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现代史

任长霞简介 牺牲时年仅40岁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出生在郑州一个工人家庭。1983年警校毕业后,分配到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从事预审工作。她刻苦钻研业务,从一个不起眼的“新兵丫头”,逐渐成了“办案能手”。1992年11月,任长霞在郑州市公安系统和市政法战线两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勇夺双冠。1994年11月,她又在全省政法战线大比武中,以优异成绩夺得第一名。

  过硬的业务素质,强烈的责任心,使任何嫌犯都休想从任长霞手下溜走。据统计,任长霞在中原分局预审科工作期间,共挖余罪、破积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余人,创造了河南公安预审史上无可比拟的成绩。在郑州市公安局从事公安法制工作,她4年里审核案件千余起,无一错案。

  1998年11月,任长霞被提拔为郑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支队长。同年,市公安局成立打击黑社会势力特别行动队,由任长霞带队,开展打黑专项斗争。在侦破郑州鞋城黑社会团伙案时,任长霞带领公安民警深夜设伏,不费一枪一弹,将76名黑社会团伙成员一网打尽。在侦破郑州市敦睦路服装批发市场王张勇黑社会团伙案中,侦查发现王张勇一伙潜藏在深圳后,任长霞先后两次带队赶赴深圳,与当地警方一起连夜布控,将王张勇一伙8人全部擒获。

  2001年4月,任长霞被任命为登封市公安局局长,成为河南省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公安局长。由于当地各类积案堆积严重,任长霞组织“百日破案会战”。特别是面对在登封白沙湖畔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打杀无辜、民愤极大的王松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时,任长霞通过缜密侦查、巧施计策,组织干警将王松及其65名团伙成员全部收入法网。由于大案要案和疑难案件被接连攻克,当地群众拍手称快,都说登封来了一位“女神警”。

  破案是艰苦的,有时十天半月紧盯在现场侦查、取证,任长霞和干警一样吃住在百姓家,身体力行为干警树立了无声的榜样。

  对各种原因聚集形成的控申案件,任长霞抽调20余名民警成立“控申专案组”,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她还要求把每周六定为“局长接待日”,倾听群众的呼声。

  在登封工作的3年多,公安局的“局长接待日”从没间断过。3年来,任长霞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467人次,使476户上访老户罢访息诉。

  2001年5月3日,在处理登封市大冶镇西施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时,任长霞看到年仅8岁的刘春雨成了一名孤儿,便收养了小春雨,承担起小春雨全部的生活、学习费用。刘春雨至今称任长霞为“任妈妈”。

  任长霞还向全局民警发出倡议,开展了“百名民警救助百名贫困学生”活动。全市有126名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得到救助,重回课堂。

  在任长霞的带领下,3年来登封市公安局帮助困难户达70余户,受益群众达300余人,出台便民利民措施达60多项,上门办证、办牌不计其数,好人好事千余起,警民关系进一步改善。自任长霞到任后,登封市的上访者越来越少,而敲锣打鼓到上级公安机关为登封市公安局和任长霞送感谢信、镜匾、锦旗的,为任长霞请功的,越来越多。登封市公安局也荣获“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称号。

  2004年4月14日晚,任长霞在郑州市公安局汇报完工作,连夜赶回登封部署一起重大案件侦破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于4月15日零时40分牺牲,年仅40岁。

  任长霞1983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曾荣立个人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各种荣誉称号40余次,并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2004年12月,任长霞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任长霞被评为“100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历史趣话:说说流氓帝王汉高祖刘邦的一些奇闻!

(一)论得天下 平定了天下,他与群臣在南宫宴会。当刘邦喝得半酵的时候,对群臣说:“各位列候、将领不要隐瞒朕,都要为我讲出实情。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呢?丧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站起来回答说:“陛下派人,就把这些地方封给各将领。与天下的人同享此利。可是项羽则不封有功劳的人,他把这些人害死;有才能的人,他怀疑这些人;对打胜仗的人,他不给他们记功,对夺取土地的人,他不给他们好处。这正是项羽丧失天下的原因。”刘邦对王睦说:“你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在帷幄中运筹,就能够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我比不上。镇守国家,安抚百姓,转运粮食,保证军队供给。我比不上。指挥百万大军,作战必然获胜,攻城一定能攻克,我比不上。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正是我能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却不能加以任用,这正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群臣听了,都对刘邦的这番议论感到。网络配图 (二)与兄比功 是由萧何监督修建的,它周围有三十八里,由东期、北阈、前殿、武库、太仓构成。刘邦看到未央宫修建得十分壮丽,就显露出愤怒的面容。他对萧何说:“现在,天下百姓已经劳苦了好多年,还不知道是胜利,还是失败。为什么要把宫殿修得这样富丽堂皇呢?”萧何说:“天下虽然没有平定,但是,可以建立像样的宫室。并且,天子是以的,不把宫室修壮丽,就无法体现出天子的威风。这样修建,也使后代不必再增加宫室了。”刘邦听萧何这么一说,就很高兴了。于是,他把都城从栎阳迁到长安,在未央宫前殿设置酒宴,刘邦站起来,捧起酒杯为太上皇祝寿说:“起初,大人常认为臣是一个无赖,不能治理产业,不如刘仲得力。如今臣的产业同刘仲比较起来,谁的多呢?”在殿上的君臣都高呼万岁,笑声充满了宫殿中。 (三)口吃“胜”刘邦 受到刘邦的宠爱,她曾随从刘邦到关东。戚姬日夜在刘邦面前啼泣,要立她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年老色衰,所以很少能见到刘邦。刘邦认为太子太仁慈软弱,而如意却很像他。当时如意已立为赵王,刘邦却把他留在长安,他打算废掉太子而立如意。大臣们都为太子说情,但是,刘邦拒不采纳。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廷中为太子争辩,刘邦让周昌谈一谈理由。可是周昌口吃,加上他又非常生气,他只能结结巴巴地对刘邦说:‘‘臣下口吃,可是臣下知道废太子的事万万不能做的。如果陛下打算废樟太子,臣下是坚决不能尊奉诏令的。”刘邦听过后,欣然地笑了。他只好作出了不废太了的决定。吕后听说了这件事,就跪着答谢周昌说:“如果没有您,太子就要被废掉了。”网络配图 (四)刘邦起舞 汉高祖自从返回长安后,他的病越来越重了。可是,当他的病痊愈,他又要改换太子。张良迸悚,刘邦就是不听。他说自己有病,不能料理事务。进谭说:“晋献公因为宠爱,而废掉太子,国家混乱了数十年,也因为没有早立为太子。自己使国家灭亡。现在,一定要废摘长子而立少子,臣下就在这里自杀,让我脖颈上的血,染满朝廷的地上。”刘邦说:“你不要这样做了,就当我说笑话吧!”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如果根本动摇。那么天下就要震动。怎么拿天下的大事当做儿戏呢?”这时,为太子争辩的大臣很多,刘邦知道群臣都不服赵王如意。这时,又有四位老人赶来,他们的年龄都八十多岁 了,头发和胡须全白了,但他们穿着的衣服和帽子却非常整齐。四位老人对刘邦说:“陛下看轻士人,动辄骂人。臣下却不怕受污辱,前来这里,就是为太子事。我们听说太子仁慈孝顺,恭敬爱士,天下的人都愿意替太子去死。正因为如此,我们赶到这里。”刘邦于是把召来,指着四位老人说:“我打算替换太子,可是有这四位老人辅佐,他的羽翼已经丰满,很难动摇了。”戚夫人听剂邦这么一说,就哭泣起来。刘邦说:“你为我跳楚国的舞蹈,我为你唱起楚国的歌曲。”歌中唱道:“鸿鹊高飞,一跃千里。它的羽翅摆动,就能横绝四海。横绝四海海该怎么办呢?就是有弓箭也不能施展。”刘邦唱了数阕之后,戚夫人,刘邦站起来,停止喝酒。这样,太子才没有改换。网络配图 (五)与人为枕 刘邦有病,他讨厌见人,不允许群臣去看他。舞阳侯闯人宫中,众大臣随在他的后面只见刘邦枕着一位宦官躺着睡觉,樊啥等人哭泣着说:“当初,陛下与臣等一起在丰、沛起兵,平定天下,当时。身体是那么的强壮。现在,天下已经平定,陛下的身体怎么会糟成这样子。陛下病重,太臣们都感到震惊恐惧。陛下不见众臣,不同他们一起商议国事,只同一位宦者躺在一起,难道陛下就没有看到亡国的事么?”汉高祖刘邦听樊哙这样说,就笑着站起来,又人朝听政。 (六)刘邦还乡 沛公称帝后,过了几年,途经沛县,他就留在沛官设置酒宴,把原来的乡亲们都召来,陪他一起喝酒。他征召沛中的人,得到了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他的酒意正浓时,便亲自击筑,亲自歌唱,歌词中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震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而,他让众人都跟着他一起唱。刘邦于是跳起舞来,慷慨感怀,他止不住眼泪向下流,他对沛县的父兄们说:“在外地的游子是思念故乡的。我虽然建都在关中,但是,在我死后,我的魂魄还是要思念沛县的。况且,我是以沛公的称号铲锄强暴者,才拥有了天下。我要把沛作为我的扬沐邑,让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不服徭役。”沛县的父老乡亲们都非常高兴。他们放开酒量。尽情饮酒,与刘邦交谈他过去事情。十天之后,刘邦才离开沛县。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从谏如流 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千古奇闻真的存在?孤独皇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谜团

名将——,是的云中人(现在大同一带),拥有纯正的鲜卑血统。据说,他“美容仪,善骑射”,即使领兵带队还念念不忘打扮打扮、擦点儿香水。他成天弄得衣冠楚楚、油头粉面,军营里便送他一个外号——“独孤郎”。 独孤信的老婆们总共生下六个儿子、七位姑娘。尤其是姑娘,个个儿,国色天香。其中姐儿仨,都成为至尊至贵的大人物。《》曾在“列传”部分无比羡慕地写道:“(独孤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 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最厉害的要属“七小姐”。她14岁就嫁给了官运亨通的。这个美丽、端庄、心机重重的千金小姐,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嫁给长相平平的杨坚呢? 杨坚那副尊容,实在不怎么样。《·帝纪》自然要吹嘘了,据说,杨坚一生下来就,他“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 ‘王’。”显然,这是狗屁文人在涂脂抹粉、。煌煌正史,经常公开造谣,每位开国,都被描述成“”的怪模样。可惜,杨坚远非“独孤郎”,不但缺少“美仪容”,还生得上身长、下体短,最难看的是那两条小短腿儿,乍一看,跟差不多。别看这副尊容,一块儿念书的小哥们儿还非常憷他,史家记载说:“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似乎,大人物从小就派头儿十足。 长相,对于男女的意义大不相同。女子丑陋,这辈子就甭打算翻身了。男人模样孬,似乎可以担待;后天的本领,足以弥补生理上的缺陷。少年时代,杨坚就开始崭露头角,他的才能、功绩,绝不是吹出来的。“年十四……为功曹。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纪成县公。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有本事,官运旺,约混越牛气。谁还敢背地里,褒贬杨坚那对小短腿儿? 《北史·隋本纪》也跟着起哄,说:“周文帝()见(杨坚)而叹曰:‘此儿风骨,非世间人。’”老辣的独孤信,就是看中了杨坚的才具,才下了重注。他抢先一步,把14岁的爱女许配出去,这等于押了一支升值潜力非常巨大的“原始股”,而且,赢了! 少年夫妻,,杨坚心满意足地扎进了温柔乡里。此时,锦帐低垂,红烛高烧,俩人默默含情地凝望着对方,新郎、新娘的目光似乎同样深邃、长远。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长安城上空飘起了八百年一遇的祥云瑞霭,在庄严的鼓乐声中,大隋皇帝登坐龙廷。杨坚准备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施展雄才大略,中国即将跨入短暂而荣盛的“”。 独孤氏,喜上眉梢。她在仆从的侍奉下,戴上了皇后的珠冠。面对明澈的铜镜,照了又照。等来等去,总算熬到了母仪天下。她俊美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脸上溢出两枚甜甜的酒窝儿…… 开国皇帝杨坚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皇帝,历来是,,哪有被女人逼得、“离家出走”的道理?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历史总有无限可能,翻开正史,这种竟然真的存在!或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被老婆骑着脖子拉屎的惨剧,就发生在——杨坚的身上。 由于管束甚严,隋文帝长期“惧内”,他终于无法生活在女人的阴影里忍受精神折磨,便和他且爱且恨的原配老婆——文献,撕破脸皮,在众目睽睽之下,闹了一出“皇帝挥泪,离家出走”。 《隋书》是煌煌正史,对此记载得绘声绘色,。文献独孤皇后(553—602年),洛阳人,父亲独孤信,是大将,他膝前生了同父异母的七个小姐妹。大姐,嫁给周明帝做皇后;四姐,就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最小的姑娘,下嫁杨坚。 她14岁就成了杨坚的“枕边人”。当时,杨坚还未发迹,刚刚看出一路飚升的政治势头。 文献独孤皇后和杨坚感情非常好,小两口儿恩爱有加,知疼知热。毕竟是少年夫妻,难免在盛情之下,。第一个回合,颇有心机的独孤氏就打胜了,她从思想上“收降”了年长八岁的丈夫。 《隋书·列传第一》中记载:“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别看这短短一句话,相当厉害——也就是独霸丈夫,绝不允许你有,更严禁将来寻花问柳。独孤氏提前为自己的政治地位打下了成功的“伏笔”。 杨坚,彻底变成了独孤皇后怀里的“宠儿”,夫妻自然百般恩爱,但是,发迹之后的杨坚,依旧受到严格限制。他不能像历代帝王那样,,纸醉金迷。每逢滋生此类念头,皇后便温柔、优雅地出面制止。 隋文帝的后宫,堪称的典范,哪怕皇帝生病配药,需要二两胡粉,也得皇后亲自批准。他们的确没有“异生之子”,太子,以及后来,都是一个娘肠子爬出来的;可惜这种骨肉相亲、父慈子孝的如意算盘,随着时间的流逝,彻底落空了。 独孤皇后理想的局面持续了整整三十多年,杨坚身上的“动物性”终于按捺不住了。《隋书》中详细记录了后宫这段的“绯闻”: 杨坚,看上了大臣尉迟迥漂亮的孙女。当时,这个小姑娘正在仁寿宫值班。皇帝一高兴,就把她睡了。第二天,照常临朝理事——对于任何帝王来说,“幸”一个宫女,简直是小事一桩 但是,杨坚不行,他必须每天守着结发妻子,绝不能由着性子四下留情。尤其每天夜里,必须住在独孤皇后那儿。夜不归宿,简直是天大的事情。 趁着杨坚上朝,皇后找到仁寿宫,把那个不要脸的“狐狸精”给宰了,消息传出,杨坚心如刀剜。一来,可爱的小妞儿死得凄惨;二来,皇帝的威严受到侵犯。恼羞成怒的杨坚立刻“离家出走”,独自跑到长安城外几十里的旷野荒郊发泄怨气。 幸亏,大臣、,追进了山谷。见到了可以倾诉的人,杨坚居然含泪长叹:“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赶上皇帝闹家务事,臣子能说什么?只能和稀泥。 高颎实在找不到宽慰的话,便说:“陛下,怎么能为了一个小娘们儿而丢下万里江山,天下黎民呢!”终于,杨坚那股火气消退了,他回宫之后,独孤氏正在家里等他赔礼呢。 从此之后,文献皇后再不那么嚣张了,她像蜕了一层皮,失魂落魄地活着。仁寿二年,即602年,八月的一个深夜,独孤皇后死在了永安宫,时年五十岁。她刚刚挺尸,杨坚就肆无忌惮地追求起自己的“自由生活”——玩女人! 美丽的、纷纷顶替了独孤皇后的御床。毕竟皇帝已然年逾花甲,禁不起情色折腾了,由着性子玩了一年多,身体彻底跨了。 卧病在床的杨坚忽然怀念起结发妻子来,他痛悔地说:“假如我那独孤皇后在,我怎么会沦落为现在这样!” 604年,杨坚在儿子杨广的操纵下,不明不白地死了。新登基的隋炀帝可是著名的,尸骨未寒,他便地与父亲的小老婆睡觉…… 史家并不同情这未具有远见卓识的独孤皇后,《隋书》里评价道:“文献德异鳲鸠(鳲鸠,即多嘴多舌的“布谷鸟”),心非均一,擅宠移嫡,倾覆宗社,惜哉!”专宠、败家、亡国……所有这些“黑账”,又一古脑地推到了女人身上。有什么办法哩? 女人总被男人统辖的世界所诋毁,她们似乎永远也逃不出道德和舆论的“垃圾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