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纵观历史,人类遭遇了许许多多的瘟疫,有些瘟疫传速度快,死伤亡人数不计其数,对人类后代影响极大。之前小编为大家讲解过最惨痛的人类十大灾难,那么今天呢就为大家揭欧洲黑死病十大隐瞒真相,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欧洲黑死病十大隐瞒真相

1、黑死病,就是鼠疫,最严重的鼠疫要数欧洲中世纪大瘟疫,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抹去记忆的悲惨时刻,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极大,死亡人数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欧洲战争死亡人数仅占人口的5%。

2、有些人认为瘟疫是上帝的惩罚,诺查丹玛斯是最早的鼠疫医生之一,黑死病由老鼠或其他小啮齿动物携带的跳蚤传播。威廉·莎士比亚目睹了黑死病的可怕后果,在1352—1353年,黑死病传播到了俄罗斯,最后结束了最血腥最残忍的征程。

3、黑死病彻底改变了欧洲经济,黑死病导致欧洲25%至60%的人口死亡。专家说鼠疫耶尔森菌是导致鼠疫的真正原因。在瘟疫的整个过程中,人们都不鼓励洗澡,因为人们认为这为疾病打开了开口。

4、鼠疫病毒现在没有过去那么致命了,迷信理论和科学上的无知极大地助长了黑死病的传播。这种可怕的瘟疫始于1328年,一直持续到1351年。在剑桥大学,40位教授中有16位死于瘟疫。

5、它始于1200年代的南亚喜马拉雅山,天主教会也被认为是黑死病的罪魁祸首,糟糕的卫生习惯是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一个巨大因素。

6、黑死病被用作早期的细菌战,隔离这个词是在黑死病时期发明的。猫和老鼠都感染了这种疾病,但是狗却很好。黑死病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流行病之一,造成7500万至2亿人死亡。

7、在中世纪的英格兰,黑死病杀死了大约400万人中的150万人。木箱上画了一个红十字,以表明里面的尸体已经死于黑死病。2012年,俄勒冈州和科罗拉多州报告了黑死病。

8、芳香疗法是黑死病时期的一种流行疗法,尿液和粪便也是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法。为了避免犯虚荣心的罪过,人们被劝阻不洗澡和换衣服。

9、在英国,有一个村庄自愿隔离自己以防止瘟疫的蔓延。黑死病杀死了50%的巴黎人、40%的埃及人和60%的伦敦人。黑死病是一种传染病,常被称为“瘟疫”。

10、全世界约有2500万人死于黑死病,大多数人在生病后三天内死亡,许多人在12小时内死亡。病人的身体被渗出脓和黑色的血所覆盖,所以被命名为黑死病。

三姓家奴吕布诛杀董卓背后三大历史之谜:三姓家奴吕布为什么刺董?
在中国民间盛传的“”之一的貂婵,《后汉书》、《》及《》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婵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等,据传是时司徒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便将貂婵包装为“闭月”,让她先投怀,再引诱,以色相离间董卓与吕布,最终由吕布除掉董卓。 然而,历史上吕布诛杀董卓,跟这位貂婵美女毫无瓜葛。 一、是真是假? 作为之“闭月”貂蝉,在演义里是王允连环计杀董卓的关键人物,在男人味甚重的《三国演义》里,这位女子的形象同样光辉夺目,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三国演义》,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貂蝉不是人名,和称为明公、称为使君、称为君侯一样,貂蝉是以官职作为称呼。 貂蝉本指貂蝉冠,把侍从官员的帽饰叫做貂蝉冠。而掌管朝廷官员的貂蝉冠的宫女,就被叫做貂蝉。 其次,貂蝉是不是真有其人呢? 《三国志·吕布传》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后汉书·吕布传》载:“卓又使布守中阁,而(布)私与侍婢情通,益不自安。” 而正史中关于王允的记载,却未曾提到过“貂蝉”,或者“侍婢”“歌伎”“义女”什么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貂蝉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董卓的侍婢,罗贯中把这个侍婢写成是王允的义女,名为貂蝉,王允借这个“貂蝉”的美色,使得吕布与董卓反目,也即是“连环计”。 另外,要提一点的是,貂蝉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始于罗贯中,在杂曲《连环计》就有了。 弄清楚了以上事实,那么我们可以明白,吕布虽然确实是一个,但并非是因为和董卓争女人而刺董的。 二、吕布为什么刺董? 首先,这和董卓入京之后,本性毕露有关。 在《谈谈早期的吕布》里也有说到,董卓入京之前名声还是不错的,俨然一个治患惩弊的贤臣(参照《资治通鉴》)。 到了京城以后,自号“尚父”,残杀大臣,朝廷覆乱。《三国演义》将其描写成,确实有根有据。 其次,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变差。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情(和貂蝉无关)就要动手杀了吕布。这如何能让吕布不心中记恨。 且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怕被发现,而与董卓产生隔阂。 最后要说的原因,也恐怕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允的唆使。 董卓为祸朝廷,身为司徒的王允想杀死董卓。而董卓出入阵仗甚大,防护森严,必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去行刺。 于是他看中了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王允厚待拉拢吕布,为的就是唆使他刺董 《三国志·吕布传》载:“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当时的董卓已经神憎鬼厌了,王允又是声望地位甚高的司徒,吕布在王允的唆使下,又考虑到自己和董卓的恶劣关系,因而刺杀了董卓。 三、王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王允成功策反吕布,为朝廷除去大害,确实立了大功。 但是,王允对于吕布,从来都只当其为工具。 《后汉书》记载“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剑客类似于“轻侠”,是“游侠”里层次最低的。 《资治通鉴》记载“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不可。”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 尽管吕布刺董之后想与王允一同辅政,提出杀掉董卓部曲并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可王允根本没有理他,后来董卓余部果然反扑,王允死于城破之时。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此事从侧面看出了,王允到底怎么看待吕布的。 《资治通鉴》记载“卓之死也,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在王允坐,闻之惊叹。” 吕布只身刺董的时候,王允和蔡邕在一起。 蔡邕是谁?蔡邕是董卓信任的人。 王允是行刺的主要策划者,而吕布刺杀董卓的时候,王允却和董卓这一阵营的蔡邕一起喝茶。 是因为王允和蔡邕交情好吗?不可能~~蔡邕听到董卓死了的消息而叹了一口气,王允因为这个理由处死了蔡邕。那么原因只有:万一刺杀行动失败,自己可以因为和董卓信任的蔡邕在一起而得到保护!吕布在王允心中,只是工具罢了~~连同蔡邕也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纪晓岚竟有这样一种怪病,皇上赐2个侍女后病就好了
,字晓岚,清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很得的赏识。1772年受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此项工作先后历时十九年,终于总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 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纪晓岚不仅在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现今,大家对纪晓岚的了解大都来源于电视剧,在电视剧中纪晓岚,风趣幽默,风度翩翩,经常整得。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真的是这样吗? 据史料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就是相貌丑陋,眼睛还近视。除了长相丑陋外,纪晓岚还有很多怪癖,最让我们所熟之的就是他喜欢吸烟的这件事了。有次,乾隆急诏,纪晓岚来不及将烟熄灭,只好把烟袋藏在靴子里去朝见圣上。烟在靴子里燃烧起来,纪晓岚忍着痛,希望皇上快点结束,只到裤脚冒出烟来,皇上问他怎么回事,纪晓岚答:“失火了!”皇上赶快让他出去救火,纪晓岚才颠着一只脚出去了。以后有好长时间,纪晓岚不得不拄着拐棍。 纪晓岚除了吸烟这一怪癖之外,还有一个怪癖,简直与电视剧中形象相差!在剧中的纪晓岚看上去很斯文,而且还不好女色,但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却十分的好女色。在《虫鸣漫录》中记载:“纪文达公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再比如在《栖霞阁野乘》中曾经记载,纪晓岚自幼天赋异禀,能够夜间视物,而且非常好色,“一日不御女,则肌肤欲裂。 纪晓岚的这一怪癖,可苦了家中的侍女。据记载,纪晓岚在编辑《四库全书》的那段时间,住在宫中,几日没有回家,身体就开始变化,开始变得“两眼暴赤,颧红如火”,前来视察的时候,被他这副样子吓了一大跳,纪晓岚倒也没有隐瞒,将实情告诉了乾隆。 乾隆得知情况后,找来两个宫女给纪晓岚伴宿,一夜之后纪晓岚的病情果然好了,生龙活虎。《四库全书》编好以后,乾隆把这两名女子赏赐给纪晓岚做了侍妾,纪晓岚由此非常得意,并自诩“奉旨纳妾”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