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时间:2024-07-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华夏大地上,先秦时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诸侯争霸,英雄辈出,谋臣纵横捭阖,武将攻城拔寨,他们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乱世中谱写了令人瞩目的传奇。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先秦时期的12位名将,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那段混沌的历史长河之中。

常言道:将军难免阵上亡,但先秦这12位名将,在战场上几乎都是不败的神话,所以没有一个是阵亡的。

他们有的因奸臣陷害,然后被昏君赐死;有的急流勇退得以善终;也有的壮志难酬郁郁而终。

1、 孙 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终年75岁,寿终正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孙武,齐国人(今山东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吴国名将。

齐国内乱,孙武避乱出奔吴国,隐居潜心研究兵法,后被伍子胥举荐给吴王阖闾,被任命为将军。

孙武最经典之战,就是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孙武指挥3万吴军深入楚国,五战五捷,击败20万楚军主力,乘势攻占楚都郢,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尉缭子赞叹: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吴王阖闾去世后,吴王夫差继位,孙武和伍子胥辅佐夫差击败越国大军,越王勾践也被迫成为夫差的奴仆。

后来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杀害伍子胥。

孙武当即退隐,专心修订其兵法著作——就是那流传千古的兵家圣典《孙子兵法》。

孙武被尊称为孙子,又称兵圣、兵家至圣,有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之誉。

2、 吴起:约前440年-约前381,终年59岁,被敌人乱箭射杀+车裂尸体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吴起,卫国人(今山东菏泽人),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出身于卫国富商之家,为了仕途散尽家财,结果也未能谋得一官半职,还被邻居们嘲讽侮辱,吴起一怒之下宰了30多个邻居,然后逃到鲁国,投入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后因母亲病逝未能回卫国奔丧,被曾申斥责不孝并革出门庭。

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国君鲁元公想任用吴起,但又有顾虑,因为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

吴起杀了妻子表明心迹,打消了鲁元公的顾虑,被任命为将军,率军抵抗齐国。

吴起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华,率领2万鲁国军队打败了8万齐国军队,保住了鲁国,立下了大功。

可是,鲁元公听信谗言,不仅没有给吴起加官进爵,反而将其辞退了。

因此,吴起离开鲁国,投奔魏国。

魏文候任命吴起为将军,要求他进攻秦国。

吴起不负所望,亲手训练缔造了日后令各国诸侯谈之色变的的重装步兵集团——魏武卒,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吴起率领魏武卒打得秦国节节败退,攻破秦国函谷关,差点让秦国亡国,把秦国压制在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夺取了秦国整个河西之地,为魏国拓地千里。

因此,吴起也被魏文候任命为首任西河郡守。

此外,吴起还率军为魏国攻占了中山国,讨伐齐国一直打到灵丘。

吴起率领魏武卒取得了恐怖的战绩:大小76战未尝一败,64战胜利,8战平局。

最经典的战役当属阴晋之战。

秦惠公为了夺回河西之地,调集50万大军来袭,吴起率5万魏武卒+3000骑兵迎战,在阴晋击败对手,使50万秦军大败溃逃。

魏文候死后,魏武侯即位,吴起遭到奸臣谗害,被魏武侯猜疑,只好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北部重镇宛城的守臣,负责防御韩、魏,一年后被提拔为令尹(宰相)。

吴起担任令尹后,对楚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吴起改革令楚国国力大大增强,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不过,吴起的改革触动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楚悼王死后,吴起从前线回来奔丧,就在治丧处被预谋已久的旧贵族乱箭射杀。

这还不解恨,这些旧贵族还把吴起的遗体车裂分尸。

不过,吴起也没让他们好过,他故意躲到楚悼王的尸体边上,导致一部分射向吴起的箭矢射中了楚悼王的遗体。

攻击亵渎先王遗体,这是灭族的大罪。

参与谋杀吴起的旧贵族们,有70多家射中了楚悼王尸体,因此被新即位的楚肃王夷灭三族,算是为吴起陪葬了。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吴起,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有极高的成就,是政治家、改革家,也是军事家,在后世被尊称为吴子,与孙武并称孙吴。

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他还留下了军事著作《吴起兵法》,是古代著名兵书,为《武经七书》之一。

3、 孙膑,约前378年-约前302年,终年76岁,寿终正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孙膑,齐国人(今山东人),孙武后裔,军事家。

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

庞涓妒忌他的才华,在出任魏将后,将其骗至魏国挖掉膝盖骨,令孙膑不能出仕。

后得齐国使者帮助潜逃入齐,为田忌门客,献下驷对上驷之策,助田忌赛马获胜,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

孙膑指挥的经典战役有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败魏军,活捉庞涓

庞涓率魏军包围赵国邯郸,孙膑作为军师与田忌领兵救援,并献上围魏救赵之策,率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回师救援。

此战,孙膑不仅解了邯郸之围,还击败了轻装回援的魏军,活捉了庞涓,这就是桂陵之战。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马陵之战:败魏军,俘虏魏国太子魏申,庞涓也被迫自刎。

13年后,庞涓率魏军攻击韩国,齐国再派孙膑领兵救援,孙膑再次施展围魏救赵之计,率军袭击魏国都城大梁(攻敌之必救)。

庞涓率军从韩国回师救援,孙膑使用减灶之策迷惑魏军,诱敌深入,在马陵埋伏重兵。

魏军进入包围圈后,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

庞涓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而亡。

魏国太子魏申被齐军俘虏。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马陵之战后,孙膑的老东家田忌被齐国丞相邹忌陷害,流亡楚国避难。

孙膑就此归隐,专心研究兵法,创作出了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4、 白 起:约前332年——约前257年,终年75岁,被秦王赐死。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白起,秦国人(今陕西人),秦国名将,中国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一生东征西讨,战功赫赫,杀人盈野,他的主要战绩有:

公元前293年,白起统兵,于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夺取了五座城池,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公元前279年至前278年,率军伐楚,重创楚军主力,攻克楚都郢城,夺取了大片楚国领土,成立南郡,白起因功受封武安君。

公元前273年,白起率10万秦军在华阳击败赵、魏联军,斩首魏军13万、溺毙赵军2万。

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汾水之畔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公元前262年,白起在长平击败赵括,坑杀40多万赵军。

长平之战后,因为秦国宰相范雎的阻挠,白起撤军回国,未能趁机一举灭亡赵国。

从此白起和范雎结怨,因范雎谗言陷害,白起被秦王剥夺军权,废黜为士伍,最后被赐死。

白起一生中攻下了70余座城池,斩首100余万敌军,被誉为战神。

他也曾著有兵书《阵图》《神妙行军法》,可惜已经失传了。

5、 廉颇,约前327年——约前243年,终年84岁,寿正终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廉颇,赵国名将,一生为赵国东征西讨,立下赫赫功勋,主要战绩如下:

公元前283年,乐毅组织五国联军讨伐齐国,廉颇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国境内,攻取阳晋,威震诸侯。

公元前276年,廉颇率军攻占魏国几邑(今河北大名)。

公元前275年,廉颇率军攻占魏国防陵和安阳;

公元前260年,廉颇统帅赵军阻秦军于长平,高沟深垒,坚守不出,秦军无可奈何,只好施展反间计,令赵王派赵括来替换廉颇。

公元前251年,燕国命大将栗腹和卿秦兵分两路袭击赵国,廉颇先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敌军主将栗腹;又在代地大破卿秦等,将其俘获。

公元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国的繁阳。

也就在这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

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

廉颇离开赵国,流亡魏国。

廉颇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一直赋闲在家。

楚国派人暗中将廉颇接走,任命他为将军,但廉颇还惦记着赵国,没有为楚国立下功劳,最后在楚国都城寿春逝世。

6、 乐毅,约前315年-约前254年,终年61岁,病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乐毅,中山国灵寿人(今河北省平山县),燕国名将,受封昌国君。

诸葛亮有两个偶像,一个是千古名相管仲,另一位就是千古名将乐毅了。

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以这两位先贤来鞭策自己。

燕昭王求贤如渴,筑黄金台招募天下贤才。

乐毅出使燕国,燕昭王礼贤下士,乐毅被其打动,决定留下为燕国效力,被任命为亚卿。

燕国和齐国有仇,乐毅联络组织燕、赵、魏、韩、楚等五国联军讨伐齐国。

乐毅担任上将军,指挥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击败齐国主力。

此战之后,其他诸侯国大军各自回国,乐毅率燕国大军独自乘胜追击,攻下齐国都城临淄,以及其他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收服。

乐毅为了收服齐国人心,巩固燕国在当地的通知,就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优待地方名流的措施,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就在这关键时刻,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燕惠王)。

燕惠王不信任乐毅,中了田单的反间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

乐毅走后,骑劫被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一路败逃回燕国,齐军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

乐毅不敢返回燕国,流亡赵国避难,被赵王封为望诸君,后一直终老于赵国。

后世,唐肃宗建立武庙,乐毅入选,成为武庙十哲之一。

7、 田单,约前316年-约前250年,终年66岁,病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田单,临淄人,齐国名将,出身于齐国远房宗室,开始只是一个管理临淄市场秩序的小吏。

乐毅率五国军队攻破齐国,田单率族人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率领即墨全城军民抵抗燕军五年。

燕昭王死后,田单趁机施反间计,挑拨乐毅和燕惠王关系。

燕惠王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乐毅被迫出走赵国。

田单在即墨城下,用火牛阵击败骑劫统帅的燕军,然后乘胜追击,将燕军赶出齐国,收复所有丢失的70多座城邑。

田单也因功被齐王封为安平君。

后来,田单也受到齐王猜忌,出走赵国,后病逝于邯郸。

8、 赵奢,约前315年—约前262年,终年约53岁,病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赵奢,赵国名将,封号马服君,有个儿子叫赵括(长平之战的主将)。

赵奢早年是管理赋税的官员,公元前280年被任命为将军,率军攻取了齐国的麦丘城。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

赵王急召各位将领商讨救援之事,廉颇和乐乘都没把握取胜,不敢接下任务。

唯有赵奢提出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临危受命,率军救援,来到阏与后迅速抢占北山制高点,居高临下,击溃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赵奢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所得赏赐也全部分给了麾下将领士卒,因此士卒愿意为他效命。

魏武帝曹操就非常仰慕赵奢的为人。

9、 王翦,约前303年—约前214年,终年90岁,寿终正寝。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王翦,今陕西富平县人,秦国名将,为秦灭六国立下了赫赫功勋,主要战绩如下:

公元前236年,王翦率兵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

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攻打赵国,遭遇赵国名将李牧,相持一年。

王翦用反间计令赵王除掉李牧,然后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投降,赵国就此灭亡。

公元前226年,率军攻破燕国都城,灭亡燕国。

公元前223年,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攻克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一年后,王翦平定楚国南部,楚国灭亡。

东方六国,王翦一人就攻灭了三个;而魏国和齐国是被王翦的儿子王贲所攻灭。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后,80多高龄的王翦退隐。

10、 魏无忌,约前295年-前243年,终年52岁,郁郁而终。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魏无忌,魏国名将,魏国国君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封号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

魏无忌礼贤下士,全盛之时门下食客三千人,可谓人才济济。

司马迁在《史记》称赞信陵君说: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公元前258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魏安釐王害怕秦国报复,命大将晋鄙拥兵观望。

信陵君魏无忌苦劝无效,就盗取了魏安釐王的兵符,带着门客到前线杀了魏军主将晋鄙,夺取兵权,然后率军与赵、楚联手击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公元前247年,秦国大军进攻魏国,魏安釐王任命魏无忌为上将军,魏无忌派使者各诸侯国求援,各国纷纷派兵来援。

魏无忌指挥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使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魏无忌声威大震。

秦国使用反间计离间魏无忌和魏安釐王,魏安釐王派人到函谷关代替他执掌魏国兵权。

没有了领头人魏无忌,五国大军原地解散,五国攻秦计划失败。

魏无忌从此心灰意冷,不再过问朝政,每日沉迷酒色。

四年之后(公元前243年),魏无忌郁郁而终。

11、 李牧,约前285年—约前229年,终年56岁,被昏君赵王迁派人暗害。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李牧,河北省邢台市人,赵国名将。

李牧,原本常驻赵国北部边境,防御匈奴。

公元前244年,李牧诱匈奴深入赵地,然后两翼包抄,出其不意歼灭匈奴十余万骑,乘胜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

此战后,匈奴人10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公元前243年,李牧奉命率军进攻燕国,攻克武遂、方城。

公元前233年,李牧在肥之战中击败秦军,大破秦将桓齮部;

公元前232年,李牧在番吾之战中再次击败秦军;

公元前229年,王翦统帅秦军大举来袭,李牧率军迎敌,相持一年多。

王翦奈何不了李牧,就用反间计,挑拨李牧和赵王的关系。

赵王果然中计,派人暗害了李牧性命,夺取了兵权——这真的是自毁长城,令人扼腕叹息。

李牧死后,王翦再无敌手,秦军势如破竹,最后攻破邯郸,俘虏赵王,灭了赵国。

12、 蒙恬,约前259年—前210年,终年49岁,被秦二世逼迫自杀。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蒙恬,秦国名将,军事家,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 。

秦国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先后攻占收复河南地 (今内蒙古河套地区),自榆中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

战后,蒙恬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有力的遏制了匈奴骑兵的南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病逝,赵高封锁消息,与胡亥密谋篡位,矫诏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

扶苏当场自尽,蒙恬请求申诉,被囚禁于阳周。

胡亥篡位后,在赵高的怂恿下,派人前往阳周逼迫蒙恬自杀——一代名将不幸死于卑鄙小人之手。

战国12名将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李牧53,廉颇84,白起和王翦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孙子、吴起、孙膑、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赵奢、乐毅、田单、信陵君、蒙恬……这些璀璨的星辰虽已陨落,但他们的光芒仍旧照耀着后世。

时光荏苒,距离他们叱咤风云的时代已逾两千载,然而他们的丰功伟绩,却如同镌刻在石碑上的史诗,永恒地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之上。

他们的名字,在世间传唱不息。

他们的身影,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如同那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他们的战功,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英勇,都被后世传颂,成为永恒的传奇。

他们,是历史的巨人,是时代的英雄。

他们的名字,流芳千古,永远不会被遗忘。

每当人们提及他们的名字,都会心怀敬意,感叹他们的伟大与卓越。

阿拉伯之春对西方国家带来了怎么样的影响?最后结果如何

战争是解决内部和外部矛盾最有效的手段,前提是活着的人要承受战争带来的伤害,消灭掉对手取得和平看似是一个有效的结果,实则不然,对手虽然没了,未来的路依旧要摸着石头过河,淹死依然是个概率问题! 叙利亚内战打了七年,从一个繁荣美好的国家变成如今的满目疮痍,而追本溯源则是起源于突尼斯的运动,它不仅让突尼斯一蹶不振,周边的国家无不被这股浪潮席卷,一夜之间穆斯林国家统统变天,叙利亚也没能够独善其身。 那什么是阿拉伯之春呢?从本质上讲是该地区内外因相互结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是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爆炸,政府独裁,宗教力量和世俗化力量相互斗争,而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却单一脆弱,无法满足国民生活生产需要,而外因则是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在全球的蔓延。 阿拉伯之春起源的过程也是因为没饭吃的问题,当时突尼斯的领导人本·阿里其实就是一个穿着合法外衣的独裁者,他倾向于推广世俗化,亲近西方的政策,虽然西方国家觉得这个兄弟不错,奈何09年欧债危机爆发,欧洲人去突尼斯旅游的人数大幅下降,突尼斯经济一触即溃,青年失业暴增,2010年,一个无饭可吃还被警察暴揍的小贩一把火把自己烧了,突尼斯首都旋即发生发生动乱,本·阿里匆匆逃跑,西方眼中的典范国家就此OVER。 本·阿里跑了,烂摊子还要收拾,突尼斯的总理按照宪法规定发表声明宣布暂任总统,屁股还没坐热,当天晚上就有人质疑他不是合法获得了转交权力。而突尼斯宪法委员会认定总理此举违宪,总统职位被交给国家的大议长。狗血的是一个月后,有人攻击大议长跟本·阿里是一伙的,大议长也被赶下台,此后本·阿里所在的政党宪政民主联盟被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就地解散,一地鸡毛。 突尼斯虽然是这次运动的发源地,本身受到的伤害也不小,却没有想其他国家那样发生质的动乱,更不像叙利亚这样,原因是地理位置,国家地盘等原因,此后虽然世俗主义和伊斯兰派相互斗争,毕竟只是政党之间的,并没有引起大的旋涡,最后在14年的大选中,原来本·阿里政府成员Beji Caid Essebsi获胜,当选为新一届总统,来来回回真是精彩。 阿拉伯之春运动可以玩的起来有几个条件,1,革命前,这些国家实质上实行的是独裁制。2,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西方,欧债危机爆发后本国经济马上完蛋,无法享受经济增长福利的民众自然要起来反对政府。3,革命后旧独裁者压制下的社会问题逐一显露。 回到当时的自焚小贩身上,他本质上一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历史总要找个人扛起这口锅,小贩本来是个大学生,经济好的时候,很多突尼斯大学生从事导游、服务业工作,欧债危机爆发后,突尼斯大量失业——偏偏他们又是自尊心比较强的人,不接受底层社会地位,又受不得警察的毒打,所以一把火,烧的阿拉伯国家八年不灭。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随机文章最贵的美国海狼级核潜艇,专家表示性能并不领先很快退役美国黑鹰战斗机简介,最先进海军直升机(531万美元一架)什么是新72法则,最简单的计算本金翻倍的方法(投资必备)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虫洞为什么会出现,虫洞为什么是球体/NASA表示黑洞可能是虫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孙斌是如何死的?孙斌一生有什么著作

战国时期齐国人,他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据说是的后代,孙膑的真实姓名不可考,据说他的原名叫做孙伯灵,后人叫他为孙膑是因为孙膑受膑刑被人挖去了膝盖骨,因此而得名。孙膑的《孙膑兵法》与《兵法》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名著。直到今天,它们的意义也极大。 孙膑在军事上建功卓著,特别是他的计谋,他懂得怎样利用作战双方的心理,依据作战地形、地势对战争进行估测。据说,孙膑是门下的高材生,鬼谷子所授的纵横之术,本来就是善于对于人心理的揣测,从孙膑以后的作为,可以清晰看到,孙膑完全学到了老师鬼谷子的精髓。甚至比老师还要厉害一些,孙膑的聪慧引来了同窗好友的嫉妒。并在其后,遭到了庞涓的暗算,对于精通权诡的孙膑来说,居然遭到了庞涓的算计,不得不说实在是个讽刺。 受到身边的人欺骗,尚且让人心里难过,更别提是作为同窗兼好友的庞涓差点要了孙膑的小命。话说,庞涓当初挖去了孙膑的膝盖,以为孙膑就会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没想到,孙膑靠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他来到了齐国,并且在齐国施展拳脚,很快就誉满天下。 孙膑对齐国的主要贡献是将政治利益最大化与军事行动的完美结合起来。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一次救了赵国,一次救了韩国。在外交上给齐国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关系。特别是韩、魏交战,既折损了魏国的力量,又使韩国破败无法持两端,到头来还要感谢齐国,无意中造个机会拉拢了小国,然后作为正义之师,团结小国的心,孤立、打击大国,最后成功争霸。孙膑考虑得如此长远而周到,不得不令人佩服他过人的胆识和谋略。 初到齐国的他,以“赛马”而誉满齐国,作为齐国最聪明的人之一,被田忌推荐给了齐威王,从此后孙膑的人生得到改写。 孙膑足智多谋,他多次指挥齐国的作战,很擅长另辟蹊境,具有一种逆向思维。公元前354,魏国军队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在情急之下向齐国求救,此次战争孙膑作为军师,坐镇桂陵之战。 一般人率领军队,定会直赴前线去解救赵国,而孙膑偏要独辟蹊径,他的逆向思维又再次发挥在战场上。他弃魏国大军而不顾,挥师直入魏境,齐军直指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仓促班师回朝,而被孙膑杀的措手不及,魏军损失万人,魏将庞涓侥幸得脱,这就是“围魏救赵”中孙膑的用兵策略。 而在马陵之战中,孙膑再一次表现出过人的智慧。桂陵一战后,魏军大举攻韩,韩国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击,向齐宣王求救,齐宣王犹豫不决,孙膑以“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计策,说动齐宣王出兵。待韩魏双方都打得疲倦后,齐国再出击,依旧是围困魏国的国都,于是韩国之围不救而解。 孙膑两次都围困魏国的国都大梁,让魏国国君很气愤,决定集结军队与齐军一决胜负。孙膑得知后,迅速将军队撤回齐国,并在撤退过程中实施“减灶之计”,向魏军示弱,以为齐军每日都有逃兵,以此蒙蔽了魏军的心智,魏将庞涓上当,只身率轻骑部队围困齐军的军队,结果发现齐军隐藏实力,而势单力薄的庞涓部队,就被齐国军队杀死了。 马陵之战后,孙膑的好搭档田忌遭到了猜忌,流亡楚国。而孙膑在帮助齐国建立功业后,也同他师父一样,隐居山林,不得而终。他潜心研究军事理论《孙膑兵法》,则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