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神秘事件

十件超级恐怖的真实灵异事件:胆小慎入!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很多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有一些事情的发生确实是毫无科学依据,不禁让人感到迷惑,也会使人产生后怕的感觉,小编在这里搜集了一些据说是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真实灵异事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十件超级恐怖的真实灵异事件

十件超级恐怖的真实灵异事件,胆小慎入!

一、血风筝

事情发生在友谊路旁的银河广场,2005 年九月的一天晚上,一群孩子在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的风筝越飞越高,很快就看不到了,但手中的线还紧紧的绷着,孩子不愿意放弃,拼命的往回收线,终于把风筝从天空中收回来了,在拿到风筝后,孩子发现风筝上浸满了鲜红的血液。

第二天早晨这孩子死在自己家里的床上,手里紧紧的抱着这个风筝。一夜了,风筝上的血还没有干

二、手推车

传说红桥区的三条石地区,以前有个万人坑,是日军侵华时的工厂的弃尸场,曾经一对红卫兵小将来这里忆苦思甜,玩的太晚了,夜晚时从地下传出木头手推车的声音,更有人在月色之下看过有一架载着一堆人头的木头手推车经过,而推车的人是无头的, “他”更流出一些有血腥味的液体,那是什么呢?

三、收藏爱好

这个是听猫扑上一位朋友说的。现在收藏之风日盛,一个外地女孩来天津打工,她在天津开发区(位于塘沽)的一家酒店工作,酒店的女老板对她很好,甚至有点过分,年底了,女孩要回家,老板请她吃饭,都有些喝高了,女老板笑着对打工女孩说:“好妹妹,你知道姐姐有什么爱好吗?

姐姐喜欢可爱的东西” 说着,非拉着打工女孩到她的闺房一游,打开一个大柜,女老板说:“好妹妹,看这就是我多年的收藏啊!”柜子里挂着一个个风干的女人头颅。 “看来我的收藏又要有新的了!”女老板诡异的笑看着打工女孩。

四、南大的楼与湖

南开大学曾经是我最向往的大学,没想到里面也闹鬼。南开大学经济系的楼,和后面的八卦造型的楼组成了坟头的造型,所以从高层上跳下去死了好几个人。

有一年,南大的湖淹了几个留学生,南大的老师们就下去救人了,结果救人的那个老师后来就被人说疯了,因为那个救人的老师经常看到一个女人在狠狠的瞪着他,质问他为什么要多管闲事~~

五、拣冥钞

2004年的时候,河西区解放南路(顺弛名都对面)上有一个骑车上班的人被车压死,事后围观的群众发现,死者手里紧握着一张百元面值的冥钞。

据开车的司机说,当时他的车刚下立交桥,车速很快,突然前方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把车骑到路中间,去拣地上的一张钞票……。据说,这是以前在这里被压死的人,设下的圈套,在找替死鬼。自己好投胎。

六、三只小猪

事情发生在90年代后期,一天夜里有3个人搭乘一辆出租车要到津南区农村的一户人家,他们3个分别穿黑、白、花色的衣服,在到了目的地后,他们给了司机钱,进了那户人家,司机当时没在意,回家后才发现自己收的是冥币、第二天就回去找到那个人家去问昨天夜里是否有3个人来过,那家人说,那个时间根本没人来过,只是他家的母猪生了黑花三只小猪…。

七、河西某高层

一般住高层住宅的朋友都以电梯为主,而楼梯就成了被人们忽视的地方。一个住13层的女孩晚上回家,正巧赶上电梯故障不能使用。

望着长长的楼梯有点害怕,就让妈妈下楼接她,妈妈下来了和她一起上了楼,当她们一起走到12楼时,女孩的电话响了,传出她妈的声音:“闺女,妈妈下来了,你在哪啊?

八、马场道162号

这是一个紧临马场道的欧式小洋楼,目前无人居住,许多玻璃也碎掉了。解放前,是个有钱的资本家在这里居住,他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一天清晨,仆人叫小姐出来吃饭,却没有开门。在请示主人后,大家撬开了小姐的房门,里面却没有人。奇怪的事,小姐的衣服还在这里。没多久,天津解放了,资本家一家逃离天津。后来住进这里的人家,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楼顶有女人唱歌的声音。还有人说,晚上能看到楼顶坐着一个穿白睡衣的女孩,转眼又不见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住在这里的人家终于忍受不住这种折磨,想要搞明白原因。他们打开楼顶的天花板想从这里找上楼顶的天窗,这时候他们发现,天花板和楼顶的空间里,有一副穿着睡衣的人骨。有人说,可能是那个男仆在晚上想非礼小姐,惊醒小姐后,担心小姐告诉主人,所以掐死了她,把尸体藏到了天花板上。

九、夜泳女子

这个故事是我姥姥讲给我听的,事情发生在河西区郁江道旁的复兴河,2005年夏天7月的一个晚上,天非常热,几个青年到河里游泳。月光中,他们发现不远处的河中有一长发的女子也在游泳,长长的头发飘在身后的水面上,显的非常优美。一连三个晚上,这几个青年都发现这个姑娘在独自游泳。

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决定一起向姑娘靠近,越来越近,其中一个男青年忽然发现了有些古怪,那游泳女子似乎从来没有手脚露出水面。这时候那女子向其中一个青年快速游来。在快要相撞的一瞬间,青年本能的伸开双手去迎接,游到他手中的,只有一颗带着长发的散发着恶臭女子头颅……。三天前,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一名年轻的长发女子被分尸,头没有找到。

十、公厕里的脚

解放南路和珠江道交口处现在是一座立交桥,2001 年的时候解放南路还没有拓宽,这里还没有立交桥的时候,在这个路口的西北角是一个公厕。附近的朋友应该还能记得。一天晚上,有个人在公厕里方便完后,忽然想起来没有带手纸。正在迟疑间,突然从身下的坑中伸出一只黑忽忽的手,手中捏着一叠手纸。还说了声:“给”。同样的手、同样在夜晚,据说在附近的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女生宿舍楼的公厕中也出现过……。一个女生被吓的进了精神病院……

邓国是真实存在的吗?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春秋时期 邓国依然活跃,邓与郑、楚等国保持有婚姻往来。《春秋》记载,七年,邓侯吾离千里迢迢到访问。鲁桓公九年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纠纷,引发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鲁庄公六年(前688年),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第二年,楚文伐邓。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邓,将其灭亡。 邓城故址位于襄阳市樊城北约6公里处,邓国是西周时期诸侯国,封为侯。公元前678年被灭掉。战国后期,秦昭王封公子悝为邓侯。秦统一后,邓城属于南阳郡。汉为邓县地。这里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 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墙厚10至15米。墙残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处6.3米。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现为水田。城东南角外有高约8米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城内有十字街道,西北角有建的宁国寺。邓城内外地下历史遗存十分丰富。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从到西周、秦汉及以后朝代都有,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离邓城北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有两周时期墓葬群,“邓公乘鼎”和“吴王”剑分别出于山湾和蔡坡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据考证,这些墓地与邓城密切相关,其中铸铭文的,就有邓、楚、吴、上鄀、蔡、曾等国器物,是研究楚文化及邓、楚和有关国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邓城城址外围有西周至春秋早期(与邓国同一时期)较大规模的村落、作坊遗址,又有高级贵族、平民墓地,它们组成了完整的都市中心聚落群。1981年,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发掘,发现了一些特殊遗存,出土了一批较重要的文物,为解决一些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特殊遗存有卞营遗址集中分布的水井群、周家岗遗址春秋早期大壕沟及火葬墓、王家巷遗址制陶作坊区的灰坑及窑址群、贾巷墓地一主一侧室加祭台的墓葬等。这在本区域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此类遗存的空白。 较为重要的文物有周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完整花瓣圈足陶碗、黑或红彩红陶杯,西周中期前段或西周早期后段陶鬲,宋代红绿彩花卉纹瓷枕、影青釉小鼎式瓷香炉;王家巷遗址春秋早期卜骨;卞营遗址春秋晚期陶鸟形双耳平底壶;贾巷墓地青铜小羽人等。 发掘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襄阳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一是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存,佐证了邓城至迟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古邓国都城、春秋中期至为邓县县治的史实,继而将襄阳早期城市的中心圈定在了邓城区域;二是周代文化内涵的复杂性和融合性为寻找早期楚文化的来源积累了资料;三是较多大中型墓葬在贾巷、卞营墓地的发掘反映了邓城区域在末年至西晋时期的繁荣程度,间接说明了襄阳当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四是宋代火葬墓及具有北方窑系瓷器的发现,说明了宋代北方地区民众可能大量南迁并定居襄阳,为本区域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本次发掘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位学者直接到发掘现场观摩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襄阳历史文化的知名度。 随机文章杨家将后人今何在?曾一枪挑翻7人韩国萨德部署完成了吗,萨德部署完成(中国一半国土在美军监视内)路西法和撒旦什么关系,路西法是撒旦首领(争议众多)海王波塞冬的武器,波塞冬和哈迪斯谁厉害马斯克的超级高铁时速,从纽约到华盛顿特区仅需要29分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如何样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与的故事。 纪晓岚于二年(1724)出生于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州),十二年(1747),24岁的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第一,成为乡试解元,其中名臣之父刘统勋是纪晓岚的座师之一,纪晓岚也因此和与他同龄的刘墉订交。到乾隆十九年(1754),纪晓岚中,列二甲第四名。从此,纪晓岚走上了仕途之路。 纪晓岚比和珅年长26岁,而纪晓岚成为进士的这一年,和珅刚刚四岁。可以说,和珅与纪晓岚是两代人。但是,纪晓岚为官之后,除担任乡试、会试的考官和福建学政一年之外,长期担任如日讲起居注官、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被刘统勋举荐为首任总纂官,纪晓岚长期担任的都是文化教育尤其是典籍纂修的工作。和珅受宠之后,有意让和珅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这使得纪晓岚和和珅不仅同朝为官,而且在工作上更密切接触,两人有了更多的交集。 野史记载了很多纪晓岚戏弄和珅的故事。比如《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了纪晓岚骂和珅全家个个草包”的故事。据说,乾隆皇帝将什刹海畔的新宅(今恭王府)赐给和珅之后,和珅建了一座幽雅精致的园林。在园林当中,和珅建了一个凉亭,希望能找一个有名气的人给自己题一个匾额挂到凉亭之上。和珅一下子就想到了纪晓岚,虽然和珅自己的字写得也很好,可是如果有才名满天下的纪晓岚给自己写一个匾额,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和珅特地将纪晓岚请到自己富丽堂皇的新宅,园中、亭庑廊阁,让和珅非常得意。纪晓岚看着和珅得意的样子,便指着这凉亭旁边的一丛竹林说:“《·小雅·斯干》篇中,有歌咏碧竹苍翠,青松茂密之句,说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和大人这花园正称得上这两句啊。”和珅饱读诗书,知道这两句是歌咏周王宫的句子,心中暗暗高兴,纪晓岚接着说:亭台悠远,竹林在畔,和大人,您这小亭,题为‘竹苞’如何?” 和珅连连点头,这竹苞松茂不仅是说和家家族兴旺,更寓意富贵堪比王侯,正是和珅心中所想。他连忙吩咐家人准备笔墨纸砚,纪晓岚饱蘸黑墨,写下了“竹苞”二字,字迹苍劲有力。和珅非常高兴,很快就将这两个大字制成了金匾挂在了亭子上。 这一日,乾隆率领一众大臣到和府花园中来游玩,众人看到这亭子上的匾额,纷纷。乾隆皇帝看了之后,也哈哈大笑,问和珅道:“和珅,这‘竹苞’二字,意境幽雅,是谁所题啊?”和珅被笑得有点儿发懵,“回皇上,是纪晓岚先生手笔。” 乾隆笑个不止:“这人,真是有雅兴,哈哈,和珅,你仔细看看,这是什么意思?竹苞竹苞,纪昀骂你‘个个草包’啊!”和珅一听,气得直瞪眼,但他毕竟是拍马屁的高手,知道乾隆并未生气,他也不敢扫乾隆的兴,赶忙跪下说:“这是皇上的意会啊,若能为皇上增加点儿乐趣,是奴才的荣幸啊!”众臣听了和珅的话,心中直犯恶心,和珅脸皮真是厚啊! 乾隆听了和珅的奉承,心中很是高兴:“朕的两位爱卿,纪昀有才,和珅有量,这等文字玩笑,乃是雅事,只是朝中大事,却需你等共同努力啊!”和珅和一干大臣纷纷磕头称是。 纪晓岚从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开始,历仕乾隆两朝,一直到嘉庆十年(1805),还以82岁高龄,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与嘉庆帝师同入内阁。在这一年二月十四日,纪晓岚去世,嘉庆皇帝命令散秩大臣德通带领侍卫十名,往奠茶酒,并赏银五百两治丧,更为纪晓岚撰写了御祭文并御赐碑文,其中嘉庆皇帝评价纪晓岚“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谥纪晓岚“文达”。纪晓岚可谓是备极衰荣。在乾隆、嘉庆两朝,纪晓岚如同一个政坛不倒翁,一生仕途顺利。 可以说,纪晓岚是政坛当中的一个老滑头,他对乾隆皇帝也是处处迎奉拍马,与和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和珅在这一方面只是纪晓岚的学生辈。他们两人在朝中,称得上是忘年交,和珅比较年轻,虽然极有城府,但是毕竟官场经验不足,处事圆滑的纪晓岚的经验对和珅来说是宝贵的。和珅时常向纪晓岚请教官场经验,而作为乾隆宠臣,又在生活各方面给纪晓岚以关照,这才是两人的真实关系。 至于两人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性格和珅政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矛盾也就止于“竹苞”这样的玩笑和珅罢了。野史当中传说两人在朝中相斗、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故事,大多是后人出于对贪官的憎恨和清官的企盼而杜撰的美好想象而已。 比如,有的书上说,纪晓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一事,与和珅因为“竹苞”一事对纪晓岚记恨在心而报复有关,就纯粹是杜撰的小说家言了。 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晓岚被补授贵州都匀知府,还未来得及赴任,便被乾隆皇帝以“学问素优,予以外任”,“恐不能尽其所长”为由,仍旧以四品官衔留任京师,稍后乾隆皇帝亲自考试翰林,纪晓岚又被授予侍读学士。正是在这一职位上,纪晓岚犯了重大的错误,被乾隆皇帝贬戍乌鲁木齐。 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清朝对盐也十分重视,特设有各种盐运专卖官吏。纪晓岚的大女儿便嫁给了两淮盐运使卢见曾的卢荫恩。这一年,监生李容举报,两淮盐政挪用公款营私舞弊,盐引被侵吞无数。盐引,是朝廷发给盐商的合法贩盐的凭证。盐商向官府购买盐引,导致了大量的舞弊案件。因为盐业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乾隆皇帝向来对此十分重视。 这一次的涉案金额竟达到一千多万两白银,这让乾隆皇帝十分愤怒。他连续下令要求彻查此案,并迅速将卢见曾革职,押解审问。但在查抄卢见曾家产时,却发现其家产早已被转移。乾隆皇帝愈发生气,通过审问卢荫恩,发现是纪昀向卢见曾走漏了风声。对这一事件,野史中有着精彩的演绎,比如说纪昀用一个信封装了点儿茶叶,用加盐的面糊好封口,放入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冒充为古玩,送到了卢家。 卢见曾琢磨好久,终于悟出是“盐案亏空,查封”的意思,所以及时转移了财产。最终,这一大案,令卢见曾和纪昀都丢了官,卢见曾被发配伊犁,纪昀则被发配乌鲁木齐。 这一案件是真实存在的,但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珅甚至还没有承袭他那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朝廷之事,怎么会与纪晓岚交恶呢?这件事情,在很多书中被编排给和珅,真是冤枉他了。 在和珅与纪晓岚共事期间,他们的矛盾,主要是因为性格和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当然也是由于他们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不同而决定的。在乾隆皇帝心中,和珅是文武双全的治国能臣,是能够忠实贯彻自己意思而绝无二心的忠心奴才;而对纪昀,正如《满清外史》中所记载的那样,乾隆皇帝只不过是“以倡优蓄之”,甚至并不允许他妄议国事。 比如在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纪昀虽然也善于体察乾隆的心思,但是对于大规模删改禁毁古籍一事,他从一个文人的身份出发,是有抵触的,而和珅却是完全以乾隆皇帝的代言人身份参与到这件工作当中,对于删削禁毁违碍图书是不遗余力的,因此在纂修和校对过程中,作为总纂官的纪昀不止一次地受到处罚,其中多次还是和珅兴风作浪导致。 但是这样的矛盾,只是因为两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而已。更多时候,纪昀作为一个官场老滑头,被乾隆皇帝委任去充当和珅和其他官员冲突的协调者和仲裁者。比如我们之前讲到的,乾隆六十年(1795)的恩科,和珅兴风作浪,要置正考官窦光鼐于死地,而纪昀和窦光鼐有同门之谊,他们早年曾共同师事董邦达。但乾隆却让纪昀来主持重新考试。 纪昀只好居中调停,他首先奏请处罚了窦光鼐和其他两位副考官,毕竟他们破坏了科举省级平衡的原则,挑起了这一事件;然后纪昀又取消了王以的复试资格,最后纪昀仍旧将王以之弟王以衔列为殿试第一。这一事件的处理,既让和珅满意,又让乾隆心里舒服,并且还顾全了老友窦光鼐的面子。这才是真正的纪晓岚,他,在朝中充当着老好人的角色;他左右逢源,能够与和珅等一干贪官;他小心谨慎,能够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廷中屹立不倒。 不过,纪昀比和珅早入仕多年,年长名高,但却一直被以“倡优”视之,乾隆在世,官不入军机处,位未晋封公侯,甚至连太子少保之类名誉都不给他,而所有的这些,远比他年幼、才学又远不如他的和珅却都早早拥有了,对此,不知道纪晓岚心中,作何感想? 也许是被斥为倡优让纪晓岚猛然觉醒了吧,他的一生,除了主持科举、纂修四库、写作小说诗文之外,我们看不到他任何的政绩,而“不倒翁”或者是他这个倡优所演得最逼真的一个角色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