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不是“妖猫”而是“妖猿”,谁还不是一个玛丽苏?

时间:2025-03-2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与现代人对和杨贵妃的爱情大肆赞美、同情和歌颂不同,天宝年间的朝野对这二位的评价很低,因为玄宗确实因为宠爱杨贵妃,昏庸惰懒,荒废朝政,在治理水平上与时期比出现断崖式下降,特别是把国家大事接连交到、这么两位中国历史上数得出的奸佞手里,直接导致了后来的。

安史之乱以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受尽铁蹄蹂躏的民众就更不客气了,给玄宗多少还留点面子,对杨贵妃就基本以“红颜祸水”视之,各种文艺作品都大加讽刺和谴责,包括的《长恨歌》,无论“从此君王不早朝”还是“姊妹弟兄皆列土”,都绝不仅仅是对什么美好爱情的歌颂。

何况,杨贵妃不是纯洁的白莲花,唐玄宗对她的爱情也并不专一……本期叙诡笔记,小编就援引唐宋时期的相关记录,通过相近时代的著述,来还原一些电影《妖猫传》刻意美化、与史实不符的真相。

玄宗:玉环之外另有所爱 首先来看《说郛》一书中的《传》。

《说郛》是元末明初的大学者陶宗仪选录汉魏到宋元时期的笔记编纂出的一部书,其中《梅妃传》这篇,原题作者是的“曹邺”,鲁迅先生经过考据,认为此中有误,不过文后有一篇没有署名的跋语,说此文乃“大中二年(公元848)七月所书”,可见至少是距离玄宗时代相当近的人士撰写,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梅妃,是福建莆田人,“使闽越,妃笄矣。

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

如果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形容的是杨贵妃的话,那么杨贵妃跟梅妃比,受宠指数要逊色得多,因为当时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一共有四万佳丽,而玄宗“自得(梅)妃,视如尘土”。

梅妃不仅姿色过人,而且是一位才女,“善属文,自比谢女”——敢自比东晋时的大才女谢道韫,没两把刷子是绝对做不到的,她“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生性喜欢梅花,在寝宫附近种了很多,“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

而梅妃也比较贤惠,有一次玄宗跟她斗茶输了,夸她白玉笛吹得好、“惊鸿舞”跳得好,“斗茶今又胜我矣”,而梅妃的回答是:“皇上调和四海,治理万邦,才是大事,我所擅长的只是雕虫小技,怎么能拿来比较胜负。

”话语中不无劝勉之意,跟后来杨贵妃的各种飞扬跋扈,事事争强好胜相比,真是大相径庭。

而杨玉环的进宫,确实在很短的时间夺去了玄宗对梅妃的宠爱,笔记所记:杨玉环“忌而智”,梅妃“性柔缓”,不是杨玉环的对手。

但杨玉环对梅妃忌惮不已,将她远远地迁到上阳东宫去了。

过了一阵子,玄宗想念梅妃,深更半夜派小把梅妃请到翠华西阁,“叙旧爱,”。

第二天一早,俩人还没起床,杨贵妃不知怎么得到了消息,气冲冲杀来,玄宗吓得赶紧披上衣服,让梅妃藏在帷幕的夹层里。

杨贵妃冲进翠华西阁,径直问梅妃在哪里,玄宗装傻说“不是你把她安置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冷笑道:“你把她宣来,今天一起泡温泉去!”玄宗赔笑道:“那女人已经被逐斥,就不要找她了吧……”杨贵妃不依不饶,撒泼打滚道:“这里杯盘狼藉,床底下有女人的鞋,夜里到底是谁陪你的?!”一番大闹之后,才算离去。

玄宗惊魂甫定,把梅妃送回了上阳东宫,从此就算再想念,也不敢把她叫来了。

梅妃因此写了一首《楼东赋》,其中不无哀怨之句:“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

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

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

”杨贵妃听说了,找玄宗打小报告,说梅妃“以谀词宣言怨望”,应该把她赐死,好在玄宗旧情未忘,用沉默表示了反对。

安史之乱结束后,玄宗回到京城,怎么都找不到梅妃,后来在温泉池子东边的几棵梅树下挖掘到了她的尸体,尸体用棉褥裹着,盛放在一个酒槽子里,上面覆盖着三尺多高的土,尸体的肋下有刀伤,显然是被乱兵杀害,玄宗“大恸”,痛哭不已,其境之惨,周围人都不忍看他。

:千古名句断了官运 《妖猫传》里演的李白醉酒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一名句,有一个细节是真实的,那就是并非受杨贵妃之请所写;也有一个细节是不真实的,那就是杨贵妃对李白说:“大唐有你,才真的伟大”。

李白写“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前后经过,被详细地记载在《杨太真外传》这篇笔记里,作者乐史,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杨太真外传》是他采录了《明皇杂录》、《开元天宝遗事》等关于唐玄宗、杨贵妃的史料,撰写而成,所以价值极大,后世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不是以此文为基础生发而成。

有一年,皇宫沉香亭的牡丹盛开,玄宗骑着名马“照夜白”,杨贵妃乘步辇跟随,一起去赏花。

玄宗下令挑选梨园弟子中的佼佼者,分别演奏十六种音乐,由李龟年(就是后来让写出“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一名诗而享誉海外的大音乐家)手捧檀板领唱。

玄宗突然觉得缺少点儿什么,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唱旧的歌词啊。

”于是让龟年拿金花笺,请翰林学士李白立刻写三首《清平乐词》来供演唱。

李白前一天晚上喝多了酒,宿醉未醒,晕晕乎乎地划拉了三首,到底是诗仙,应景的差使都能做出千古流芳的国际范儿,第一首就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龟年赶紧拿去呈上玄宗,“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词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

杨贵妃拿着玻璃七宝杯,喝着西凉州葡萄酒,听着这歌颂“名花倾国”的《清平乐》,得意洋洋,兴致极高,束敛了绣巾,向玄宗再三拜谢,“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

玄宗只把李白当成作诗填词的文学侍臣,怎奈李白却总想着“我辈岂是蓬蒿人”,满腔的政治抱负希望借着文学的阶梯逐渐实现,而也恰恰是这三首《清平乐》,彻底断绝了他梦想的实现。

《妖猫传》中表现的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轶事,在许多古代笔记中都有所记载,而高力士作为一人之下的权宦,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便伺机报复。

牡丹花会没过几天,杨贵妃吟诵三首《清平乐》自我陶醉,一旁的高力士趁机说:“我原以为您会因为这三首诗恨李白入骨,没想到居然还反复吟诵!”杨贵妃很惊讶地问这诗怎么了?高力士说:“第二首中有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把您比喻成祸国的,这不是有意作践您吗?”杨贵妃一听十分生气。

此后,“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杨贵妃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拦了唐玄宗提升李白官职,这样一个文学素养不高、鉴赏能力有限、心胸狭窄的女人,恐怕绝对认识不到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价值吧。

妖猿:变身两次惨遭射杀 《妖猫传》这部电影,如果写成一句话梗概,大约就是一个名叫白龙的少年附身于黑猫身上为杨贵妃复仇的故事。

小编虽然不知道原作者梦枕貘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但如果说真的曾经有一位诡异的少年备受杨贵妃宠爱,那么他并不是一只“妖猫”,而是一只“妖猿”。

事见唐代学者李隐所著笔记《大唐奇事》。

长安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和尚,在街头卖一小猿,这小猿“会人言,可以驱使”。

听说了,把老和尚叫来,问小猿的由来。

老和尚说:“我本来住在西蜀,在山中参禅二十多年,有一天在山间漫步,偶然遇到猿群经过,丢下了这只小猿。

小猿饿得嗷嗷直叫,我看它可怜,便将它收养,谁知这小猿聪慧过人,只跟了我半年,就会说人的语言,并能受我的指挥去做各种事,简直成了我的一位弟子。

我正好进长安城办事,路费花光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卖掉它,可内心实在是舍不得呢。

”虢国夫人说:“我给你金银束帛,你把小猿留给我养育吧,它肯定比跟着你过得更好。

”老和尚同意了。

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三姐,因为贵妃得宠,她也“恩宠一时”。

《明皇杂录》记载她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大治第宅,栋宇之盛,举无与比”。

小猿被她收养之后,“旦夕在夫人左右,夫人甚爱怜之”。

半年后的一天,杨贵妃送给虢国夫人一些名贵的芝草,虢国夫人让小猿看玩。

不知道是不是误食了芝草的缘故,小猿突然倒在地上,,变成了一个“容貌端妍,年可十四五”的英俊少年。

虢国夫人大惊失色,问他到底是谁?化身小猿所欲为何?小猿道:“夫人不必惊慌,我本来,自幼跟随父亲进山采药,父亲总拿药草让我试毒,忽然有一天,我就变成了一只猿猴。

父亲惧怕,把我遗弃了,所幸被那老和尚收养,而最终机缘巧合,来到了夫人的身边……没想到今天能重新变化为人身,希望能继续随侍夫人左右。

” 虢国夫人“奇之,遂命衣以锦衣,侍从随后”。

这样又过了三年,姓袁的小子出落得越发俊美。

虢国夫人本来就以淫荡而闻名,跟唐玄宗、杨国忠都有一腿,如何能放过这个美少年,而杨贵妃也不闲着,“曾屡顾之”,其中处,恐不在少数……到了后来,姐妹俩还因为小袁,虢国夫人怕杨贵妃将他夺走,“因不令出,别安于小室”。

小袁没有其他嗜好,只是喜欢服用各种草药,“夫人以侍婢常供饲药食”,突然有一天,姓袁的小子又变成了一只猿猴,“夫人怪异,令人射杀之”。

这则笔记在被收入《太平广记》时,列入“精怪类”,说是精怪,却也折射了很多现实,比如虢国夫人的狠毒、杨贵妃的荒淫,并隐隐有着“国将乱,必有妖”的寓意。

古人谈及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笔下总有一种对大厦将倾的遗憾、对权贵误国的愤恨和对百姓流离的同情,即便是勾勒风月,也是为月盈将亏埋下伏笔。

这恰恰体现出人们在“安史之乱”后的痛定思痛:世间的悲剧大抵来自,因此,纵使生逢盛世,也要多一些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才能让盛世更盛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被六位帝王“疯抢”六十年的中国史上最牛美女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被男人爱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上,竟然有一位出色的女子被六个疯抢了60年。今天,小编就来为你盘点历史美女,一起看看这位多次婚姻的皇后有何本事! 她出身于南朝梁的皇室,曾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曾做过重臣的淑妃,更曾伤心地离别战乱的中原——远嫁异域,成为突厥番王的王妃。几番波折、几许坎坷,最终叶落归根,以唐太宗昭容的身份逝于长安凤辉宫。网络配图 她不是政治上能建立显赫功名的女人,也不是一个能够影响历程的女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中,她以她的美貌、她的聪慧、她的贤淑常伴君王侧,享受着生命的无奈与可贵,谱写着命运的无常与奇特。 她,就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人们一般称她为萧皇后。 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皇后一生共经历了5次婚姻,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的小妾,两代突厥可汗的爱妃。如果李世民真的纳她为昭容,就是6次,这些正史上并没有记载。 第一次婚姻 萧皇后当时嫁给隋炀帝的时候,隋炀帝是晋王,后来隋炀帝当了皇帝,封她为皇后。 第二次婚姻 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了,萧皇后要求宇文化及按帝王的礼仪安葬隋炀帝,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宇文化及自己登基当皇帝,封萧皇后为淑妃。 窦建德把宇文化及杀后被萧皇后的美貌深深吸引,霸占了萧皇后,把萧皇后纳为小妾。网络配图 第四次婚姻 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萧皇后到了突厥后,突厥可汗也被萧皇后的美貌深深的吸引,娶了她。 第五次婚姻 这个突厥可汗死后,按突厥人的风俗,老番王的妻妾——义成公主与萧皇后姑嫂两人又被新任番王接纳,成为他的妻妾。 第六次婚姻网络配图 唐太宗贞观四年,派大将打败突厥,要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48岁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33岁。 野史上有记载,李世民也被萧皇后貌美深深吸引,纳她为昭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景之治”为什么会被汉武大帝搞的一塌糊涂?

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以前对汉武帝的评价都是暴君穷兵黩武的形象,到清朝末年汉人权利恢复的时候,汉武帝才被塑造成千古名君。那他究竟做了什么事,让他备受诟病和争议的呢? 网络配图 穷兵黩武是汉武帝的代名词之一,在位期间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华夏族的基本领土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但汉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都在战争中,人口锐减到文景时的一半,百姓怨声载道。 充塞西北是汉武帝的一大败笔,汉武帝将匈奴赶到漠北,然后迁关内百姓70多万到西北。由此开始大片的林牧区开垦成农耕区,从中原关中地区迁到西北更恶劣的地区,百姓是敢怒不敢言的。再者迁徙大量人口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的大量积蓄大部分用在了迁徙人口和打通西域上。 网络配图 的经济政策是汉武帝败家的重要因,商人的地位在的待遇非常低,尤以汉武帝最为严重。有些巨富毫无理由直接没收财产,政府强行推行白金鹿币失败,发行五铢钱侵夺财物,导致国家信用丢失,盗铸五铢钱严重,几乎回到以物换物的原始社会。盐铁专卖经营不善价格高,农民以木具代替铁具,用带咸味的草根替代盐。鼓励告发不缴税的商人,没收财产,分一半给告密者,因此商品贸易大量萎缩,国家经济难以运转。 卖官鬻爵是汉朝最没有底线的交易。由于朝廷财政吃紧,地主阶级拥有大量财富又想参与政治权力,于是汉武帝开始卖官鬻爵,以补充亏损的财政。这些买官的人素质不会太高,而且买官的钱必须通过搜刮民财赚回来,一旦开了头就难以收手,因此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网络配图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汉武帝后期进入了起义频发的动荡时期,起义都被镇压,汉武帝发布了“轮台罪己诏”才稍微缓和了一下矛盾,并在太子死后开始反思一生是对还是错。不过汉武帝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收拾好自己留下的“烂摊子”,但还是给后世留下了托孤大臣,霍光掌权期间辅佐汉昭帝、,把西汉拉回到正轨上,到汉宣帝时实现“”,因此有时候汉宣帝的历史评价比汉武帝还要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