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汉朝的人口数量有哪些变化?引起变化的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我国解放的时候是四万万人口,但是在古时候我国的人口可不是这么多的。连年的战乱,外加自然灾害,那就是医疗条件落后,这些都可能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所以在我国许多朝代,人口都处于不足的一种状态,而朝廷也会颁发一些法令,鼓励生育的法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朝,在当时就是在全球上,大汉朝也是非常强盛的,但是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争,人口还是处于不足的状态,这是有据可查的。在秦末的时候,当时的人口达到了两千万,但是到了建立汉朝的时候,人口已经下降了七百多万,只有一千三百多万了。可以说已经处于人口严重不足的边缘了。

  一个朝代想发展,没有人如何可能。这时候,汉高祖刘邦就有了危机感了,开始想尽办法增加人口,许多政策都对人口的增长非常有利,特别是还对生育多的人进行奖励。

  不过,即使汉朝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多生孩子。但是当时的政局不稳,匈奴总是入侵,那是需要大量的兵力的,人口不足问题已经影响了军队力量。这时候汉高祖刘邦也发现了,一味的鼓励似乎也没什么作用了,只能换一种思路,换一个方法了,那就是惩罚。

  单身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当时的规定是这样的,女子过了十五岁到了三十岁还不嫁人,就要交税了,一年下来按现在的算法就是差不多要交五千元的单身税,就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数字也不少了,而且这是每年都交的,如果交上十五年的话,那可就是七万五千元了,真的是不老少的。

  在这样的重税下,老百姓如何还可能不嫁女儿。一过了十五岁,就会将女儿嫁出去,想一想,十五岁出嫁生孩子,与现在比,三十岁还不嫁的多了,那时候三十岁就快当奶奶了。可以说,这真的是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增长,到了西汉末年的时候,人口都已经快到五千万了。

  经过汉初的休保养息,至汉武帝刘彻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刘彻后期因繁重徭役导致户口锐减,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以致,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

image.png

  由于中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口约八成,南方人口不足两成。人口数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重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

  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荆益两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扬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之后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初仅余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

刘备建立的是汉朝,为什么三国却是称为魏蜀吴?而不是魏汉吴

我们都知道,末年,天下大乱,,自称西汉皇族后裔,以恢复大汉为己任。 东汉延康元年(220年),魏王废黜,称帝改元,代汉建魏。 后世为了将曹丕建立的王朝与其他国号为“魏”的王朝区分,称这个王朝为曹魏,也就是加了皇族的姓。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当时已经自封为汉中王的刘备,听说汉献帝已经遇害,就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改元,国号仍然是“汉”。 以“汉”为号的王朝很多,后世为了区分,将刘备建立的王朝称为“蜀”或“蜀汉”,还有“刘蜀”、“季汉”等称呼。 刘备控制的区域主要有汉中、巴、蜀、南中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蜀,这也是曹魏贬称为“蜀”的原因,“季汉”则是根据之前的西汉、东汉顺序排下来的。 曹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吴王称帝改元,国号为“吴”。 后世为了将孙权建立的王朝与其他国号为“吴”的王朝区分,称这个王朝为孙吴,也就是加了皇族的姓,还有一个东吴,是根据中孙吴的位置。 至此,三国已经形成,从古到今,我们的统称都是魏蜀吴,大家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呢? 可能有聪明的朋友已经反应过来了,就是曹魏和孙吴的国号都有体现,刘备的“”却用了“蜀”,为什么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让刘备父子恢复大汉的努力成为笑柄呢? 悦史君认为,这笔帐要从《》的作者陈寿开始算起。 刘备建立的“汉朝”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而且没有史官专门修史,更是导致资料缺失。 曹魏和孙吴则都有官修的“魏书”、“吴书”,还有私人写的史书,客观上史料要丰富一些。 陈寿本是蜀汉的官员,经历了蜀汉被曹魏攻灭、曹魏又被西晋取代,成为了西晋的官员,在孙吴被西晋攻灭后,开始收集三国资料,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也是官方认可的史书,但也是在这里,陈寿分别列为“魏书”、“蜀书”和“吴书”,也就是说刘备建立的“汉朝”被称为“蜀”。 陈寿本身是蜀汉人,写作《三国志》的时间距离蜀汉灭亡才20多年,他当然知道刘备建立的是“汉朝”,而不是所谓的“蜀”。 悦史君认为,陈寿之所以要把刘备建立的“汉朝”称为“蜀”,就是因为他在西晋为官,西晋是以曹魏为正统的,曹魏、西晋都贬称刘备建立的“汉朝”为“蜀”,陈寿出于现实考虑,也就在《三国志》中写成“蜀书”了。 可怜刘备父子、诸葛亮姜维等人一直以大汉为号召,国号也始终是“汉”,但后世却因《三国志》的缘故,称呼他们为“蜀”,也是一种悲哀。 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翻遍二十四史,除了刘备一朝,其他王朝都没有这种情况,典型如五代时期的南唐没有被称为“吴”,北汉也没有被称为“晋”。 这么看下来,更是为刘备君臣抱屈啊,毕竟“魏汉吴”才符合实际情况嘛! 随机文章秦始皇所建立的王国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几年就灭亡了?详解世界十大危险运动,最高死亡率达31%2017西安ufo事件真相,金字塔形状的不明飞行物竟是风筝九大行星按大小顺序排列是什么,木星最大冥王星最小/地球排第五厄瓜多尔海岛发现百岁巨龟 此前被宣告灭绝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刘备建立的是汉朝,为什么三国却是称为魏蜀吴?而不是魏汉吴

我们都知道,末年,天下大乱,,自称西汉皇族后裔,以恢复大汉为己任。 东汉延康元年(220年),魏王废黜,称帝改元,代汉建魏。 后世为了将曹丕建立的王朝与其他国号为“魏”的王朝区分,称这个王朝为曹魏,也就是加了皇族的姓。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当时已经自封为汉中王的刘备,听说汉献帝已经遇害,就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改元,国号仍然是“汉”。 以“汉”为号的王朝很多,后世为了区分,将刘备建立的王朝称为“蜀”或“蜀汉”,还有“刘蜀”、“季汉”等称呼。 刘备控制的区域主要有汉中、巴、蜀、南中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蜀,这也是曹魏贬称为“蜀”的原因,“季汉”则是根据之前的西汉、东汉顺序排下来的。 曹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吴王称帝改元,国号为“吴”。 后世为了将孙权建立的王朝与其他国号为“吴”的王朝区分,称这个王朝为孙吴,也就是加了皇族的姓,还有一个东吴,是根据中孙吴的位置。 至此,三国已经形成,从古到今,我们的统称都是魏蜀吴,大家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呢? 可能有聪明的朋友已经反应过来了,就是曹魏和孙吴的国号都有体现,刘备的“”却用了“蜀”,为什么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让刘备父子恢复大汉的努力成为笑柄呢? 悦史君认为,这笔帐要从《》的作者陈寿开始算起。 刘备建立的“汉朝”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而且没有史官专门修史,更是导致资料缺失。 曹魏和孙吴则都有官修的“魏书”、“吴书”,还有私人写的史书,客观上史料要丰富一些。 陈寿本是蜀汉的官员,经历了蜀汉被曹魏攻灭、曹魏又被西晋取代,成为了西晋的官员,在孙吴被西晋攻灭后,开始收集三国资料,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也是官方认可的史书,但也是在这里,陈寿分别列为“魏书”、“蜀书”和“吴书”,也就是说刘备建立的“汉朝”被称为“蜀”。 陈寿本身是蜀汉人,写作《三国志》的时间距离蜀汉灭亡才20多年,他当然知道刘备建立的是“汉朝”,而不是所谓的“蜀”。 悦史君认为,陈寿之所以要把刘备建立的“汉朝”称为“蜀”,就是因为他在西晋为官,西晋是以曹魏为正统的,曹魏、西晋都贬称刘备建立的“汉朝”为“蜀”,陈寿出于现实考虑,也就在《三国志》中写成“蜀书”了。 可怜刘备父子、诸葛亮姜维等人一直以大汉为号召,国号也始终是“汉”,但后世却因《三国志》的缘故,称呼他们为“蜀”,也是一种悲哀。 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翻遍二十四史,除了刘备一朝,其他王朝都没有这种情况,典型如五代时期的南唐没有被称为“吴”,北汉也没有被称为“晋”。 这么看下来,更是为刘备君臣抱屈啊,毕竟“魏汉吴”才符合实际情况嘛! 随机文章为什么要警惕人工智能,未来25年超级人工智能诞生(超越人类成上帝)玄武岩超音速巡航导弹,苏联最强反舰导弹(号称美国航母杀手)揭秘三峡压新主四川出天子,网络谣言阴谋论骗取不明真相民众回光返照一般持续多久,短则几小时/长则一两天(身体抗拒死亡爆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推动全球人类文明发展(西方崛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