个问题一些人还有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夜郎的主体是来自徐淮夷的“谢人”。西周时,周王室把东夷集团的徐淮夷居住之地谢邑赐给了申侯作封地;谢人因难以忍受周人的压迫,逃亡黔中,成为后来夜郎人的先祖。

隐藏于民间的楚怀王熊心究竟是如何死的?

原本是楚国的贵族,在楚国灭亡后,他隐藏在民间帮人放羊。起事后,采纳了的建议,自称为,立熊心为,用来顺从民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项梁在定陶战败死后,楚怀王熊心命宋义为上将军,为次将,带领着军队援救赵国。又命令向西略地入关。与众多将领说好,先入关中者称王。项羽把宋义杀了后,又在中大败,之熊心被迫以项羽为上将军。刘邦先入关中,项羽使人还报熊心。熊心答复:照原约办,项羽因此怨恨熊心,于是佯尊熊心为义帝,徙于长沙郴县,而暗中命令等人将楚怀王熊心弑杀。 二年,秦军在定陶击败楚军项梁在这场战役中丧命。这时候熊心开始着手整顿楚国并亲自打理楚国的一些事物,积极策划讨伐秦国的战略决策。后来熊心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宣言,他与诸将军约定好谁先破秦进入咸阳者为王。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灭亡,同时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主力随后入关。虽然项羽希望楚怀王熊心封他为王,但是楚怀王说他要按照之前约定好的谁先进关谁为王。项羽一看形势不对,于是十分气愤不愿再听令于楚怀王,他带领着他的军队自立为,当时的楚怀王因为无力阻止项羽,拥立项羽的全是他的部下,其中对项羽为王呼声最高的则是那些立下战功的军人。 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想回彭城,于是便派遣将士强迫熊心搬到郴县,熊心无奈只得让出都城,但左右群臣依恋故乡怨声载道不肯走。项羽大怒,暗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想要将楚怀王击杀于途中。十月,英布遣将追杀至郴县,将熊心杀死在郴城穷泉傍。郴人可怜他,将熊心葬于城邑西南边的后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楚怀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客死秦国的前楚怀王熊槐,熟不知其孙熊心也被后人称为后楚怀王,关于楚怀王熊心怎么死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说到楚怀王熊心怎么死的这个话题,就不得不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手,此时楚国被秦国所灭,熊心隐匿于民间放羊,公元前209年项梁起事反秦并拥熊心为楚怀王,以顺应民心。熊心称帝后手握兵权并分派一组队伍北上救赵,项羽便是其中一人,而另一组队伍西行攻秦,项羽向熊心表达了想随刘邦西上攻秦的想法,但被熊心所拒,项羽因此事心中不快并怨恨熊心。 在这之后项羽希望被封王,又被熊心所拒,这之后项羽就不再为熊心办事,恰巧天下诸侯自封形式出现,项羽便自封为西楚霸王,熊心的权利也被架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公元前206年,项羽胁迫熊心将帝都迁往郴县,但朝中各部世代定居故乡没有迅速移迁,这下惹怒了项羽,下令必将熊心诛杀于半路,说到这里,楚怀王熊心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是昭然若揭,同年10月,九江布追杀熊心于郴县,并最终将熊心杀于郴城穷泉傍,后郴县人觉得实在可怜,便将熊心葬在郴城西南边的后山,五年刘邦统一天下,派遣等三侯到郴县祭祀楚义帝熊心,并将其坟墓以皇陵命名。作为一个傀儡被利用至此而“功臣身退”,熊心也可谓是“异乡埋忠骨且死而后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揭开外交家蔺相如的一生:他究竟是如何死的?

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时期,蔺相如受到君主的重用,官拜上卿。蔺相如之前是赵国宦官缪贤的门客,一次机会,缪贤将他推荐给了赵惠文王,此后,蔺相如为赵国的发展给赵惠文王积极地谏言献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蔺相如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缪贤因为犯了错误,担心被赵惠文王责罚,于是想逃到邻国燕国去,蔺相如知道缪贤这一想法后,赶紧来劝说他。蔺相如分析缪贤去燕国的个中要害,缪贤听取了蔺相如的建议,来到赵惠文王面前主动请罪,后来赵惠文王原谅了他。从这件事中看出蔺相如是一位有长远眼光的人,不为当前利益所蒙蔽双眼。 蔺相如是一位勇敢无所畏惧的将士。在中,给读者呈现了一位面对权势仍无所畏惧的勇者,蔺相如将璧拿去给秦王时,他看出了秦王丝毫没有给赵国15座城邑的想法,于是急中生智将和氏璧要了回来。他自身一人前往秦国,面对的秦国,蔺相如没有丝毫胆怯,在朝堂之上,他敢于和秦国提出等价条件以拖延时间。在秦王斋戒的5天内,他乔装将和氏璧带回了赵国。 在中,体现出了蔺相如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秦王和他的谋士们处处为难赵王,想贬低赵王,但是蔺相如每次都用他的机智为赵王扳回一局。直到最后,秦王都没有占上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蔺相如列传》中展示出蔺相如是一位勇敢、足智多谋的爱国将才。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为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在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蔺相如在赵国的故事。蔺相如身为出色的外交家,每次都能不辱使命的完成任务,为赵惠文王所称赞。 而与蔺相如息息相关的故事就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的精神。纵观蔺相如一生,开始在赵国宦官缪贤门下,受到缪贤的推荐后,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由于蔺相如出色的应对秦国各种状况,并且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了赵国。他的这一行为收到了赵国上下的称赞,从此蔺相如受到赵惠文王的赏识,并且官拜上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他和好友蔺相如的故事更是口口相传,以他们俩人的故事为蓝本,改编了成了《将相和》,在民间戏曲中,广为传唱。俩人一同协力,共同为赵国的富强而努力。赵惠文王去世后,蔺相如年纪也大了。等到做时,蔺相如过了一段时日就因病去世了。 纵观蔺相如一生,仕途还是较为顺利,赵惠文王的赏识,让他的价值得到了发挥。在职期间,出色的完成了一次次的出访任务,避免了多次的战争,缓解了国家的矛盾和危机。后来,对于蔺相如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故乡之争了,河北、河南、山西均有证据表明此处为蔺相如的家乡,至于真相到底如何,还未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