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自然探索

世界上最长寿的鲨鱼 格陵兰睡鲨寿命可达400岁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世界上长寿鲨鱼有多少岁?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下有一种格陵兰睡鲨,它们生活在比任何鲨鱼都要更北的地方,同时它们的寿命也比所有鲨鱼都要长,可以活到400岁,是目前已知的继世界上长寿的动物北极圆蛤之后第二长寿的动物。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长寿的鲨鱼等相关内容。

世界上最长寿的鲨鱼 格陵兰睡鲨寿命可达400岁

形态特征

格陵兰睡鲨体重700-1000千克,体长40-640厘米。最大可达 7米,重1020千克。以其缓慢动作著称,跻身于世界上最大的鲨鱼之列。体型重大,没硬骨的背鳍被大大降低,吻部短而圆。相比其他尺寸的鲨鱼,鳃狭缝也显得较小,并且位于头部下的的侧面。整体颜色从棕色到黑色,下体略浅为灰色,皮肤上往往标有暗线或白点,并且将整个身体密集覆盖。牙齿非常锋利,呈细齿状排列。

这种动物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大约每年只长1厘米。跟大部分的鲨鱼一样,有很典型的鳍。它们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吻前突出的骨;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们的牙齿很小,鼻孔巨大。雌鱼头部呈实心三角,雄鱼呈实心圆。背鳍2个,通常各具一棘;臀鳍消失。鳃孔5个,位于胸鳍基低前方。眼侧位。

生活习性

世界上最长寿的鲨鱼 格陵兰睡鲨寿命可达400岁

以行动缓慢著称。虽然游速最慢,却是顶尖的捕食高手。食物尽是一些身手敏捷的动物,如鱼和海豹等。人们甚至在部分格陵兰睡鲨的腹中找到驯鹿、马和北极熊尸骸的一部分。格陵兰睡鲨更会同类相食,它们之所以不怕彼此肉中的毒,是因为它们对那种鲨鱼毒有抗御能力。

格陵兰睡鲨以各种鱼类为食,包括比自己更小的鲨鱼。它们的胃中包括腹足类、头足类、棘皮动物、软骨鱼、硬骨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以及人类扔的杂物。胃中有14个科的至少25种鱼类被记录下来。在所有猎物中,格陵兰大菱鲆鱼占据巨大比例(出现频率67.57%,数目占总数12.18%,占猎物总重的18.46%);海洋哺乳类(包括港海豹,冠海豹,髭海豹,不明种类的海豹以及某不明种类的海生哺乳类)占据第二多的比例,其中鳍脚类出现频率16.22%,数目占总数1.5%,占猎物总重的45.89%,某不明种类的海生哺乳类出现频率5.41%,数目占总数0.37%,占猎物总重的9.73%。

一种寄生的桡足动物(copepod)──“Ommatokoita elongata”,会在格陵兰睡鲨的眼部吃其角膜,这令格陵兰睡鲨的角膜组织损坏,造成局部失明。但并不是所有的格陵兰睡鲨都有这个问题出现。除此之外,研究显示格陵兰睡鲨可在黑暗中感应光线。Ommatokoita elongata这种桡足动物是一种黄白色的物种,可造成物种发光,故若其在格陵兰睡鲨的眼中,并非全无好处,至少可以成为格陵兰睡鲨的猎物的诱饵。这也就是为何行动比缓慢的格陵兰睡鲨迅速的猎物(如章鱼等)能被其吃掉的真相了。

寿命介绍

世界上最长寿的鲨鱼 格陵兰睡鲨寿命可达400岁

格陵兰睡鲨是地球上已知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它们的寿命可能达到400岁。雌性的格陵兰睡鲨身长约4米时才干性成熟,而它们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有时甚至1年才只长约1厘米,通常它们需要等一个多世纪才干有伴侣。研究人员认为,格陵兰睡鲨因为常年在冰冷的海水中生活,帆叶网,冷水能帮助这些动物减缓生长速度和物种化学活动,从而延长寿命。

风流皇帝乾隆帝王也风流,为什么他就很长寿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爱新觉罗·是第六位,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因此后人也称之为。其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做了太上皇又继续训政,因此实际行使皇帝的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整个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只有乾隆独一份了。 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以来的最高峰,他在、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皇帝其实是一个风流成性的人,那么为何风流成性的乾隆皇帝可以做到如此长寿的呢? 一、心态平和,及时行乐 乾隆所在的时期是整个大清朝的巅峰所在,通过他爷爷康熙、他的父亲雍正的耕耘,衣钵传给他时,他稍做努力就将整个大清朝推向了巅峰。他不像别的皇帝那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登基前,不用担心有杀父弑兄的问题;登基后没有开国亡国之忧虑。没有案牍劳形、没有巨大压力、没有过多的猜忌和疑心病,这样一来,乾隆的心态十分平和。 此外,乾隆十分懂得劳逸结合,他在业余时间就常常搞文学创作,喜好收集前朝的一些珍贵文物和书法、绘画作品。他还时常在书法、绘画作品旁边批注上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诗词。同时,乾隆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他在位期间,还完成了历时百年之久的《》的编著。 乾隆曾六下江南。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游乐的目的大大增加:乾隆下江南是前呼后拥,大批后妃、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沿途修行宫,搭彩棚。 如此滋润的生活刚好应证了他的风流成性,但重视放松自己,给自己放假。 二、身体健康,常外出打猎 乾隆是十分注重强身健体的。他不仅有文才,还善骑射。每年夏天弘历接见武官后就会在宫门外比试射箭:赛三次,每次射三箭。弘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这等水准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这在平时得下许多功夫的。据《》的记载,在他执政期间,他曾在平原、山野行围一百余次, 还有水围四次。行围地点更是遍及北京南苑、承德避暑山庄郊外……五台山、赵北口、白洋淀等几十处地方。如此喜欢户外运动的乾隆,体格自然杠杠的。 三、懂得保养,少吃丹药,生活规律 在乾隆时期,医学方面较前人也有所进步,更重要的是乾隆不像他的父亲那样,痴迷丹药。历代许多皇帝为了长生不老或者延年益寿,往往会偏爱吃道士炼制的丹药,但根据现代医学来说,这些丹药都是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 据载,乾隆的生活十分规律,他在早晨起床后, 会乘坐暖轿至“正大光明”殿看《拧鳌山》戏,后至“勤政殿”办事。而后乘拖船到“同乐园”码头,等候接皇共进早餐。到了晚上,用完晚膳他会乘拖船游行,至“九州清宴”稍坐,后乘四人暖轿至“”,看摔跤、放花炮、舞灯等。而后,步行到帐篷稍坐,再至前码头,乘拖船回“九州清宴”就寝。规律的生活也是乾隆能够长寿原因之一。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禅位于第十五子。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卒于,享年89岁。蔡东藩曾对乾隆评价: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多福多寿多男子,把人生荣华富贵的际遇,没一事不做到,没一件不享到。这句话对乾隆可以说是一句完美的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丁奉一生共侍奉过四代帝王他有多长寿呢

是时期吴国的将领,他的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他出生于庐江。丁奉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从小丁奉便十分的聪慧,在他少年时期便展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为吴国立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丁奉原本只是一名小兵,但他却有着十分出色的军事才能。三国时期,最不缺的就是战争了,年少的丁奉在战争中屡建奇功,骁勇善战,很快的便升了官职,成为一名小将。成为小将后的丁奉更是努力,在之后的日子里多次参与战争,并取得胜利,深得当时的喜爱。公元前252年即太元二年,吴国皇帝因病去世,他最小的儿子孙亮继承了皇位,而丁奉也因功绩被封为大将军。成为大将军后,丁奉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的辅佐新帝。也是在这一年,吴国与魏国发生了战争,丁奉亲自领兵出战。当时吴国的将领们并不将魏国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是乌合之众,但只有丁奉认为要谨慎作战。丁奉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战计划,最后成功取得战役的胜利。 公元258年即太平三年,年仅十六岁的皇帝孙亮去世,其兄继位。当时的丞相孙綝独揽大权,不将新帝孙休放在眼里。于是,新帝孙休就联合丁奉、张布等人,成功将孙綝铲除。公元264年即永安七年,皇帝孙休去世,丁奉等人迎立为帝。丁奉一共经侍奉过四代皇帝,是的四朝元老。丁奉于公元271年即建衡三年,因病去世。 丁奉活了多少岁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他一生共侍奉过四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丁奉为人正直,有着极其出众的军事天赋,深得皇帝的重用。其实,从丁奉侍奉过四位皇帝这件事来看,就可以推测出丁奉应该是一位十分长寿的人。那么,丁奉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史书的记载,丁奉出生于公元186年,并于公元271年去世,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算出丁奉应该是活了八十五岁。三国时期天下战火不断,各国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发起战争。丁奉在年少时就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小兵。在战争中,丁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丁奉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天赋,很快就被当时的皇帝孙权所赏识,被封为偏将军。荣升为将军的丁奉也越发努力,在对外战争中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 公元252年即太元二年,吴国皇帝孙权去世,其皇七子孙亮继位成为吴国的皇帝。同时,丁奉也因为战功被擢升为都亭侯。当时,魏国派兵进攻吴国的东兴,丁奉领兵前去抗击。吴国当时的将领都十分看不起魏国的军队,认为魏国最后一定会输的。但丁奉却不这么认为,他小心谨慎的安排战略,不敢轻敌。最后,因丁奉的缘故,吴国大胜魏国。公元前258年,年仅十六岁的孙亮去世,他的哥哥孙休继位。后孙休去世,丁奉等人又迎立孙权的长孙孙皓为帝。 丁奉一直兢兢业业的侍奉皇帝,丁奉凭借自己的军事天赋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71年,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丁奉因病去世。跟同时代的其他人比起来,丁奉应该算是一个十分的长寿人了。 丁奉雪中奋短兵 丁奉作为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他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皇帝,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丁奉从小便十分的聪慧,有着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军事天赋。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丁奉多次取得战役的胜利,成为朝中的肱股之臣。那么,丁奉雪中奋短兵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252年即太元二年,这注定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吴国的皇帝孙权因病去世,其最年幼的儿子孙亮继承皇位,成为一国之君。丁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获得新帝的赏识,被封为都亭侯。也是在这一年,魏国派兵进犯吴国。当时,皇帝派吴国的太傅前去抗敌,以诸葛恪为首的吴国将领都不将魏国放在眼里,认为只要大军上岸,魏国就会不战而逃的。但这些人中并不包括丁奉,他并不赞同其他将领的意见,他认为不能指望敌人不战而逃,而是应该主动出击,占据有利位置。 但当时吴国军队的统帅是诸葛恪,但诸葛恪并不认同丁奉的建议。无奈之下,丁奉只能自己独自带领三千士兵向前行军。当时的天气环境十分的恶劣,刮着凛冽的北风,下着大雪。当丁奉看到了魏国的先行部队时,他对自己的士兵们说道:“现在已经到了立战功的时候了。”士兵们都被丁奉所激励,大家纷纷脱去盔甲,然后手中拿着短兵器。魏国的士兵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都认为自己会赢,也没有多做防备。结果可想而知,丁奉所率领的军队获得了战役的成功,丁奉为吴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以上就是丁奉雪中奋短兵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