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4-05-3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92年11月24日,一架波音737-31B机型的飞机在即将抵达桂林机场的时候,以近乎自杀式俯冲的姿势,坠向了地面。

随着剧烈的轰鸣声,CZ3943号航班上13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这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桂林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机场的工作人员坐不住了,从一个小时前失联开始,CZ3943航班一直没有传回任何异常的信息,它为何会在距离桂林机场仅半个小时的航程时,忽然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的坠机事故呢?

来不及细想,桂林驻军、武警桂林支队德国相关部门紧急召集大约1000人,赶往飞机失事现场,将空难现场现场方圆十五公里的范围全部封锁。

面对一片狼藉的现场,工作人员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寻,然而最终也只找到了一个受损的黑匣子,40多吨的飞机,更是只剩下两吨多的残骸。

这也让这场举世瞩目的空难留下了重重的疑点……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2年11月24日早上7点17分,CZ3943号航班一如往常,从广州机场起飞。

133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按部就班地登上了这架飞机,但谁也没想到,仅仅飞行了半个多小时之后,这架飞机就在空中彻底消失了。

他们最后一次发出消息就是在7点50分,向桂林机场请求高度2100米通场加入三边。

然而在收到塔台同意的信号之后,这架飞机就失联了。

当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就是在阳朔县杨堤乡的土岭村的山林中附近。

在一片滚滚浓烟中,CZ3943号航机支离破碎,就连一块完整的飞机碎片都难以找见,现场更是燃起了浓浓大火。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无疑给救援人员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搜寻,才找到了一部分飞机残骸和遇难者遗骨,奇怪的是,经过专家调查发现,遇难者竟然凭空多了两名。

但这架飞机上的黑匣子也因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损毁,而无法了解到在最后关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架飞机不幸坠毁。

也正因此,多年来这场空难成为众人心中的一个迷雾。

首先第一个疑点是飞机坠落时离奇的角度。

这架飞机失事前,在空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从着落的痕迹可以判断出,这架飞机是以接近90度的角度右坡度侧着撞山的。

简而言之,就是几乎是飞机头90°朝下的方式,狠狠地砸向了地面,所以在落地瞬间,这架飞机被撞得七零八落,零件散了一地。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般而言,即便是飞机发生故障,也很少会有以这样的方式坠落的,因为这种近乎自杀式的坠落方式,飞行员在空中是很难进行补救的,所以不少人对这样的坠落方式感到困惑。

但是经过官方的调查,机长周继男是潮州人,从1982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广州白云机场任职,已经有十几年的驾龄了。

飞机失事前,他刚刚和南方航空公司的同事刘卫华结为新婚夫妻不过一年时间,并且在上飞机前的72小时内,他严格遵守规定,没有饮酒、服药等行为,机组其他人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所以机组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并不大。

飞机尾翼不翼而飞

第二个疑点就是飞机尾翼的不翼而飞,不排除尾翼在坠机瞬间发生破碎的可能,但是根据CZ3943坠落的姿势来看,尾翼损毁的可能性极小。

并且根据以往的空难事件来看,基本上留下的最大的一块飞机残骸都是飞机尾翼,所以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经过工作人员地毯式的搜寻,竟然没有发现一块较为完整的飞机碎片,最终几十吨的飞机搜出来的飞机残片只有2吨多,而最大最完整的一块飞机残片,就只是一个涡轮机。

也就是说,40多吨的飞机残片全部不翼而飞,尾翼更是不知去向,这件事成了当时工作人员心中的一个谜团。

时至今日,也没有发现任何的飞机残片。

当时有人怀疑,是附近的村民看到飞机坠毁之后,赶到现场将一部分飞机残骸全部搬走了。

但是这样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在发现了飞机失事后,很难保证会不会发生第二次爆炸事件,所以除了专业人员的处理,没有村民敢随便地往现场去。

而救援人员在赶到之后,也以最快的速度封锁了现场,想要在这样的形势下带有巨大的飞机残骸显然不现实。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另一方面就是飞机尾翼巨大,非一般的人力所能搬动,要想在那个年代不动声色地搬走几十吨的飞机残骸,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这种说法很快也就不攻自破了。

黑匣子受损严重

黑匣子是人们对飞行记录仪器的统称,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和性能参数的一个橘红色的小盒子。

只要找到这个小盒子,就能知道在飞机失事前的飞行高度、速度等关键信息,最重要的是,它能够记录下最后半个小时机舱中的对话以及情况,从这方面就能找到这架飞机坠落的原因。

这个小黑匣子承担了这么多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专家们也费尽心思,为这个黑匣子上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措施。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种大概5个砖头大小的记录仪器可以连续承受半个小时2000华氏度的高温而不损坏。

能够承受500磅重的钢条,还能承受猛烈的撞击。

甚至就连成吨的重量、连续的震动,都无法撼动黑匣子分毫。

可以说黑匣子是整个飞机上最坚固的东西,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最后的记录。

并且为了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黑匣子,这个东西能够持续的发出信号,保证救援人员能够最快的找到。

但奇怪的是,这次空难之后,救援人员用了整整27个小时才找到一个受损黑匣子,并从中断断续续整理出来九段话。

但是这对于这场空难事故的原因调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动。

而记录机组人员最后聊天的另一个黑匣子则是根本没有找到。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机组人员最后的情况,也就意味着,人们根本无法得知,最后的时刻驾驶室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因此,这场造成空难事故的真正原因也就成了一个谜。

没有异常报告

前文讲到,CZ3943是在早上7点50分最后一次联系了桂林机场,但是在这场练习中,机组人员并没有汇报任何的异常,从他们的通讯记录中,也没有听到当时的机舱中有任何的异常响动。

并且当天的天晴空万里,就连一滴雨水都没有,能见度都达到了10公里以上。

这也导致了从八点到九点这一个小时时间里,桂林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只是飞机短暂失联,直到接到飞机坠毁的工作报告,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并且工作人员实地勘察发现,飞机坠落之后,曾在附近的山林中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山火,但是这些山火并没有大范围蔓延开,甚至附近的一些树几乎没有收到任何致命性的损伤。

这更为这场空难增加了不少的谜团。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了查清楚坠机的缘由,民航部门的邀请了美国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联邦航空局和波音飞机公司以及CFM国际公司的9名专家到桂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查。

与此同时,外界也开始对造成这场空难的原因议论纷纷。

其中最离谱的就是,有人曾声称在这场空难发生的半个月前,曾看到了奇异的天象。

根据目击者的说法,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十一点多,他刚干完活正在往家里走着,结果忽然发现东南方向的天空中发现了3个橘红色的火球。

呈三角形的形状逆时针移动着,看起来十分诡异,没过多久,又忽然消失在天空中,而他们消失的方向,刚好是飞机失事的地方。

此番言论一出,外星人作案的说法甚嚣尘上,一度成了当地的一个奇闻。

甚至还有人将这起空难和前两次发生在附近的空难联系在一起,说这些事故都是因为遇上了百慕大三角,飞机残骸都被吸入了另一个空间。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眼看这件事情越传越真,工作人员才不得不站出来给出了解释,原来这几个所谓的火球是奇峰岭的军民合用机场在进行夜间训练。

一时间,这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奇闻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价值,再也没有被人提起过。

第二个猜测是飞机上发生了人为劫机事故,才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

自这场空难发生之后,香港的部分媒体曾报道了相关方面的事情,但是中国航空部的发言人很快就对这种情况给予了否定。

原来这个香港媒体根本没有实地考察过,只是在拿这件事情博人眼球。

同时民航局在筛选过安检时的乘客行李后,也没有发现任何危险物品,一切证据都表明,飞机上的乘客并不具备劫机的动机和手段,所以这个猜测也很快就被排除。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架起飞前一切正常的飞机,在即将降落的时候,忽然发生了坠毁呢?

相关专家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才从其他一些相关方面的空难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1991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波音737-291型飞机,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忽然向右发生翻转,随后坠毁,并且坠毁后的场景和桂林空难如出一辙。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4年美国全美航空公司波音737-300型飞机,在一片晴朗的天气中,准备降落时,不幸翻转着坠落,机组人员以及乘客全部遇难。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出事的机型、方式以及出事时遭遇的气流条件,都有着相似之处。

所以人们当即考虑到,会不会是波音737型号飞机本身的问题?

1996年10月,加州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试验,在低温状态下给方向舵中加入高温的液压油,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情况。

结果不久之后,辅滑块就会卡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这时只要稍微调整方向,飞机就会急转直下,发生事故。

后来波音公司知道了这个故障之后,也及时对这个缺陷做出了调整和修改。

同时,相关方面的专家再次调查黑匣子,终于查出了突破性的进展。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场空难很有可能是飞机故障和机组人员操作失当双重结果的作用。

桂林波音737是双发动机,在登机前,右边的发动机油门有些故障,但当时并不会对飞行造成太大的影响。

结果当飞机到达预定的7000米高度,开始平飞之后,右边的自动油门仍然停留在爬升推力的41度左右。

直到飞机开始降落,机组人员才发现异常。

此时的飞机开始向右发生滚转,坡度达到了46度,此时机组人员本应该操纵飞机,避免发生更激烈的翻转,结果因为操作失误,机组人员出现了向右压下坡度的操作,这个行为反而加剧了飞机的向右翻转。

此时的飞机已经完全失去平衡,结果在撞山的前三秒,又做出了一个猛烈拉杆的动作,不仅没有使飞机抬头,反而加速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1992年桂林飞机遇难,黑匣损坏尾翼丢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调查结果出来之后,众人无一不是一片唏嘘,有对遇难者遭此不幸的惋惜,也有对遇难者家属失去亲人的同情。

但木已成舟,只希望以后的航空公司能够在这场惨痛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万历帝王北斗七星葬式解析

为自己营造的陵墓固然是辉煌无双,他们下葬的姿势更是别有讲究。从夏商周开始,不同文化系统的氏族就有着独特的葬式,在已经发掘的古墓葬里,有仰卧、屈肢、双手胸前交叉等多种葬式,葬式是辨别墓主的属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到现在开的明墓并不多,皇帝陵墓只有皇帝的定陵被打开,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足有48年的时间。定陵地宫的挖掘震惊世人,打开万历的棺木,却发现他在棺材中没有一般的仰面而卧,而是呈“北斗七星”的姿势。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被打开,除了揭秘了墓中并无传说中的重重机关,同时出土了大量明朝晚期最精美的宝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几位主人下葬的姿势。他们的姿势很是特别,在现在所发掘的古代墓葬中是的,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被称为“北斗七星”式的葬式。 这神奇的“北斗七星”葬式具体是什么样子呢?据材料说,出土的万历皇帝棺材里,万历的尸体已经腐烂,只剩下骨骼,但是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姿势。他的身体头朝西、脚朝东,整体是仰卧在棺材里的棉被上,但是四肢的位置很有特色。头是仰面朝天,但头顶有些微向右偏;右胳膊向上弯曲着,右手放在脸旁边,扶着自己的面颊;左胳膊向下弯曲,左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位置,还拿着一串念珠。两只腿也各不相同,左腿正常伸直,右腿却向外弯曲,两只脚各向外。两位合葬的和孝端皇后的葬式也不是一般的仰卧。孝靖皇后和万历皇帝类似,下肢弯曲,左臂弯曲下垂,手扶在腰上,右臂向上弯曲,手在头旁边。孝端皇后左臂与孝靖皇后一样,右臂却垂直向下,两只脚交叠在一起。 网络配图 按理来讲,他们下葬的姿势应该是一样的,可能是因为在尸体入棺之后的运送过程中出现颠簸,导致了最后出现姿势的差异。据记载,从紫禁城到定陵一路上,路途遥远,抬棺材的绳子断了好几次,棺材的一角也曾掉到地上,这样出现姿势的不同也就不足为怪了。孝靖皇后的姿势应该是本来的姿势,整体看来,她的整个身体就像是天上北斗七星的形态。 这个奇怪的姿势到底为什么出现在的身上呢?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常见的星座,斗柄指向北极星,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很多中国古代的风水、天象,都是与北斗七星密切相关的,甚至每颗星都被赋予了名称,斗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斗柄是玉衡、开阳、摇光,几颗星的方位及运行对于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北斗七星被赋予了政治上的意义。古人认为,皇帝的居处正对着天上的紫微星,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的皇宫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而北斗七星在星宿理论中是属于紫微星垣的,也就是人间帝王在天上的对应物,他们在天上就住在北斗星附近。所以,他们要以北斗七星的形制下葬,就更易于他们走到极星天边,为死后去向天上的帝所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出土的帝王墓葬来看,只有定陵万历皇帝的葬式是这样的,其他却都并未如此。这也许是因为明朝皇帝格外重视这一点,所葬的明孝陵虽然没有开掘地宫,但是从地上建筑来看,并不是像一般的陵园呈笔直左右对称的,而是弯弯曲曲,不成直线。这一方面是顺从梅花山的地形,因地制宜,更重要的则是陵园神道也是形似北斗七星的样子,这在中国的帝里也是唯一的。从明孝陵的神道可以看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格外重视北斗七星的形制,把自己的墓道建成弯曲状,那么万历皇帝作为他的子孙,以北斗七星的葬式下葬,也就不足为怪了。定陵是唯一一座被开启的明帝陵,一般认为,其他明朝皇帝的葬式也都应该与他一样,呈北斗七星状。 网络配图 在万历皇帝统治明朝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昏庸腐朽不理朝政,明王朝渐渐走向衰败腐朽,直至无药可救。而他却没有体会到亡国的苦果,仍是安然入土了他之前为自己营造的地下宫殿,以北斗七星的葬式长眠在定陵地宫中。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他断送的,他却享乐一生;继位的皇帝努力想要励精图治,试图阔斧地改革,拯救这个王朝,但是病入膏肓的明王朝已经无法治愈,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躺在定陵里的万历皇帝,不知道是否会不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身世是否牵扯秦国丞相吕不韦

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治下的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秦始皇在中国一直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在中国民间也是残忍的化身,是无情的代名词。但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中国的”:从他13岁继承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亲政开始,直到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时止,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便迅速地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局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种气魄,并非一般的帝王所能与之相比,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秦始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拿破仑相提并论。然而,正像许多对中国历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喜欢留下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让后世的人们去琢磨一样,秦始皇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可以说,秦始皇给后世留下的谜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帝王都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秦始皇遗留的许多谜团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拆解,但是对于私生子的问题,却是一个两千年以来史学界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之子),还是丞相和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在《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未解之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