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时间:2024-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法国戴高乐机场内,一架很像白色巨鸟的飞机正在滑行起飞,可情况却急转直下。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飞机起飞后即着火

这就是有名的协和客机坠毁事故,调查员为了找到肇事者,一路从法国追到美国境内。

最后的真相令人难以置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这起空难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0年7月25日,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一款极为漂亮的飞机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远远看去它就像一只展开翅膀的白色幽灵,这就是由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滑行时如幽灵一般的协和客机

它和苏联的图144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两款超音速客机,其巡航高度最多可达18000米,这已经接近太空的高度了,速度更是达到音速的两倍。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超音速客机法国协和式飞机

今天我们视频的主角就是其中的一架,它叫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

当天正准备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纽约,普通飞机一般需要8个小时左右,但这架客机仅需3个半小时。

这款超音速速度是很快,但票价也很贵,单程机票的价格高达9000美元,这还是2000年的价格。

这天机上的乘客都来自德国的一个旅游团,他们包下了整架飞机准备飞到纽约后,再乘坐游轮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去观看第27届奥运会。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等待起飞的法国航空4590号班机

飞行员都是法航精挑细选的老手,驾驶舱里共有三人,机长克里斯蒂安·马蒂负责执飞,副驾驶让·马库特负责监察仪表,后面还有一位飞行工程师。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协和客机的驾驶舱内共有三名飞行员

滑行前,他们先放下了标志性的流线型头锥以防遮挡飞行员视线。

协和客机共装了四部引擎,所以油耗也高的惊人。

仅仅从停机坪滑行到跑道这一小段距离,烧掉的油就够一辆家用汽车跑半年了。

几分钟后,空管批准他们进入26R跑道起飞。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流线型头锥可以放下以防遮挡飞行员视线

机长加大油门,飞机开始在跑道上加速,整个过程跟平时没什么两样,空管也在用望远镜看着他们。

随后四组后燃器启动,这让四部引擎的推力进一步提升。

望着窗外乘客们既紧张又兴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体验这种客机的。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法航4590号班机开始滑行起飞

飞机很快来到了决断速度,这个时候飞机就必须要起飞了,因为剩余跑道的长度已经不足以他们减速停下。

可飞机突然出现了一阵猛烈的晃动,机身也开始向左倾斜,窗外似乎也有火光传来。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刚离开地面法航4590机尾就开始起火

飞行工程师让机长赶快放弃起飞,可他们已经过了决断速度,而跑道尽头又是航站楼,所以他们已经停不下来了,不管遭遇了什么他们都得先起飞再说。

塔台空管也被眼前的景象给吓呆了,协和客机的尾部此时正冒着熊熊大火,而4590的机组应该还不知道这个情况。

于是空管赶快按下警报按钮,同时用无线电把情况告诉了4590的飞行员。

4590最终还是拖着长长的火焰升空,机身也处在向左倾斜的状态。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法航4590不得不继续升空

驾驶舱内2号引擎失效的警报声响起,机长在拼命控制着飞机,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空速太低,倾斜的机身也会导致飞机的升力不足,这样下去飞机很快就会因失速坠地。

望着窗外的大火乘客们满脸恐惧,尖叫声充满着整个客舱。

附近公路上的卡车司机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就用相机拍下了当时的画面。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法航4590坠毁的全过程

飞机最后撞上了一家机场旅馆,由于几乎还是满油状态,所以爆炸后旅馆直接被夷为平地。

机上的109人当场遇难,同时旅馆内的4人也不幸丧命。

这场空难成为协和客机营运史上最严重的一起事故。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法航4590号班机坠毁现场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飞机砸中的汽车旅馆被夷为平地

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立刻对该起空难展开调查,通过空管以及地面工作人员的描述得知,协和客机在跑道加速时发出了爆炸声,然后机尾左侧才开始起火,90秒后飞机坠毁。

跑道上有一条焦黑的油迹,说明飞机滑行时就漏油了

此外还发现很多散落的碎片,这应该是爆炸时掉下来的。

他们把所有零件搜集起来,然后挨个编号进行比对,他们要找出这些零件都是哪个位置掉落的,只有这样才能推测出爆炸发生在哪里。

因为大部分碎片都来自轮胎及油箱位置,他们由此推测,应该是飞机的轮胎发生了爆炸,而飞机爆胎时威力堪比一枚小型炸弹,所以轮胎碎片就击穿了油箱

而协和客机共有13个油箱,一个在机尾,其他12个分布在三角翼内部。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协和式客机邮箱分布图

但油箱上的洞口又显示,洞口是由油箱内部往外破开的,而这个洞口并不在轮胎碎片砸中的位置。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油箱上的洞口显示 破洞是由内往外形成的

调查员通过计算机模拟找到了原因,原来当轮胎碎片击中满载的油箱后,里面的燃油就产生如海啸那样的波,这些能量波到处撞击,最终将容器内一个脆弱的部位冲破。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油箱破洞的形成过程

可这轮胎是怎么破的呢?他们重新检查了搜集的碎片,结果发现了一根来路不明的金属条,而且金属条的形状跟轮胎碎片又相吻合。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事故现场发现一根来路不明的金属条

在实验室对金属条检测分析后发现,这应该是来自某架飞机上的,金属条上有一些铆钉和桔红色物质,那些物资应该是一种飞机维修时常用的粘合剂

可经过排查确认,协和客机上并没有这种金属条

于是他们又列出了从上次跑道清扫,到协和客机出事前起飞的所有客机,最后只剩下两个嫌疑犯,一个是波音747,另一个是麦道的DC-10

提起这麦道不知为啥我心里就噗通一跳,不会又是这个倒霉蛋吧?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在4590之前刚起飞的麦道DC-10客机

结果一查还真有可能,因为调查员经过比对发现,这个金属条跟DC-10引擎上一个叫磨损条的部件很像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金属条应该就是来自DC-10的引擎

而那架飞机就是在协和客机起飞5分钟前,在同一跑道起飞的美国大陆航空55号班机。

而这架飞机仍在世界各地到处跑,当时即将抵达美国休斯顿,所以调查员立刻从巴黎乘飞机 到休斯顿去追它。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美国大陆航空55号班机

同一时刻其他调查员也做了个实验,他们制作了一个同样的金属条,然后放在一条全新的协和轮胎前方,上面堆了25吨跟失事客机轮胎同样载荷的砖头。

当拖车启动后轮胎压上金属条时,轮胎立刻发生了爆炸。

这个测试说明,那个金属条应该就是导致协和客机爆胎的真凶。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调查员用类似金属条进行实验

BEA的调查员终于逮到了那架麦道客机,发现它的引擎整流罩上果然少了一段磨损条。

调查员拿出手中的金属条模型进行比对,发现不仅长度对的上,甚至连铆钉的孔都是一致的,桔红色的粘合剂也一样。

这下答案非常明显了,这架DC-10就是空难的肇事者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调查员找到空难肇事元凶

原来这架麦道客机在两周前做了一次维护,机械师发现引擎整流罩上的孔与金属条上的孔不太对应,于是就重新钻了孔,然后用桔红色粘合剂把金属条粘上,再装上铆钉固定。

那名机械师并未违规,只是做法不太专业,导致这个金属条没有固定牢,所以16天后它恰好脱落掉在戴高乐机场的跑道上,而协和客机滑行时又恰好压上,导致其中一个轮胎爆炸,轮胎的碎片又恰好击中油箱,起火时飞机又恰好过了决断速度,导致飞机无法再停下来,于是这场灾难就在各种巧合的条件下发生了。

麦道客机掉落一块铁片,导致超音速客机刚起飞就坠毁,空难回顾

DC-10脱落的金属条被4590碾到

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没想到这么牛的客机竟然死在了麦道手上。

但更懵逼的估计还是麦道,我怎么老是会碰见这种倒霉事呢?虽然大家经常调侃麦道的事故多,但其实很多都不是飞机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运气太差。

而且,这场空难也不完全是麦道的责任,因为协和客机的轮胎之前就发生过多次爆胎事故,还有他们的油箱设计也不够结实,所以在该次事故发生以后,协和客机的油箱就改用了凯夫拉护甲强化,同时要求美国的轮胎供应商改进设计。

而对于这场空难的后续赔偿部分,法国法庭一审判决美国大陆航空承担70%的赔偿责任,但美国大陆航空随后上诉,法国凡尔赛上诉法院在二审中又判决美国大陆航空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最终美国大陆航空只向法航支付了100万欧元的民事赔偿。

但可惜的是,一年后协和客机复飞前恰好发生了911事件,使得飞机的载客量急剧下降。

再加上油价飙升,而这款飞机又实在耗油,所以在2003年末,协和客机彻底退出了航空业

世界的天空,也就再也没有了这款漂亮的客机身影了。

英国议会改革简介是怎么回事?会议的背景及重要内容是什么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根本动力: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 背景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又召集了一届议会,史称“模范议会”, 国王、贵族、骑士和城市富裕市民形成政治联合,除了大贵族和教士外,这届议会还固定地由每郡派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派两名市民代表参加,因而较“大会议”前进了一步。由于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在根本利益上息息相关,也有比较多的共同话题,因而每当这种议会召开时,他们往往集聚在一起,互通信息,共商对策。从1343年起,他们开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单独聚会,逐渐形成了平民院(下议院)。贵族和教会长老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组成了贵族院(上议院)。英国两院制便发源于此。但是,不管是模范议会,还是1343年由两院组成的议会,都还不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由全民普选产生的议会。 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议会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议会又是各种政治事物尤其是国王大臣所犯的渎职罪的最高裁判所。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以后英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联合,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根本动力:工业革命。)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 内容 1. 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2. 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 以和平的方式削弱了贵族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但是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随机文章17亿美元的俄罗斯阿库拉级核潜艇,可击沉任何美国核潜艇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的木乃伊,女人和小孩被霍霍冻成木乃伊威力强悍的硬币散弹枪,可以装填各种物体的散弹枪(铁丝/石头/硬币)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交点在哪里,位于几内亚湾/不属于任何国家没有月亮地球会怎么样,没有月亮人类能生存吗(人类无法生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英国工业革命竟然和中国元朝的水转大纺车有关

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并不是18世纪的英国人发明的,而是在4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发明的。这种水力纺纱机在王祯的《农书》中被称为“水转大纺车”,性能优越,效率极高,有32个纺锤,每车日产量100斤。要知道,珍妮纺纱机最初只有8个纱锭,而水转大纺车却有32个纱锭,以至李约瑟称赞其“足以使任何经济史家叹为观止”。 水转大纺车也并非在元代不经意发明而出,之前的千年都是纺车改进积累的时期,已经用水力取代了人力,到了元代就不得不发明而出。水转大纺车发明后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只要临水的地方,就能看到它的影子。但令人不解的是,元代之后这种优越的水转大纺车就销声匿迹了,终究未能在中国引发工业革命。有学者推测是因为“大纺车上没有牵伸机构,因此只能用于对纤维较长的麻、丝进行合股、加捻和卷绕, 而不能用来纺纤维较短的棉(特别是纤维短、拉力小的亚洲棉)。元代以后, 麻纺织业逐渐让位于棉纺织业, 因此不能从事棉纺的水转大纺车也随之销声匿迹, 似乎是很合乎逻辑的。”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劳动力过剩,没有技术革新的需要。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却渊源于水力大纺车。要知道,1716 —1717 年英国安装的第一部捻丝机,是英国人在意大利刺探了两年工业情报后仿制的,而意大利的捻丝机是在元代时期由中国传入。旅行者、商人、耶稣会士都可能是传播媒介,尤其是在华的耶稣会士,掌握着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知识,眼光独到,在中国挖掘各种智慧宝藏,刺探各类情报,打包后直接邮回国内。如今巴黎国立图书馆还保留着18 世纪在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纺织技术绘制的大量织机图。李重光说: 这些纺织机具图种类繁多, 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织机图谱。此外, 还介绍了从经纬线的准备, 到拔更、放更、扳更、穿箱、续更、刮绸, 直至成衣的各个工序的生产操作情况。有关技术资料的来源除了实际调查之外, 传教士们也广泛地利用了中国已刊出的科技著作。在其中, 明末身居相位的基督徒徐光的科技著作(特别是《农政全书》), 更是他们注意的对象。1735 年出版的杜赫德的《通志》, 详细谈到了养蚕与丝织业技术。从此书刊载的养蚕、缫丝和织机插图看, 显然采用了《农政全书》卷31 —34 蚕桑及卷35 —36 蚕桑广类的内容。元代水转大纺车的有关图文, 几乎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农政全书》中。因此水转大纺车在18 世纪中叶以前, 已通过传教士介绍到西欧,应是无可置疑的。 正是中国农业科技向西方的传播,引起了英国纺纱机的改良,进而引爆了工业革命,正如思所说:“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从此,。 (图)珍妮纺纱机 虽然伊懋可在评论水转大纺车时说:“虽然这种机器还不是非常有效, 但如沿其所代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话, 那么中古时代的中国很可能会比西方早四百多年就出现一场纺织品生产上的真正的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毕竟是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发生反应后的结果,单纯的技术革新,恐怕还不足以引发工业革命。李约瑟难题,历史已经作答,不需假设。 随机文章布伦东克集中营:强迫囚犯劳动只为摧残其肉体亚马逊旗下蓝色起源发射火箭回收成功,私人公司推动太空旅游武则天的最后归宿乾陵地宫,乾陵地宫为什么不发掘(盗墓贼连连碰壁)比黑洞更强大的天体,宇宙终极天体“类星体”野生壁虎有毒吗会咬人吗,壁虎不咬人/毒性也没有到毒死人的地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