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核心提示:??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赵系外戚势力彻底地崩溃,秦国的政坛必将大规模地洗牌重组。
【帆叶网探索分享关于秦国,第二,任丞相,丞相,何在,史籍,下落不明相关的知识】
核心提示:??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赵系外戚势力彻底地崩溃,秦国的政坛必将大规模地洗牌重组。然而史书却在这里留下了巨大的漏洞:吕不韦免相以后,新任的丞相是谁?没有消息。不仅如此,从吕不韦免相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天下,秦国的丞相又是谁?也没有下落。
1、神秘的昌平君
??之乱平定以后,??及一大批高官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丧失对于秦王嬴政和秦国政局的影响力,赵系外戚势力彻底地崩溃,秦国的政坛将大规模地洗牌重组。在这种形势下,由于赵系外戚的崩溃而留下的政治权力的巨大真空,必定要有新的政治势力和新的政治人物来填补。然而,奇怪的是,对于秦国历史上这桩大事,史书上完全没有提及。不但没有提及,反而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漏洞:吕不韦免相以后,新任的丞相是谁?没有消息。不仅如此,从吕不韦免相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天下,秦国的丞相又是谁?也没有下落。
吕不韦免相,在秦王政十年,秦统一天下,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其间整整十六年。这十六年,正是秦始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逐一消灭六国的时间段,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动最为剧烈的时间段,恰恰在这段时间里,秦国政府的总理大臣--丞相的下落不明,不能不说是有些蹊跷,也不能不说又是一件难解的历史疑案。
为了 *** 这桩疑案,我们必须再一次回到??之乱。??作乱被察觉后,秦王下令镇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这道命令,被称为“攻?令”。接受“攻?令”的三位大臣是:相国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
秦始皇的秘密在这三位大臣中,吕不韦是从秦昭王时代就活跃于商界政坛的著名人物。??之乱时,他身任相国,是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下令由他来主持平叛是当然的事情。然而,我们已经讲过,吕不韦是由商人转型的政治家,长于算计和谋略,他也是文化事业的倡导和推进者,曾经广召各国人才,主持编修《吕氏春秋》。不过,吕不韦缺少军事经验,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他一生中唯一参加过的一次准军事行动,是庄襄王元年主持秦灭东周君的事情。当时的东周君,是一个毫无军事力量可言的小城君主。秦灭东周君,仅仅是一次基于军事压力的外交行动而已。所以我们说,??之乱爆发后,吕不韦只是诏令下达形式上的受命人之一,真正领兵前往咸阳实施平叛的人物,应当是昌平君和昌文君。
由“攻?令”的排名来看,昌平君和昌文君应当是地位仅次于吕不韦,居于秦国政权中枢的重量级大臣,他们是忠诚地站在秦王嬴政一边,全力辅佐嬴政亲政的权势人物。昌平君和昌文君是封号,他们是拥有封号和领地的大人物,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拥有昌平君和昌文君封号的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姓什名谁,担当什么官职,为什么会在紧急情况下临危受命,主持如此重大的行动?所有这一切,《史记》中都没有明确的交代,这就不能不说是有些奇怪了。
对于这件奇怪的事情,我们只能解释为秦国政府的记载曾经有所隐瞒和删改,到了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时候,他也搞不清楚了。正是因为如此,昌平君和昌文君这两位与吕不韦齐名、在平定??之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重量级大臣,就成了身世不明的神秘人物。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在司马贞《史记索隐》中找到了有关昌平君身世的线索。《索隐》说:“昌平君,楚之公子”,“史失其名”。
《索隐》的这个材料,是从司马贞所见到的古史当中引用的,这部古史今天已经佚失,其中保存的一些古代史材料,司马迁也没有见到过,非常珍贵。《索隐》的上述材料告诉我们,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史书上失载了他的姓名。这一句话,也许就是 *** 昌平君身世之谜的关键。
不过,《索隐》所提供的线索,过于简单,一位楚国的公子,为什么会出现在秦国政权的中枢,他又为什么会在秦王嬴政面临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危机的时候,出面平叛,化解危机,扶持嬴政顺利亲政?这一切,都增加了昌平君这位历史人物的神秘感。他究竟是谁呢?
由于在秦国的有关记载中找不到更多的材料,我们只能根据他是“楚之公子”这条线索,暂时离开秦国,到楚国的历史中去寻找可能的踪影。
2、又一桩质子事件
??之乱这一年,以公历计数,是前238年;以秦国的年历计数,是秦王政九年;以楚国的年历计数,是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就在这一年,楚国的历史上也有大事发生:第四十一代楚王考烈王熊元(元,又作完,金文作肯)死去,儿子熊悍即位,成为第四十二代楚王,史称楚幽王。楚幽王年幼,为了争夺辅政权,幽王的舅舅李园杀死了多年执掌楚国国政的权臣、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开始主导楚国国政。
楚考烈王多子,其中有四个儿子在史书上有记载,他们是熊悍、熊犹、负刍和昌平君。这个重要的信息,也是《史记索隐》提供给我们的。在《索隐》为《春申君列传》作的注解中,有一条材料如下:
楚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
这条材料中的悍,是熊悍的名字。犹,是熊犹的名字,他是熊悍的同母弟。负刍,与昌平君,都是熊犹的庶兄。这条史料非常宝贵,是我们现在所知的有关昌平君的父亲兄弟等家世情况的唯一材料。根据这条材料,再结合《史记•楚世家》的材料,我们将考烈王前后的王位继承关系列表如下:
楚国后期王位继承关系
熊横(顷襄王40代)(前298-前263年)
?
熊元(考烈王41代)(前262-前238年)
?
熊悍(幽王42代)(45代)(前237-前228年)--熊犹(哀王43代)(2月)--负刍(44代)(前227-前224年)--昌平君(前223年)
上面表中,顷襄王熊横是考烈王熊元的父亲。熊悍、熊犹、负刍和昌平君是熊元的儿子。其中,熊悍和熊犹,是王后李园妹所生,分别做了第四十二代和第四十三代楚王。第四十四代楚王负刍的母亲是谁,不清楚。他在熊犹即位两个月后,发动政变,杀死熊犹,夺取政权,做了四年楚王。
至于昌平君,他的母亲是谁,也不清楚。更奇怪的是,考烈王二十五年(也就是秦王政九年),当他的父亲去世,他的嫡兄弟熊悍即位,春申君被李园兄妹杀害,楚国政局发生大变动的时候,他不在楚国,而是在秦国的政权中枢,为秦王嬴政的亲政而浴血奋战,成为拥戴嬴政的第一功臣。这不能不说是很异常的事情。异常的事情,一定有非同寻常的理由。那么,这个非同寻常的理由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们不得不追究到他的出生,一直要追究到他的父亲考烈王熊元的年轻时代。
公元前272年,也就是昌平君平定??之乱的三十四年前,这一年,以秦国的历法纪年,是秦昭王三十五年,以楚国的历法纪年,是楚顷襄王二十七年,秦国与楚国和好,身为楚国王太子的熊元到秦国做人质。熊元入秦,一住就是十年。按照战国时代质子在外国的一般做法,他们往往在当地娶妻生子,这种情况,类似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在赵国做人质时娶赵姬生嬴政一样。而昌平君,或许还有昌文君,可能就是熊元在秦国娶秦妻所生的儿子。
熊元在秦国做人质时,控制秦国政权的是楚国王系出身的宣太后及其楚系外戚集团。秦昭王是宣太后的长子,他有一半楚系的血统,他的正妻也是从楚国迎娶的。以两国间关系而论,当时,楚国是秦国最重要的盟国,又是宣太后的母国,熊元是楚国的太子,他在秦国娶妻,是有关秦楚两国关系的大事,妻家不但应当同他的地位相当,也应当同秦国王室关系密切。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秦昭王当时大约五十四岁,多子女,熊元在咸阳娶秦昭王之女为妻最符合各方面的利益,也最合情理。在没有更为有力的说法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根据这个推测,由母系入手,将昌平君与秦国王室、与秦始皇的关系做一个清理。这个清理的结果如下:
秦始皇与昌平君关系表
秦惠王+宣太后(楚)
?
秦昭王+楚夫人+唐八子楚顷襄王+□夫人
??
安国君+华阳夫人(楚)+夏姬熊元+秦昭王女?
???
子异+赵姬
昌平君
?
嬴政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大体的关系,昌平君可能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的外孙,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孝文王)的外甥,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子异的表兄弟,秦王嬴政的表叔。如果是这样的话,昌平君是横跨秦楚两国王室间的人物。以楚国的王系而论,他是楚国的王子,有王位继承权;以秦国的后宫关系而论,他属于宣太后以来一直掌控秦国政权的楚系外戚集团,也是天生的权贵。
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既有资格在楚国的政权中枢活动,也有资格在秦国的政权中枢活动。至于他为什么没有随同父亲回到楚国去,而是留在秦国,后来长期在秦国政权的中枢活动,成为秦国政坛上非同寻常的政要,这是又有别的原因,又有别的故事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