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无锡有个村空气都带电 人也带110伏电压

时间:2024-06-2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就像玩魔术一样,一支普通电笔竟能在空气中测出电来,而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房屋中的墙壁、门窗、床上也都能测出电来,甚至人的脸上竟也测出110伏的电压。昨天,记者在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东、西孟村亲身体验了这样一个全村四处都带电的“带电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带电村”本不带电,只是在安装建造了一座22万伏变电所后,一切情况都改变了。
直击:空气中能测出电
在西孟村村民姚才兴家门前,记者看到正对他家门的是一个巨大的高压线铁塔。姚才兴说这个铁塔离他家最近,大概只有15米。当天为阴雨天气,记者拿着自带的电笔和村民们提供的电笔,一起放在他家门前的一堵墙上,顿时电笔上的红灯同时亮起,显示有电。
随后,电笔放在门前的几根树枝上,让记者感到惊异的是,电笔上的红灯也亮了。接着,记者又来到另一户村民的房前,这里高压电线凌空穿过门前的空地。记者拿出电笔,没有按电笔上的任何按键,在距离地面约50厘米处,电笔上的灯没有亮,随即记者站起身,将电笔举过头顶,立时,像玩魔术一样,奇异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任何按键的电笔,上面的显示灯亮得刺眼。空气居然也带着电!
随后,记者又用电笔测试村民的手掌、脸部,结果均显示带电。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此前曾测试过村里一个小孩的脸部,显示的电压高达110伏。在22万伏高压线下(高压线离地面约15米处),村里部分河流、田地里,测出的电压竟高达220伏,这种情况在雨雾天、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最为明显。 记者:金凝 刘国庆
村民姚才兴告诉记者,2006年6月底,西孟村附近新建了一座孟村变电所,离村民住宅仅40米到80米之内。现在西孟村村民的住宅西面和北面有两条11万伏的高压线,东南面有一条22万伏的高压线,再加上南面22万伏的变电所,这样整座村庄就被包围在电网铁塔中间了。
现状:“触电”带来恐慌
整个村带电的“奇异”现象,带给村民的却是恐惧。拿着电笔,记者又走进西孟村57 号姚瑞兴的家。在他家地面水磨石的接缝处,也测试出带电。村民还告诉记者:“门锁、墙缝有铁器的地方都能测到电。天气潮湿的时候,家里的床上、枕头上都能测试出电”。记者用电笔一一做了验证,在他家卧室的窗户插销、楼梯的金属扶手、天井内的水井边摆放的铁桶上,均测出有电。在西孟村其他村民家,记者都做了测试验证。
村民们说,整个村带电后,住在村里的人都感到头晕、乏力、皮肤异常等情况。村民们提供一份材料上这样写道:东西孟村共有居民63户,常住外地的有10户,共有居民为241人(其中学生、小孩36人)。安装高压变电所前东孟村共有36户,30户常住村上,发现村内带电后已有13户搬到外地住。带电前有2人患高血压,带电后发现新增了5个高血压病人。而西孟村共有27户居民,发现带电后10户搬到外地,带电前6人患高血压,带电后新增7人患高血压。
而记者在西孟村现场采访半个多小时后,也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症状。 记者:金凝 刘国庆
解释:静电对人体无害
无锡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的黄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西孟村村民所反映的情况,他们也到实地去了解过。她说,该变电所、铁塔的建造,包括与居民房的距离等,都是符合相关标准的,至于村民所用电笔测出电压的情况,她解释说这是“静电荷”,“对村民的身体健康没什么影响。就像我们冬天脱毛衣也会产生静电荷。因此村民也不用搬迁。”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一位曾在无锡供电公司任职的高总工程师。他告诉记者,电笔测试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那么在潮湿环境下为何产生大量的静电?他解释说这是因为静电产生的原理不同,西孟村空气中测到的电,“是高压电积累产生的”,但是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他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西孟村带电,对人体一点影响都没有’这种绝对的话,我不敢说。但是这个变电所的建造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都是在国家标准之内”。
专家:不利高血压心脏病人
无锡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吴小庆主任介绍,一般来说,静电对人体影响很小,在冬天干燥的情况下,室内电器、化纤制品产生的静电,对人危害不大,但是,如果一些人本身心电活动脆弱,则会对其产生影响,如心脏功能不好,可能引起心律失常、胸闷、疲劳、睡不着等情况。所以说,静电对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人会有不利影响。
昨日,记者还同国家电力公司取得联系,一位工作人员在听完记者介绍情况后,也觉得大为惊讶,表示将会对此作进一步了解。 记者:金凝 刘国庆

以上就是关于无锡有个村空气都带电 人也带110伏电压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胡雪岩:他是大清朝的财富代言人也敌不过宫廷内斗

作为大清国的首富与首善,的崛起与失败都十分迅速。胡雪岩虽,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终却因为被绑到政治的战车上而成为成为“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与胡雪岩个人的宿命相比,我们这个民族似乎也在承受一种宿命:舆论和媒体哄抬“大善人”们时,很少质疑他们行善的银子来路如何、行善的细节尤其是结果如何,听风就是雨,于是总是被忽悠,行善便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公关利器,这实在是慈善二字的悲哀。 如果一场生丝大战真的拖垮了“胡财神”的资金链,那只能说明,胡雪岩的财富,或许远远没有时人和后人所想象的那么高。胡雪岩的“作茧自缚”,被后世的人们普遍描绘为一场悲壮的民族商业保卫战。据说,胡雪岩痛下本金2000万两,争购并囤积生丝,一是为了解救被洋人们欺压的蚕农,二是要为民族工商业争口气,最后,导致胡雪岩这位商业民族英雄的梦想被彻底粉碎了。中国历史惯常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一名彻底失败了的商人,胡雪岩却没有被当做落水狗而痛打,相反却赢得了其崇高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悲情故事,但是,激情燃烧过后,我们还是应当从历史的废墟中,冷静地找找看其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胡雪岩究竟动用了多少资金,投入这场生丝大战?有关胡雪岩采购生丝的资金,普遍认为,他为此动用了2000万两资金。但是,这一数据是相当可疑的,反证的史料相当确凿。胡雪岩大批囤积生丝,存货量按15000包计、每包单价按照被炒高后的市价380两计算,胡雪岩在其中的投资最多无非570万两,这与后世普遍宣称的2000万两投资款,相差甚远,而就算赔光了,也不可能损失600万~800万之巨。如果2000万两的投资款属实,则就算按照380两的市场高价,也可以囤积51900包生丝,相当于大清国在1882~1883年两年生丝总产量的65%!显然,这绝不可能。以此推断,可以大致得出如下结论:一、如果真产生了大的损失,一定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是他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过于高昂;二、如果这场生丝大战真的拖垮了“胡财神”的资金链,那只能说明,胡雪岩的财富,或许远远没有时人和后人所想象的那么高。 这种反常的背后,完全可能是一种包装——其实胡雪岩并没这么富,却故意显得这么富,以增强市场对他的信心——在当代诸多的融资大案中,我们已经对此类自我包装的“富豪”并不陌生——比如“世界首善”陈光标。 胡雪岩为人极为高调,即便在媒体并不发达的当时,也已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的级人物。有关他豪奢的各种段子,一直广为流行。李宝嘉的《南亭笔记》记载,胡雪岩有次经过一家成衣铺,看到有个姑娘倚门而立,颇苗条,就多看了几眼,被姑娘察觉,关门入内。这令胡雪岩大怒,就派人去提亲,要纳之为妾。姑娘的父亲起初不肯,但当胡雪岩的价开到“七千元”(此处应为银元,1银元约相当于0.7两白银)时,就同意了。 胡雪岩在成为大清“首富”的同时,也同样成为大清“首善”,胡庆余堂成为胡雪岩作为“大善人”的重要证据之一,因其对内要求“戒欺”,对外宣布“真不二价”,并且常对贫民发放免费药品,而被后世奉为慈善的典范。在一些官方行动中,积极捐助;出任两江总督,奉中央命令赈济山东水灾,财政无钱,也是胡雪岩垫付了20万两。胡雪岩的这些善举,收益也是很大的。胡本人的级别,因此一路上升,直到从二品的“布政使衔”,相当于省部级领导。依靠这些“善举”,胡雪岩也为其老母亲赚来了正一品的封典,胡雪岩自己也赚到了一件黄马褂,这些在权力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大清国,不仅是巨大的政治荣誉,也是制造财富的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男人也有恋爱脑?来看看12星座!

恋爱脑是一种以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指的是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我们就会形容Ta有一个“恋爱脑”。然而,恋爱脑在传统观念中更多地与女人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男人同样具有恋爱脑。而从星座的角度出发,不同星座男在恋爱中表现出不同的恋爱脑指数,有的较高,有的较低。接下来,请随星座屋小编一起来看看12星座男的恋爱脑指数有多高?会有怎样的一些表现呢? 马上来揭晓答案!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