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时间:2024-02-22 12:03 来源:网络 作者: 小叶

【帆叶网探索分享关于未解之谜,俄罗斯,苏联,经济,历史,北冰洋,太平洋,畜牧业,相关的知识】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条公路,因埋藏了太多尸骨而闻名于世,它全长2030公里,其中一段长达1500公里的永冻土路段,被冠上了死亡之路的称号。

根据资料记载,曾有1.7万人为修建这条公共路死在了这里,前面的人死掉了,苏联政府还会陆续送人继续修建这条死亡公路。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前苏联宁愿牺牲这么多生命也要修建这条死亡之路,修建这条路的又都是什么人,他们又是如何修建的呢?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前苏联决定修建死亡之路的原因

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前苏联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其中远东地区更是被誉为宝库。

彼时前苏联政府打算大力开发资源来壮大国家经济力量,而第一个进入时任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视线的便是远东地区。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首先,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且储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另外远东地区矿产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也令人震惊。

这里拥有含量丰富的金、银、铁、铜、铝等金属元素,还有各种矿石,如钻石、萤石等,更有含量极其丰富的砾石和高岭土等。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其次,远东地区的森林资源也极其丰富,成片的针叶林和阔叶林覆盖了远东地区,如果这里得以有效开发,前苏联的畜牧业将得到质的飞跃,而且还可以通过出口创造额外收益,而在当地,畜牧业也是支柱产业。

再次,由于远东地区紧邻太平洋,北冰洋,所以这里的海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远东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还具有开发港口的潜力。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最后,远东地区以种植大豆、小麦和水稻为主,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因此前苏联政府迫不及待的将开发远东地区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谈到开发,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把开发出来的资源运输出去,那么修建公路这件事就成了首当其冲的要务,于是就有了闻名于世的死亡公路—科雷马公路。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但是,由于远东这个地方常年最低温度均在零下36摄氏度左右,极端温度更是达到过零下64.4摄氏度,这里土壤便形成了永冻层。

何为永冻层,永冻层就是土壤常年由于极寒环境导致土壤坚硬无比,令施工难上加难,但是,前苏联为了加快开发远东地区的步伐,便将当时关押在古拉格集中营的囚犯拉去修路。

被送到远东地区修路的囚犯们几乎都难逃一死,第一天还在一起修公路的同伴第二天就会有可能变成一具尸体,被随意掩埋甚至被随意丢弃,而自己却要担心下一个死的是不是自己。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来这里修建公路的囚犯,即使没有犯下滔天的罪行,在这里也无疑是被宣判了死刑,那么,这里除了极寒的天气外,囚犯还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呢?

死亡之路的修建过程是一部血泪史

科雷马公路的修建过程,是充满着血泪与艰辛,穿越人类极限的体力劳动,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路。

它的修建者是来自古拉格集中营的囚犯,他们不仅没有取暖设备和御寒物资,每天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充饥。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没有先进的挖掘机,囚犯们只得用手一点点儿挖土来完成公路最初的修建雏形,为了加快施工的步伐,他们被迫一天只能睡三五个小时,就又得上工,即使是这样每天也只能前进几十米。

囚犯们反复运输重达数吨的巨石来铺设路基,在极端环境下,他们面对的不是山丘,而是没尽头的千里冰原。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大多数囚犯无法承受超过几个月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很快体力衰竭,无人关心他们的死活,工地上到处可见冻僵的尸体。

同伴们因过度疲劳,连掩埋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将尸体搬离工作区域,继续重复着机械的劳作。

然而,这座死亡之路修建的骇人过程并没有停滞,政府不断向这条道路送来新的囚犯,这些囚犯无不将路基边成堆的尸骨作为预兆,识别出自己的命运。

整整21年的时间里,超过1.7万名囚犯在修建过程中丧生,他们的尸骨被就地掩埋在公路的土壤中。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长久以来,科雷马公路下埋藏的惨烈历史就像是被冰封的秘密,然而,随着气候变暖,这片冻土开始融化,曾经的罪证浮出水面,白骨在路基旁暴露于世,形成了骇人景象。

科雷马公路的修建是一个残酷而血泪的过程,囚犯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条骇然的死亡之路。

这么久过去了,这条用尸骨修建起来的公路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儿呢,它周边的城市又发展的怎样了?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死亡之路的现状

曾经的科雷马公路路况极差,但是经过后期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不间断建设,这里的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颠簸且尘土飞扬了。

取而代之的是,靠近雅库茨克这一端,公路平坦且路况非常好,而连接道路尽头马加丹的那一端却仍然充满着凶险。

尽管马加丹拥有优美的原生态风景,吸引冒险者前往,但是由于凶险的路况,这里经常被人们称之为遥不可及的风景。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虽然连接马加丹一端的科雷马公路充满着凶险,但是它并没有阻挡探险者的热情,他们站在科雷马公路旁,发现了独特的风景和历史价值。

如今,科雷马公路的沿线村庄逐渐恢复了生机,马加丹等地的村镇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落,但随着近年来引资采矿的探索,经济活力逐渐回升。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不仅有金矿在科雷马河流域运行,渔业也成为马加丹的另一个产业,虽然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动相对较少,但科雷马公路的潜力逐渐显现出来。

旅游业的发展对科雷马公路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旅游规模尚不大,但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这条公路所蕴含的历史和自然之美。

在网上有一个名为科雷马古拉格之路的旅行计划,尽管内容单薄,却预示着科雷马公路的旅游潜力,从而也激发出许多游客来这里一探究竟的热情。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位于科雷马公路起始处的纪念碑—哀恸之面,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个亮点,这座现代范儿的青灰色巨大碑体,以一个垂泪的脸庞呈现,象征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批判。

科雷马公路不仅表达了骇人的苦痛和愤怒,还展示了人们超越苦难的骄傲和生存的顽强,站在哀恸之面下,眺望马加丹全城和海湾,公路蜿蜒通向劳改营遗址的科雷马河,引人深思,让人为历史的曲折而感慨。

另外在马加丹的历史中有一个词很有深意,这就是科雷马古拉格,这个词在西方人和那些盲目跟随西方舆论的人眼中,无疑代表着暴政和凄惨。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然而,在马加丹地区博物馆的科雷马展厅参观时,却令人感受到了一种隐忍而不是炫耀的情绪,骄傲和苦难似乎是不可分割的,这与俄罗斯文化中一直以来的虐苦情怀相符合。

在马加丹博物馆中展出的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工矿营地的大通铺、医院、学校和幼儿园,还有劳动场景、足球比赛和航模活动,甚至还有铁丝网和哨楼。

除了这些反应马加丹人民生活的照片外,还有奖状、勋章和旗帜这类物品,我们也不难感受到世代生活在这里人们想要对我们传递出的英雄主义旋律。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根据展示的图表,1939年至1940年是劳改营规模达到顶峰的时期,从马加丹地区博物馆中的展品里,不难发现这里展品的基调更多地是想要强调生活环境的艰苦和残酷,并不是通过哭诉来获取同情。

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或许那一段历史是被掷入苦海不得不与之抗争的时期,就像斯巴达克斯那些被丢进罗马斗兽场的角斗士们,生存或死亡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而幸存者们则怀有着美好的憧憬。

俄罗斯死亡之路:低温冻死1.7万修路工,就地埋在永久冻土公路下

科雷马公路的变迁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故事,它也反映出俄罗斯历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历史遗迹,它承载着苏联时期的记忆,成为了人们了解俄罗斯历史的窗口之一。

在逐渐开放的旅游市场中,科雷马公路正以新的面貌吸引着游客和探险者,为他们展示着一个充满魅力和惊喜的世界。

科雷马公路不再是一个被遗忘的地方,它已成为人们眼中的旅游瑰宝,它的历史给人们带来反思,也展示了人类的顽强与生生不息。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