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本草纲目第一卷序列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具体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纳“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物种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一卷·序列·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肝 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痃瘕,女人经病。

image.png

  肝图 《难经》说,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附着于脊之第九椎下。《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将军之官,谋虑出于此。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癫疝,女人小腹肿痛阴病。

  有余泻之

  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芎藭、瞿麦、牵牛、青橘皮。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茂、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

  镇惊:雄黄、金薄、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薄、铅丹、龙骨、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芎藭。

image.png

  心图 《难经》说,心重十二两,附着于脊之第五椎,居肺下膈上,中有七孔。《素问·灵兰秘典论》谕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于此。

image.png

  脾图 《难经》说,脾重二斤三两,宽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裹血温五脏之功,主收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于此。

image.png

  肺图 《难经》说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共八叶。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

  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

  和解:柴胡、半夏。

  解肌:桂枝、麻黄。

  心 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实泻之

  泻子:黄连、大黄。

  行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檗。

  行血:丹参、牡丹、生地黄、玄参。

  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

  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

  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

  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

  泻火:黄芩、竹叶、麦门冬、芒硝、炒盐。

  凉血:地黄、栀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

  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脾 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疸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朐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土实泻之

  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

  吐:豆豉、栀子、萝卜子、常山、瓜蒂、郁金、薤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

  补母:桂心、茯苓。

  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橘皮、藿香、葳蕤、缩砂仁、木香、扁豆。

  本湿除之

  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

  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

  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肺 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愤郁,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频而欠,遗失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

  气实则泻之

  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

  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

  泻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

  通滞:枳壳、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

  气虚则补之

  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

  润燥:蛤蚧、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

  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芍药、五倍子。

  本热则清之清金:黄芩、知母、麦门冬、栀子、沙参、紫苑、天门冬。

  本寒则温之

  温肺: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缩砂、糯米、百部。

  标寒则散之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肾 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脐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小便澄彻清冷不禁,消渴引饮。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水强则泻之

  泻子:大戟、牵牛。

  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则补之

  补母:人参、山药。

  气: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

  血:黄檗、枸杞、熟地黄、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image.png

  肾图 《难经》中说,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状如石卵。附着于脊之十四椎下,各开一寸半。《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作强之宫,伎巧出于此。)

image.png

  胆图 胆重三两三铢,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盛精汁。《素问·灵兰秘典论》喻之为中正之官,决断出于此。

  本热则攻之

  下:伤寒少阴证,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则温之

  温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术。

  标寒则解之

  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则凉之

  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命门 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

  火强则泻之

  泻相火:黄檗、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则补之

  益阳:附子、肉桂、益智子、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

  精脱则固之涩滑: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引起的暴病、暴死,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中热则善饥而瘦,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浑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image.png

  胃图 胃重二斤一两,大一尺五寸,长二尺六寸,完全张开可盛够两斗水。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之。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跗肿,疼酸惊骇,手小指、无名指不用。

  实火则泻之

  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吐:瓜蒂、沧盐、齑汁。

  下:大黄、芒硝。

  虚火则补之

  上:人参、天雄、桂心。

  木香、草果。

  下:附子、桂心、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则寒之

  上: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

  中:黄连、连翘、生苄、石膏。

  下:黄檗、知母、生苄、石膏、牡丹、地骨皮。

  标热则散之

  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胆 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疟疾,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结核,足小指、次指不用。

  实火则泻之

  泻胆:龙胆、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则补之

  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则平之

  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则和之

image.png

  大肠图 《难经》说,大肠重二斤十二两。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

  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胃 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胁。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后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喎斜,鼻头暗红。

  胃实则泻之

  湿热:大黄、芒硝。

  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则补之

  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

  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参、黄芪。

  本热则寒之

  降火:石膏、地黄、犀角、黄连。

image.png

  膀胱图 膀胱重九两二铢,长宽各九寸,居肾之下,大肠之侧。《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之为州都之官,津液藏于此。

  标热则解之

  解肌:升麻、葛根、豆豉。

  大肠 属金,主变化,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泻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目黄,手拇指、无名指痛,宿食发热寒栗。

  肠实则泻之

  热:大黄、芒硝、桃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

  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则补之

  气:皂荚。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苁蓉。

  湿:白术、苍术、半夏、硫黄。

  陷:升麻、葛根。

  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本热则寒之

  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则温之

  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则散之

  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肠 主分泌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便后血,小便短、闭、血、自利,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实热则泻之

  气: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地黄、蒲黄、赤茯苓、栀子、牡丹皮。

  虚寒则补之

  气: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血:桂心、玄胡索。

  本热则寒之

  降火:黄檗、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则散之

  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

  膀胱 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失,或气痛。

  标病: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用。

  实热则泻之

  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则补之热:黄檗、知母。

  寒:桔梗、升麻、益智、乌药、山茱萸。

  本热则利之

  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檗、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则发之发

  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己、黄芪、木贼。

,帆叶网

张衡、李时珍、唐伯虎……这些属虎名人出生那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寅年招虎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显示,先秦时期就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生肖属虎,如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画家唐伯虎、文徵明等。在他们出生的那年或次年,又有哪些有趣故事呢? 1 张衡:78年出生 次年大事记:《白虎通义》面世 张衡 (78年-139年),字平子,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农历戊寅年,属虎。他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与西方国家相比,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对中国天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张衡 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当时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班固等人根据会议结果加以总结,写成《白虎通义》四卷。《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白虎通义》 2 李时珍:1518年出生 同年大事记:首辆消防车建造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属虎,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 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27载,三易其稿,终成《本草纲目》52卷,近190万字,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 历史上,1518年发生的大事较少,其中,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辆消防车于这年在德国奥格斯堡被建造。这辆车由做金属工艺品的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制造。对这台消防车的详细情况,人们知道得甚少。据《奥格斯堡市工艺史》一书记载,这辆消防车是将用杠杆操作的大型水泵装在车子上形成的,其动力是用马匹来牵引。 3 唐伯虎:1470年出生 同年大事记:好友文徵明出生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取名寅与寅年有关,有说法称他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但真实情况是他仅为寅年所生,故名唐寅。 唐寅 绘画史上,唐伯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人合称“明四家”。唐伯虎一生坎坷,却丝毫不影响文学成就,不仅有诗文画,还有音律,多采用民歌的形式。描写唐伯虎的影视剧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不过,唐寅的人生里从没有过什么秋香,甚至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名声在外,“九娘”竟被认为是他的第九位妻子。沈九娘懂唐寅的才情,全力支撑起他的生活。苏州闹水灾时,唐寅的画滞销,家里困顿到连柴米都没有着落,沈九娘苦心操劳,终于一病不起,溘然长逝。 在唐寅出生的1470年,还有一位才子也出生了,他就是唐伯虎的好友文徵明。两人性格差别巨大。唐伯虎风流旷达,才气逼人;文徵明老实本分,为人严肃。谈起唐寅,文徵明在《简子畏》中说:“坐令端人疑阮籍,未宜文士目刘叉。”在文徵明看来,唐寅是像魏晋阮籍、唐代刘叉那样疏狂有才的人物。跟唐寅相比,文徵明像是一个“笨小孩”,但他却按照自己的节奏,踏实走好每一步,最终却成为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四绝”全才,取得令人仰慕的艺术成就。 文徵明 1523 年,唐寅走完丰富、起伏的一生,而54岁的文徵明还在小步前行,仍没中第。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日,已90岁高龄的文徵明为御史严杰的母亲写墓志。写到一半的时候,他搁下笔,端然坐正,走完一生。此时,与他同年出生的好友唐伯虎,已经离开人世36年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杰出建树 盘点历史上属虎的名人 作者:张玉林

松花江 杰出建树 盘点历史上属虎的名人   杰出建树 张玉林 建树杰出馨沁汉, 山河震撼记凌烟。 分离破碎归一统, 扶助农工解放间。 排苦忧难查本草, 高悬明镜宰相官。 江南才子桃花笑, 虎啸龙吟岱泰安。 2022年1月23日 据说属虎的人五行属木,身居寅位,寅位聚三阳之气,既是一些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独行者,但是同样也是有着杰出建树的人。 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生于周赧王五十六年,五行生肖为水虎。秦庄襄王之子,秦王朝的建立者。  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孙中山 孙中山,广东香山翠享村人。丙寅年出生属虎。孙中山在外国主义侵略时代,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等革命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一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现在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宋庆龄联婚 1949年宋庆龄受毛主席邀请北上 李时珍 李时珍,农历戊寅年出生,五行生肖为土虎。字东壁,蕲州人。李时珍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李时珍自1565年起,走遍南方各地,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中国医学集大成之作。目前,《本草纲目》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李时珍 李时珍采药 《本草纲目》 张衡 张衡,字平子,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阴阳五行为"土虎",东汉南洋西鄂人。张衡创造的地动仪比西方的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为中国天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起到不可否认的作用。同时,张衡还是文学家。张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张衡 地动仪之父张衡 张衡 地动仪 唐伯虎 唐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吴中四才子之一。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不仅有诗文画作,还涉及音律,多采用民歌形式。描写唐伯虎的影视剧很多,最著名的还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 唐伯虎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的绘画和书法 《唐伯虎点秋香》 张九龄 字子寿,唐代著名诗人、宰相。张九龄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传世美句。为唐朝“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地贡献。他在文学上造诣极大,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在唐代诗坛上,他是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他以其诗歌创作和政治地位,影响了一代诗歌的发展。 贤相张九龄: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湘中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五言诗 编辑:乐在其中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