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加蓬20亿年前核反应堆 在几十亿年前使用过

时间:2024-12-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72年,法国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进口一些铀矿石,准备用于核工业建设。这些铀矿石产于奥克洛地区,但是经过同位素分析后,法国工程师们发现铀235的平均 浓度竟然比铀235的正常浓度低得多。工程师们很奇怪,因为这个浓度的铀235往往 表明它们已经被燃烧利用过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几十亿年前就有人利用过这里的铀矿石吗?

加蓬20亿年前核反应堆,在几十亿年前使用过

为了彻底查明事实真相,工程师和一些科学家纷纷前往奥克洛铀矿区,进行深 入考察和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探索,专家们断定在奥克洛有一个很古老的 原子反应堆即核反应堆。这个原子反应堆由6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它的 输出功率有1000千瓦左右,该矿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前,原子反应堆在成矿后不久就开始运转,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

这个结论一出,世界为之哗然。要知道人类近几十年才开始掌握核技术,而在 几十亿年前,谁能在这里进行核反应实验呢!面对这个20亿年前的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保存完整的原子反应堆,科学家们 瞠目结舌、百思不解。这个原子反应堆究竟是谁设计、建造和遗留下来的呢?这是 一个令全世界科学家都无法揭晓的特大谜题。由于这个奇迹出现于奥克洛矿区,因 此,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奥克洛之谜”。

加蓬20亿年前核反应堆,在几十亿年前使用过

为了揭开“奥克洛之谜”,科学家们试着提出了一些假设。有科学家认为奥克洛地区在过去的几十亿年中,恰巧出现了符合核反应正常 进行的自然条件,所以这一地区的铀矿 才会发生了反应——燃烧。但此观点一出,就立刻有人否定了 这种可能性。因为发生核反应的条件苛 刻,自然界根本无法满足链式反应所具 备的异常挑剔的技术条件。只有运用人 工的科学方法使铀等重元素的原子核受 中子轰击时,才能裂变成碎片,并再放 出中子,这些中子再打入铀的原子核,再次引起裂变——连续不断的核反应 (链式反应),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骤变反应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除此之外,更让人称奇的是奥克洛核反应堆的结构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核反应堆有几千米,规模巨大,但这个核 反应堆对周围环境的热干扰却局限在反应区周围40米之内。而且让人吃惊的是, 核反应所产生的废物并没有扩散,而是局限在矿区周围。“这么缜密的结构,就算是现在也难以完成。”一名科学家说道,“这座核 电站的建造者肯定是掌握了相当高的核技术水平。”

既然不是自然形成的核反应,而人类又不可能在几十亿年前来制造这个反应 堆,那会是谁建造出这个如此先进的核反应堆呢?对此,一种“史前文明说”又 提了出来。这种观点认为,在20亿年前,在今天我们叫做奥克洛的地方,可能存在着高度 发达的文明,远远超过今天人类的文明。

与这个“天然”的大型核反应堆相比,如今人类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应 堆也黯然失色。针对这些假设,我们无法完全相信,但也不能辩驳,因为让我们 信服的证据还没有出现,目前科学界还无法揭开“奥克洛之谜”,而“奥克洛之 谜”的真相还需要新的考古发现来证明。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么样的

1896年,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法国窃取广州湾,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之中。为了达到“联俄制日”的目的,清廷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之际,特派李鸿章为“头等钦差大臣”出使俄国。其他国家得知此事,都想借机扩大在华利益,于是纷纷邀请这位“东方的”前往参观。 8月4日,李鸿章与英国首相兼外交部总长索尔茨伯里密谈了一上午,双方从两国的经贸合作谈到外交政策。谈及增加关税问题,李鸿章对首相不愿增加关税表示不满。他说道:“惟知贵国之让日人,不闻日廷之谋琼报也。今贵国不肯移待日之道以待敝国,又惟知英人之歧视东土,而任华人之憾抱向隅也。”中堂滔滔不绝的辩论,虽让首相欣赏,但增加关税问题因为直接涉及到英国切身的经济,最终未能解决。网络配图 李鸿章抵达英国,在南安普顿港上岸 13日,李鸿章来到乌里治造船厂,观看了英国炮兵的操练。至水雷厂时,对水雷制造的办法、如何定购以及水雷价格等都进行了仔细询问。之后,中堂乘轮船在泰晤士河历览了英国船坞、船厂、枪局和炮局,在欣赏泰晤士美妙风景之余,更是对这些先进的军工企业艳羡不已。 15日,李鸿章来到了闻名世界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同时受到海底电缆公司总办的宴请。宴席前,总办将两条长一尺的英美大洋电缆线赠与李鸿章。随后的发电厂一行,发报人员当场将68字的电报发至上海轮船招商局,25分钟后,即收到了盛宣怀的电报。李鸿章不禁感慨电报的神速。 将近两个甲子之后,习近平访英期间将要参观的中国通信技术巨头——华为,已经在英国投资研发5G通讯技术,以及酷炫的石墨烯了。。。 李鸿章在离开英国前总结道:“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然华人难于图始,欲假数年之心力,遽奏万祀之肤功,不得不求助于大英,而望化难为易也。”网络配图 这已经不是网友第一次拉李鸿章出来“穿越”。今年“93”阅兵时,上海的一群热心人就制作了一幅绘画作品,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登上”看台,观看百年后的中国军队。 主创人员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意总监王知遥对观察者网说:这些人物添加进去的时候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但既不是喜也不是悲,更像是站在长征尽头回望时的唏嘘感概。我们80年代出身的人都经历了国家从贫弱发展到富强的过程,而且在改革开放后,那个贫弱的时代是暴露在发达国家的全方位对比之下的,心理上更加贫穷和空虚,我也曾经很崇洋媚外。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现实的发展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救赎和自我的回归,作画的时候从内心深处回首了这个漫长的过程。 的确,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变化太快。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今天在英国《卫报》上写道:网络配图 2005,上一次中国国家元首访问英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英),当时英国的GDP还略微大于中国,如今,中国经济规模至少已经增长了2倍。 被外媒整天念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小编看到时有点将信将疑。搜了一下,还真是如此,只能感叹:这世界变化太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百年前的亚洲最繁华的地方是如何样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看到这张照片,你觉得这是哪里?有熟悉的朋友很快会说,东京银座。没错,这是昭和3年(1928)银座的几个时髦女子。 翻看某百科,银座的头衔可是吓死个人呢——它象征着日本的繁荣,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高级商店林立,是购物者的天堂;能品尝到世界各种美味;与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并称世界三大繁华中心。(本图为明治37年的银座) 实际上,银座一开始并非如此。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1612年,幕府将银币铸造所迁到现地。在之后几百年时间里,它都是江户的手工业者居住区。直至,发生了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件。(本图为1925年的银座) 那就是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所以,上图我所用的天崩地裂,并非形容词,而就是当时情形的写照。《东京百年史》一书写到,早在1923年之前,富人就陆续从日本桥移居他地,日本桥的活力也就跟着消失了。(本图拍摄于1930年) 书里还说,地震加快了富人从下町向西、向南迁居的速度,首先体现在银座的崛起上。现今最繁华的酒吧区和购物中心,都远在明治时代东京城的西郊。(本图拍摄于1933年) 有人要问了,为何富人要往银座迁?而不是东京其它地方?原因在于,日本国门被打开,时代,银座离新建铁路的终点站很近。从欧美而来的新事物,经横滨进入东京,首先到的,就是银座。说白了,银座就是时髦的中转站。曾经攘夷却发现历史车轮挡不住的日本人,不说是热切,至少也是欣然接受了,并以手里提把洋伞为时尚。 随机文章巨型小行星带含太阳系98%小行星,或为第十行星爆炸形成小行星带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直径525公里曾被两次撞击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造价,4000万美元一枚(与民兵3相当)切尔诺贝利巨鼠,因为核辐射发生了基因突变/凶残的吃人回光返照一般持续多久,短则几小时/长则一两天(身体抗拒死亡爆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