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时间:2024-03-14 15:23 来源:网络 作者: 小叶

【帆叶网探索分享关于宇宙解密,人造卫星,通信,技术,航天技术,中小企业健康之道,相关的知识】

在今年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AI、数据要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以及量子技术等词汇频繁出现,成为了众多委员讨论的热点。

商业航天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到政府的重视。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商业航天的战略性地位,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城市也紧跟其后,相继发布了各自的空天信息产业规划。

卫星互联网在全球通信、互联网接入、5G技术、物联网以及太空军事能力应用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成为商业航天技术竞争和大国太空及军事战略博弈的焦点。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卫星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覆盖能力和强大的抗灾能力,能够让网络信号覆盖到那些基站建设成本高昂的偏远地区,同时在自然灾害如飓风、洪水等破坏地面通信设施时,保障通信的连续性。

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组网元年,相关的产业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制造、发射和采购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将为相关的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根据SIA的数据,全球卫星产业收入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872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2%。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卫星互联网行业概览

卫星互联网,是一种以卫星网络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以其全覆盖、低时延和宽带化的显著特性,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战略意义和商业潜力。

这项技术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最具确定性的技术,有望在6G时代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网络覆盖。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对于卫星互联网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探讨。

从狭义角度来看,卫星互联网旨在构建一个高速的太空通信网络。

通过采用低轨通信卫星进行组网,它能够消除地面互联网的覆盖盲区,满足偏远地区以及空中、海上等通信盲区的联网需求,从而有效地弥合数字鸿沟。

从广义角度来看,卫星互联网则是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等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提供创新的卫星网络解决方案。

在这个框架下,卫星不仅仅作为基础设施发挥着太空移动铁塔的功能,更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搭载各种载荷和传感器,进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太空分布式计算平台。

这样的平台将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在技术层面,5G时代的卫星互联网将主要采取与5G兼容的技术路线。

而进入6G时代后,陆地移动通信将与各种轨道的卫星通信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

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与地面蜂窝通信的统一空口、统一接入和统一认证方案。

这意味着卫星将在新一代网络架构中扮演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角色。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梳理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由多个环节构成,包括空间段、地面段以及运营段。

卫星互联网产业涵盖了卫星的制造、发射、地面装备的配置以及卫星的运营等多个重要环节。

在产业链的前期组网阶段,主要的价值将集中在卫星的制造与发射这两个核心环节上。

随着后续的应用服务逐渐展开,终端设备的规模放量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与上游的卫星制造和发射等环节相比,其市场规模更为庞大,发展前景也更为广阔。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图示: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数据《卫星互联网——空天地泛在通信的必要环节》

卫星频道与轨道资源是极为珍贵且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这使得全球卫星市场有望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

为了有序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世界各国必须严格遵循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组织法》和《无线电规则》等相关法规。

这些规定明确了先登先占的原则,指导各国进行卫星网络资料的申报、协调、登记以及后续的维护工作。

目前,从国外已公布的低轨通信方案来看,卫星的轨道高度主要集中在1,000至1,500公里之间,而使用的频段则主要集中在Ka、Ku和V频段。

这些技术参数的选择旨在确保卫星通信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广泛覆盖性,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通信需求。

海外各国主要卫星互联网部署计划: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资料铖昌科技

在国内,星座规划正在经历显著的扩容,试验卫星的发射也变得日益密集,同时,整个产业的配套能力也在持续改善。

从ITU的申报材料来看,2023年我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申报了包括SAILSPACE(垣信)、CSN(星网集团)、SPECSTAR、BLACKSPIDER(银河航天)等在内的多个巨型星座项目,新增申报的卫星数量超过了7.7万颗,星座规划呈现出大幅度的扩容趋势。

从参与的角色来看,国家队和地方队都在积极投入并同步发力。

在国家层面,2020年,中国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请了包含12992颗卫星及相关频段的GW星座计划。

随后,在2021年4月,中国成立了星网公司来统筹卫星互联网的规划与运营,至今已成功发射了4组试验卫星。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在地方层面,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项目G60星链正在积极推进。

该项目的第一颗商业卫星已经成功下线。

根据规划,G60星链一期将实施1296颗卫星的部署,未来更有望实现超过一万两千颗卫星的组网。

截至2023年12月30日,我国已经成功地从酒泉、西昌、阳江等地进行了4次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星的发射,所有发射均取得了成功并顺利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些发射活动涉及了多个单位、多个地点以及多种形态的卫星,其中最快的两次发射间隔仅为14天,显示了我国卫星发射频次的逐步提高。

卫星互联网:新质生产力通信核心赛道,布局龙头梳理

结语

近年来,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等政府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和文件,为卫星网络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并迅速进入了卫星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新质生产力##科技##航空##卫星互联网##卫星通信##财经#

进入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和国务院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中,均对卫星互联网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划,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2022年开始,部分省市也陆续出台了区域性卫星互联网支持政策,以地方之力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到了2023年,卫星互联网行业的支持政策更是出现了显著的加速趋势。

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力度,促进卫星互联网建设的落地实施。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不仅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卫星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发展格局。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为军民结合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推动了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这种发展思路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卫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