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古人妻妾成群,为什么人口却还那么少?

时间:2023-08-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古人妻妾成群,为什么人口却还那么少?在中国历史,有着一夫多妻的制度,在他们看来,这就像是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妻妾成群了,按理说应该孩子会比较多,人口的话也应该会多一点的吧,但是事实情况却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历史的人口依旧是很少,并没有因为一夫多妻制度而变得多了,这到底原因是什么呢?


古人妻妾成群,为什么人口却还那么少

首先,这和中国历史所处的环境有关,在历史,外族入侵,内部动乱,哪一个都需要战争来解决,发动战争就需要人,纵观中国历史战争史,一场战争轻则是几万人,重则达到几十万人的较量,一次战争就是几十万的伤亡,如此之大,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恢复过来。


就比如汉武帝刘彻时期对匈奴的作战,为了驱逐匈奴,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武帝刘彻派出了几十万人的部队远赴沙漠作战,而整个汉朝也就两三百万人,一场战争就动用了几十万,几乎使汉朝失去了青壮年,后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自己也是元气大伤,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过来,紧接着又面临各种战争。


所以说,中国的人口数量之所以少,巨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战争消耗的。

真相有三,最终一种最残忍


其次是因为在历史,男尊女卑,女人是没有说话的权力的,女人就是一个生育工具,是为了传宗接代。

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一个妻子没法生出孩子的时候,男的就开始想方设法再娶一个老婆。

不过是男的生育能力有问题还是女方有问题,这种事情谁也判断不了,毕竟那个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之下,就只能把真相归结到女方身上。


最终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国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男孩是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认为女孩迟早是要成为别人的人,再好也没有用。

在这种思想之下,他们最想生的就是男孩,对于女孩则是轻视,甚至有的地方做的更绝,生了孩子如果是女孩就直接处理掉。

如此做法,人口如何能够增加呢。


在历史,人口一直很少,无非就是那几个真相,不过中国到了近代人口数量却是突然增加,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当然这也跟我们当时的政策是有关的,所以很多时候一个社会的人口数量是要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

古人为什么总是在改名换姓?是什么真相导致的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看重“风水气运”这件事。他们很在意犯“忌讳”,以至于,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忌讳”。不说别的,就单说名字的读音和寓意,若是犯了忌讳,那对很多人来说这些都是头等大事。 在,一个人改名换姓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人则因为自己的名字和皇室成员的名字有着相同的读音而改掉自己的名字,也有人则是为了不让别人认出自己而更改了名字;还有就是给其他人改名换姓;最后,也有为了给自己转运而更改姓名的人,并且,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徐辉祖一三六八年出生于濠州的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身高八尺有余,英俊潇洒又颇有才气。因为,自己的家族是世袭侯爵,他一出生就是众星捧月养尊处优的主,家族又对他寄予厚望,所以,给他取名为“允恭”。 但是,在他九岁那年,的嫡长孙出世,皇帝欣喜异常,给他取名为“”。“允恭”中有一个“允”字和皇长孙名字中的“允”字相同。朱元璋本就性情暴烈,睚眦必报,为了避免后来不必要的麻烦,徐达则认为: 自家很有必要和皇室有个区分,于是,就把儿子的名字改成了徐祖辉。 在上位之后,他,血洗朝野,但是,作为朱允炆的支持者,徐祖辉却逃过死劫,只是被囚禁在了自家的府中,革去了爵位俸禄而已。那么,疑心很重的朱棣为何不杀了徐祖辉?其实,这是因为徐祖辉的姐姐是朱棣的皇后,所以,看在是小舅子的份上,才没有杀他。 徐有贞本名叫徐珵,一四零七年出生,在二十六岁那年考上进士,从此入仕。他身材矮小,精于算计,对于各种学问都颇有研究,虽然精明干练,但是喜好功名利禄。因为西南地区连年用兵,徐珵对此十分忧虑,所以,他对皇帝提出了有关于用兵的五条建议受到了皇帝的褒奖。 一四四九年,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结果,在河北一带兵败被俘,明军二十万人马。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徐珵极度厌恶战争,想让明朝退让以求一时和平。当即,他就以星象有变为理由,向太后建议迁都南京,以避战争。 但是,这个懦弱的建议却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大臣更是对他破口大骂:“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应该被斩首。”其他大臣也纷纷咒骂他,徐珵颇为沮丧,不敢再言语。之后,新皇宗登基,在于谦等人努力下一举击溃了瓦剌联军,于是,南迁一事更成了大家的笑柄。 徐珵向来追求功名利禄,却因为南迁的建议迟迟等不到升迁。原来,别人向皇帝推荐徐珵的时候,新皇却不以为为然,并且,说道“这个就是建议南迁的徐珵吗?”徐珵不知为何新皇厌恶自己,还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而心生怨恨。 后来,当他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就将自己的名字徐珵改成了徐有贞,这才躲过了别人的追骂。毕竟,当时他的官职低,人们只认名字不认人。最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他更是一路高升,期间,他谗杀于谦、王文,又与、争权,一度权倾朝野。 结果,他却被构陷罪名,贬为广东参政,后又流徙金齿,始终未能得到起复。 朱元璋一个草莽皇帝的上位史可谓是十分精彩,他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的政权,自己当上了皇帝,所有,就有了一点“小人得志”的心理。他为了将自己与百姓做一个区别,从名字上就不能有半点松懈。全国上下的名字里和皇帝的名字里有同音的人,统统都要改名字。 但是,普天之下不止朱元璋一个人吧,总不能让别人把祖宗的改了呀。所以,朱元璋特地制定了一条法律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如果是不小心冒犯了我的名字,那就杖责八十;如果是故意的,就杖责一百;如果只是一个字同音,那就没有罪。” 但是,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名字里的“朱”和“猪”同音,老百姓总不可能不吃肉吧,那么,街上小贩要“杀猪”或者“吃猪肉”怎么办呢?总不可能因为皇帝的姓氏而不吃猪肉了吧。其实,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特意将猪改名为“豕”或“彘”。 别人都是为了避讳而给自己改名,这个吴情却是为了给自己转运而改名,但却没有想到,改了名字之后竟变得更加的倒霉。 他原名汝威,一五零四年在无锡出生,性格温和,饱读诗书。十九岁考上,二十七岁中了举人,但是,在接下来九年的三次考试中,都是名落孙山。所以,汝威为了给自己转运,希望老天给自己一些情面,让自己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能够顺利通过,所以,给自己改名为:吴情。 结果,在一五四四年的时候真让他考上了状元,但是,让他的是,那个带给他好运的名字,也让他倒霉透顶。皇帝看到他的名字时,嘴里念叨“吴情吴情,可不就是无情,大明不能有个无情的状元”。说罢,就因为一个字的谐音,就把他的状元桂冠给摘了,降成了探花。 后来,他当了南京的乡试主考官,这年中举的无锡人居然有十三名之多。其他地方的考生纷纷表达不满,这分明是给同乡的人开后门,人们还说:“说道无情也有情,江南连中十三名。”后来,还是吏部为其奏白冤情,嘉靖帝答应不处罚,但即便如此吴情还是被气病了。 后来,吴情辞官回家,过上了悠闲自在的日子,在家里开办了学堂,把自己挣的钱一大部分捐给当地的农民,剩下的补贴那些家乡进京赶考的考生的路费。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埋在了学堂后面的鸡笼山上,之后,这座山改名为“探花山”。 随机文章比司马懿还会忍!他差点被司马炎杀掉起兵就灭了西晋在杨家将演义中的萧天佐怎么死的?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详解,可携带10枚50万吨当量核弹头揭秘世界上最早的黑洞,原生黑洞比原子核还小/还会瞬间消失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苏州府人口有多少?哪个省的人口最多

经济最鼎盛时期的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口,学界争议很大。有的认为只有6千万,有的认为将近2亿。 在明朝人口统计中,明开国末年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注定是个绕不过去的节点。在这一年,明朝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口统计数据——6054万人。这只是纸面上的人口数据,当时的总人口应该超过7千万。 明朝的人口分布,主要是指内地,既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京师南京。这些地方是明朝直接统治的区域,、东北、西北,以及最西南的地区没有计算在内。 首先是京师南京。这里的京师,不是指南京一座城市,而是整个直隶。也就是现在江苏(含上海)和安徽,迁都北京后,将原来的直隶称为南直隶。 苏皖沪两省一市加一起,面积也不到24万平方公里,人口却非常稠密,达到了1075万人。这还没有包括拥有军籍的116万人。无疑,直隶是明朝人口最多的地区,但其中也密有疏。苏州人口最多,仅一个府,就有235万人,占了全“省”约五分之一。而皇城所在的南京(狭义上的城市),“只有”120万人。这个数据在直隶只排第三,松江府的人口比应天府还多一万多。 直隶省的人口,主要分布淮河以南,尤其是长江流域。比如常州府有77万人,扬州府有73万人。而淮河以北的军事重镇徐州,当时连府都不是,人口也只有18万。 徐州等苏北地区是当时明朝两大人口聚居区的过渡地带。徐州以北就是山东,洪武二十六年,山东的总人口是525万(不算军籍人口20万)。525万人口的山东自然不能和直隶相比,但在刚平定战乱不久的北方,这个数据已经不少了。 需要说明的是,山东这525万人口中,不仅包括山东六府,还包括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辽东。辽东北控女真,西控北元,东控韩日,战略地位太过重要。再加上辽东人口较少,明朝只在辽东设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辽东的民政都跨海隶属山东,包括人口统计。辽东人口非常少,加上百军籍的,总人口只有50万,相当于山东的十分之一。 不过,辽东的面积不小,12.4万平方公里,而山东的“总面积”只有27.3万平方公里(剩余的是山东本部的面积)。 再往北,就是明朝未来的国都北平了。明朝在这里设布政使司,下管以北平为首的八个府。这一年(1393年),北平布政使司辖区的总人口达到264万人,看似不多,但要知道,当时的北平,处在与北元对抗的最前沿。 从北平往西,到了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山西。山西布政使司辖区的人口明显多了起来,达到508万人(含38万军籍人口)。山西面积不小,但只有四个府: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大同府,外加四个直隶州。 北平(辽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抗北元,往南的西侧(山西)、东侧(山东)各有人口五百万,堪称是直隶(南京)北线防御的缓冲带。即使北元兵冲破北平防区,但山东和山西的人口较多,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北元南下的速度。 在古代,人口密疏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在军事上行进速度的快慢。 山西以南是河南。河南16.4万平方公里,人口216万(含25.3万军籍人口)。河南以西的陕西布政使司,人口略多一些,287万人(含23万军籍人口)。由陕西入四川,人口更少,146万人,甚至比苏州一个府还少了近百万人口(不含四川的20万军籍人口)。不过,四川地处西南,各种情况非常复杂,人口较少是可以理解的。 而从四川往东进入湖广,人口又多了起来,湖广布政使司(辖湖北、湖南)人口580万(包括50万军籍人口、60万非人口)。 湖广省以南是广东,总人口324万(含23.5万军籍人口)。当时的广东省辖区,除了现在的广东省,还包括海南省,以及现在广西的沿海地区。广西在当时是个内陆省份,总人口148万(不含10万军籍人口),和四川差不多。 云贵地区,情况更为复杂和特殊。云南总人口只有71万,军籍竟高达45万,仅明朝在云南的驻军就有12万,再加上24万随军家属。贵州总人口有126万,但其中有32万却属湖广布政使司(及湖广都指挥使司)管辖。 湖广的东边是江西、浙江、福建。江西人口达到906万,浙江人口有1048万(不算军籍人口30万)。而江西和浙江的面积,和现在的赣、浙两省几乎一样,没有变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的福建(不包括对面的大岛)看上去,平原较少,人口却不少,达到419万(含27万军籍人口)。 这还只是明朝草创初期的人口数据。随着明朝统治的稳定,(1425年至1435年在位)以后,明朝人口不断增长,最终到达了万历年间的顶峰值。到了明末战乱,明朝人口又大幅度减少。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有人相信ufo,美军曾建UFO研究基地/霍金曾预言UFO存在水星和金星哪个温度高,金星水星表面温度是多少(金星温度更高)太阳系到底有多奇怪,整齐的系内宇宙空间/里外折腾的木星无毛定理是什么意思,黑洞仅有三种参量确定/霍金表示是无稽之谈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