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军师,而且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那么,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和他一道行动呢?

1、没得益州时不能丢荆州
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上投降了曹操。这样一来,曹操马上把目标转移到刘备身上。刘备本来就是前来依附刘表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部署,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大败溃逃。无奈之下,诸葛亮提出要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同意后,随派诸葛亮到了东吴。赤壁之战,周瑜打败了曹操,再加上魏国军队染上了瘟疫,曹军只好退回到北方。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但占据了荆州的江北部分地区,还顺势收复了荆州江南的三郡——零陵、桂阳和长沙。
曹操赤壁失败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二月,刘璋邀刘备入川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上半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荆州,刘备占据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刘备虽然在当时的天下或者说在荆州地区有一点仁义之名,但他自己的施政方针究竟如何,老百姓尤其是荆州士族还要有所感受才行。也就是说,荆州的人民还需要刘备来安抚。西川要夺取,刘备又必须亲自去,不管是这种重要的战略行动还是刘璋的邀请,都必须是刘备自己去,而不能由他人代替。刘备一走,荆州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镇守。否则,总不能在益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先丢了荆州吧!因此,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让诸葛亮协助他。
庞统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他到底是如何死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历史上的真实死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演义》是根据三国期间的真实事件改编,作者罗贯中以优秀的文笔演绎了三国时期的那些风云人物和重要事件。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的足智多谋,一系列的计谋让人钦佩至极,甚至被人神话。 而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和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凤雏庞统,他的才华和诸葛亮不相上下,但是让人深感遗憾的是庞统却死得比较早,不过,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死因与历载有着很大的出入:罗贯中写的是庞统死于落凤坡,史书上记载的却不是这样。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庞统的真实死因吧。 在《三国演义》当中,庞统因为中了张任设下的埋伏,导致自己陨落于落凤坡,但是要和历史资料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和史书记载大有出入,事实上,庞统没有受到埋伏,也不是被张任设埋伏害死的。《·蜀书》中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意思就是说庞统在攻城时冲过靠前,被流矢射中不幸身死,当时庞统已经包围了雒县,张任又如何设埋伏让庞统落网呢?所以庞统中了埋伏而死纯属罗贯中虚构。 此外,庞统死亡的地点也有很大的出入,史书上记载庞统死在雒县的城外,但是《三国演义》当中庞统的死亡地点在落凤坡,当时雒县和落凤坡相隔有39公里之远,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更重要的一点是三国时期并没有落凤坡这个地名,这是在时期才有的地名。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进行了艺术化改动。可见书中庞统的死因是罗贯中想象出来的,并非历史真相,所以后来不少学者在经过仔细的研究后,发现被罗贯中忽悠了很久。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但是里面很多桥段都和历史真相有出入,尽管罗贯中改动了很多历史事件,瑕不掩瑜,没有他就不会让三国历史如此引世人注目,只是不要把《三国演义》当做正史来读就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庞统如果没有死,蜀国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对假如没有死,蜀国结局会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的英雄人物中,长得丑的人其实并不少。但要说长得丑又有能力的,就只有庞统一人了。罗贯中的如此描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看这描述就能想到庞统那副丑陋的尊容了。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庞统一定是长得奇丑且并不讨喜。倘若庞统生的一幅英俊无比,,迷倒万千少女的容貌,想必罗贯中也不会这般讽刺他的长相了。 虽然庞统长得丑,但却是一个能力超凡卓越的人。他最开始是给集团投的简历,准备去面试上班。我们这个年代上班都会考虑到工作离家近好点,那个年代交通又不方便,更得考虑离家近点了。身为荆州人,庞统第一时间就找到当地最大的吴国孙权。毕竟谁也不愿意长年在外地上班。 无奈的是,庞统事情想的挺美,但奈何长得太丑。孙权是个十足的外貌协会,见到庞统后愣是没正眼瞧他。原因很简单,庞统确实是个超凡卓越的人才,但凡人才大都自傲,而庞统也如此。所以他绕着弯的贬低损了孙权最喜爱的大都督,以贬低周瑜的方式抬升自己,结果可想而知的悲剧了。所以说随意评价人着实是不好的,而且是评价的是人不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你还评价的那么精准到位,这不是给孙权添堵吗。 但庞统也是个重情义的人。周瑜死的时候,曾经在周瑜手下做过功曹的庞统手扶周瑜的棺椁,一路送葬到吴国。无论庞统是真情义也好,做样子也罢,此种行为无疑是让自己的知名度风靡了吴国各个阶层。 幸好有能力的人始终不是靠脸吃饭的。当时和孙权刚刚合作在中打了个大胜仗,蜀国吴国关系甚好,吴国的便将庞统推荐给了刘备。刘备一看是合作伙伴推荐的人才,怎么都要给予一定的面子就直接录用了,然后给了庞统一个县长大小的职位。 庞统自然对县长这岗位瞧不上,悲剧的被免去了管制。直到过去了很长时间,专门致信刘备再次推荐他时,刘备才总算是对庞统有了些印象。而且这次诸葛亮推荐庞统的时候说,庞统是辅佐君王的大能臣,你怎么能让他去当县长呢,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刘备收到诸葛亮信件后,马上花时间专门和庞统小哥来了次促膝长谈。通过一番深切的交流后,逐渐给予庞统信任并委以重任,让其担任了与诸葛亮同样重要的中郎将职位,一起为刘备治理蜀国出谋划策。 庞统给刘备曾献过上中下三策,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经过一番运作后,顺利占据了蜀中,成为三国中蜀国的,虽然蜀国的面积是三国中最小的。颇为可惜的是,庞统的长久大计是定完了,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就死了。一身大才付诸东流。现在说起来,庞统 错就错在不该去掺和武将的工作,攻打雒县,他非得好死不死的冲在前线。结果被张任带兵射成了刺猬,最终葬在了落凤坡。墓地还是刘备亲自挑选的,也是没谁了。 那么回到最终的话题,假如庞统没死呢? 依照蜀国当时的布局,诸葛亮是不会安排到西川而是守护荆州的。因为诸葛亮是刘备手中三大军师排名前三的。但庞统的死去改变了计划,诸葛亮没办法只能放下荆州的工作去西川,这才导致了一人守荆州,被白衣过江之计夺下荆州,继而败走麦城,丢了性命。 关羽死后,刘备不计一切代价的丧心病狂的攻打吴国,被陆逊大败火烧连营七百里烧掉了蜀国大半家底。然后就发生了一代箭神被一箭射死,猛将被人割头杀死,刘备的忠实手下麋芳和干儿子也背叛了。之前虽然说不上顺风局,但也算是平风局,因为这一连串事件蜀国直接进入了弱势的后期逆风局。 倘若庞统不死,诸葛亮必然和关羽共同守荆州,吕蒙那个白衣过江的计策在诸葛亮这里必然失败,荆州和蜀中互为呼应,蜀国名将老将都还健在,吴国周瑜刚死不久没有出色的谋士,必然任蜀国宰割了。 随后大将常在,谋士长存,刘备的神演技搞人脉拉关系一绝,百姓依附,民心所向,刘备恢复汉室江山并无不可。 老白最后只能说一句:庞统之死,为自己画上了生命句号的同时,也为蜀国画上了一个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