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秦始皇为何终生不立皇后?

时间:2024-11-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因母亲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母亲的怨愤,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造成他后来在婚姻上的偏执。尽管他的后宫里充斥着六国佳丽,但他只是把她们当作发泄对女人的仇视的对象,或者满足生理需要的工具。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均立后。立后制与储君制相互表里,是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孝公(前四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便已制度化,后来各种国家制度日臻完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惟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至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到二十二岁亲政,中间有九年的太平天子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三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九年都未立后。二十二岁到三十九岁的十七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尽管国事繁忙,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从三十九岁到五十岁时,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 ”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秦朝虽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时间立皇后,不是他来不及立皇后,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愿意,更非其母亲不操心,也非大臣不尽职。
秦始皇在长达三十七年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立皇后,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究竟是什么决定性的原因使得他坚持不立后,史料中并未记载,我们今天也只能够凭借当时的点滴资料和想像进行猜测了。归结起来,大概有四方面的影响,促使秦始皇不立皇后。
其一,最有可能也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当是其母的行为给他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和心理扭曲。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失谨,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多数人认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缪?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缪?甚至于酒后大骂众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乎?”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暴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其母赶出咸阳,并迁怒于吕不韦,罢免其相国之职,后又下诏命吕不韦“速徙蜀中,不得逗留”!结果吕不韦害怕被诛而服毒自杀。
因母亲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母亲的怨愤,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造成他后来在婚姻上的偏执。尽管他的后宫里充斥着六国佳丽,但他只是把她们当作发泄对女人的仇视的对象,或者满足生理需要的工具。用今天的话来讲,秦始皇已经陷入病态,需要去看心理健康咨询了。所以说,由母亲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扭曲,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重要因素。
其二,秦始皇是第一个将中国基本统一的帝王,站在后代人的立场上肯定和赞赏其历史功绩就不必说了,秦始皇当时也很自命不凡,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贤 ??三皇五帝,对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左看右看,后宫佳丽中竟没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标准。
其三,由于身世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秦始皇从小刻薄、多疑的性格。一方面心气极高,他连年征战,横扫六国,抚定四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他可能担心立了皇后会对他有所掣肘,妨碍他实现远大的理想。试想一个因对家庭不满而将全部精力都转移到政治理想上去的人,理想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而为了实现理想,牺牲一些个人俗念又有什么舍不得呢?
其四众所周知,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派徐福率领三千名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徐入海数年,哪里找得到仙药,又耗费巨大,他怕秦始皇发怒,于是谎称可得仙药,但是海上常有巨鲛出没,无法靠近,请派神箭手用连弩射杀巨鲛。秦始皇便令人捕杀巨鱼,还亲自到海边观测大鱼出没,甚至想自己入海尝试求仙。这种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浓厚兴趣和孜孜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结果之一便是导致了立后这一大事却被置之脑后。
秦始皇没有立皇后,倒是省却了许多沉湎于后宫的时间以及麻烦。他每天日理万机,白天审理案子,晚上批阅公文,而且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当时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每天批阅这么一大堆竹简,工作量着实不小。除了埋头工作以转移注意力外,秦始皇还大造宫殿楼榭,并经常四处驾车游玩,巡视六国故地,再不就是暴施天下,“焚书坑儒”,赭衣满道,黑狱丛冤。
有一件事情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秦始皇不立皇后的真实缘由。秦始皇对统一六国后收人后宫的众多佳丽非常鄙视,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但对守贞重节的女子却倍加赞赏。据说有一个年轻寡妇名清,她数年如一日遵守妇节,秦始皇曾赐令她“旁座”,与自己平起平坐,而秦时就连当朝丞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站着,少有赐座之事。秦始皇还为这名寡妇修筑了一座“怀清台”,以彰扬其事迹。至今蜀中有一山名贞女山,便是该寡妇曾经寡居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秦始皇为何终生不立皇后?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唐玄宗那么喜欢杨贵妃,为什么立她当皇后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历史上的高皇后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受到很多伦理道德的限制,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思想禁锢着封建社会女性的言行,不过也有一些女性打破了这种桎梏,比如闯王的皇后——高桂英。其实高桂英这个名字是后人杜撰而来,取自著名的“”。历史上的高皇后只留下了一个姓氏,名字并不为人所知。 从乡村寡妇到一国皇后,高桂英的经历可谓传奇,可即使是像高皇后这般女子,也没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全名,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压迫清晰可见。作为女子,高桂英的一生都被捆绑在李自成妻子的身边,李自成死后,高桂英的结局鲜有人知。 01 李自成养伤期间结识高桂英 高桂英第一次遇见李自成的时候,李自成还只是一个和弟弟一起逃亡的小将领。虽然高桂英是个女子,但是高家尚武,她和弟弟高一功都有武艺在身,自从李自成到了高家以后,高桂英经常和他一起探讨武功。 像李自成这样的人,只有高桂英这般有才能、样貌好、性格温柔的女子才能真正走入他的内心,于是没过多久,两个人就互通心意。只不过碍于高桂英的身份,谁都不知道该怎么捅破这层窗户纸。 早在李自成到高家之前,高桂英就已经成了年轻的寡妇。在古代,寡妇的名声不大好,高桂英担心李自成会嫌弃自己,李自成不知道高桂英到底愿不愿意再嫁,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僵住了。 这种郎有情妾有意的情况,一旦双方都羞于开口,很可能因此错过,好在两个人有一个大助攻——高桂英的弟弟高一功。高一功和李自成的关系非常好,同时他也看出自家姐姐和李自成之间的暧昧关系,于是他主动替两个人牵线,成就了这段姻缘。 自从结婚之后,李自成和高桂英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两个人经常一起研究招式。高桂英经常有些奇怪的想法,有时候就连李自成都拿她的新招数无可奈何,只能俯首认输。可惜这段恩爱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这时的官府通过追查,得知了李自成的下落。 02 李自成登基后立高桂英为后 于是李自成很快带着高桂英、高一功姐弟二人离开了高家,与农民起义军汇合。李自成和高一功忙着领军的同时,高桂英也组建了一支,跟随李自成领兵作战。 其实高桂英不只率领过自己组建的娘子军,还经常暂时代替李自成统帅农民起义军,所以高桂英在起义军中非常受推崇。没过多久,李自成灭掉了,远在京城的得知起义军已后,干脆上吊自杀,不肯面对明朝灭亡的现实。 一路杀入京城的李自成很快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大顺。登基为帝后,李自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高桂英立为皇后,原本这也算一段“同富贵共患难”的佳话,可惜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就被赶出了京城。 至于李自成最终兵败的原因,自然是他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阶级属性。李自成是个十成十的农民,虽然在起义过程中一直担任将领,但他的思想并没能跟随起义军势力的扩大而成长,对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间的矛盾认识严重不足。 明朝政府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内斗,而是多年饥荒导致农业严重减产,无法供应政府财政需求。李自成虽然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却始终没能解决这一矛盾。而且李自成非常容易满足,认为推翻明朝统治就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至于后面如何治理国家,他根本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框架。 与此同时,李自成还忽视了关外的威胁,给满洲人留下了发展的机会,等到李自成攻入京城时,满洲人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且明朝原本镇守边关的总兵投靠了满人,为满人入关提供了便利。 03 兵败后高桂英还在抗击清军 被赶出北京后,李自成等人到处流亡,最终被逼到了九宫山。在这里,李自成被几个农民当作盗贼打死,彻底成为了过往历史。李自成死后,高桂英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和李自成的侄子一起收拢了李自成的残留势力,投靠了其他起义军。 高桂英同李自成一样,对政治斗争等问题并不敏感,以为只要战争胜利就能夺回之前的一切,这种有些单纯的政治思想在新起义军领导队伍中格格不入。好在高桂英善于作战,所以起义军并不排斥她的加入。 虽然李自成已死,但是满清入关的过程并不如后世人想象中那般容易。不管是当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军还是明朝政府的残余势力,都一直在满清入关的路上阻碍对方。作为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的身份能召集许多农民加入新起义军的队伍。 毕竟李自成是已经攻入京城且取得胜利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名号对农民的号召力非常大,作为李自成曾经亲自册封的皇后,在他身死后,高桂英就是百姓们心中李自成的代言人。而且高桂英的武艺非常高强,在后续作战中屡立奇功,还得到了明朝政府的嘉奖。 京城被破后,明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但还是有些明朝旧臣纠集在一处,重新组成了一个明朝政府,并自认是明朝正统,嘉奖高桂英的就是这个新的明朝政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