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看完这10个历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历史事件 你一定会·····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核心提示:   空泛无聊的历史书总让人昏昏欲睡,相信大家在看到其中的重大事件时也只是漠然的记住了知识,并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但其实真正深入人心的历史反而是那些细节具体的小事件,它发生在个体的身上,这样的事件往往能...

  空泛无聊的历史书总让人昏昏欲睡,相信大家在看到其中的重大事件时也只是漠然的记住了知识,并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但其实真正深入人心的历史反而是那些细节具体的小事件,它发生在个体的身上,这样的事件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切身感受。历史书上哪些不曾告诉过你的历时就是这样的。

  因此,看完下面的这10个事实,你一定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一、【汉人险被灭族】

  距今16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大地,一场空前的灾难降落在汉人头上。在这次人口灭杀中,汉人几乎濒临亡族灭种的边缘。

  是一个帝王的出现,颁布了一篇不足百字的"杀胡令",把数以百万的入侵者赶出了中原,他在位只有2 年,却使汉人躲过了一场亡族灭种的浩劫。堪称千古一帝。他就是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唯一皇帝冉闵!

看完这10个历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历史事件 你一定会·····

  二、甲午海战后

  李鸿章去马关谈判,被日本浪人打了一qiang,正中面荚血流如注,李鸿章没死他用这一qiang把赔偿的三万万两百银换成两万万两,并让日本人放弃辽东半岛,他拿着血染的黄马褂回国呈给慈禧太后时,太后只是说了一声,难为你了,还留着呢。

看完这10个历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历史事件 你一定会·····

  三、日军在张作霖的地盘杀死了一名中国士兵,张亲自同日本领事馆交涉,日本领事随手写了一张5000元的关东券支票交给他。张作霖回来后,立即下令全军放假,遇到日本人就杀。

  那时正是半夜,士兵杀了两个日本人。日本领事馆凌晨找到张作霖,他随即交还了日本领事给的支票,另外又写了一张5000元的支票。

看完这10个历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历史事件 你一定会·····

  四、南京大屠杀时,她是金陵女子学校的主任,美国go-vern-ment要求她离开,但她执意留下,她保护了1万余名难民免遭屠戮,她为挽救成千上万名中国姑娘免遭侮辱数度遭日军威胁,殴打。

  南京市民称其为"活菩萨",她的墓碑上写着"金陵永生"。13位高尚妓女属虚构,而她是真实的。

看完这10个历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历史事件 你一定会·····

  五、【张自忠】战史这样记载:将军的最后一刻已经被数弹洞穿。但他仍然站着,在距日军几十米的地方挥舞着早已空膛的枪,围护着他的卫兵此前已全部阵亡。

  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一弹,命中头部,他脸上现出了痛苦的表情;接着一等兵藤冈之用刺刀插进了他的左肋。连鬼子都承认,倒下的是一座山。

看完这10个历史书上不曾有过的历史事件 你一定会·····

中国历史上的这位帝王竟然还有“恋童癖”?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如何评价东汉重臣胡广?胡广生平简介及历史评价

胡广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历任尚书郎、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因拥立有功,获封安乐乡侯。继位后,拜司徒、录尚书事。陈蕃遇害后,接任太傅。熹平元年(172年),胡广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恭”。其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中兴以来人臣之最。 人物生平 章奏第一 胡广的六世祖胡刚,清高有志节,因摄政而逃亡到交趾,新朝灭亡后才返回乡里。胡广的父亲胡贡,曾任交趾都尉。胡广两岁丧母,少时孤苦贫困,甚至要亲自做家务。 胡广成人以后,曾在郡府里任散吏。当时,南郡太守法雄之子法真从家中来看望法雄,法真颇有知人之明。正逢岁终应举之时,法雄召集诸位官员,而法真自己在窗后观察。法真发现了胡广有异于常人之处,此后便把胡广推荐给法雄。法雄举荐胡广为孝廉,到京师雒阳(今陕西洛阳附近)参加殿试,由亲自主持考试章奏,胡广被选为第一。此后仅一月,胡广就被拜为尚书郎,经五次升迁后任尚书仆射。 历职内外 想要立皇后,但后宫的四位贵人都很得宠,顺帝想要以抽签的办法求神来选定。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建议选取良家之女,顺帝于是立(即后来的顺烈皇后)为后。 当时尚书令左雄想要修改,规定参试年龄一定要四十以上,而由儒者考核经学,文吏考核章奏。胡广再次与郭虔、史敞上书驳斥,认为选举人才,不能拘泥定制,但意见未被采纳。后陈留太守一职空缺,史敞等人推荐由胡广担任(但胡广应该没有出任)。胡广掌理枢机事务(指在尚书台)十年后,出任济阴太守,因举官不实而被罢免。后复任汝南太守,又入朝任大司农。 五卿七相 汉安元年(142年)十一月初七,胡广升任司徒。 本初元年(146年),被鸠杀。梁冀想要拥立年幼的蠡吾侯(即后来的汉桓帝)为帝,太尉与胡广、司空赵戒共同劝谏梁冀,而梁冀在朝会上恐吓百官,胡广等感到害怕,只有李固与杜乔仍然坚持,于是被罢免,命胡广接替李固任太尉、录尚书事。 建和元年(147年)六月,胡广因疾病逊位。同年,因拥立桓帝之功,被封为育阳县安乐乡侯。十月,又被拜为司空。十一月,李固被梁冀陷害下狱,临死前写信斥责胡广和赵戒没有坚持正义,二人看到李固的遗书后,感到悲伤惭愧,但也不过是长叹流泪而已。 元嘉元年(151年)十月,胡广再次逊位后告老致仕。不久,以特进身份被征拜为太常。 永兴元年(153年),升任太尉。次年九月,再因发生日食被免职,又复任太常。 延熹元年(158年),再次任太尉。次年,梁冀被诛杀,胡广与司徒韩縯、司空孙朗因为阿附梁冀、“不卫(皇)宫”,被剥夺爵土,以减死罪一等论处,免为庶人。后又被拜为太中大夫、太常。 延熹九年(166年)五月,再次被拜为司徒。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刚即位的汉灵帝命胡广与太傅陈蕃、大将军共同录尚书事,复爵安乐乡侯。胡广因病乞求逊位,适逢陈蕃谋诛宦官失败遇害,于是命胡广接替陈蕃任太傅,总录尚书事。 胡广当时已经八十岁,但还是心力有余,为人练达、明事理。侍奉继母孝顺,从不说自己年老。继母去世后,在服丧期间,没有做出不合礼仪的事情。 倍极哀荣 熹平元年(172年)三月初八(4月17日),胡广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21] 。灵帝命五官中郎将持节奉册,赠以太傅、安乐乡侯印绶,赐东园梓楠棺木,派谒者监护丧事,在光武帝的陵寝原陵为他营建墓地,谥号“文恭”,以其子孙一人为郎中。他的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都穿着丧服前来会葬。朝廷在胡广去世后予其的追赠及葬礼规格,自从东汉中兴之后,没有一位人臣能与其相比。 熹平六年(177年),灵帝思感“旧德”,命画师绘制胡广与太尉黄琼的画像,悬挂在宫内,议郎奉诏撰写的《胡广黄琼颂》,也一同悬挂在宫内。 人物评价 胡广以奉行中庸之道著称,他为官三十多年,历事六朝,受到隆重的礼任,他每次逊位辞病,或者被免职回乡,不满一年,又再次升职。他担任过一次司空、两次司徒、三次太尉,最后官至太傅。他所辟命的掾属,都是天下名士。他又与故吏陈蕃、李咸共任三公。陈蕃等人每到朝会,都常称病避开胡广以示惭愧,时人都以此为荣。与黄琼刚柔并济,对抗当权的梁冀。他非常熟悉先朝的典章制度,通晓当代的朝廷规章,所以京都雒阳有谚语说:“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而,胡广温柔敦厚,谨小慎微,以此取媚朝廷,没有忠贞正直的气节,天下的人因此而轻视他。又取媚于宦官,废黜功勋卓著的滕抚,使得“天下怨之”。 个人作品 胡广博学多闻,“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当初,依照《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中九箴遗失,后来著名学者崔骃和其儿崔瑗以及临邑侯刘騊增补的共十六篇,胡广又继作四篇,作《百官箴》共四十八篇,被赞誉为“文典甚美”,为后人研究官吏制度留下了宝贵资料。胡广还作有诗、赋、铭等共22篇。 《全后汉文》载,胡广还著有《汉官解诂》三卷、文集二卷,又有《上书驳左雄察兴议》、《谏探策立后疏》、《书》、《王隆汉官篇解诂叙》、《百官知箴叙》、《侍中箴》、《边都尉箴》、《陵令箴》、《印衣铭》、《绶笥铭》、《征士法高卿碑》、《吊夷齐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