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军已经占领了制高点雨花台可以俯射南京城内的国军,国军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日军与国军第74军展开反复争夺,直到到下午5点,水西门内外的民房都被日军的炮火打烂。到处起火,阵地岌岌可危。12点20分日军第6师团47联队的第1大队第3中队长三明保真大尉带领部队冲进了中华门。安东军曹把一面日章旗挂在了中华门上。随后太平门也被日军突破了,守军第83军第153师师长姚中英阵亡。
下午4点,唐生智口头向大家宣布撤退,但是唐生智却没有任何具体详细的撤退计划,其基本精神就是各自自己找出路。只规定了他自己带来司令部人员从下关撤退。当宪兵司令部副司令萧山令将军指挥宪兵教导团赶到江边却发现自己的船一艘也没有。日军舰艇倒是来了。最后萧山令将军和几百名宪兵在日军两面夹击的炮火下全部阵亡,只12人在紫金山被俘。而在前边打头阵突围的第112师副师长李兰池也在战斗中中弹阵亡。日军继续前进,街头巷战仍在继续,比如日军的1只独立机关枪队遇到一所被国军占据为火力点的房子。日军步兵大队所属的70mm步兵炮第一发炮弹打到了房子的后面,第2发穿进了房顶在房屋里爆炸,第3发炮弹在窗户里爆炸,房子里的国军冲出房子,正被堵在房门前的日军机枪侯着,跑出来的国军都被打倒在地。仅仅3发炮弹,国军的火力点就被消灭了。

本来南京国军司令唐生智在战前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并没有控制船只。但是唐生智突然在12月12日下令阵前撤退,从后面的结果来看,其所制订的撤退计划毫无可行性可言,并且根本就没有安排撤退船只,并且在撤退安排上带有很大的随机性,甚至也没有人通知担任督战任务的第36师。结果第36师为了阻止国军各部队撤退,双方还发生了交火。马嘶人喊,人员嘈杂,伤兵勉强拄着棍子也跟在后面。码头上的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就是没有船。幸亏第74军司令俞济时有路子找了1艘小火轮1次可以装300多人,经过12日1夜的忙活拉走 了第74军的5000多人(后又有2000人归队),第88师第264旅的辎重营在下关控制着一批木船把第88师抢运出去2000多人,教导总队突围 4000人,第36师突围3000-4000人。南京大屠杀60年祭专辑给出的国军突围撤退的数字是32144人。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国军将领的提前逃跑更加重了撤退的混乱。如第71军军长王敬久、该军第87师师长沈发藻等根本未回指挥所;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回到富贵山地下室指挥所后告知幕僚撤退任务,即留参谋长邱清泉处理文件等,自己单独先去下关等等诸如此类的人还有很多。方圆几十里的南京城已经被五路日军围个水泄不通,沟沟坎坎到处埋伏着日军机枪的交叉火力网,别说是一支大部队,就是一只兔子也难以逃脱日军的火力封锁线。只有南京城北面没有日军,可是却有一条汹涌的长江断绝了归路。没有桥梁、没有船只,只有滚滚的江水奔腾而去,无数散兵,难民一片混乱,大家的心理已经完全崩溃,惊嚎不绝,纷纷趴着木头盆,门窗,木棍子等等一切的东西想要飘过滚滚长江。
很快,日军第16师团的先头部队第30旅团第33联队冲到下关,和江面上的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11战队的5艘炮舰,4艘驱逐舰,4艘海巡艇一起两面射击,射杀拥挤在下关和江面上的军民。日军在下关等地俘虏了很多国军,按日军记载这些俘虏“有十二三岁的小兵,也有四十岁左右的老兵,服装形形色色,不禁让人怀疑,这些人是军人吗?”。里面那些青壮年士兵有的是南京城里卖茶碗的小贩被抓壮丁,有的是流浪汉被抓壮丁。第2天,12月14日,日军首先屠杀了4200名无法行动的国军伤兵,随后是屠杀俘虏和以抓逃兵为由到处抓捕男性,南京大屠杀开始了。
朱棣为什么要放弃六朝古都南京而迁都北京?
的在历史上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于他的亦是令人感到疑惑。而明朝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也是令人非常不解。接下来我一起来看看这迁都的其中真相是什么。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面昌平县境天寿山南麓,距首都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域面积达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环葬着的十三位皇帝,统称十三陵,是中国帝墓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处遗址。网络配图 明十三陵中的首陵,是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这位皇帝虽在明代历史上的名气很大,却不是遵照封建帝位继承法,用和平的手段当上皇帝的,而是以武力强取豪夺争得了天下。 原来,明朝开国皇帝的太子早死,不得已只好改立皇太孙朱建文为合法继承人,另外分封诸子为诸王。 可是,他驻守北平的叔父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也就是说以铲除现任皇帝身边的坏人为名,起兵推翻了他的统治,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以胜利者的身份做了皇帝,这便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 按正常的国家制度和君臣伦理原则,燕王作为一方诸侯起兵反对中央政权本是大逆不道,而明朝的官员忠于国家合法制度的建文皇帝,积极抵抗燕王的军队,应该算是明朝的忠臣。 可是,当建文帝一完蛋,燕王率领他的难兄难弟控制了局势,本人成了永乐皇帝,这事态也就随着急转直下了。网络配图 尽管明朝还是明朝,但却是燕王的明朝,而非建文帝的明朝了,那些拥戴文帝的忠臣也就自然地来了个驴打滚儿,猛地变成了反明朝的“奸恶”,也就是现行反革命分子。 这朱棣受他朱元璋奢杀成性的性格和理论的影响,也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杀人魔王。根据“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的原则,对那些直接参与抵抗运动的男性反革命分子,所采取的惩罚方法或剥皮,或油炸,或水煮,搞得整个南京城,哀声一片。 与此同时,那些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妻女、姊妹、儿媳、乃至外甥媳妇等等一切沾得上边的女人,统统弄到妓院里充当妓女,包括五十六岁的老太太在内。 以上的惨景有的发生在南京,有的延续到北京。自从朱棣称帝后,一是觉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的广场上,近自朝廊,远及附郭的雨花台,无不是血迹斑斑,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难免目击而心有不安。 在这种刺激下,便动了迁都的打算,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或者叫眼不见心可安。二是由于朱棣镇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决定将明朝的首都搬过来。网络配图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北平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今天游客看到的故宫、天坛、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等规模宏大的建筑,就是自此开始陆续建造的。不知当时的杀人魔王朱棣是否意识到,他的这个抉择,客观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永乐五年,皇后徐氏(开国名将之女)死去,朱棣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在南京建陵安葬,而是派礼部尚书及“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也就是通常说的风水宝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历史上利奥三世与君士坦丁堡保卫战
自从与拜占庭开战以来,阿拉伯人还是第一次惨败,但是在事实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低头,于是,双方签订了为期30年的和约。原本已经处于的境况之中,此时何以,首次成功地击退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呢?因为拜占庭人最近发明了一件秘密武器——希腊火这是一种类似于火焰喷射器的先进武器,喷出来的物质一遇水就燃烧,被称为“流动之火”,主要应用于海战之中,对战船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令多年以来一直所向披靡的阿拉伯人也不禁胆战心惊,屡屡帮助拜占庭大军化险为夷。 它之所以得名“希腊火”,主要是因为它得益于希腊神秘的炼金术。但由于拜占庭人极端保密,因此其配方鲜为人知,至今已经失传,人们只能猜测其主要成分可能包括易燃的猛火油、原油、硝石、硫黄等,也无法验证其威力到底有多大。不过,据后来被希腊火所伤的人所述,每当罗马人使用希腊火时,士兵们都只能屈膝跪下,祈求上帝来拯救自己。也正是凭借这件独门武器,拜占庭帝国才得以继续掌握地中海的制海权,并保持地中海上的商业活动不受威胁。不过,即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秘密武器,也只能减缓拜占庭帝国衰亡的速度,而不能解决拜占庭帝国的根本矛盾。公元685年9月,君士坦丁四世患痢疾而死,他16岁的儿子查士丁尼二世继承了皇位。查士丁尼二世权力欲极强,渴望像查士丁尼一式一样开创一番大业。他有谋略、有魅力,在他的统治之下,拜占庭帝国有过一段时间的安定和繁荣,但是他也非常残忍、专横、任性,这些缺点最终使他失去了民心。执政第十年,他被伊苏里亚将领列昂提推翻,逃到了保加利亚。 在此后的22年里,拜占庭帝国的更换了6次(其中包括查士丁尼二世的一次复位),这时的拜占庭帝国,版图已经缩小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色雷斯东部、少数希腊港口、亚平宁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上,还聚集了从巴尔干、希腊等地逃过来的上万难民,以及数十万为逃避战乱而来的基督徒。终结希拉克略王朝的利奥三世能否带领拜占庭帝国走向光明?摆在罗马人面前的,是一条未知的路。牧民出身的利奥三在社会动荡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才之人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增加,又有无数平庸之人的衬托,因此更容易凸显出来。不幸生于战乱时期但又“生逢其时”的利奥三世,正是这样一位英雄。 利奥三世原本是位于小亚细亚行省南部伊苏里亚的一个牧民,早年曾经协助査士丁尼二世复位,并且进献了很多牲畜给政府,因此得到赏识,然后像许多罗马皇帝一样因军功而步步高升,官至小亚细亚军区司令,成为小亚细亚的新兴军事贵族。而一个人官位越高,往往野心也越大。有些人的野心只是想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有些人则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利奥三世属于后者,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一展身手而已。公元716年,阿拉伯人兵分水、陆两路,再次围攻君士坦丁堡。这一次,阿拉伯人的大举进攻好像是专门为利奥三世浦设锦绣前程似的当时的皇帝是狄奥多西三世,他面对敌军束手无策,于是利奥三世就在士兵们的拥戴下自立为王,主持了君士坦丁堡保卫战。君士坦丁堡被围困了一年多,但是由于它的防御工事修筑得非常坚固,以及利奥世的沉着应战,因此阿拉伯军始终未能靠近它。 公元717年,狄奥多西三世被关进修道院,利奥三世正式登基为帝次年阿拉伯海军误中利奥三世的诱敌之计,进人君士坦丁堡港,结果遭到希腊火的袭击,许多战船被烧毁,官兵也损失了很多。除此之外,严寒的冬季和可怕的瘟疫也来“凑热闹”,以至于阿拉伯军大量减员,军心动摇,有一部分水兵甚至发动了叛乱。利奥三世抓住有利时机,向阿拉伯军发起了突袭,仅在亚德里亚堡之战中就歼灭了两万多名阿拉伯官兵。阿拉伯国内立即派出两支增援舰队,可是这两支舰队也不敌拜占庭海军,被打得曾经烜赫一时的阿拉伯军就这样全线溃败,以致少数幸存的官兵不得不撤退据说,在这场战争中,阿拉伯总共损失了15万人,战船被摧毁殆尽。这些数据未免有些夸张,不过结果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利奥三世在危急关头挽救了拜占庭帝国。因此,利奥三世贏得了“拜占庭的大救星”这一殊荣,确立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利奥三世来自社会底层,对拜占庭帝国的弊端具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认为当务之急是振兴帝国,再逐步解决帝国的根本矛盾,因此,在获得了“大救星”的殊荣之后,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立刻着手进行改革。他竭力整顿税收,改革参政制度,完善军区制,改善了官兵的生活条件……但是,无论在任何领域,他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阻力,有时候甚至寸步难行。很快,他就发现了这股阻力的来源——基督教。在希拉克略王朝末期,由于阿拉伯人的人侵,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大量流失,叙利亚、埃及、等地相继沦陷,很多基督教徒为了继续享受“免税权”等特权,纷纷从被占领区涌人拜占庭帝国内地,像蛀虫一样啃噬着已经大幅缩水的拜占庭帝国。 随机文章揭秘太平洋底惊现百米巨蟒,传说粗达5米轻易咬死蓝鲸并吞食迅猛龙能否猎杀霸王龙,单挑打不赢霸王龙/群殴可猎杀(得不偿失)量子武器杀伤有多大,可轻易摧毁一颗星球/未来星球大战必备武器野外发现一块神奇的土块,把它冲洗干净后发现是异常漂亮的水晶封神榜真的存在吗,姜子牙封神推翻商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