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复件 史上千古谜案!七位帝王神秘失踪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公元前74年,22岁的汉王朝第六任帝王昭帝刘弗陵,因死时没有儿子,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幸运地被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扶上了汉王朝的帝王宝座。刘贺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即位后他不理朝政,终日和宠妃饮酒作乐,更荒唐的是,刘贺竟召先皇宫女淫乱。大臣的劝谏,他根本听不进去。霍光和大司农田延年商议后,禀报太后,决定废黜刘贺皇帝。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朝廷大官至宫中,共商废黜皇帝刘贺之事,群臣同意了霍光的意见。霍光又将此事告知皇太后,皇太后听后勉强同意,等到召见刘贺时就布置禁兵把守宫中。

待皇太后责问刘贺之时,霍光等出班奏本,指陈他即位以来仅27天,就做下了1127件荒唐事,皇太后当即表示同意刘贺“当废”。霍光随即上前解其玉玺,扶刘贺下殿。刘贺离开了尚未坐热的帝位,被押送到始封地昌邑,从此便再也没有消息。

2、曹芳:自身不争气,被司马家族赶下台。

曹魏王朝的第三任帝王曹芳,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公元239年,曹叡病死后,年方8岁的曹芳登上了魏国的帝位。曹芳即位后,由曹操的侄孙、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辅政,不过曹爽被司马懿所杀,魏国的军政大权也落入司马懿之手。令人遗憾的是,曹芳也是一个太不争气的帝王,成人后沉溺于酒色中不能自拔。

曹芳越是昏愚,司马氏父子越是专横。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正时快20岁的皇帝曹芳,对司马兄弟的专横日益不满,左右臣僚劝曹芳诛杀司马昭,以解除司马兄弟对朝廷的威胁。诏书都写好了,可曹芳畏惧司马兄弟的势力,不敢下诏。

事后司马兄弟得知了这一情况,就合谋废黜曹芳。司马师假借皇太后令召集群臣,商议废黜皇帝曹芳。众臣慑于司马家族的势力,不敢有异议。司马师又派皇太后叔父郭芝去告知太后,当时太后正和曹芳对坐。

郭芝直截了当将司马师欲废曹芳的事告知了太后和曹芳,曹芳惶恐不已,太后也很不高兴。太后要求见司马兄弟,然而郭芝不答应,只要求曹芳快点交出玺绶。曹芳迫于司马师的威势,遣人取来了玺绶。司马师得到皇帝玺绶后,又遣使者授予曹芳齐王印绶,让其移居宫外。曹芳此后再也没有了消息。



 3、元晔:做了5个月皇帝,从此生死不明。

公元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家尔朱荣等人的折腾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北魏大权旁落尔朱氏手中,于是诈称皇太子出生,召尔朱荣入朝。尔朱荣入宫落座后,见少卿鲁安、典御李侃希等抽刀从东侧门闯入,当即起身直奔御座。

孝庄帝横刀膝下,亲手杀死了尔朱荣。尔朱荣死后,他的侄儿汾州刺史尔朱兆为了替死去的叔父报仇,发兵攻入京师洛阳,俘掠了元子攸。后来长广王元晔,被尔朱兆拥立登上了帝位。

« 1

以上就是关于复件 史上千古谜案!七位帝王神秘失踪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 金朝第七位帝王完颜永济简介

完颜永济(?―1213年9月11日),本名允济,字兴胜,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第七位,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显宗完颜允恭异母弟,母为元妃。 大定十一年(1171年),册封薛王,历任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秘书监等。金章宗完颜璟即位后,改封潞王,改名完颜永济。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即位为帝,年号大安。为人优柔寡断,没有安邦治国之才,俭约守成而已。不善用人,忠奸不分。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蒙古攻打中都时,为右副元帅胡沙虎(纥石烈执中)所弑,追废为东海侯。 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追复卫王爵位,为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完颜永济自幼懦弱,平庸无能,心无卓见,识人、理政能力皆弱,但却在世宗、章宗和朝臣面前,表现出一副持重老成和与世无争的样子。 大定十一年(1171年),完颜永济被封为薛王。同年,进封为禭王。 大定十七年(1177年),授世袭猛安。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为秘书监。 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转。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改任殿前都点检。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颜永济的父亲金世宗去世,其侄子金章宗完颜璟即位,进封他为潞王。 明昌二年(1191年),进封为韩王。承安二年(1197年),改封卫王。 登基为帝 泰和八年(1208年)冬,对诸王疑虑重重的金章宗,决定让永济兼任武定军节度使,以掌握兵权,不久,又诏永济入朝,封他为王傅府尉官,以检制宗室。永济也成为了金章宗最亲近的人了。章宗在选皇位的交接人时,考察到自己的皇儿还未出世,只有密召永济说: 将来这两个未出世的皇儿,如其中有男,当立为储;如皆是男,必择可立者立之,以保证章宗子孙永掌皇权。 永济心领神会,信誓旦旦地答应了。因而永济便侥幸地接替了皇位。 金章宗于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病死。时章宗无子,贾妃、范妃还在怀孕,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等人设计于同月立完颜永济为帝。次年改年号为“大安”。 完颜永济即位后,为了保住皇位,立即毒杀了贾妃,又令范妃堕胎,并将她削发为尼。 大安二年(1210年)八月,完颜永济立自己的儿子胙王完颜恪为皇太子。 内忧外患 就在金朝变乱不断的时候,蒙古人已羽翼丰满。泰和六年(1206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称。最初,成吉思汗仍入贡于金,并曾见到过卫绍王永济。金章宗死后,成吉思汗听说永济继位,极端蔑视,声称:“我以前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派来的使者,然而怎么能有这样的庸懦之辈呢?” 成吉思汗有意进攻金国,首先出兵进攻臣属金国的,西夏向金求援,完颜永济坐视不救。西夏向蒙古屈服,成吉思汗兵势日炽,金朝势危,欲绝地反击。 大安三年(1211年)春,蒙古入贡,完颜永济遣重兵分屯山后,欲就蒙古人进场之时袭杀之。然而金朝的乣军中有去给蒙古人报信的,蒙古人开始还将信将疑,然而报信者不断,蒙古人遣人窥之,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迁延不进。乣军是契丹及北方其它部族的武装力量,虽然受制于金朝,却与女真统治者离心离德,此时更明确倾向于新兴的蒙古贵族。完颜永济加害成吉思汗的计划未能实现,成吉思汗不仅不再向金进贡,而且对金先发制人。在蒙军强大攻势面前,完颜永济束手无策,只知与臣下相对哭泣。同年九月,蒙古军逼近中都,因城防坚固兼有重兵防守, 完颜永济又采纳主战死守的建议而顽强防守,击败了蒙古军,保住了中都。 大安四年(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亲征金国,一度包围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今吉林省境起兵反金,数月之间发展至十余万人。耶律留哥依附蒙古,又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金兵,金朝的处境更加不妙。 遇弑身亡 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成吉思汗再次率大军逼近中都。此时负责防守中都北面的右副元帅胡沙虎,在两年前蒙古军南下时,曾临阵怯逃,丢弃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逃回中都。完颜永济对他非但未治罪,反而仍重用为将。蒙古军逼近时,他仍然一味游猎,不理防务。完颜永济派使臣到军营去严词督促,胡沙虎恼羞成怒,于8月25日凌晨,联络完颜丑奴、蒲察六斤、乌古论孛刺等人反叛,从通玄门杀入中都东华门,占据了皇宫。第二天,劫持完颜永济出宫。不久,派宦官李思中用毒酒将完颜永济毒杀。 九月,迎立完颜珣为帝,即金宣宗。胡沙虎请废允济为庶人,诏百官三百余人议于朝堂。太子少傅奥屯忠孝、侍读学士蒲察思忠支持胡沙虎,但武都、拾遗田庭芳等三十人请降允济为王侯。胡沙虎固执前议,金宣宗不得已,乃降封允济为东海郡侯。十月,元帅右监军杀胡沙虎。 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诏追复允济为卫王,谥曰绍,后世称他为卫绍王。 人物成就 野狐岭之战后,完颜永济任命抹捻尽忠为西京留守。次年,成吉思汗进攻西京,被抹捻尽忠击退。 历史评价 《金史》:①卫王长身,美髯须,天资俭约,不好华饰。 ②卫绍王政乱于内,兵败于外,其灭亡已有征矣。身弑国蹙,记注亡失,南迁后不复纪载。皇朝中统三年,承旨王鹗有志论著,求大安、崇庆事不可得,采摭当时诏令,故金部令史窦祥年八十九,耳目聪明,能记忆旧事,从之得二十余条。司天提点张正之写灾异十六条,张承旨家手本载旧事五条,金杨云翼日录四十条,陈老日录三十条,藏在史馆。条件虽多,重复者三之二。惟所载李妃、完颜匡定策,独吉千家奴兵败,纥石烈执中作难,及日食、星变、地震、氛昆,不相背盭。今校其重出,删其繁杂。《章宗实录》详其前事,《宜宗实录》详其后事。又于金掌奏目女官大明居士所纪,得资明夫人援玺一事,附著于篇,亦可以存其梗概云尔。” 成吉思汗: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刘祁:卫王苛吝,不知人君体,不足言。已而强敌生边,贼臣得柄,外内交病,莫敢疗理。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金世宗完颜雍 母亲:元妃李氏 妻妾 卫绍王后徒 钦圣夫人 子女 儿子 完颜从恪 完颜琚 完颜瑄 完颜璪 女儿 岐国公主(母袁氏) 史籍记载 《金史·卷第十三·本纪第十三·卫绍王》有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史说解读:努尔哈赤传奇反腐杀子谜案

,是的开国。对清王朝后续的发展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由本文来给大家解读努尔哈赤的传奇故事吧! 现在打开电视,我们发现清宫题材的电视剧特别多,有那么几个皇上就“忙”得吓人,比如说皇帝,不论是《康熙王朝》还是《王朝》,都有康熙。最近几年时间雍正也比较火,不仅是《雍正王朝》《传》,还有《》等电视剧,都和雍正有关。还有一段时间很火,像《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什么的,都跟乾隆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大清这些皇帝乃至后来像、、宣统这样的帝王,都经常成为影视题材里的主角。但是这一节我们要说的这位大清皇帝,可没有多少影视剧刻画他,但是要是没有这位皇帝,后边就没有大清朝了。说到这儿,大家就知道我们这一节要讲述的是哪一位皇帝了,他就是“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 有人说努尔哈赤也不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啊!这话说得也对,因为中立国号为清的是,后人尊他为。但是努尔哈赤在1616 年建立后金政权,这是清朝的前身,所以后来清朝的皇帝尊称他为开国第一帝。就是说,第一皇帝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算是开国皇帝。 众所周知,大清一共有十二帝,有个口诀: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大清一共十二帝,末代宣统最悲伤。其中,“努尔哈赤皇顺康”指的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乾嘉道咸同光”指的是雍正、乾隆、、、咸丰、、光绪,大清末代帝王是宣统,在位三年就退位了。但是,现在的人说起努尔哈赤,大家只说他是草原上的雄鹰,是雄才大略的了不起的君主。 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 年,大约活了68 岁,这在当时算是高寿。1559 年,努尔哈赤出生在现在辽宁省抚顺市范围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他的父亲在这个部落里头还挺有地位。可是,他父亲再有地位也是穷人,家里生活挺困难的。而且在努尔哈赤小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她的继母对他非打即骂,十分苛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努尔哈赤12岁时,家里人就让他出去干活养活自个儿。那么,努尔哈赤能干吗呢?当时,在东北能干的活儿不外乎这几种:采木耳、弄蘑菇、挖人参,有的时候还帮别人砍个木头什么的,就干这个。 努尔哈赤小时候,家里人给他起名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女真语,是什么意思呢?说起来很有趣儿,努尔哈赤就是野猪皮的意思。现在看来,这个名字并不怎么样,不过当时的人可不这么认为,道理其实跟起名差不多。以前很多人起名叫狗蛋、狗剩,为什么这么叫呢?三个字——好养活。当时,东北地区还没开发,野猪比较常见,而且野猪生命力顽强,因而给孩子起名叫野猪皮,意思就是希望这个人本身很硬很坚韧,也很能玩儿命,这也预示着努尔哈赤后来在关外苦寒之地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当时在抚顺一代设立了一个集市,主要用于贩牛、贩马、贩山货。这个地方明政府专门划定出来,让女真各部落来此进行交易,也就是所谓的“赶集”。当时年轻的努尔哈赤最愿意干的事儿就是收了山货了,收山货后便通过赶集进行交易、买卖,很快也就成了集市上的老面孔。 集市上人数众多,,努尔哈赤小小年纪就尝尽了人情冷暖。其中有一项是他非常感兴趣的。集市上有个算命的,这个算命先生常说替久困英雄指点迷津,而且颇有些道行,因而经常有人来找他。努尔哈赤虽然没有多余的钱,却也愿意在这位算命先生旁边凑热闹。既然要凑热闹,当然是离得越近越好了,可是,每一回只要努尔哈赤挤进来一坐,这位算命先生即使正在给别人算命,也赶紧站起来,收拾摊子走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为何?算命先生说这人的气场太强,自己扛不住,也就只能走为上策了。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乃真命天子,这算命先生感觉他身上有帝王之气!其实这个传说是后人为凸显努尔哈赤是乃真命天子而附会的。 且不说有关努尔哈赤的传说可信度有多高,单是这么多年在关外白山黑水之间的独自生活,他也确实增长了很多阅历,并且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众所周知,东北人的体格都比较强壮,而且就全球来看,越是寒冷地区的人身体相对来说就越强壮,这是因为客观环境太恶劣,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无一不是身体素质过硬的。因此,生长在 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身体条件肯定也差不了。努尔哈赤的身体素质这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可小视,这关系到他此后非常关键的一段经历。也就是后来他投靠大明的辽东守军最高将领、大将军的这段经历。 努尔哈赤一生纵横,又建立了政权,就差称帝了,此时却遭遇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打击——老来丧子,而且还是他亲自下令杀死了自己的长子,这件事也被努尔哈赤引为平生遗憾。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雄才大略,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其实是迫不得已。 据说,褚英4岁的时候就跟努尔哈赤南征北战,而且作为努尔哈赤的长子,受到的重视程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褚英到19 岁的时候就可以独自带领部队打仗,到29 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就任命他辅佐朝政,在历史上这种情况有个专有名词,叫“太子参政”。此时,褚英可以替努尔哈赤处理所有的军政要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权在握那还了得?努尔哈赤的老战友们一看这情况,全都坐不住了。褚英一旦登基,这些曾经跟他有过摩擦的能有哪个好过?既然如此,那干脆不让他登基不就行了?于是,褚英的继承人地位遭到了一致反对,再加上他下边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四个弟弟都怕他,褚英的声望是一天不如一天。四个弟弟为何会惧怕褚英?原来,褚英怕这几个弟弟惦记皇位,处处打压他们,甚至有时会流露出杀心,也就难怪大家都惧怕他了。 历史上争皇位,有一句话叫“停尸不问,束甲相攻”,意思是皇上死了,那尸体停着,几个皇子就把铠甲穿上争皇位。这是因为利益太过集中的缘故。所以,褚英的死从某些方面讲说不能怨努尔哈赤,只能说他自己的修养不到家,自己不会处世,又对皇位太过贪婪,惹得努尔哈赤不高兴,所以这是努尔哈赤处死皇子的真相。那么,褚英的死对努尔哈赤有什么影响呢?史书记载,努尔哈赤曾多次为此哭泣,并表示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处死褚英。 努尔哈赤可谓雄才大略,我们可以看到他处死自己儿子之时的这种果断。不是他不心疼,哪个人不疼自个儿孩子呢?一筐萝卜一筐菜,谁的儿子谁不爱?他也疼儿子,可是为了大局也没办法。想成大事的人要是不懂得取舍,不懂得决断,他就成不了事儿。所以,这老天爷不会让每个人什么都顺,要了这个要不了那个,所以你要贪婪无比的话,就有可能什么都得不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