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通天塔之谜,诸神下凡的落脚点。古代有很多聪慧之人创造出了让后世叹为观止的建筑物,就比如说巴比伦国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屹立起的一座恢弘雄伟的通天塔。据圣经记载,是一次洪水过后巴比伦国想要扬名立万,所以费劲心思想要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被上帝知道后改变人们的口音,通天塔也未建成。有人说通天塔只出现在神话故事和远古时代中,可是就有考古学家发现了通天塔遗址,那么这座宏伟的建筑工程是如何建成的呢?到底用来干什么的呢?接下来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解惑吧!

巴别通天塔之谜

在西方史书中经常提到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别通天塔,它的神秘色彩十分浓重,在过去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人类一直没有发现巴别通天塔遗址,还有人认为巴别通天塔只存在与神话故事中。可是早前就由考古学家在古巴比伦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由石块、泥砖砌成的拱形建筑废墟,中间有口正方形的大井。开始考古学家以为这是空中花园的遗址,直到后来在附近出土了一块记载了通天塔的方位和式样的石碑,才知道这就是通天塔的塔基。
巴比伦通天塔又叫“巴别”通天塔,人们并不知道“巴别”塔最初从何而来,只知道早在远古时代,它就走进了犹太人的《圣经·旧约》之中。据考古学家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塔基边长约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是约96米,两者相差无几,“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通天塔建于公元前17世纪,高近90米,分成7层,底层边上也近90米,顶层是供奉马尔杜克神的神庙。用深蓝色釉砖砌成的塔身外有条螺旋形的阶梯盘旋而上,直通金色的神庙。公元前1234年,通天塔被攻占巴比伦的亚述人摧毁。后来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曾重建该塔,但他去世后,巴比伦又渐渐衰落。公元前484年,通天塔再次毁于战火。虽然人们如今已基本复原了它的外观,然而整体的设计和结构仍是一个谜。

巴别通天塔最早记载出现在圣经里
对“巴别”一词,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圣经里,原意为“变乱”。那么,巴比伦人建造这座巨塔,显然也不仅是为“扬名”之用。于是对塔的作用,也有了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巴别塔”是古巴比伦人的天文观测台,。有人则根据斯特雷波的记载,认为该塔是古巴比伦城之神马杜克的象征式坟墓,更多的人认为,它不是神的坟墓,而是供诸神下凡的落脚之处。还有人认为它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其中可能隐藏着陵寝和密室。
历史上有哪些人是神仙下凡?他们分别是什么神仙?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整死三位皇后的明朝帝王朱厚熜:朕乃神仙下凡
零距离打板子嘉靖在登基之初,一个重要的诏令,就是,鼓励言官大胆进言,但在他大多数执政时间里,对于言论,却多采取压制方式。他压制的方式,就是“杖责”。他杖责的方式,是非常“零距离”的,比如嘉靖四年(1525年),云南御史郭楠上奏,要求抚恤“大礼仪”之争中的获罪官员家属,朱厚熜立刻下令,命令带着大棍,乘快马八百里加急,就为了到万里之外的云南打郭楠二十大板。嘉靖十三年(1534年),户部给事中张选要求朱厚熜亲自拜祭,恼怒的朱厚熜不但把张选杖责,甚至还特意跑到牢房隔壁,亲自听殴打张选的棍子声。嘉靖十九年(1540年),朱厚熜想闭关炼丹,太仆寺卿杨最上奏说:“臣就是被陛下打死,也要上奏劝阻陛下。”朱厚熜看完后立刻说:“那就把他打死吧!”结果,杨最被活活打断了气。明世宗朱厚熜嘉靖面前不好混摊上朱厚熜这样的领导,做大臣的想混好是非常难的,朱厚熜执政时代的几位重臣,都有自己一套混事的办法。最早得宠的夏言,最大的特点是做事风风火火,朱厚熜交代做的事,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而且汇报工作极其简单明了。但排挤掉夏言的,却更有一手,后人都说他会拍马屁,其实他拍马屁的方式极其特殊,就是每次与朱厚熜讨论事情的时候,先假装和朱厚熜争论,然后等朱厚熜教育完了,就做幡然醒悟状,再竭力称赞朱厚熜英名。每次都能给朱厚熜智商上的优越感。而最后算计掉严嵩的,他的方法却更加高明,他给朱厚熜奏事,每次都是先投朱厚熜所好,大拍马屁,说话的时候来回绕圈子,绕到最后,却还是拐到自己的主意上,基本都能取得朱厚熜的支持。对联有风险朱厚熜对待大臣,表面上很亲切的,经常拉着大臣拉家常,甚至讨论学问,但就在温情脉脉间,可能稍微一点小错,就会招得他当场翻脸。嘉靖二十五年(1545年),朱厚熜一次召内阁首辅严嵩和吏部尚书熊侠,说要一起对对子,他出了个上联叫“阁老心高高似阁。”就这一句,吓得严嵩当场“扑通”跪倒,头捣蒜般的磕头,浑身冷汗直冒。朱厚熜接着冷冷的说:你要是对不出来,我这里倒有一个下联——天官胆大大如天。话音未落,旁边的熊侠也紧跟着扑通跪下,连磕头的劲都没了,浑身哆嗦的如筛糠。这个对联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做内阁首辅的严嵩,心气太高了,高的内阁首辅这个官都容不下他了。做吏部尚书的熊侠,胆子也太大了。大的都要比过天了——你们俩以后都给我老实点!严禁随地吐痰朱厚熜给大臣们的最大印象,就是深沉刻板。朝臣向他汇报工作的时候,即使是再紧急的坏事,也很少从他脸上看到惊慌与怒气。而即使是再天大的喜讯,同样不会从他脸上看到兴奋。而他的生活同样严刻,按照《起居注》的说法,他是明朝极少每天能保持同一生活规律的皇帝,无论起床,上朝,批阅奏折,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而他的更是极具礼仪,一点小生活习惯的错误,可能都会引起他的愤怒。就是在他登基后,明朝皇城有了一个明文规定——严禁在皇城里随地吐痰。朕和道家有缘在中,朱厚熜是一个极度奉道教的皇帝,他信奉道教的狂热程度,在各类史书中都有记录,而信奉道教的原因,《明史》把责任归结到朱厚熜执政早期的近侍崔文身上去,认为是朱厚熜初入京城时,崔文在皇宫里设立道场,为当时的江南水灾祈福,随后江南水患消解,也从而使是年十六岁的朱厚熜迷上了道教。而更加贴切的记录,应该是《明经世文编》中,朱厚熜的家乡湖北安陆,在当时就是道教盛行的地方。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其本人就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不但与当地的道士交往甚多,更多次为道观捐赠金银。甚至朱厚熜本人的出生,也与道教有不解之缘,按照《钟祥县志》的记录,朱厚熜降生前,其父兴献王曾梦见神仙下凡,接着就被朱厚熜降生的嗷嗷啼哭声惊醒。而在朱厚熜的整个执政时代里,他都对外宣称,自己是神仙下凡。道士行业有前途王世贞的《国朝献徵录》的记录,迷信修道的朱厚熜,对道士的待遇也极其优厚,且不说他宠信的陶仲文,邵元节,蓝道行等道士,就是他修道时,在他旁边烧火的小道士,每年都可以得到大笔“香火钱”,除了日常工资外,每次道教活动后,朱厚熜都有厚赐,仅此一项,一个道士每年的香火费,就高达白银两千两,折合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在当时,这是极有前途的工作。皇上得了健忘症朱厚熜为人上的最大毛病,就是记仇。比如早年在“大礼仪”之争中反对过他的大臣杨慎,被他发配云南达三十五年,期间朱厚熜几乎每年都问:杨慎在云南过的怎么样?每次问的时候,有心保护杨慎的大臣们,都故意把杨慎说的惨兮兮的,听到这些消息,朱厚熜就会露出满意的笑容。但有时候朱厚熜也健忘,大臣徐阶早年也曾在“大礼仪”之争中得罪他,不但遭到贬官,朱厚熜更在宫殿柱子上刻下八个字——徐阶小人,永不叙用。但就是这位“永不叙用”的徐阶,成了朱厚熜执政时期最后一位内阁首辅,并且深受信用。而朱厚熜宠信二十年的严嵩,最后也倒霉在他的“健忘”上,严嵩起初被罢官的时候,朱厚熜曾经下旨,要求官员们不要再弹劾严嵩的罪状,有敢弹劾严嵩及其家人罪行的,要一律治罪。但仅仅一年后,严嵩的儿子在家乡犯事,遭御史林润弹劾,朱厚熜,立刻将严世蕃判了死刑。同样倒霉的还有抗倭名将胡宗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罢官,身为严嵩党羽的他本受株连,朱厚熜因他抗倭有功,下旨说他“宗宪非严党。”但仅过三年,胡宗宪就被论罪下狱,为求清白,他自尽于狱中。其实健忘和记仇,都是缘于朱厚熜的一个性格——小心眼。皇后身份很高危明朝皇后最多的皇帝(追尊不算),是朱厚熜,他在位四十五年里,一共有四个皇后,而这四位皇后里,除了追尊的之母孝恪皇后外,其他三位的下场,却是一个比一个惨。第一位皇后,是,因为妒忌朱厚熜和张皇妃调情,气的朱厚熜当场发火,冲她。没想到一下子,居然把正怀有身孕的皇后给吓死了。而后被册立为皇后的,正是间接导致陈皇后之死的。但被立皇后仅六年,就被朱厚熜废黜,两年后郁郁而终。第三个皇后,是孝烈方皇后,她曾在嘉靖二十一年宫女刺杀朱厚熜案后,借机大肆铲除异己,以追查同谋的名义,逼死了朱厚熜宠爱的曹端妃。朱厚熜当时不说,心里却极为愤恨。此事五年以后,宫中突然大火,朱厚熜不但不去救援,反而坐看方皇后在火中被活活烧死。一生深沉阴刻的朱厚熜,其感情生活,同样是冷的。明世宗给周邦毓的圣旨,为周邦毓后裔收藏嘉靖的业绩尽管朝野争斗不断,但在朱厚熜执政的前二十年,除了大礼仪之争外,在国事上也同样做了许多努力。主要包括整顿吏治,提高政府效率,以及改革赋税征收方式。从朱厚熜登基开始,明王朝在政府管理上就有了严格规定,每天散朝后,各级官员必须立刻回衙门办公,并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而赋税的改革,则改变了以往明朝税收征收名目繁多的弊端,从嘉靖九年(1530年)开始,明王朝将原本分散征收的税收项目,折合成秋粮统一征收,从此化繁为简。这两项改革,不但在当时收到了成效,在后来的朝,更演变成改革的两项核心内容——考成法与一条鞭法。延伸:《出警入跸图》局部赏析出警入跸指的是皇帝出巡归来的意思。《出警入跸图》描绘的是皇帝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骑马出京,声势浩大的来到京郊的十三陵拜先祖,然后再坐船返回北京的情景。皇帝一出一入,相互呼应,气势壮观,栩栩如生。《出警入跸图》局部特写,普遍认为此《出警入跸图》里的皇帝为明世宗朱厚熜,但有一说是万历皇帝,此处一直有争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