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灵谷寺是当地非常有名气的寺庙,拥有非常旺盛的香火,对于很多游客和市民来说确实是值得探索的好地方,大家可以在这里祈福平安,据说非常灵验,下面给大家提供详细的攻略指南。
南京灵谷寺求什么灵验
据说,在灵谷寺求财、求事业非常灵验,尤其是求财富和求平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来诚心叩拜。
灵谷寺介绍
灵谷寺,位于紫金山脚下,比邻中山陵景区,是一座始建于南梁天监十三年的千年古刹,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是你谈今访古一一个极好的去处。

灵谷寺的大门是一座三拱门的门厅,大门正南方有一个长约百米的牙形放生池,大门后的过雨道是无梁殿,殿前有--座五楹带顶的阵亡将士牌坊,中间坊额刻了“大仁大义“,背面刻有”救国救民“。
建议坐公交202路直达景区门口;地铁的话二号线下马坊或是苜蓿园大街,乘坐景区交通到中山陵博爱坊转景区内小火车也可抵达。最好还是自驾比较好。灵谷景区的成人票价人民币35元。出示南京公园年卡这里是免费的。

这是座千年古刹,香火旺盛,菩萨灵验哦,重点千万别错过后院的地宫,供奉唐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之后去志公殿,相传他是济公活佛的原型,殿后的志公塔前的三绝碑值得仔细一看;最后您若再有空闲可以去埋葬灵谷寺历代高僧主持的塔林走走.......

灵谷寺,原先叫太平兴国寺,原地址在现在的明孝陵位置,也靠近原上定林寺(达摩祖师),后来朱元璋因觉得这里风水好,就把地给占了,迁移到现在的灵谷寺。
现在灵谷寺里有玄奘法师的舍利,志公禅师志公殿有块碑,还有飞来剪值得一看。平时这里人比较少,早晨一堆老年人会来锻炼,秋天旺季时候人还是蛮多。
夏天这里有萤火虫!寺庙还是很美的,里面有八功德水哦。细心的朋友可以好好寻找!里面有一家卖面条的店,还是蛮有名的,他家也可以喝茶。周末可以多走走。就算是吸氧也是不错的选择。

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为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被称为“无梁殿“。它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三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

桂林石屋位于中山陵东与灵谷寺西的高阜上,墙垣均用青龙山石板石条砌成,四周遍植桂花,故名“桂林石屋”。在最角落里通过几十层台阶两边郁郁葱葱好多树木只看到断壁残垣被铁栅栏围档着依稀看得出当年是两层小楼可惜了当年被炸毁如今只剩一些爬山虎围绕在石墙上守护着那段令人唏嘘的历史。

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民国二十年一民国二十二年,塔高约60米,九层八面,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塔中部用螺旋式扶梯,大概有260多级楼梯围转而上。
灵谷寺景区里面的空气是真的好,天然的氧吧,此塔真的好高啊,
一共九层,爬上去还真的有点恐高呢?不过视野也是真的好啊,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还有民国名人墓,谭延阁,邓演达以及阵亡将士公墓等。

“一雨送微凉,千山静如沐。萧萧松桧秋,露气多芬馥。窈窕入前林,天籁应虚谷。僧梵落松涛,磬声出疏竹。”这大概就是古人对此处秘境的最完美的表述了吧。
郁郁葱葱,
一个夏天游玩的不错选择地!一个特别适合放松、静心的好地方!如果忘记带零食了,刚好肚子有些小饿可以到园区的网红素食“灵谷素面馆”是比较有意境的一家面馆,也可以喝茶,还有特色糕点出售。
朱棣打下南京城为什么不直接进入宫中 真相出在皇位身上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清代南京的“福尔摩斯” 智破诡异“断舌奇案”
袁枚(1716-1798)岀生在杭州,字子才,号简斋,中年辞官后,归隐江宁(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死后葬在城中百步坡。 三年(1738) ,袁枚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三年后因满文考试不及格,被清廷外放江南任知县,先后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县令。六年后因擢升无望,又不甘“为大官作奴” ,于是乞养辞官,在江宁隐居。 袁枚任县令虽然时间不长,却能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尽心民事。袁枚的祖父精刑名之学,为一时推重,受其影响,袁枚主宰四县时,尤其擅长断案,“终日坐堂上,任吏民白事,有小讼狱立行判遣,案无留牍,故到处有善政。”(《冷庐杂识》) 据著名词人蒋敦复的《随园轶事》所记,袁枚从沭阳调任江宁知县时,沭阳乡民把他一直送到河堤上,有人把写满乡民姓名的“万人衣” 披在他身上,有人还“卧辙攀辕”,挽留他别走。这让袁枚很感动,他问乡民:“吾何德何能,而能令诸父老如此?”乡民说:“别的不提,单就大小官司,你没有拖到十天之后才判决的;你在沭阳两年,很少有人因为打官司而受牵累。我们挽留你,就是为了这个。” 袁枚勤勉任事,善于判案,堪称“福尔摩斯”,他判案事例散见于清末民初的一些著作之中,除《随园轶事》外,《蕉轩随录续录》、《淡墨录》、《虞初续志》等书都有记载。“审物擒凶”案例取自《折狱奇闻》一书。 离奇命案 这是袁枚任江宁县令后接手的第一件大案、奇案。 江宁(即南京)城里有个裁缝,姓张,手艺好,常被顾客请去做活。裁缝妻子早死,膝下只有一女叫玉莲,玉莲长得,不仅美丽而且谨守闺约,每当裁缝外出做活,她就关门在楼上绣花,足不出户。 这天,裁缝在客户家做衣回来已迟,见自家房门大开,他连声呼唤女儿,也没有人回应;裁缝心感不安,急忙上楼,见女儿双手被她的裹脚布捆绑在凳子上,裤子被褪到脚下,下半身裸露着,颈子上有道深深的掐痕,已无呼吸,显然是被人奸污后又惨遭杀害的。再看地上,还有半截人的舌头,血迹斑斑,无疑是被咬断吐出的。裁缝万分悲痛,含泪向县衙报了案。 时任县令接状后,察看现场,验完尸体,带回断舌,回衙后认定凶手是断舌之人,随即令捕快在全城搜査,没多久,捕快在一处寺庙的香案下抓到了断舌人。此人嘴角流血,不能说话。县令见人证、物证俱在,便将此人定为死罪,押入大牢。然而几天后,这位县令被调走了。 审物擒凶 继任的县令正是袁枚。他细阅案卷,觉得此案甚为可疑:犯罪人的舌头既被裁缝的女儿咬断,必定负痛逃走,怎么还会把受害人绑在长凳上先强奸又掐死呢?此中必有蹊跷,凶手也不一定就是断舌人。 几天后,江宁县衙贴出告示:新任县令要公开重审此桩奸杀案。已经审结的案子为何要重新审理?而且是公开审理,这在民众中引起了好奇。公开重审这天,县衙大堂内外被涌进来的民众挤得水泄不通,人们要看看这新来的县令怎么个审法。 袁枚坐在大堂案椅上,见堂下挤满了民众,便一声令下:“把犯人带上堂!”只见几个衙役“押” 着一张长凳放在大堂中央,又把两条女人的裹脚布系挂在堂柱上。衙役们先用夹棍把长凳夹了一阵,又用板子把裹脚布打了十几下;就在人们大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一声炮响,县衙的大门被关上了。 这时,袁枚站了起来向人们说道:“昨天晚上有神仙托梦于我,说今天这个案子一定可破,要我当众审问物证;并说凶手会来到堂中,张玉莲的冤魂将当堂索命。现在裹脚布已挂在堂柱上,要想出去的人先要摸摸这裹脚布,若是凶手,布就会把他的手咬住。”说完就让衙役大声呼喊民众依次上前摸布,然后一一放出。不一会,只见两个年轻人还未走到裹脚布前,双手就颤抖不已,脸色煞白。袁枚见状喝令将两人拿下,经审问,两人均招供认罪。 真相大白 原来,那天有个挑担叫卖针头线脑的货郎经过裁缝家的门口,在楼上绣花的玉莲听到叫卖声出门去买针线,谈妥价钱后,她进门上楼取钱;这货郎见玉莲十分漂亮,心生歹念,便尾随上楼强行搂抱亲嘴。玉莲羞怒之下,咬断了他的舌头,货郎疼痛难忍,慌忙出门挑起货担逃走。 正巧,这时有两个浪荡子路过,见门半开,便侧身而入,到了楼上见一年轻貌美的女子独自哭泣,两人就搂住调戏,玉莲惊魂未定又遭侮辱,吓得大叫。一浪荡子忙堵住姑娘的嘴,另一人解下她脚上的裹脚布把玉莲绑捆在长凳上,轮奸后怕她告到官府,就残忍地把她掐死了。 这两名罪犯先前见前任县令判定断舌人犯案,暗自欢喜。忽又听说新任县令要公开复审此案,心中忐忑不安,便随人群到大堂观看。毕竟心虚,在裹脚布前露相。此案一破,袁枚审物擒凶一事被,人们称他为“神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