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刘邦当上皇帝后父亲还活着 刘邦是怎么对待他的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刘邦和刘太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对待他的父亲的?

  孝道文化一直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绕不开的一部分,古代的二十四孝一直流传至今,在今天依然发挥着正面的作用,古代的孝子也不少,但是都比不上刘邦。

  说起刘邦对待他的父亲的方式,真的可以说是没谁了,刘邦称帝之后,直接让自己的老爹当了太上皇,这可让刘老伯开心死了,荣华富贵,他是信手拈来。

  但是在后期,刘老伯的生活却出现了极大的转变,虽然他名义上是太上皇,可明眼人都知道他不过是儿子养的一个吉祥物而已,因此他的晚年发生了很多事,说起来真的是尴尬又幸福。

image.png

  封太上皇

  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终于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看着大器晚成的自己,刘邦心中无限感慨,他不仅册封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诸多将领们,还将吕雉封为了皇后。

  但是刘邦没有忘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老爹——刘老爷子,这个老爷子一直是刘邦的心病,他一直都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父亲相处,这下当皇帝了,该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刘邦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那就是将刘老爷子封为了太上皇,这个举动不仅震惊朝野,就连老爷子本人也被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刘老爷本人就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民,为了养活一家人那是挥了一辈子的锄头啊,这儿子突然让他当太上皇,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有些适应不过来。

  不过刘邦此时已经是皇上,皇上说的话就是圣旨,刘老爷子也只能听从儿子的安排,从乡下搬进了皇宫中,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其实刘邦的做法也并不是一时冲动,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刘邦和父亲之间并没有多少交集,刘邦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俗话说百姓爱幺儿,但是刘老爷子最爱的是大儿子刘伯,这就给刘邦留下了心理阴影。

image.png

  当上皇帝之后,刘邦之所以立马将父亲封为太上皇,主要也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免得有人说他刘邦是个不孝子,同时也能展示出孝子的正面形象,让天下人佩服。

  刘老爷子顺利住进皇宫之后,身边的太监宫女一大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比他这一辈子见过的人都还要多,而且刘邦为了老爹的晚年并不孤单,还给他安排了几位美女作陪,让时年六七十岁的老爷子哭笑不得,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楚汉争霸时期,项羽曾经俘虏过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战前叫阵的时候,项羽为了迫使刘邦投降,威胁刘邦说要是他不投降,就在战场上架起大锅煮了刘老爷子。

  这句话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的,刘老爷子一听,立马吓得尿了裤子,刘邦则说你我是结拜兄弟,我的爹就是你的爹,你要是煮了他,相当于煮了自己的爹,你才是不孝子。

  刘邦机智的化解了项羽的发难,同时也救出了父亲和妻子,但是刘老爷子却落下了病根儿,就是从此以后小便困难,为了解决老爹的困惑,刘邦更是安排了几个宫女伺候,这么大的阵势让刘老爷子的小便更困难了。

  注意分寸

  可能刘老爷子自己都没想到刘邦会对他如此孝顺,于是他的劣根性一下子就展露了出来,不仅不对刘邦毕恭毕敬了,还向刘邦提出了很多无理的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让他帮帮自己的兄弟,随便封个官儿之类的,刘邦听了之后气愤不已,因为他的两个哥哥曾经对他都不是很友好,二哥就不说了,大哥刘伯一家曾经羞辱过他。

image.png

  刘伯成家早,刘邦因为家中贫困,便在大哥成家之后前去做客,吃饭的过程中,刘邦起身去添了一碗饭,随后大嫂就进厨房了,不多时便传来刮锅底的声音。

  刘邦从小就被家人冷落,因此立马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大嫂这是在嫌弃他吃得多,赶他走,而大哥刘伯,则稳坐在一旁,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悲愤交加的刘邦立马夺门而出,他的哥哥都没有出来看一眼。

  因此,要刘邦帮刘伯一家,简直是痴心妄想,但是如果不帮,刘老爷子肯定要作妖,为了维持孝子的形象,刘邦只能将刘伯封了官职,名曰“监釜”,这“监釜”就是检查锅底的意思,他让大哥负责检查别人的锅底,这不是在羞辱是什么呢。

image.png

  这件事过后,刘老爷子更加肆无忌惮,有一次刘邦正在早朝,刘老爷子竟然差人去叫刘邦给他喂早饭,这可把刘邦气得半死。

  身边的太监闻之,便提醒刘老爷子:您今日贵为太上皇,是因为您的儿子是皇帝,您的儿子是皇帝,是因为他打败了西楚霸王,所以您要注意分寸。

  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你的好日子都是你儿子给你的,而你儿子的成功都是他自己奋斗的,跟你没关系,所以你要注意分寸。

  刘老爷子听完之后吓得冒冷汗,导致了一晚上没睡着觉,第二天就找到刘邦表明了立场,刘邦这才龙颜大悦,还赏赐了那位太监。

  幸福晚年

  虽然在早期,刘老爷子在宫中感到各种不适应,除了生活习惯上的不习惯之外,还有和自己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尴尬”,但是到了晚年,刘老子的生活就像是开了挂。

  随着在宫中的日子过得越久,刘老爷子却越来越不快乐了,因为他毕竟已经七十多了,一个老人还能有多少精力去玩乐呢,唯一的希望就是找人说说话罢了。

  刘邦听闻之后,直接按照父亲老家丰邑的规模在洛阳建立了一座一比一复刻的城市,并将其命名为——新丰,随后就将老家的父老乡亲全部接到了新丰来居住。

  乡亲们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家与自己的老家一模一样,走过街角五十步就是面馆,向左三十步就是客栈,甚至老家带来的狗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足以见得刘邦的用心,刘老爷子也从宫中搬了出去,来到了新丰,和自己的老伙计们每天一起种种菜、喝喝酒,时不时地出游玩耍一番,好不快活。

image.png

  这样的待遇可能也只有皇帝的老子才能享受了吧,前半生的颠沛流离,换来了晚年的极尽幸福,刘老爷子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好酒好色的'流氓帝王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一生不改本性

从《?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对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这段文字中,至少写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个特点:一是宽厚仁慈(仁而爱人);二是(喜施);三是性情豁达(意豁如);四是抱负远大(常有大度);五是(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六是好戏弄人(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七是好酒好色(好酒及色);八是欠账不还(两家常折券弃责)。网络配图 当然,刘邦的性格特点远不止此,这只是司马迁对青年刘邦的总结,后来随着经历、识见、地位的变化,他还有更多的性格表现,比如轻薄文人、猜忌部下等等,。不过,司马迁的这段文字,已经把刘邦的本性表现得丰富而饱满,可以说,刘邦无论为游手好闲的农人时,乡村小吏亭长时,还是统领的汉王时,抑或最后打下江山成为开国帝王时,他的本性几无变化,他就这么个人。这八个性格特点中,有四优四缺,优点如宽厚仁慈、乐善好施、性情豁达、抱负远大等;缺点如游手好闲、好戏弄人、好酒好色、欠账不还等。然而仔细分析刘邦由一介农夫到一国之君过程中的行迹,会发现他的优点是有条件的,他的缺点是无条件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他游手好闲、好戏弄人、好酒好色、欠账不还这些性格特点,归根到底是因为的反映,一个人不自私,不可能游手好闲,把养家糊口的重担交给年迈的父母;一个人不自私,更不至吃白食,欠帐不还,把自己的酒食寄托在他人的辛勤劳动和痛苦之上。然而,这样一个人,怎么还会宽厚仁慈、乐善好施、性情豁达、抱负远大呢?因为这些性格特点,是在没有利益争执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倘若有利益之争甚至性命之虞时,那就不会这么仁慈或豁达了,到了要做关键选择的时候,这种人哪怕牺牲父母妻子也是在所不惜的。 揭秘:好酒好色的“流氓”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网络配图 刘邦在彭城大战大败于楚军仓皇逃生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最能反映出他的自私性格。第一件是。彭城大败后,刘邦差一点被楚军活捉,幸亏楚将丁公善心大发,放他一马,使他得以逃过一劫。随后,刘邦逃经沛县,派人到老家接老父妻儿,家里却人去楼空,家人不知所踪,他只得继续西逃。某晚,他借宿于一个农户家,戚家只有父女二人,结果刘邦在酒足饭饱之后,竟然与戚女同床共枕巫云楚雨起来,在家人失散、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刘邦也真有“好心情”。 第二件是抛儿弃女。刘邦派人到老家没接到家人,却在西逃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女。《史记?项羽本纪》载:“汉王道逢得孝惠(即后来的孝惠帝,刘邦长子)、鲁元(即后来的,刘邦与所生女儿),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在逃跑的过程中,刘邦因嫌车载过重,逃得不快,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而且“如是者三”!试想,倘若孝惠、鲁元果然抛弃在路上的话,不为乱军所杀,也会饥饿而死,夏侯婴将他们抱上车才幸免于难。网络配图 我们经常能看到鸽子呀、狗呀,在公路上被碾死,同伴守尸不离不弃的报道;去年有一条新闻说,在英国莱斯特市,一只年幼的天鹅被困河面水闸处,天鹅妈妈一直陪在它身边,时间长达两天,直到孩子脱险。动物尚且如此,刘邦却为了自己逃命,不惜抛儿弃女,毫无父亲的慈爱之情,毫无为人的恻隐之心,他的自私和残酷暴露无遗。曾在游历古战场后叹息说:“时无英雄,使!”所谓“竖子”,就是指刘邦,后人评价刘邦为“流氓皇帝”,也大抵出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高祖汉高祖刘邦的8个儿子的结局是什么 他们是如何死的

历史上一生有8个儿子,还有一个狠毒的妻子。在刘邦死后,他的八个儿子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长子刘肥险些被杀死,最后结局还算完好。刘肥是刘邦在当皇帝前,与小酒馆里的曹寡妇生的私生子。在刘肥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但是由于他是庶出的,并没有被封为太子。于是,刘邦为了补偿他,就早早封他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后来,在刘邦死后,他进京觐见皇帝,差一点在宴会上被吕后用毒酒毒杀。最后他的内史是个有主意的人,让他把城阳郡作为礼物献给(的女儿),结果后妈吕雉一高兴,就放他回了自己的封地。刘肥在位13年,在他死后,他的封国曾经被瓜分,即位,封肥肥的七个儿子为王,齐国被一分为七。 汉惠帝刘盈仁弱天子,被自己的老妈给吓死了。刘盈作为刘邦的嫡长子,在吕后的护佑下,顺利地登上了皇位。他是一个仁义的帝王,多次保护自己的弟弟,但是他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在位期间处处受吕后牵制。他强势的母亲吕后为了教训他不听话,让他看被制成人彘的,他被惊吓过度,无法工作,终日饮酒,最后抑郁而终,终年24岁。 三子赵王刘如意下场悲惨,他是刘邦与宠妃戚夫人的孩子,刘邦非常喜爱,差一点刘邦就改立他为太子了。在刘邦死后,的吕后对于情敌戚夫人以及刘如意恨之若骨。虽然汉惠帝对刘如意多有庇护,但是最后还是被吕后找机会给毒杀了。而刘如意的母亲戚夫人也被做成人彘,在茅坑里爬了三天,受尽折磨屈辱死去。 四子刘恒,一个被吕后遗忘的幸运儿。在刘邦死后,由于他的母亲比较低调,与吕后没有恩怨,再加上刘恒在刘邦生前也不受喜爱,因此被吕后给遗忘了,没有对刘恒动手。后来,大臣们诛灭吕氏集团,、等大臣开会讨论,觉得最合适做皇帝的还是代王刘恒,便派人前来迎接。于是,刘恒就成了大汉天子,他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五子梁王刘恢不甘受辱,悬梁自尽。吕后令刘恢娶自己的侄女为王后,这位吕氏王后仗恃吕后后的淫威,根本不把刘恢放在眼里,非但不让刘恢亲近其他王妃,甚至还暗杀刘恢的宠妾和女儿。面对这样的境地,他除了愤怒,就是绝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解下了自己的裤带,套上自己的脖子,悬梁自尽。 六子淮阳王刘友被活活饿死。老六刘友也是在吕后的淫威下,娶了吕后家族的女子为后。刘友对这位吕王后没有点感觉,不喜欢还不能不要,只有敬而远之。他将吕王后,去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卿卿我我,结果惹得吕王后盛怒之下回了娘家,向吕后诽谤自己的丈夫意图谋反。谋反是最大的罪行,吕后将刘友召至长安,将其囚禁起来,活活地给饿死了。 七子刘长是他老爸刘邦一夜情的产物,他的母亲被吕后逼死,刘邦觉得这个孩子可怜,就交给吕后抚养,吕后对他也算可以,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淮南王。在吕后死后,他骜不驯,不愿意遵循的法令和制度,处处模拟天子的威仪,后来干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合,图谋叛乱。汉文帝不忍心杀他,废了他的王位,发配到边远的蜀地,结果死在了半道。 八子燕王刘建绝后,下场悲惨。刘建天资聪颖,身材长相是儿子中最像老刘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刘邦对他很疼爱,封为燕王。可是他比较背,在一次围猎中,竟被一只疯狂的狐狸给抓伤,被感染上了狂犬病,最后发狂而死。刘建死后,吕后为了让吕氏分得刘家天下,秘密派人杀了刘建尚在襁褓的儿子,导致刘建绝后。 汉高祖刘邦一生8个儿子,其中2位做了皇帝,6位成为王爷,但除了齐王刘肥和含文帝刘恒属外,其余全部被吕后直接或间接害死。最毒不过妇人心,此言不虚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刘太公刘邦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