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明末文学家张岱,因迈克儿·伍德的BBC纪录片《中国故事》走红网络,其人其著作再次被绍兴市民所追捧。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其远祖是宋代抗金名将张浚,高祖张人复是进士,曾祖张元忭是状元,祖父张汝霖是进士,到了父亲张耀芳,不事生产,日日沉浸于古书帖括之中,年年考试又不第,家境日衰。出身如此显赫之家,虽家境时有起落,但无妨张岱前半生戮力于声色犬马,纵情于风雅癖好,享受着感官欲望之极致。

他在《自为墓志铭》一文,是这样概括前半生的:“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这段文字既是张岱的“自述”,亦是一个文人敢于对自己人生的洞穿,足见其勇气和自信。
那张岱在绍兴的旧居在哪?小编在龙山北麓的“绍兴饭店”碑记上找到了答案:“明代散文家张岱,因清兵入关,国破家亡,诸家子孙零落,便僦居(租赁)快园24年······”原来现绍兴饭店为“快园”遗址。这里面山枕流,环境典雅。据地方志及张岱《快园记》记载,快园最早为明初监察御史韩宜可的别墅。后来,有一位叫诸公旦的文士成为韩家东床,被称“快婿”,园也因之称为“快园”。明代名士祁彪佳在《越中园·亭记》中云:“登龙山之荫,知为公旦诸君之快园。”清兵入关后,国破家亡,张岱也从一个贵公子降为明朝遗民,破床碎几,饔飧不继,生活十分清贫,但他却有机会在快园僦居了24年,他的《快园道古》这部亦庄亦楷之著也在这里问世。
“快园”于清代为道观。至民国十年,热心慈善事业的地方士绅在此兴建善社,历三年有余,名曰“蠡城凌霄社”。当时规定,越中名医都要轮流在此坐诊,乐善好施的善男信女集资采办药材。无钱就医买药的穷苦百姓,都可以到此免费就诊,免费撮药。当时凌霄社药材比一般药店还要齐全,只要出于无奈治病需要,医生处方开出名贵药材,药房也都照给不误。现留存之绍兴饭店“凌霄阁”为该社大殿,东西厢房为储药义诊之处,庭内有花园石桥、桥栏尚存“渡世津梁”四字,均为保存比较完好的当年原物。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述他小时候常随祖父张汝霖到龙山、快园游玩。快园这个地方,可以说凝缩了张岱一生的故园情结。
张岱晚年避居山中,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乡人董金鉴评说:“先生本世家子,年五十遭国变,杜门谢朋好,著书等身。”
前人评价云:“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和对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有“晚明小品集大成”之誉。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
陈北科故居在哪里?贵屿“黄门第”
“黄门第”(又称国舅府)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是贵屿人陈北科的府宅。陈北科曾在朝任大理寺少卿。“黄门第”建筑面积不大,只有60多平方米。据传说当年陈北科建府第时,陈北科的政敌从中作梗,未完工时就谎报已建成,遂使朝廷停止供应材料,以至半途而废。今日的“黄门第”位于贵屿闹市,门面已十分逼仄,但其气势仍在。 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华美村,靠练江岸畔,有座“陈北科府”。陈北科府建筑不算宏伟,但却因名臣陈北科而闻名遐迩。 陈北科府为陈北科故居。是一座潮汕老式房屋建筑,正门有“黄门第”石刻大字,朱红门上镶着圆形铜钉。进入室内,大厅雕梁画栋,两个卧室古色古香。整座故居只有60多平方米面积,尚不及居民“四点金”的一半,堂堂朝内官,故居为何如此简陋?得从陈北科其人其事说起。 陈北科是贵屿镇(明称贵山都)华美村人,原名陈光,字世杰,别号东石先生,明正德六年中进士。相传陈北科上京赴试,途中结识一举子,结拜为兄弟。陈某之姐乃妃子,到京师之后,陈妃认陈北科为“义弟”。民间称陈北科为“国舅”,陈北科府在海内外又被称为“国舅府”。陈北科先授官户部给事中,后步步高升,至大理寺少卿。陈北科在朝为官20年,刚直不阿,甚得朝中同僚信服,也为潮州人民办了不少好事。据史料记载,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游江南,曾要潮州府年年进贡“江南苎麻白布,岭南荔枝,江河鲤鲜”。“光一一婉言谏免”。不久,正德驾崩,嘉靖继位,仍横征暴敛。陈光向上疏,奏明一些权臣欺君误国,特别指出“潮州旱涝灾害猖獗,十年三收,百姓艰辛”,请“免征民役”。但因此引起朝中权臣妒恨,嘉靖十年,陈北科被“恩准归梓”(即被罢官回乡)。 陈北科建故居,相传也有一段波折,原来该故居的规模为现在的两倍,开工后不久其政敌向朝廷谎奏陈北科故居已建成,朝廷中止拨款,陈北科两袖清风,建筑中断,只好草草竣工。 陈北科回到华美村时,并无金银财宝,只带回两箱当时书画家作品,乡人争相到府观赏,陈北科便把所带回书画摆挂于贵屿商店门顶;数百件书画使乡邻大开眼界。此后代代相相传至今,贵屿仍一年举办一次“街路书画展”(当代群众称“街路棚”)。 陈北科回到家乡,壮志未酬,心中愤愤,每每以诗词发泄内心感慨,在《南海歌渔》一诗中,有“岂肯埋首到白头”之句,想重回朝内做官。然而,嘉靖是个糊涂的皇帝,忠言逆耳,陈北科悲愤交集,嘉靖十二年忧郁成疾,不治而死,终年五十五岁。 据华美村的民众介绍,时期,日寇飞机轰炸贵屿,陈北科故居也难以幸免,大半建筑被炸毁。前几年,海内外同胞捐资,把陈北科府按原貌修葺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阳休之隋朝文学家生平简介,作品赏析
阳休之,生于之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卒于之开皇二年,年之七十四岁。隽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弱冠即有声誉。仕魏,历官中书侍郎。之天统中,(公元五六七年左右)除吏之部尚书。凡所选用,才地俱允。周武帝平齐,拜上开府,和州刺史。隋开皇二年罢任,终于洛阳。休之著有文集三十卷,(《北齐书本传》)又撰幽州古今人物志三十卷,(旧唐志作十三卷。此从之新唐志)并行于世。 主要经历 仕魏,累官给事黄门侍郎。入齐,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封燕郡王。周武平刘,除开府仪同,历纳言、中大夫、太子少保。大象末,进位上开府,除和州刺史。至隋开皇二年免。卒于洛阳。 作品欣赏 《春日》 迟迟暮春日,霭霭春光上。柔露洗金盘,轻丝缀珠网。 渐看阶茝蔓,稍觉池莲长。蝴蝶映花飞,楚雀缘条响。 《秋》 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蛾绕烛飞。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 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风生拂雕辇,云回浮绮翼。 《咏萱草诗》 开跗幽涧底,散彩曲堂垂。 优柔清露湿,微穆惠风吹。 朝朝含丽景,夜夜对华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