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据传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杨武村,独独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

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在甜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挣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
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
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捡的,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捡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晋献。
第三天,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
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读黄帝报说。他走到半路,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情况,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
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做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少年与花仙
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和“芍药打头,牡丹修脚”的说法,还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的谚语,形容这一节气百花盛开的人间春色。
民谚之中,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传说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
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

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
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修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
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朵们的生命。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贝利萨留和查士丁尼一世有什么关系?关于贝利萨留评价是怎么样的
查士丁尼一世(527~565)。518年,身为禁卫军首领的叔父查士丁即位,他被指定为继位人。527年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叔父共同执政。同年8月,查士丁去世,他成为唯一的君主。532年查士丁尼一世镇压尼卡起义,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为缓和东正教与一性派之间的矛盾,于553年主持了东正教和一性派主教的联合会议。为了征服周边国家,恢复对西罗马故土的统治,查士丁尼一世在东方与波斯萨珊王朝进行长期战争(527~532,540~561)。他即位后,以贝利萨留为首的几员拜占庭胜波斯军队。532年达成永久性的和平协定,波斯承认拜占庭卡地区的宗主权。541年波斯军队又从北方侵入拉齐卡地区。查士丁尼再次任命贝利萨留指挥东方战场,进行一系列反击。双方约在561年底媾和,签订为期50年的和约。533年起,查士丁尼一世集中兵力向西发动战争。534年派贝利萨留灭汪达尔-阿兰王国,兼并北非,占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查士丁尼为统治被征服的领土,在设立阿非利加长官府和督军署。查士丁尼把被汪达尔人侵占的土地发还给当地居民和天主教会。为了庆祝国土的光复,君士坦丁堡为贝利萨留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535年侵入东哥特王国,遭到猛烈抵抗。552年出兵干涉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东南部。554年最终灭东哥特王国。 查士丁尼是世界影响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主要由这两点体现:他为拜占庭帝国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这个帝国在历史的中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后来一度成为亚欧大陆西部文明世界的唯一火种。二是《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的法典在拜占庭帝国衰亡后一度失去其影响力,但在欧洲运动的推动下,查士丁尼的法典重新焕发出它的热力,成为超越时空限制的法律大全。 三人齐升天 贝利萨留(约505~565),又名贝利萨留斯,拜占庭帝国统帅,一代忠臣。 查士丁尼一世(约483~565)一代君主,曾经一度使地中海再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内湖。 普罗柯比(Procopius,约500--565),拜占庭历史学家,为查士丁尼皇帝的同时代人,撰写历史著作《战记》、《秘史》等,与贝利萨留是数年南征北战的挚友,在当时的拜占庭的学术界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他公开训斥查士丁尼一世迫害贝利萨留时,查士丁尼没有动手。 三人都是帝国辉煌的见证者,三人都有不同的交情,三人在565年去世,三人的离去也代表一代帝国辉煌时代的落幕。 评价 贝利萨留戎马一生,英勇善战,为拜占庭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当时即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他在军事上注意改进军队的战术和装备,在作战中以善于使用骑兵著称。他所建立的新型骑兵,身披护身铁甲,装备有日耳曼人的长矛和波斯人的弓箭,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当时就被称为“铁甲军”。他所留下的骑兵,后来一直成为捍卫东罗马(即拜占庭帝国)的骨干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巴西尔二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对拜占庭帝国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巴西尔二世(希腊语:Βασ λειο Βουλγαροκτ νο,958年—1025年12月15日),拜占庭(962年—1025在位,976年—1025年亲政)。 拜占庭马其顿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62年。他在位期间,达到了第二次黄金时期(第一次为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于公元1018年灭亡了的保加利亚第一王国。 同时,巴西尔二世还重申了罗曼努斯保护小农的法律,此举缓和了国内的矛盾。 公元1025年,在攻击西西里岛的前夕,巴西尔二世因病逝世,终年67岁。 由于他在对保加利亚战争中残忍的对待保加利亚人,所以也有“保加利亚屠夫”的称号。 巴西尔二世时代,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均处于低潮。他在文明世界的西部建立了一个以拜占庭帝国为中心的秩序,对于正处在国家形成关键期的东欧诸民族,巴西尔二世的国际秩序对它们的版图、政治、宗教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巴西尔二世同图拉真、苏莱曼大帝等属于同一类型的君主,都是将一个世界性大帝国在军事、版图、威望推向顶峰,但具有开创性质的影响则相对不多。拜占庭的环境和相对繁荣的经济文化,使它极易受到攻击,而拜占庭皇位的耀眼光环,也引得众多英豪为之折腰。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再加上幼年即位的险境,使巴西尔二世经历了比一般帝王多得多的考验和挑战。正因为如此,巴西尔二世的盛世是堆积在阴谋、权术和凶残的基础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