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生活保健

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大枣的4大养生功效请收好

时间:2024-09-2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大枣是家中最常用的平民补品,除了能补气血外,它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功效。枣,确实是个好东西,早在《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的记载。而枣作为药用也很早,《神农本草经》中即已收载。

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大枣的4大养生功效请收好

一、大枣的功效

1、养血安神

大枣,味甘性平,具有补益作用。对于气血亏虚的人群,在感到疲乏无力或者睡不好时,吃点大枣,能养血安神,使脸色红润有光泽。

2、补脾气

除了养血,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效是——补脾。因为大枣的肉是黄色的,在中医学理论中,黄色入脾,故而有一些人脾胃虚弱的人,平时总吃不下饭,肚子胀或拉肚子时,都可以适当吃点大枣。在经典方剂归脾丸中,大枣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治感冒

《神农本草经》言“大枣味甘、性平。主心腹邪气,通九窍”。说明大枣具有补充正气而去除邪气和通利九窍的作用。比如,感冒初起症状不重,就是有点难受,我们可以在家用9克生姜、12克大枣、6克甘草煮着喝,能达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就是简化版的桂枝汤。

4、解酒

大枣能健脾胃、保护胃黏膜,喝酒后胃里有点不舒服,可以喝点大枣水。

二、大枣的“严重弊端”——生湿

大家注意到没有,虽然大枣有健脾的功效,但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吃枣并不会让身体更舒适。这是因为,大枣本身的性质就是黏糊糊的,而湿性黏滞,或者反过来说:黏滞则湿。所以,食物中凡是黏糊糊的东西吃起来多容易生湿,比如榴莲、芒果、糯米、熟地、枸杞子等,大枣也不例外。

而脾的生理特性就是“喜燥而恶湿”。就如同地势低矮的水洼湿地更不容易有植被生长一样。如果胡乱吃枣使得脾胃被湿气困住,就会影响脾的运化,人体所需的气血就不能正常“生长”出来,大枣的营养与补益功效也就难以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是很多人经常吃枣也未见什么补气血、美颜色功效的原因。

三、怎么吃红枣不生湿

1、

大枣一次不宜吃太多,每天最多3~5颗。

2、

吃大枣时,最好和小米、燕麦、大米、荞麦、芸豆、山药等搭配。谷物类能健脾养胃,大枣与其同服可减轻滋腻性。

3、

将大枣放入烧热的锅中,用武火炒至外皮焦黑。炒枣能有效缓和大枣的滋腻,并能增强补益作用。

4、

将生姜与大枣相配,是医圣张仲景的想法。《伤寒论》中生姜与大枣同用的方剂就有33首,占了全书113首方的近30%。

仲景以姜枣合用,生姜能把大枣的滋腻化开,同时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还能帮助大枣的吸收;而生姜以辛散为主,得大枣乃不至过散,起到1+1>2的效果。

四、家推荐两款枣茶

1、大枣陈皮麦芽茶

大枣(3颗)和适量陈皮、麦芽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2、姜枣茶

大枣(3颗)、生姜(3片)一起用开水冲泡,代茶饮。代茶饮上午饮用,能振奋阳气、补益脾胃。

温馨提示:经常上火的朋友,可以用大枣配荷叶煮水饮用,同样可以抵消大枣的滋腻之性,以防食用生姜加重上火。

清太宗皇太极因为终日食肉心脑血管突发而死

是中国历史上建国号大清的人,清太宗是他的庙号。在中国的古代,一般开国的庙号是“太祖”,而第二代皇帝的庙号一般为“太宗”,所以在王朝帝系没有发生的变化下,皇太极有了“清太宗”的庙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11月28日,他是父亲的皇八子,在皇太极突然去世之后,皇太极受到别人的推荐继承了汗位。 自35岁继承了汗位之后,皇太极在位了17年。纵观他在位期间的,后人会发现皇太极是一个非常负责的皇帝,因为在在位期间,他不断地发展着生产,除此之外他还增强了兵力。在中国历史上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所以皇太极继位后,如果想要加快清王朝入主中原的速度,他必须不停地对明朝开战,在真实的历史上,皇太极的确是这么做的,所以他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因为皇太极等人的努力,才让皇太极之后的继承人福临成了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 皇太极为清朝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继位后为了国家的发展所进行的为政举措为清朝之后的多任皇帝提供了借鉴的经验,皇太极也因此得到了后人的赞扬。 皇太极在1643年的时候去世,他去世的时候52岁,他死后被埋葬在了昭陵,这里规模庞大,风景优美,曾被誉为“天下名陵”,这不仅是对昭陵的赞美,也是对皇太极的赞美。 皇太极击败汗 满清历史典籍上,记载有关清太宗皇太极击败林丹汗的辉煌战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1632年3月,皇太极亲自领兵第三次远征察哈尔林丹汗,并传令之前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率部前来参战,共同征伐北元。一时间,十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蒙古草原,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四月间,蒙古科尔沁、札鲁特、阿苏特等部的部长及主帅领大队人马会集于西拉木伦河岸,十万雄兵整装待发。数日后,皇太极率领后金大军越过兴安岭,驻守都埒河,开始商议排兵布阵大计。 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太极击败林丹汗一战,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遇到过一些阻力。比如大军驻扎都埒河畔当夜,镶黄旗有两名部将偷马出逃,将后金大军压境的消息报告给林丹汗,使林丹汗对此一战有所准备,因而皇太极的偷袭计划并未能得逞。 林丹汗得悉后,立刻召集部将准备抵御。起初,他欲率军撤至漠北喀尔喀,伺机展开反击,然而喀尔喀的三位大汗素日与他不和,此刻并不打算伸出援手。无奈之下,林丹汗率领十万部将,向西奔逃至库赫德尔苏,又渡黄河前往达鄂尔多斯。失去战斗先机的皇太极遂分兵三路,追赶林丹汗部。历经四十一天的追捕,终一无所获。 时至五月下旬,皇太极大军进驻呼和浩特,此时他才得知林丹汗早已南渡黄河而去,哪里还追得上。不得已,皇太极下令停止追击,大军折返。 次一番虽未正面交战,然而皇太极在途中收拢了林丹汗所遗部众数万人之多,北元王朝大势已去,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已成不争的事实。 皇太极怎么死的 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皇帝,他的本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也是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了汗位的人。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去世于1643年,所以他去世的时候52岁,那么皇太极是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正史上所记载的,皇太极在1643年9月21日的时候在盛京后宫“端坐无疾而终”,对于他的死因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是因为他比较肥胖,加上当时他的饮食多以吃肉为主,导致皇太极有高血压。除了高血压,皇太极还有可能有“热血症”,因为史书上曾描述皇太极在大冬天打仗的时候也穿得很少,所以皇太极本来就患有疾病,加上当时他最喜爱的宸妃去世带给他的打击,导致他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端坐无疾而终”了。 皇太极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贤明的皇帝,因为他曾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因为创下了很多功劳,所以在父亲去世之后他继位为汗。后来皇太极建国号大清,他在位的17年为清朝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比如他推出了很多的为政举措,除此之外他重视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在他统治之下的国家是太平的。 除了是一个负责的皇帝外,皇太极还是一个重感情的皇帝,因为他最喜欢的人只有,并且她的离世让他备受打击,最终导致了他的离世。不过经过后人的分析,因为皇太极是一个负责的皇帝,他当时的精神压力还可能来自于战事,所以种种压力导致他突发了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皇太极就这么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星空有约|今年别错过火星和这三颗行星同框

新华社南京2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22日23时31分将迎来火星合金星。届时,公众将看见两颗明亮行星近距离同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介绍,这是2024年适宜观赏的第一场太阳系行星相合。什么是行星相合?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天文学上定义的合并非两个天体真的合并在一起,而是指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或地心视黄经相同。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月都指的是两个天体的地心视赤经相同。不同于每个月会发生多场的行星合月,2024年全年共有12次太阳系行星相合,这与行星在天球上‘走’一圈的时间有关。王科超说,今年最适合观赏的行星相合,除了2月22日的火星合金星,还有4月11日的火星合土星,以及8月15日的火星合木星。这四颗行星都很明亮,且这三次相合两个天体间的角距离都不到1度,肉眼就能看到两颗星同框的画面。何时适合观赏这三次行星相合呢?天文学上合是一个精准时刻,但对公众观测而言,在‘合’的前后几天都可观赏这一天象。王科超说,三次相合时,两颗行星都位于太阳的西边,观赏时间都在日出之前。具体到火星合金星,适宜观赏的时间约为日出前一小时,火星合土星的适宜观赏时间约为日出前一个半小时,火星合木星则是在午夜后到日出前都适宜观赏。肉眼观测这三次相合,两颗行星相距这么近,如何分辨?王科超建议,一是从亮度上看,相合时,金星、木星都明显比火星要亮,土星比火星稍亮些。二是从方位上分辨,肉眼看去,相合时,火星在天空上位于金星的下方,位于土星、木星的上方。我们肉眼看到的两颗行星同框,是由于两颗行星及地球在运行过程中,排列成近似一条直线而出现的视觉现象,两颗行星实际上相距甚远,以火星与土星为例,二者间距离约为12亿千米。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