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本人类如此渺小

时间:2024-01-2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人类到底有多渺小?人类文明大概是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的,到现在也不过5500年左右。

这相对于地球的46亿年古代而言,完全可以是忽视不计的存在。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那么问题来了,地球从诞生起,一直到现代人类文明的诞生,这46亿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由于46亿年这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尺度,不便于理解。

因此,我们可以把地球的46亿年浓缩成一天,然后来看看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地球的诞生

故事还要从宇宙的诞生说起。

话说138亿年前,发生了宇宙大爆炸,随后宇宙开始演化,在接下来漫长的岁月里,宇宙中出现了太阳、宇宙岛。

其中第二代太阳 也有说是第一代太阳发生了超新星爆炸,把自身的物质抛洒到了宇宙当中,形成了星云物质。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其中有一部分的物质就处于如今太阳系的位置附近,在大概46亿年前,这里由于某种扰动,物质之间的引力平衡被破坏,物质开始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太阳。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而在形成太阳过程中,还有一些边角料,其中一部分边角料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合成了原始地球

此时的地球温度极高,简直就是一颗火球,我们也说它是:火球地球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那么这个时间大概就是凌晨0点整。

地球年代的划分

由于地球古代非常漫长,科学家也对地球的古代进行了划分,划分的依据是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

一般来说,划分为:宙、代、纪、世、期、时

这有的宙有点类似于唐、宋、元、明这些朝代,代有点类似于初唐,中唐,晚唐,而纪类似于贞观,开元这类的年号,以此类推。

我们这次重要从宙的视角来看过去46亿年的地球古代。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冥古宙

地球的第一个大时代被称为:冥古宙

起于地球诞生至38亿年前。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整个冥古宙大概是从0点到4点。

这期间重要发生了四件大事,区别是月球的形成固体地壳的形成原始海洋的出现原始大气的出现

月球的形成

首先发生的大事件莫过于月球的形成,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轨道附近有一颗质量和火星差不多的天体,我们现在把它叫做:忒伊亚

它在距今45.33亿年前,突然撞上了地球,把自己撞得粉碎,一部分重金属物质进入到了地球内部,一部分物质抛洒在的宇宙当中。

后来,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些物质引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月球,并且绕着地球转动。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忒伊亚这一撞,还把地球自转倾斜了23.5°,使得地球的许多地方有了规律的四季变化。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月球的形成是在凌晨00:11

固态地壳

地球在形成之初,温度极其高,完全就是一颗火球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温度逐渐降低,冷却后,形成了地壳、地幔、地核。

在距今44.5亿年前,固体的地壳结构得以形成。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那么固态地壳的形成是在凌晨00:47

原始海洋

原来在形成地球时,星云物质中就有不少的氢离子、羟基以水化作用所在星云物质分子当中。

当地球形成时,由于温度极高,这些氢离子和羟基发生汽化进入到大气中,形成了水蒸气,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它们没有逃离地球。

随着地球的冷却,这些水蒸气与尘埃凝结成了水滴,掉落到地面,这也就是地球史上的第一场雨,遍布整个地球,持续时间可能达到上千万年。

在距今42亿年前,这些雨水最后汇聚成了原始海洋,此时大地是连成整片的,海洋也是连在一起的。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那么原始海洋的出现是在凌晨01:50

原始大气

在距今4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遭受了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撞击,整个过程持续了2亿年。

这些天体上有许多冰,这些冰最后以水的形式留在了地球上,这些天体说白了就像是地球的送水工一样。

而大规模持续不断的撞击,也让地球的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许多气体从火山口释放出来,构成了原始的大气。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断,原始大气的重要成分有氨气、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唯独没有氧气。

如果人类穿越回到那个时代,基本上撑不过2分钟就会缺氧而死。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那么原始大气的出现是在凌晨03:00

太古宙

地球的第二个大时代叫做:太古宙

拢共就发生了两件大事:生命起源大氧化

这个时代虽然看起来很无聊,但却必不可少,没有这两个重大事件,就不可能有人类。

那这两个时间到底是咋回事呢?

生命起源

根据生命起源的主流理论:海底热泉口假说

在距今38亿年前,当时原始海洋中存在着海底热泉口,在海底热泉口附近诞生了最早的生命。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它们是利用海底热泉口附近的氢离子定向移动来获取能量,同时依靠RNA来当作遗传物质。

而现在地球上所有物种的最终普遍共同祖先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它被称为:LUCA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它随后分化出了细菌古菌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那么最终普遍共同祖先LUCA的出现是在凌晨04:00前后

大氧化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早期的生命是起源于海洋,而不是起源于陆地。

这重要是因为陆地的紫外线太强了,当时大气中没有氧气,更没有臭氧层,无法隔绝太阳的紫外线。

而紫外线对物种而言是致命的。

因此,早期地球的霸主是厌氧菌,它们才是大多数,它们是呈现紫色的,此时地球的海洋本来是紫色的,可以说是:紫色地球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在距今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类菌,它们可以进行类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

它们的后代出现了地球的第二任霸主:蓝藻

蓝藻在与厌氧菌的大战当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在距今24亿年前,由于蓝藻大量存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转化成了氧气。

大气中的氧含量飙升,并逐渐形成了臭氧层,抵挡住了绝大多数的太阳紫外线,这也为后来的各种物种登陆做好了铺垫,史称:大氧化事件

此时蓝藻遍布在整个地球的海洋当中,如果穿越回到那个时代,地球应该是绿色的。

所以,我们把这个时候的地球叫做:绿色地球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大氧化事件是从早上10:22开始,持续到早上10:54。

元古宙

地球第三个主要的时代叫做:元古宙,拢共发生了三件大事区别是:两次雪球地球 大冰期两次史诗级内共生多细胞物种的出现。

首次雪球地球

由于大氧化事件,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降低,要知道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导致地球气温的降低。

于是,地球进入了大冰期,史称:休伦大冰期

此时的地球冻成了一个雪球,所以也被称为:雪球地球

整个冰期持续了3亿年,从距今24亿年前开始,一直到距今21亿年前。

这里多说一句,雪球地球古代上发生过两次,这是首次。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首次雪球地球从中午11:00持续到下午13:00

两次史诗级内共生

在距今17亿年前,当时地球上的物种重要还是以原核物种为主,它们有的大,有的小。

其中有一个体型较大的真核细胞物种吃掉了另一个较小的。

一般情况下,较小的原核细胞都会被消化,但这次却没有,两者竟然意外地形成了内共生关系,被吞噬的小细胞开始为大细胞提供能量,同时它们还能自我复制,后来演化成了细胞中的一个细胞器。

这样事情一共发生过两次,其中一次小的细胞成为线粒体,另外一次则成为了叶绿体。

它们的出现为后来多细胞物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两次史诗级内共生发生在下午15:00前后

多细胞物种的出现

原来地球上原核细胞都要为了能量,努力生存,每天到处找吃的。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出现,使得它们可以开始腾出手,分工协作。

于是。

在距今9亿年前,多细胞物种就此诞生,最早的多细胞物种类似于现在的海绵动物。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多细胞物种的出现是在傍晚19:15前后

第二次雪球地球

紧接着地球又进入了一次大冰期,大概发生在距今7.7亿年前到距今5.8亿年前,这次也是全球被冰封,是第二次雪球地球。

造成第二次雪球地球的真相,科学家还没有达成共识。

不过,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这次全球冰封的破除是因为火山爆发时放出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才使得地球升温的。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第二次雪球地球从夜晚19:56持续到夜晚21:02

显生宙

接下来的时代被称为:显生宙

通过显生宙中的显生两个字,估计你应该猜到,到了这个时代,物种开始蓬勃进展了,这也是我们人类身处的一个时代。

显生宙发生的大事件实在太多,我们就挑最主要的三个事件,它们区别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五次物种大灭绝,以及人类文明的诞生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在距今5.41亿年前,当时正处于寒武纪,地球上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夸张的物种大爆发。

按照分类学,物种可以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而在这次物种大爆发当中,诞生了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动物门,一下子大幅度增加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史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从夜晚21:10持续到21:15

五次物种大灭绝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地球出现了多次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物种灭绝规模最大,所以也被称为五次物种大灭绝。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首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5亿到距今4.4亿年前,地球上约有85%的生物灭绝,具体真相可能是由于大冰期之后的气候造成的。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首次物种大灭绝是从夜晚21:27持续到21:30。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3.75亿到距今3.6亿年前,地球上大概有约19%的科和50%的属消失。

可能的真相是海洋缺氧,全球变冷。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从夜晚22:02持续到22:07。

在这次大灭绝之后,地球上迎来了巨虫时代,蜻蜓都有一米长。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中规模最大的,发生在距今2.5亿到距今2.3亿年前,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高达96%的海中物种消失。

科学家推测很可能是因为火山剧烈喷发,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飙升,以至于发生全球变暖,导致海洋酸化,进而引起了物种大灭绝。

曾经一度叱咤风云,称霸地球物种圈3亿年的三叶虫,从此消失。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从夜晚22:41持续到22:51。

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1.8亿到距今1.5亿年前。

在此之前,地球的大陆是整块的,被称为盘古超大陆。

后来,这块大陆分裂成了现在的模样,所以科学家推测,这一次灭绝很可能和大陆的分裂有关,地球上大概有20%的科消失。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从夜晚23:03持续到23:18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因为这一次大灭绝带走的是三角龙,三角龙要么灭绝,要么演化成了后来的鸟类,大概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具体的真相是一颗直径十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地球。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如果把地球古代浓缩成一天,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夜晚23:39

人类文明的诞生

三角龙从霸主位置上下来后,接下来走向霸主位置的就是人类。

夜晚23:59:22,也就是这一天结束前38秒,人属的第一个人种能人出现;

夜晚23:59:32,也就是这一天结束前28秒,掌握并能控制火的直立人出现;

夜晚23:59:58,也就是这一天结束前2秒,现代人的祖先智人出现。

除了智人,人属中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种,只不过他们最后都走向了灭绝,人属只剩下智人这一独苗。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随后,进入到这一天的最终0.1秒内,这0.1秒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首选是人类文明诞生,随后现代科学诞生,首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到现代文明,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也发明了炸药,原子弹,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冷战,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诞生,进入到智能手机时代。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就在人类不断地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地球的大气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上升。

原来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人类,竟然发现地球因为自己的进展而逐渐变暖,极端天气灾害接连发生。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虽然是地球霸主,但人类相对于地球而言,实在太过渺小。

地球什么没见过?并不会因为人类的活动而出现问题,那些极端的灾害只会让人类自己灭亡而言。

正如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所说,人类不是在救地球,而是在救人类自己。

一口气看完46亿年地球史,原来人类如此渺小

#古代##大古代#

中国东方有什么生肖 中国是在地球的东方吗是什么意思?

东方异象金龙现在是什么动物?东方异象金龙不是真正的动物。因为“东方异象金龙”通常被指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它是一种虚构的生物,由龙和金鳞组成。金龙代表权威、尊严和荣耀,而龙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最强大的生物形象。事实上,金龙和龙只是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并不真实。什么动物属于东方动物?东方动物是指东方特有的动物,如大熊猫、白鳍豚、华南虎、金丝猴、藏羚羊等。1、大熊猫是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2、白鳍豚是鲸目和白暨豚科的水生动物。白鳍豚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小型淡水鲸,栖息于长江中下游、洞庭、鄱阳湖等地。白暨豚是一种古老的遗物。化石证据表明,53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出现在长江。白鳍豚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评级是“极其危险的”。3、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分布在中国,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也被称为“中国虎”,在野外灭绝。华南虎是中国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单极度濒危。4、金丝猴是疣猴亚科仰鼻猴属的哺乳动物。金丝猴包括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均为珍稀品种,均列红色物种濒危品种。其中,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5、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和藏羚的哺乳动物。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主要分布在拉达克地区。2021年8月,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的加强,中国藏羚羊数量从80年代和90年代的不到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羊的保护水平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什么生肖代表中华民族东方肚白代表什么生肖?东方鱼肚白。。是鱼东方美女打动物鸡。东方大地出佳人指的是生肖鸡。因为鸡会鸣叫,当鸡鸣叫时,这意味着这一天开始了,也就是说,日出来自东方,所以有一种说法是鸡是东方十二生肖,它代表着一天的新开始,也是日出的时刻。因此,可以推断,东方地球上的美女指的是十二生肖鸡。东方情人猜一生肖今天家里的生肖又见面了,东方情人有两个亲戚,春风杨柳鸣金屋,梅花杏花照玉堂。风雨顺报喜事,日和风利大地春,二三组合有玄机,三四组合有财富。答案是龙。

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 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简介

在人类航天历史上,有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他们是:苏联的康斯坦丁·、美国的和德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人物简介 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Tsiolkovski,Konstantin Eduardovich, 1857.9.17~1935.9.19,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1857年9月17日生于俄国伊热夫斯科耶镇(今属梁赞州)。童年因听觉几乎完全丧失而辍学,14岁以后主要靠自学,读完中学和大学数理课程。1880年开始在卡卢加省博罗夫斯克县立学校任教并开始研究工作。研究课题有:金属气球(飞艇)、流线型飞机、气垫火车和星际火箭的基本原理等。 1903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喷气运动理论著作《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的构思和原理图,并推导出在不考虑空气动力和地球引力的理想情况下,计算火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为研究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奠定了理论基础。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在研究喷气飞行原理方面卓有建树:提出了燃气涡轮发动机方案,解决了航天器在行星表面着陆的理论问题,研究大气层对火箭飞行的影响,首次探讨从火箭到人造地球卫星的诸问题。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撰写了730多篇论著。1932年苏联政府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35年9月19日在卡卢加逝世。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梁赞省一个美丽的村庄,父亲给他取的名字是康斯坦丁。这个家有7个孩子,康斯坦丁是老五。对于双亲,康斯坦丁在晚年回忆说: 父亲总是那么沉着冷静,在熟人中间,他聪明善辩,而在官僚中间,他以赤色和令人难以容忍的正直闻名。 父亲爱好建筑,曾经带领着几个孩子一起造过楼房和宫殿的模型,还总是不停地告诉几个儿子要多做体力活儿,要自立。母亲则完全是另一种性格,她活泼、热情,急躁的时候就用大嗓门说话,非常能干。康斯坦丁认为,父亲给了他坚强的意志,母亲给了他才华和对事物的热情。 童年的康斯坦丁活泼伶俐,爱读书,喜欢思考问题,尤其是爱不着边际地幻想。他说: 小的时候,为了让弟弟听我的狂想,我甚至会付钱给他。我幻想过我有很大的体力,幻想我像猫一样,顺着绳子和竿子爬得很高,看得很远。 由于家里的条件不好,康斯坦丁不能到学校读书,他受过的惟一正规的教育是在伊耶夫斯科的乡村上过一些日子的村办学校。但不幸的是,10岁的时候,他在滑雪的时候得了严重的感冒,导致猩红热,最终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从那以后,康斯坦丁与外界几乎隔绝了。康斯坦丁回忆说: 我的耳朵近乎全聋,因此成了邻近的儿童们嘲笑的对象。这个生理缺陷使我同人们疏远了,但却使我发奋读书,用幻想来忘却所有的烦恼。 受到伤害的自尊总要在其他方面寻求补充和满足,康斯坦丁开始把自己幻想成一些伟大的、英雄式的人物。 也许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早期遭受的各种磨难都是他成为伟大人物的必备条件。康斯坦丁由于耳聋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却从此走上了独立思考、善于幻想的道路。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他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检验。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个量角器,没有出屋就测量出了与远处的火警望台的距离是284米。然后,他又步行进行校验,结果完全正确,这使他对科学的信心倍增,他开始了解到理论知识对实践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育经历 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不得不考虑孩子进一步受教育的问题。在齐奥尔科夫斯基16岁的那年,父亲用积攒的钱送他到莫斯科去求学。虽然这时他仍无法进学校学习,但莫斯科的环境显然比乡下优越得多。他在莫斯科的三年多时间里完全钻进图书馆里。家里每月给他寄来15卢布生活费、学习费,但他只吃最简单的面包和蔬菜,把余下的钱都买了书和实验用品。他自学了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和微积分,学习了物理化学和力学,还以极大的兴趣学习天文学甚至大量阅读小说和杂志。 在莫斯科,齐奥尔科夫斯基为自己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而由衷地兴奋,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的体质却越来越弱了。1876年的一天,他父亲的一个熟人在莫斯科偶然看见了他,被他那疲倦和虚弱的模样吓了一跳。于是,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父亲收到那个人写的信时,还亲自来了一趟,后才被迫回家。 工作经历 1877年秋,齐奥尔科夫斯基通过了乡村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四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卡卢加省波罗夫县一个中学的数学教师。在波罗夫县,他租了两间房子住了下来,房东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叫索科洛娃。齐奥尔科夫斯基自己搞了一个实验室,一边教书,一边开始独立的研究工作。后来他与索科洛娃结了婚。 1881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对气体理论进行了大量思考和研究,并完成了一篇论文,送交彼得堡的物理和化学学会。学会的科学家看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论文后十分惊讶。因为论文的内容和结论完全正确,但这一问题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得到了圆满解决。科学家们没有把这个年轻人看作是骗子或剽窃者。他们认为:这位年轻学者可能与外界缺乏联系,并不知道他的 发现 已经问世多年了。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给齐奥尔科夫斯基写了一封措辞谨慎的信,对他的工作和成绩表示赞赏,还对他进行鼓励,希望他将来取得更大成果。 1892年,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兴趣转到飞艇上来。他曾发表了多篇有关飞艇的论文,提出了全金属硬式飞艇的设想。这段时间他还研究过飞机,但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工作无法开展。这使他认识到,像飞艇或者飞机这类大型的工程问题,靠一个人在业余时间里摸索,很难得到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因此他觉得还是应当做一些理论研究工作。这时,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太空飞行研究上。 太空理论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中,他最感兴趣、花费精力最多、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是航天。在很小的时候,有关星际航行的问题已经开始强烈地吸引着他。他在1911年回忆说: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火箭不过是一种少有用途的玩具。我已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们在我的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 在莫斯科求学期间,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开始思索实现太空飞行的方法。16岁那年,他忽然想到利用离心力。这使他极度兴奋,以为发现了通向星际空间的道路。他后来回忆说: 当时我简直高兴得发狂,那一晚我整夜都无法入睡。我慢慢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徘徊,一直思考着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但到了第二天黎明,我终于认识到我的推理是错误的。 1882年,他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牛顿第三定律。这个看似简单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突然使他。他在3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 如果在一只充满高压气体的桶的一端开一个口,气体就会通过这个小口喷射出来,并给桶产生反作用力,使桶沿相反的方向运动。 这段话就是对火箭飞行原理的形象描述。 齐奥尔科夫斯基既是一个踏实的科学家,也是一个热情的探索者。他在一篇名为《太空火箭工作:1903-1927年》的文章中,系统总结了他在火箭和航天学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然后,他对航天的未来发展阶段进行了展望。这些阶段包括:火箭汽车、火箭飞机、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工厂、空间基地、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外太空旅行、行星基地,以及恒星星际飞行等。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在飞船中利用植物生产食物和氧气、依靠旋转产生重力、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等思想至今仍是航天领域的研究方向。 十月革命 改变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生活和研究条件,他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1919年他被选为科学院的会员,1921年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给予他个人特殊养老金。从那时起,他更加勤奋地专心于航天学的研究。 十月革命 前,齐奥尔科夫斯基共写出了130篇论文,以后却写出了450余篇。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论文和著作的影响下,一批火箭和航天爱好者走上了航天探索的道路。他的成就也被欧美广泛承认,德国航天先驱奥伯特曾在致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信中说: 您已经点燃了火炬,我们绝不会让它熄灭。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以实现人类最伟大的梦想。 但是,他仍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在1931年写道: 儿童时代以来,严重的耳聋使我完全不顾及日常的生活方式,也因此缺少“交际”。这也许是我到了68岁仍然进展缓慢,没有取得真正成功的原因。沉思、计算和实验构成了我的全部生活。我的住房底层的车间始终陪伴着我。即使由于火灾和洪水将其摧毁,我也很快把它恢复起来……重大的问题还远未解决,我还有足够的能力或者健康允许我把这些思想变成现实吗? 随着世界范围内火箭和太空飞行研究热潮的兴起,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望在迅速增长。1932年在他75周岁生日时,苏联的各大报纸和杂志都刊登了有关他的事迹和科学成就的长篇文章,也向他发去了生日贺电,一时间这位老人成了苏联杰出的人民英雄。他在新的时代里感到充满了希望。他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表达了他的兴奋之情: 我在航空、火箭和太空飞行方面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和苏维埃政府--人类文化发展的卓越领袖。我充分相信在他们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些伟大的事业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