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巴石碟被发现留下神秘文字,外星人造访地球。杜立巴石碟被发现在我国的巴颜喀拉山的洞穴中,墓穴中还发现了很多低矮的骷髅,样子像极了传闻中的外星人。杜立巴石碟的每个沟槽中都有一些未知的象形文字,很小很小,记载着杜立巴族太空船的一次坠毁性着陆,而多数的生还者都被当地人给杀了。

杜立巴石碟被发现
中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域辽阔但气候恶劣,来往交通不便,很少有旅游者进入。方圆20万平方公里左右,海拔是6000米,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只有一个公路通到那里,人迹罕至,杜立巴石碟就是在那里发现的。
1938年,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齐福泰与其学生在青海附近的巴颜喀拉山脉探索一系列的洞穴时,发现这些洞穴被人凿成了隧道与地下储藏室的系统,他发现这些墙壁是方方正正且被上光的,就如同这座山被以高温凿入一般,杜立巴石碟也在这个洞穴中。

他们找到了许多列的干净墓穴,而这些墓穴里面除了杜立巴石碟以外还埋着身高约138厘米左右的骷髅。这些骷髅有着巨大的头颅,以及瘦小脆弱的身体。其中一名考古队员认为这些骷髅可能是某种未知的山地大猩猩。齐福泰教授则回应说:“有任何听说过的猿类生物会埋彼此吗?”
墓里没有任何的铭文,但却有着数百个约30厘米宽的石碟,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杜立巴石碟,每个中间都有个2厘米的洞。他们说每个碟片上都刻有两个从碟片边缘旋绕至杜立巴石碟中心的洞一带的细小沟槽,宛如费斯托斯圆盘。据说,当时考古队还在石壁上发现太阳、星星以及其它天体的图画。
杜立巴石碟的神秘文字
这些碟片和其他的发现都被一一的标志,并且被储藏于北京大学长达二十年,在那段期间,解译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当这些碟片被北京大学楚闻明教授于1958年更详细地检验时,他断定每个沟槽都包含有着一系列的未知的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小到需要要放大镜看才看得清楚。许多文字都已经被风化了。当Tsum博士尝试解译这些符号时,他发现这上面说的是杜立巴族太空船的一次坠毁性着陆,而多数的生还者都被当地人给杀了。
据楚闻明的说法,其中一段文字读起来如下:杜立巴人来自云上,坐在飞行器里。我们的男人、女人和小孩在太阳升起前躲到了洞穴里十次,当他们了解了杜立巴人的语言时,才知道这些新来者的来意是和平的。
虽然杜立巴事件在人证和物证方面有所不足,但仍有人坚信不疑。著有《中国的罗兹威尔》的豪斯多夫认为,716块石碟中的大部分仍在石洞之中,也许有一天有人偶然探访那里并发现那些石洞,将是轰动世界的事情。
史上最勤政的帝王雍正却留下恶名被骂的最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当中,共出现422位。如果我们对这些皇帝进行一项评比,看谁最勤于政事,恐怕非的帝莫属啦!但是雍正帝也是一位极具争议的皇帝,他虽然为政勤勉,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却被人骂的最多,甚至留下恶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网络配图一提到雍正帝,人们肯定会想到“九子夺嫡”这件事。晚年,他的几位皇位为争夺皇位爆发激烈的斗争,最终最不为人看重皇四子即位。围绕着胤禛的即位,有人说康熙是被害死,雍正帝属于。此外雍正帝即位后,对参与皇位争夺的兄弟们,进行了残酷的打击,甚至将皇八子改名“阿其那”,皇九子改名“塞思黑”,意为猪狗不如。处理完兄弟们后,雍正帝还对当初帮助自己登位的亲信进行打击,以隆科多、为首的功臣均遭处罚。此外,就连雍正帝自己的第三子也被其赐死。因此雍正帝给人一种冷酷无情的冷血帝王的印象。当时的文人曾静还给雍正帝扣上了十大“罪名”:“一谋父,二逼母,三弑兄,四屠弟,五贪财,六好杀,七酗酒,八淫色,九诛忠,十任佞。”网络配图但在这位冷血皇帝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据统计,雍正帝与父亲康熙、儿子完全不一样,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宅男”。他于1722年继承皇位,到1735年病死,在位12年8个月,在此期间,他处置各种题本达19.2万件,亲自朱批的奏章达4.16万件。用雍正帝自己的话来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目前现存的雍正朱批有3.5万多件,批语总字数达上千万字,用一个更为直观的数字来体现,也就是说,雍正帝在当皇帝期间,每天至少要写7000-8000多字,而且坚持将近13年,直到临死的前一天,他仍在处理政务。可以说雍正帝的勤政程度,是的。对此清史学家孟森先生评价道:“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雍正帝的庙号)者。”网络配图勤奋不一定能治理好国家,比如,但雍正帝的勤奋是卓有成效的。康熙晚年,政治、经济、吏治、军事等方面均出现严重的问题。雍正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实行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的政策改革,还建立养廉银制度,使得清朝国库充盈。名明清史学家杨樵甚至说道:“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当然雍正帝毕竟也是位帝王,他为稳固、延续皇位,打压兄弟,赐死亲子,在亲情方面确实显得薄情寡义、冷酷无情。但别忘了,当年玄武门夺位的李世民,杀兄弟、屠亲侄,手段比雍正帝还狠。既然选择权力,就要抛弃亲情,但毫无疑问,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优秀的帝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孙子留下这名干将 差点斗赢朱棣
起初,是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的。可是无奈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即1392年英年早逝,不幸病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没有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立皇太孙为太子。当时,各地的军政大权都在朱元璋的各个儿子手中,他们是各地的藩王。 他选择朱允炆为太子,深知自己的儿子们会有所不满,特别是,他觉得不太放心,所以他决定为留下一些人才,防止儿子们起兵造反。 就是典型的一位,他当年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立下不少战功,朱元璋非常赏识他。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了。网络配图 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朱允炆听从了兵部尚书、侍读黄子澄的建议,准备实行“削藩”政策,要夺取各地藩王们的军事大权。这些藩王怎么能容忍一个小辈,一上台就削弱自己的权利,于是,燕王朱棣发动了“”进行造反,战争打响了,自然免不了涂炭血战。 朱允炆只能迎战,他任命为大将军,李坚、宁忠为统率副将军进行北伐,此时盛庸只是作为参军。在战争中,盛庸发挥了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出谋划策,分析的很有一套,屡建奇功,朱允炆知道了盛庸的军事才能后,开始对他委以重任。网络配图 1400年12月25日,靖难之役以来南军的第一场大捷东昌大捷让盛庸一战成名。朱允炆得知东昌之战胜利的好消息后,下旨奖励前线士兵,还亲自到太庙进行祭祀,给祖先发邮件报告喜讯。 虽然朱棣主力部队在此次战争中受损,但还是很有实力的。盛庸被封为统帅,拥有了军队的指挥权。在以后的几次战争中,盛庸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在与朱棣大军的交战中,让朱棣吃尽了苦头,多次挫败朱棣,杀了朱棣的几名得力将领。 眼看着事情就要朝着好的方向一步一步发展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网络配图 建文帝三年三月,盛庸亲率二十万大军在夹河与朱棣发生大战,多次尝到苦头的朱棣再也不敢小看盛庸了。两军进行了多次交战,胜负难分。就在最后一次交战时,紧要关头,忽然东北风狂作,灰尘遮天蔽日,这让燕兵乘风出击,盛庸大败,一路逃回德州。祸不单行,盛庸又遭到燕军拦截焚烧运粮船只,于是缺粮饷,兵力受创严重,盛庸也是十分受挫。 第二年,朱棣进攻浦口,盛庸率兵迎战,此时由于多次战争,兵力已经跟不上了,于是战败。眼看大势已去,皇上也不知下落,反正闹来闹去都是朱家的天下,盛庸最终归降于燕王。虽然盛庸是朱棣造反时的主要阻拦者,但朱棣并没有杀他,而是让他驻守淮安,登基后也是封盛庸为历城候。 然而,苍天没有就这么让盛庸安享余生。1403年,他准备辞官还乡,远离朝堂,却遭奸人污蔑谋反,并被打入大牢。最终,的盛庸选择了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