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世界最大的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80公里)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世界大的石坑的文章,希克苏鲁伯石坑直径180公里, 据猜测形成于6500万年前,一起来看看吧。 陨石坑是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而世界上最大的陨石坑便是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也本称之为末日天坑。

所处位置:墨西哥犹加敦或称尤卡坦半岛

近些年,这个陨石坑重新走入科学家的视野——一支由德克萨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获得批准在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上修筑一个钻探平台,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当年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三角龙为何突然灭绝?“破案”的线索可能就藏在这个大坑里。

世界最大的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80公里)

  据了解,这是人类第一次对造成三角龙灭绝的陨石坑进行钻探,目前,科学家终于到达了地球古代上最著名的一场灾难的“原爆点”。他们的目标是,采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沿岸海底670米以下的岩石。

  6500万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物理学家Luis Alvarezl与其子-地质学家Luis W. Avarez认为此次灭绝事件的祸首即为天体撞击,证据就是全球年代与之对应的地层中皆有薄黏土层,以及于1970年代时,确认该黏土层的铱含量高达重量的6ppb-地球整体地层的铱金属含量仅0.4ppb,但陨石可含有470ppb。陨石撞击造成的灰尘云在全球沉积,便形成铱含量极高的黏土地层。

世界最大的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80公里)

  科学家猜测,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会引发大规模海啸,并使大量高热灰尘进入大气层,而撞击地点会在数秒内被撞击后再度落下的喷出物覆盖。撞击体的碎片与再度落下的喷出物,会造成全球性的火风暴。而极大的撞击波可能引发各地的地震与火山爆发。撞击事件会造成大量的灰尘进入大气层,长时期遮辟阳光,妨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食物链上层的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也跟着灭亡,造成生态系统的瓦解。撞击事件也可能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形成明显的温室效应。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一个在墨西哥犹加敦或称尤卡坦半岛发现的陨石坑撞击遗迹,是目前地球最大的陨石坑;距猜测,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整体上来看几乎是一个椭圆形,平均直径大概有180公里,而造成坑洞的陨石,直径猜测应该有10公里。

  撞击后完全蒸发,相当于100万亿吨黄色炸药(10^14TNT当量)。人类古代中最强的人造爆裂物是沙皇氢弹,爆炸威力只有5,000万吨黄色炸药;而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能量是沙皇氢弹的200万倍。1.33亿年前地球史上火山最大规模爆炸案件能量也不过有23000亿吨TNT,希克苏鲁伯陨石是更强大的44倍。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形成,据猜测是在6500万年前。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年代相吻合。 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地质学家Glen Penfield在尤卡坦半岛从事石油探勘工作时,发现此陨石坑。目前已在该地区发现冲击石英、重力异常、玻璃陨石等地质证据,可证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是由撞击事件造成。从岩石的同位素研究得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年代约为6,500万年前,帆叶网,时当白垩纪与古近纪交接时期。

世界最大的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直径180公里)

  由于该陨石坑的规模与年代,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常被认为是造成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成因,并造成三角龙等物种的灭绝;但也有科学家提出当时另有其他的灭绝因素。近年来,另有多重撞击理论,认为当时有许多颗陨石在短时间内撞击地球,而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仅是其中一颗。另有天文研究指出,这些陨石是在1亿6,000万年前分裂而成。2010年3月5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确认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今天墨西哥境内的希克苏鲁伯地区是造成白垩纪-第三纪三角龙大灭绝的真相。

  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会引发大规模海啸,并使大量高热灰尘进入大气层,而撞击地点会在数秒内被撞击后再度落下的喷出物覆盖。撞击体的碎片与再度落下的喷出物,会造成全球性的火风暴。而极大的撞击波可能引发各地的地震与火山爆发。撞击事件会造成大量的灰尘进入大气层,长时期遮辟阳光,妨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食物链上层的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也跟着灭亡,造成生态系统的瓦解。

直径约1米的小行星坠入地球 在菲律宾上空引发令人惊叹的绿色“火球”

小行星2024 RW1于9月4日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当地时间午夜后不久在菲律宾上空燃烧成“火球流星”。(图片来源:uux.cn马文·科洛马,美国流星协会)(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Harry Baker):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菲律宾上空遭遇了一个色彩斑斓、壮观的结局,在数百英里外可见的亮绿色火球中爆炸。这颗太空岩石是在同一天早些时候才被发现的,这使它在一个极其高档的俱乐部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欧洲航天局(ESA)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篇帖子中表示,来自卡塔利娜巡天的天文学家在周三(9月4日)凌晨发现了大约3英尺宽(1米)的太空岩石,名为2024 RW1。卡塔利娜巡天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资助的图森附近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扫描天空中潜在的危险近地天体。欧洲航天局的代表预测,这颗“无害”的小行星将在大气层中破裂,“该地区的人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壮观的火球[流星]。”这正是发生的事情。据Live Science的姊妹网站Space.com报道,这颗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2:46左右(当地时间9月5日凌晨0:46)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西太平洋上空解体。据美国流星协会称,这块正在碎裂的太空岩石发出了明亮的绿光——可能是因为它的镁含量很高——然后爆炸,发出明亮的闪光,至少在250英里(400公里)外都能看到。由于科学家的提前警告,一些当地人能够捕捉到这一罕见事件的惊人照片和视频片段。流星开始燃烧时发出明亮的绿光。(图片来源:uux.cn/Jomar M.,美国流星协会)爆炸的最后一道闪光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夜空。(图片来源:uux.cn/Valiant Aniñon via X)火球在数百英里外都能看到。(图片来源:uux.cn/Angelo Gabriel S.,美国流星协会)根据欧洲航天局的数据,2024 RW1大小的小行星平均每两周进入地球大气层一次。然而,天文学家很少看到它们的到来,因为它们的体积很小。这是天文学家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第九次发现小行星。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是在1月21日,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在进入大气层并在柏林上空爆炸前约三小时发现了一块类似大小的太空岩石,名为2024 BX1。这颗小行星也成为头条新闻,因为它是有史以来旋转最快的小行星。9月4日凌晨,卡塔利娜巡天的天文学家首次在亚利桑那州发现了2024 RW1。(图片来源:uux.cn卡塔利娜巡天)2022年,另一块名为2022 EB5的冰箱大小的太空岩石在以近40000英里/小时(64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入我们的大气层前两小时被发现,并最终在北极的某个地方解体。火球流星的小碎片经常在被空中爆炸散射后到达地球表面。例如,今年1月,科学家们取回了柏林火球的碎片,后来确定这是一种罕见的小行星,被称为aubrite,可能与太阳系一样古老。然而,根据流星的轨迹,2024 RW1的任何幸存碎片都不太可能被发现,因为它们可能降落在海洋中。

火星到底有多少坑?直径超1000公里,藏着3.3万个大眼睛

火星原本可能也是一颗地球,有着不少秘密等待揭示。13年,一颗小如篮球 直径约18米的陨石亲吻了我们的家园,落在了俄罗斯车里亚宾斯克附近。而在月球的脸上竟然藏着3.3万个"大眼睛" 直径一公里以上的坑洞,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六千五百万年前尤卡坦半岛的一次大碰撞,一颗十公里宽的"巨无霸"差点让地球生物界上演一场浩劫,幸亏有惊无险。科学家们对宇宙的好奇源于对未知的探索,他们希望在可能的大灾难来临前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让生命之火延续。那么火星是否就是我们理想的移居地?早在1962年,航天强国苏联就勇敢地向火星发射了一枚探测器。1964年美国的"水手4号"成功飞掠火星,带回了它的"首照",揭开了这颗神秘星球的面纱。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四季轮回,有硬朗的地表和土壤层,而且它的一天和我们差不多长24.37小时,自转轴也和我们地球挺像的。别忘了火星也有自己的大气层,虽然氧气不多,但二氧化碳可是潜在的资源库,未来或许能从中提取出来。至于水源探测器已经证实,火星地下藏着咸水湖,土壤里还冻结着水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火星可以直接搬入。然而火星并非一片乐土,它满布陨石坑,比如那片名叫"乌托邦平原"的巨大坑洼,直径超3300公里,让人难以一窥全貌。火星的形成历史就是一部由太阳系碎片、尘埃和早期行星的碰撞史,直到37亿年前才结束。数据显示火星上有五个大坑,直径超过1000公里,小至几公里的坑更是数不胜不胜数。频繁的撞击使得火星表面伤痕累累,这是否意味着它是宜居之地还需再斟酌一番。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